深海拍到47米长水母,澳大利亚属于哪个洲?
本文目录索引
1,澳大利亚属于哪个洲?
澳大利亚属于:大洋洲 详细介绍澳大利亚: 1.在教科书上都明确说明澳大利亚属于大洋洲,但是它本身也属于一个洲,被称作澳大利亚洲。世界在地理上一共被分为七大洲和四大洋,他们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和太平注、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每个洲所分布的国家都是以各自的分界线为参照。由于人们对澳大利亚属于哪个洲的问题很纠结,首先来看一下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是怎样的! 2. 澳大利亚东西南北四面被海围绕,由澳大利亚大陆以及其周边的岛屿组成,面积居世界第六。澳大利亚地处的地理位置很特别,他不仅全部面积都在南半球,而且也是唯一一个由一国独自占着的大陆。 3.这样的地理位置对它的气候条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是其最具持性的。它在地理上还有两个世界之最呢:世界上最小的陆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它的这种与众不同的地理位置让人对它到底属于哪个洲产生致疑。4.澳大利亚的地形复杂多样,抽象的被看作是山地、平原和台地,这种地形走势也是非常显著的,由陡峻险要的山地紧逼到中间的平地,这种独立性质的地形使平原十分狭窄,从而形成了这带地区的重要港湾。山地与平地之间形成的丘陵地带也形成了高原。这里的气候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温较高而且降水少,因此澳大利亚呈干旱少雨、炎热高温,对这里的植被生长不利。但是也有些坚韧的特种植被生长于此,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的西南部。5.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中最突出的要算是动物资源了。这里的动物种类繁多,并且具有明显的原始特征,受到当地政府的重点保护。袋类动物就上百种,其中以袋鼠种类居多。澳大利亚的鸟类也有近千种,还有近百种特种鸟,也属于世界保护级动物,如鸭嘴兽、鸸鹋等。他们外貌特别,但是心性还是可爱的,受到许多游客的喜爱。这里的矿产资源也算丰富,有铁、铜、铅等多种矿藏,还有一些种类的储量在世界前几名,开发和开采都有助于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 6.澳大利亚四面环海,是一个海滩国家,这里有大大小小数个海滩,并且凭借海滩著称世界。拥有很多特有的动植物和自然景观,它是一个移民国家,奉行多元文化,约四分之一的居民出生在澳大利亚以外。澳大利亚人口高度都市化,近一半国民居住在悉尼和墨尔本两大城市,全国多个城市曾被评为世界上最适宜居住的地方之一。7.现在受到足球赛关于地域的影响,澳大利亚到底属于哪个洲的引起国际足联的争议,一会被放在亚洲,一会又被放在大洋洲,真是很无奈,但是在地理上,大家都学过地理课,教科书上很清楚的说澳大利亚属于大洋洲!
2,北极霞水母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母吗?它有多大?
北极霞水母是一种低等的腔肠动物,在分类学上隶属于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水母的种类很多,全世界大约有250种左右,直径从10厘米到100厘米之间,常见于各地的海洋中。人们往往根据它们的伞状体的不同来分类:有的伞状体发银光,叫银水母;有的伞状体则像和尚的帽子,就叫僧帽水母;有的伞状体仿佛是船上的白帆,叫帆水母;有的宛如雨伞,叫做雨伞水母;有的伞状体上闪耀着彩霞的光芒,叫做霞水母,它们的寿命大多只有几个星期,也有活到一年左右,有些深海的水母可活得更长些。 普通水母的伞状体不很大,只有20~30厘米长,但体形较大的霞水母的巨伞直径可达2米,下垂的触手长达20~30米。1865年,在美国麻萨诸塞州海岸,有一只霞水母被海浪冲上了岸,它的伞部直径为2.28米,触手长36米。把这个水母的触手拉开,从一条触手尖端到另一条触手的尖端,竟有74米长。因此,可以说霞水母是世界最长的动物了。最大的霞水母是分布在大西洋里的北极霞水母,它的伞盖直径可达2`5米,伞该下缘由八组触手,每组有一百五十根左右。每根触手伸长达四十多米,而且能在一秒中内收缩到只有原来长度的十分之一 生活于温带和热带海洋,尤以山东半岛沿岸较为普遍。北极霞水母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母,伞径达2米以上,触手长30米。中国沿海常见的霞水母直径常达50厘米。此种水母除大量捕食具有经济价值的幼鱼、虾、蟹、软体动物的幼虫之外,还常在8~9月期间,成群漂浮于沿海海面和港湾中,致使拖网困难,定置网具损坏,严重影响鱼的捕获量。成群的霞水母还会驱散鱼群,为渔业的一害。
3,深海中有哪些罕见的生物呢?有怎样的特点呢?
深海中罕见的一种生物,触手几乎长达10米,见过的人寥寥无几! 要说地球上哪个地方最可怕,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深不见底的大海。大海浩瀚无垠,它不同于悬崖峭壁,内部极其凶险,就连太空的危险程度都没它高,因此我们无法预知海洋中有哪些奇形怪兽。即便人类有能力进入深海,也无法到达海底。由于人类的能力有限,海底隐藏着无数的秘密,人类对未知领域总怀抱一颗好奇心,对深海的探索从未停止过。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人类已经实现飞天遁地的梦想,既登上过月球,也去火星上看了一番。对深海的生物也感到好奇,科学家发现,深海中的生物不仅长相奇奇怪怪,就连体型也比想象中的那么多,曾经科学家猜测,由于深海一片黑暗,又没有阳光照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再加上食物都来源于各种生物的尸体,环境相当的恶劣,这些生物很难生存。 据考察显示,这些生物的体型都很巨大,包涵一米高的巨型海绵,腿长25厘米的海蜘蛛等,其中还有一种生物非常神秘,那就是冥河水母。说到水母并不陌生,但冥河水母却没有几个人见过。 人类首次发现冥河水母大约在1901年,当时有一位探险家捕获了一只巨型水母,重量达到40.8千克,也是人类第1次看到体型如此巨大的水母,时至至今,人类看见冥河水母的次数也不过115次。通过相关的研究,科学家才确认,这种水母在海洋中分布较为广泛,当然除了北冰洋之外,那么这种生物到底有什么特征呢? 它是深海中最大的无脊椎动物,和一般的水母不同的是,它并没有伞缘触手,取而代之的是体型巨大的口腕。据测试,它的口腕已经达到10米,这么长的手臂,捕获猎物极其方便,它主要生活在海底1000~4000米的深处,所以很少有人看到它。它的颜色大多呈现出黑红色,这种颜色很会伪装,能够在深海中无处遁形,它的捕食方法就是通过长长的口腕缠绕小型的鱼类,并进行消化。 至于其他的行径,科学家们还无从得知。有科研人员发现,这种冥河水母或许与深海鱼存在着共生关系,曾经有学者拍摄到两者共游的画面,这种鱼不仅会向前向后游泳,肚皮还会朝上,主要围在冥河水母周围。它们的关系非常接近。 不得不承认,海底中有太多未知的生物等着我们去挖掘,这些生物非常凶险,人类的能力又有限,只能在偶尔的机遇下发现它们。水母是一种生命力较为顽强的生物,它们的结构虽然简单,但在大自然中却存活数亿年,生生不息。人类接触这种冥河水母的次数为数不多,引起不少科学家的好奇心。它的很多习性特征还是一个秘密,只有不断探索才能知道。 比较可惜的是,目前海洋的环境比较恶劣,很多生物由于吸收垃圾中的颗粒物,导致寿命减少,生物正在面临毁灭性的打击,目前人类该做的就是保护海底的这些生物,它们都是自然界中的一员,想要对它们有更多的了解,就得跟它们保持一种和谐的自然关系,终有一天我们能揭开海底中的奥秘,这就需要人类的实际行动了。 此外,海洋中还有很多体型巨大的生物,这些生物的生活习性比较诡异,如果人类贸然去打扰他们,或许还会存在生命危险,所以大家在探索海底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的生命安全,海洋凶险万分,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4,什么是水母
水母,是海洋中重要的大型浮游生物。水母寿命很短,平均只有数个月的生命。水母是无脊椎动物,属于腔肠动物门中的一员。全世界的海洋中有超过两百种的水母,它们分布于全球各地的水域里。同时有种电脑病毒也叫“水母”;在网络上把女性灌水狂人或灌水者的首领称为“水母”,在游戏王卡片中角色叫“水母”,有时用“水母脑袋”来形容一个人笨。S.H.E中Hebe(田馥甄)的别名之一为水母。 水母(英文:Jellyfish)是一种低等的海产无脊椎浮游动物,肉食动物,在分类学上隶属腔肠动物门(又称刺胞动物门(Cnidaria))、钵水母纲(Scyphozoa),已知道的约有200种。或指立方水母纲(C各种各样的水母(19张)ubozoa)的种类,该纲以前认为是钵水母纲的一目。水母一词广义也指具水母型(钟形或碟形)的刺胞动物,如水螅水母、管水母(包括僧帽水母)和不属钵水母纲的栉水母和海樽。本纲的水母分为两型∶自由游泳的水母及营固着生活的种类(以柄栖附于海草及其他物体上)。营固着生活的形似水螅的种类构成十字水母目(Stauromedusae)。[1][1] 水母的出现比恐龙还早,可追溯到6.5亿年前。水母的种类很多,全世界大约有250种左右,直径从10厘米到100厘米之间,常见于各地的海洋中。 水母身体的主要成分是水,其体内含水量一般可达百分之九十七以上,并由内外两胚层所组成,两层间有一个很厚的中胶层,不但透明,而且有漂浮作用。它们在运动之时,利用体内喷水反射前进,就好像一顶圆伞在水中迅速漂游。 水母的伞状体内有一种特别的腺,可以发出一氧化碳,使伞状体膨胀。而当水母遇到敌害或者在遇到大风暴的时候,就会自动将气放掉,沉入海底。海面平静后,它只需几分钟就可以生产出气体让自己膨胀并漂浮起来。水母触手中间的细柄上有一个小球,里面有一粒小小的听石,这是水母的“耳朵”。由海浪和空气磨擦而产生的次声波冲击听石,刺激着周围的神经感受器,使水母在风暴来临之前的十几个小时就能够得到信息,从海面一下子全部消失了。科学家们曾经模拟水母的声波发送器官做试验,结果发现能在15小时之前测知海洋风暴的信息。水母常见于各地的海洋中,是一种低等的腔肠动物,并由内外两胚层所组成,两层间有一个很厚的中胶层,不但透明,而且有漂浮作用,体内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为水,根据伞状体的不同做分类:有的伞状体发银光,叫银水母;有的伞状体则像和尚的帽子,就叫僧帽水母;有的伞状体仿佛是船上的白帆,叫帆水母;有的宛如雨伞,叫做雨伞水母;有的伞状体上闪耀着彩霞的光芒,叫做霞水母;伞状体内有种特别的腺,可以发出一氧化碳,使伞状体膨胀,当遇到敌害或者遇到大风暴时,会自动将气放掉沉入海底,在伞状体下,那些细长的触手是它的消化器官,也是它的武器,上面布满刺细胞像毒丝一样能够射出毒液,猎物被螫以后,会迅速麻痹而死,触手中间的细柄上有一个小球,里面有一粒小小的听石,是水母的"耳朵".因为水母没有呼吸器官与循环系统,只有原始的消化器官,所以捕获的食物立即在腔肠内消化吸收. 它们的寿命大多只有几个星期,也有活到一年左右,有些深海的水母可活得更长些。[2] 我国常见的约有8种,即海月水母、白色霞水母、海蜇、口冠海蜇等。
5,关于水母的资料?
水母(英文:Jellyfish)是一种低等的海产无脊椎浮游动物,肉食动物,在分类学上隶属腔肠动物门(又称刺胞动物门(Cnidaria))、钵水母纲(Scyphozoa),已知约有200种。或指立方水母纲(Cubozoa)的种类,该纲以前认为是钵水母纲的一目。水母一词广义也指具水母型(钟形或碟形)的刺胞动物,如水螅水母、管水母(包括僧帽水母)和不属钵水母纲的栉水母和海樽。本纲的水母分为两型︰自由游泳的水母及营固着生活的种类(以柄栖附于海草及其他物体上)。营固着生活的形似水螅的种类构成十字水母目(Stauromedusae)。
水母身体外形像一把透明伞,伞状体直径有大有小,大水 水母母的伞状体直径可达2米。从伞状体边缘长出一些须状条带,这种条带叫触手,触手有的可长达20米~30米,相当于一条大鲸的长度。浮动在水中的水母,向四周伸出长长的触手,有些水母的伞状体还带有各色花纹。在蓝色的海洋里,这些游动着的色彩各异的水母显得十分美丽。水母的出现比恐龙还早,可追溯到6.5亿年前。水母的种类很多,全世界大约有250种左右,直径从10厘米到100厘米之间,常见于各地的海洋中。我国常见的约有8种,即海月水母、白色霞水母、海蜇、口冠海蜇等。人们往往根据它们的伞状体的不同来分类:有的伞状体发银光,叫银水母;有的伞状体则像和尚的帽子,就叫僧帽水母;有的伞状体仿佛是船上的白帆,叫帆水母;有的宛如雨伞,叫做雨伞水母;有的伞状体上闪耀着彩霞的光芒,叫做霞水母……它们的寿命大多只有几个星期,也有活到一年左右,有些深海的水母可活得更长些。普通水母的伞状体不很大,只有20~30厘米长,但体形较大的霞水母的巨伞直径可达2米,下垂的触手长达20~30米。1865年,在美国麻萨诸塞州海岸,有一只霞水母被海浪冲上了岸,它的伞部直径为2.28米,触手长36米。把这个水母的触手拉开,从一条触手尖端到另一条触手的尖端,竟有74米长。因此,可以说霞水母是世界最长的动物了。水母在全世界大约有250种左右,直径从10厘米到100厘米之间,常见于各地的海洋中。
金水母属(Chrysaora)钵水母纲的种类自由游泳,见于各海洋,包括常见的沿海岸线漂流的盘形动物。寿命多数仅几星期,有的也活1年左右。直径一般2�6�540公分(1�6�516英寸),但有的种相当大,直径可达2公尺(6.6呎)。身体成分的99%是水,因几乎各个种的主体都由胶状物构成。多以具刺丝胞的触手捕食小动物。有的种类则滤食水中的微型动、植物。与所有刺胞动物一样,体由内外两胚层组成,两层间有一中胶层(由凝胶状物质组成的结蒂组织层)。水母的中胶层比其他刺胞动物厚,有漂浮作用,透明。
自由游泳的真水母的生活史可分3期。固着的水螅体能营无性生殖,从上端向下横裂成钵口幼体,再分裂成碟状体,每个碟状体长成为一成体。成体有雌雄之别,但有的种类常改变性别。许多种类的精卵结合後形成的胚体,在成体的消化道内孵化成浮浪幼虫,但有的在海水中发育。浮浪幼虫离开亲体后固着下来,经过一段短短的所谓螅管幼虫阶段,长成为一个新的钵口幼虫。这样的生活史是旗口水母目(Semaeostomeae)所特有的,此目约有50种,主要在沿岸带,其中有的分布极广。如海月水母属(Aurelia)、金水母属(Chrysaora)以及大红水母(Tiburonia granrojo, 属Tiburoniinae亚科),後者是3种无触手水母的一种。
冠水母目(Coronatae)约30种,多分布深海,常呈栗色。体钟形,躯体中部和周缘部之间有一环形深沟为界,周缘分成多数宽瓣。缘触手大而坚实。有几种有钵口幼虫期,但多数种类的生活史不详。冠水母是现存的最原始的钵水母,可能是圆锥水母的後裔。圆锥水母在1.8亿年到6亿年前之间曾很繁荣,今仅存化石。有几种冠水母有固着的分支群体,曾单列为一属(Stephanoscyphus属)。
根口水母目(Rhizostomeae)约有80种。口腕为从身体下部下伸形成的皱褶状突起,愈合成根状,将口堵塞,形成海绵状区,用以滤取食物。无缘触手。凝胶状的钟形身体坚牢且具瘤状物。生活史已知者有一典型的底栖的钵口幼虫期。本目的多数种类均擅游泳;但有的(如仙女水母属〔Cassiopea 海月水母属(Aurelia)〕)不常游泳,而倒置于热带浅海中,使与之共生的能营光合作用的藻类得到光照。本目的种类主要生活在印度洋-太平洋的热带到亚热带浅海,但根口水母属(Rhizostoma,亦称足球水母),常见于较冷的海中;杯根水母属(Cotylorhiza)常见于地中海。
十字水母目(前称Lucernariida)严格说不是真水母,约30种,有柄,固着生活。主要生活在冷水中。酒杯形,有一基柄固着,口位于上端。直径1�6�510公分(0.4�6�54吋)。上缘有8组触手,呈四辐射形。有些种能脱开固着点,并能再次固着。常捕食小海生动物,寿命长数年。从幼虫直接发育为成体。水螅体期不明显。
立方水母纲仅一目,立方水母目(Cubomedusae),有的生物学家仍将它归入钵水母纲。已知约50种。虽然有些种直径达25公分(10吋),但多数种类的直径为2�6�54公分(1�6�52吋);体球形,但边呈方形,故俗称箱水母。海蜂水母属(Chironex)和曳手水母属(Chiropsalmus)俗称海胡蜂,广泛分布于从昆士兰往北到马来亚附近,都是剧毒种类,螫一下几分钟内引起死亡。立方水母的水螅体迄今未见营出芽生殖者,而是变态为成体。
水母身体的主要成分是水,并由内外两胚层所组成,两层间有一个很厚的中胶层,不但透明,而且有漂浮作用。它们在运动之时,利用体内喷水反射前进,远远望去,就好像一顶圆伞在水中迅速漂游。当水母在海上成群出没的时候,紧密地生活在一起像一个整体似的深浮在海面上,显得十分壮观。海涛如雪,蔚蓝的海面点缀着许多优美的伞状体,闪耀着微弱的淡绿色或蓝紫色光芒,有的还带有彩虹般的光晕。许多水母都能发光。细长的触手向四周伸展开来,跟着一起漂动,色彩和游泳姿态美丽极了。水母的伞状体内有一种特别的腺,可以发出一氧化碳,使伞状体膨胀。而当水母遇到敌害或者在遇到大风暴的时候,就会自动将气放掉,沉入海底。海面平静后,它只需几分钟就可以生产出气体让自己膨胀并漂浮起来。栉水母在海中游动时,8条子午管可以发射出蓝色的光,发光时栉水母就变成了一个光彩夺目的彩球;带水母的周围和中间部分,分布着几条平行的光带,当它游动的时候,光带随波摇曳,非常优美。水母发光靠的是一种叫埃奎明的奇妙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和钙离子相混合的时候,就会发出强蓝光来。埃奎明的量在水母体内越多,发的光就越强,每只水母平均只含有五十微克的这种物质。
水母虽然长相美丽温顺,其实十分凶猛。在伞状体的下面,那些细长的触手是它的消化器官,也是它的武器。在触手的上面布满了刺细胞,像毒丝一样,能够射出毒液,猎物被刺螫以后,会迅速麻痹而死。触手就将这些猎物紧紧抓住,缩回来,用伞状体下面的息肉吸住,每一个息肉都能够分泌出酵素,迅速将猎物体内的蛋白质分解。因为水母没有呼吸器官与循环系统,只有原始的消化器官,所以捕获的食物立即在腔肠内消化吸收。在炎热的夏天里,当我们在海边弄潮游泳时,有时会突然感到身体的前胸、后背或四肢一阵刺痛,有如被皮鞭抽打的感觉,那准又是水母作怪在刺人了。不过,一般被水母刺到,只会感到炙痛并出现红肿,只要涂抹消炎药或食用醋,过几天即能消肿止痛。但是在马来西亚至澳大利亚一带的海面上,有两种分别叫做海蜂水母(箱水母)和曳手水母的,其分泌的毒性很强,如果被它们刺到的话,在几分钟之内就会呼吸困难而死亡,因此它们又被称为杀手水母。所以当被水母刺伤,发生呼吸困难的现象时,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或注射强心剂,千万不可大意,以免发生意外。水母一旦遇到猎物,从不轻易放过。但是就像犀牛和为它清理寄生虫的小鸟共存一样,水母也有自己的共生伙伴。那是一种小牧鱼,体长不过7厘米,可以随意游弋在水母的触须之间,却一点儿也不害怕。遇到大鱼游来,小牧鱼就 仙女水母属(Cassiopea)游到巨伞下的触手中间去,当作一个安全的"避难所",利用水母刺细胞的装置,巧妙地躲过了敌害的进攻。有时,小牧鱼甚至还能将大鱼引诱到水母的狩猎范围内使其丧命,这样还可以吃到水母吃剩的零渣碎片。那么水母触手上的刺细胞为什么不伤害小牧鱼呢?这是因为小牧鱼行动灵活,能够巧妙地避开毒丝,不易受到伤害,只是偶然也有不慎死于毒丝下的。水母和小牧鱼共生一起,相互为用,水母“保护”了小牧鱼,而小牧鱼又吞掉了水母身上栖息的小生物。
威猛而致命的水母也有天敌,一种海龟就可以在水母的群体中自由穿梭,轻而易举地用嘴扯断它们的触顿,使其只能上下翻滚,最后失去抵抗能力,成为海龟的一顿“美餐”。
水母触手中间的细柄上有一个小球,里面有一粒小小的听石,这是水母的“耳朵”。由海浪和空气摩擦而产生的次声波冲击听石,刺激着周围的神经感受器,使水母在风暴来临之前的十几个小时就能够得到信息,于是,它们就好象是接到了命令似的,从海面一下子全部消失了。科学家们曾经模拟水母的声波发送器官做试验,结果发现能在15小时之前测知海洋风暴的讯息。
水母虽然是低等的腔肠动物,却三代同堂,令人羡慕。水母生出小水母,小水母虽能独立生存,但亲子之间似乎感情深厚,不忍分离,因此小水母都依附在水母身体上。不久之后,小水母生出孙子辈的水母,依然紧密联系在一起。
6,关于水母的资料
水母(英文:Jellyfish)是一种低等的海产无脊椎浮游动物,肉食动物,在分类学上隶属腔肠动物门(又称刺胞动物门(Cnidaria))、钵水母纲(Scyphozoa),已知约有200种。或指立方水母纲(Cubozoa)的种类,该纲以前认为是钵水母纲的一目。水母一词广义也指具水母型(钟形或碟形)的刺胞动物,如水螅水母、管水母(包括僧帽水母)和不属钵水母纲的栉水母和海樽。本纲的水母分为两型︰自由游泳的水母及营固着生活的种类(以柄栖附于海草及其他物体上)。营固着生活的形似水螅的种类构成十字水母目(Stauromedusae)。
水母身体外形像一把透明伞,伞状体直径有大有小,大水 水母母的伞状体直径可达2米。从伞状体边缘长出一些须状条带,这种条带叫触手,触手有的可长达20米~30米,相当于一条大鲸的长度。浮动在水中的水母,向四周伸出长长的触手,有些水母的伞状体还带有各色花纹。在蓝色的海洋里,这些游动着的色彩各异的水母显得十分美丽。水母的出现比恐龙还早,可追溯到6.5亿年前。水母的种类很多,全世界大约有250种左右,直径从10厘米到100厘米之间,常见于各地的海洋中。我国常见的约有8种,即海月水母、白色霞水母、海蜇、口冠海蜇等。人们往往根据它们的伞状体的不同来分类:有的伞状体发银光,叫银水母;有的伞状体则像和尚的帽子,就叫僧帽水母;有的伞状体仿佛是船上的白帆,叫帆水母;有的宛如雨伞,叫做雨伞水母;有的伞状体上闪耀着彩霞的光芒,叫做霞水母……它们的寿命大多只有几个星期,也有活到一年左右,有些深海的水母可活得更长些。普通水母的伞状体不很大,只有20~30厘米长,但体形较大的霞水母的巨伞直径可达2米,下垂的触手长达20~30米。1865年,在美国麻萨诸塞州海岸,有一只霞水母被海浪冲上了岸,它的伞部直径为2.28米,触手长36米。把这个水母的触手拉开,从一条触手尖端到另一条触手的尖端,竟有74米长。因此,可以说霞水母是世界最长的动物了。水母在全世界大约有250种左右,直径从10厘米到100厘米之间,常见于各地的海洋中。
金水母属(Chrysaora)钵水母纲的种类自由游泳,见于各海洋,包括常见的沿海岸线漂流的盘形动物。寿命多数仅几星期,有的也活1年左右。直径一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