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为什么那么乱,为什么中东地区战乱不断?
本文目录索引
- 1,为什么中东地区战乱不断?
- 2,为什么中东常年都是战乱不断?
- 3,中东地区为什么那么乱?
- 4,请问社会学主要学习的是什么
- 5,中东地区战争频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6,中东为什么这么乱?
- 7,中东地区战乱不断的原因
- 8,中东乱局的主要根源是什么?如何评价中东时局的变化?
- 9,中东乱局呈现哪些特点?你认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为什么中东地区战乱不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类多少被战争的悲怆吓破了胆,美苏间互相对视了半个世纪也没有擦枪走火,可惜这种难得的美好与中东民众无关,他们脚下金子般的石油绝大多数都被换成了反动或者镇压反动的武器,而在一个个中东国家四分五裂的夹缝间,诞生了大量恐怖组织,他们正不满足于那一隅之地,不择手段地将阴影蔓延…… 但是为什么中东的战火不息? 我们先来明确一下发源地 「中东(Middle East)」不是一个很精确的地理名词,这源于充满优越感的欧洲中心论。如果把地球摊开,将欧洲置于世界中心,可以按照距离欧洲的远近把它的东面分为近东、中东以及远东。东亚及东南亚大部分国家例如中国、日本、韩国属于远东,近东在之后很少被使用,被规约进中东,涵盖了我们所熟知的埃及、伊朗、伊拉克、土耳其、以色列、沙特、阿联酋等国家,在地理位置上与「西亚」重合度较高。 世界上有不到20%的穆斯林生活在中东地区,有时候我们会发觉被数字的表象所欺骗,比如当你得知穆斯林信徒已经达到16亿时。如果你对此感到难以置信,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曾经对这个问题做过研究。大致估计中东90%以上的民众都信仰伊斯兰教。 一般而言,有垄断者的环境总是平稳的,但中东的宗教气氛并非如此,原因是伊斯兰教分为了两个教派:逊尼派和什叶派。 伊拉克vs伊朗 从上面的地图来看伊拉克毫无疑问地属于什叶派的势力范围,但在萨达姆当政时期,伊拉克还属于逊尼派(我们下面会谈到)。伊朗则一直是什叶派大本营。 1979年,伊朗爆发内战,诸多军官将领被清洗。 1980年,伊拉克趁机入侵伊朗,两伊战争爆发。 伊拉克与伊朗之间有很多的纠葛,其中包括阿拉伯人与波斯人的民族矛盾,边境的领土矛盾。但在这场持续八年的战争中,伊拉克与伊朗早就成为了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斗争的前线代表,对比一下国力,若是没有沙特以及科威特向伊拉克贷款数百亿美金以及武器支持,伊拉克是难以支撑的。 现在看来,叙利亚和伊拉克被生生的切断至少导致了三个问题: 由于中东地区对于西方势力的仇视,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一部分人有着反抗西方安排再次将两个国家融合的想法,其中的一个武装想要建立一个「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al Shams)」,如果你还没想起来,他的缩写是ISIS。 教派在先,建国在后,造成了国家意识不如宗教意识强大,国家没有凝聚力。 本来相互制衡的逊尼派以及什叶派被不均匀打散,叙利亚的什叶派占据了大多数而伊拉克的逊尼派占了大多数,对外成为了互相仇视的两个国家,对内双方都发生了「少数领导多数」的政治格局。
2,为什么中东常年都是战乱不断?
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有关于中东地区的新闻,历史书上也经常看到各种中东的各种战役,反正是二战结束之后,那个地方似乎就没有怎么太平过,隔三差五就要一场小打小闹,十年来一场大的打仗,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这个地方的效果特别的多,而且宗教特别的多,又有不同的信仰,所以彼此之间相互冲突是在所难免的,而且貌似中东这个地区,很多的国家都是从其他的地方迁徙过来的,并没有几个土生土长的,另外在二战结束之后,因为划分边界线的时候,很多人其实不满的。 就比如以色列这个国家,在30年代之前在中东这个地区是没有的,是在二战之后,这个国家才成立的,但是当时这里的领域属于阿拉伯国家的,以色列的到来占有了土地,所以阿拉伯国家经常和以色列打。 另外这里盛产石油,石油是每个国家都需要的,所以有的时候为了石油经常会闹得不可开交,就比如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其实也就是为了石油。 另外中东这个地方,水是很宝贵的,有的国家为了水也会有纠纷,反正是各种各样的因素,你们觉得还有什么原因呢?
3,中东地区为什么那么乱?
中东国家,就像上面上说的,宗教、地缘政治、资源丰富、自身实力弱。。总结起来,阿拉伯人给人的印象就是:人傻,钱多,快来!
同时,当年苏美冷战时期遗留下来的意识形态问题也是根源之一。当初在苏联人的支持下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声势浩大,一时之间复兴党成员遍布阿拉伯世界。。更是短短几年之内连续夺取叙利亚和伊拉克等两个中东强国的政权,风头更盛。后来苏联解体,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也遭打了打压,只剩下萨达姆和巴沙尔还在苦苦支撑着。说来说去,美国之所以要对伊拉克和叙利亚动手,还是为了彻底清除苏美冷战时期俄国佬遗留下来的痕迹~~~得到石油是一个原因,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美国人要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现在讲究文明,打仗可以,但不能随随便便吞并别国的领土了。因此,美国人只能改领土掠夺为长期占领以及扶植傀儡,以达到扩张美利坚帝国的梦想。至于利比亚,这到不是美国人想打了。。而是老欧洲(法、德、意等国)看着美国人在中东大肆扩张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再让美国人扩张下去,欧洲人就永远只能给那群北美牛仔当小弟了。老欧洲当然不甘心,毕竟是一百年前的世界霸主,二战时期若非还要仰仗美国人去救他们谁想心甘情愿的拱手交出霸权,做小弟啊~~所以,以法国为首的北约(注意:这里说的“北约”,是以老欧洲为主的,否则他们也不会要求美国人在这次的利比亚战争中放弃行动指挥权。)军事集团也开始向中东的资源区扩张。利比亚就是他们看中的羔羊。
现在的中东。。伊拉克早已沦陷;利比亚战火刚停;埃及军方也有些逐渐控制不住局面,“二次革命”闹得军警出动;也门的萨利赫也被迫退位,只能在当三个月的“荣誉总统”;叙利亚国内现在也开始爆发武装冲突,整个利比亚翻版也有可能;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全面败北。。。偌大个中东,就只剩下伊朗那些波斯人有那么一点抵抗力了~~~
大国争霸啊。。小国不是被一个大国灭亡,就是被另一个大国灭亡(美国作为超级大国,欧洲人将会团结起来与之对抗,特别是老欧洲。俄国佬静观其变,以待时机。至于中国。。。基本打酱油~~~南海、东海和印度就够党国头疼的了。。因此,哥几个是甭想着要在中东乘乱取利了~~)
4,请问社会学主要学习的是什么
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了由微观层级的社会行动或人际互动,至宏观层级的社会系统或结构,因此社会学通常跟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并列于社会科学领域之下。 社会学在研究题材上或研究法则上均有相当的广泛性,其传统研究对象包括了社会分层、社会阶级、社会流动、社会宗教、社会法律、越轨行为等。 而采取的模式则包括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由于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都是由社会结构、个体机构的影响下塑造而成,所以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学进一步扩大其研究重点至其他相关科目。 扩展资料 学习社会学的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悉中外社会学主要学派与学说,并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各种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理论和思潮; 2、熟练掌握社会学调查方法和技能,及社会统计方法: 3、了解国情,善于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较强的论文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4、了解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了解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及其发展; 5、了解现代社会学的前沿理论及重要研究领域中的新进展;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学
5,中东地区战争频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 世界大国利益冲突
中东是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其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其三洲具体指亚欧非三大洲,五海具体指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交通便利,海陆空的路线,可顺利运送石油到各国。
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地缘政治要冲
其二就是众所周知的石油啦,工业经济年代,石油是经济大国的赖以生存的能量,故可知
中东地区战争频繁的最直接最根本原因就是大国的利益冲突
6,中东为什么这么乱?
中东地区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它在地区上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中东地区自古就是中西运输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中东地区素有“三洲两洋五海”之称。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围绕其外缘或深入其内陆,一方面为中东地区带来了大量的淡水资源,一方面又大大方便了中东与其他各国的联系。再加上中东地区拥有的丰富石油资源,石油所带来的巨大的利益自然在中东地区引发一系列的资源分配问题。正所谓“狼多肉少”,这么“肥美的羊肉”哪个“狼”不想分食一口。因此中东地区丰富的物质资源也是中东地区战乱不断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东地区地域辽阔,包含众多国家如埃及,中东,伊朗,伊拉克,以色列,黎巴嫩,叙利亚等等国家。国家与国家之间不同的宗教文化差异与民族冲突更是中东地区长期残留的历史问题。其中“巴以矛盾”是关于伊斯兰教的“圣城”之争。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矛盾是伊斯兰教内的派别之争,也涉及到两个国家的宗教民族矛盾。这些遗留的历史问题也是中东地区动荡不安的另一主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中东地区动荡不安的主要原因是在宗教文化、石油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多方面的差异和争夺造成的。此外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原因,像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恐怖主义势力等等。
7,中东地区战乱不断的原因
中东地区的战乱不断是多方面的
1 石油资源丰富,因为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的地区,这就引起了美国等强国的虎视耽耽,从而引发了战争。
2 水资源短缺,因为中东地区处与沙漠当中,甚至有些地区3个国家同用一条河流,所以引发了夺水战争。
3 地理位置,中东地区沟通了欧洲,亚洲,非洲3洲;地中海,红海,波斯湾,黑海,里海5海,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4 宗教信仰冲突,因为中东地区大部分国家都信仰伊斯兰教,但也有一些国家信仰其他宗教,所以引发了冲突,最著名的就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宗教冲突。
8,中东乱局的主要根源是什么?如何评价中东时局的变化?
最根本的乱源在于“利益”二字!
历史根源:最早是来自于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祖先的王位之争。犹太人占据巴勒斯坦,后被罗马人赶走。后来阿拉伯人赶走罗马人,来到巴勒斯坦定居。犹太复国主义在一战前开始产生,旨在恢复犹太人的国家,选址巴勒斯坦,与巴勒斯坦人商议失败,放弃。
英国人在一战之后统治巴勒斯坦,不限制移民,正值二战德国屠杀犹太人,犹太人大量迁往巴勒斯坦,导致混乱局面。英国人无法解决,交给联合国,在美苏干预下,决议将巴勒斯坦分成两部分,犹太人占大半,耶路撒冷归国际管辖。然后就开始了无休止的争端。
战略地位:中东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三洲五海之地,苏伊士运河和丰富的石油资源)
评价:政治动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使一些国家的国内政治斗争激化,政府职能弱化,不能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基本保障。突尼斯、埃及政变后,新政府迟迟未能建立,街头政治还在延续,政治势力正在重新分化组合,短期内很难形成一个稳定、可靠的政府。以埃及为例,“穆斯林兄弟会”是一个带有深厚伊斯兰色彩的政党,代表要求参与国家政治事务的宗教势力,目前临时掌握国家权力的军方是国家权力中的实力派,还有目前正分化组合的数十个世俗政党。这三派力量均在埃及政治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任何一派都不可能被排除在政府之外,三股力量的实力基础、权力来源、执政理念和行为模式大不一样。当下,埃及正在军方的主导下制定新宪法,但是任何一部新宪法都必须满足这三股力量的需求。历史上,这三股力量从来没有密切合作过,未来要形成一个稳定的合作框架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利比亚、也门的政局更是令人担忧,因为部族势力的存在,长期陷入内政的可能性不可排除,人民将因此而被抛入绝望的深渊。美国的中东问题观察家因此而断言,中东政治动荡仅仅开了个头。
给我们的启示:
一是国不能弱,落后就要挨打。
二是独裁不得人心,必须搞好适合自己国家的民主,让更多的人参政、议政。
三是国家必须做好自己的事情,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安宁。必须代表广大人民最根本的利益。国民应当为了自己的国家富强努力学习努力奋斗。
四是西方列强国家都是无耻国家。尤其对待其他国家的人民。像对待中东北非的阿富汗、伊朗、利比亚、也门等都 是这样。必欲置之而后快。
中东、北非局势动荡所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是否仍将持续,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是否将成为美国考虑的下一目标,还有待密切关注。但不久前我国境内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通过互联网煽动国内居民非法聚集,妄图引发“街头政治”,不能不说是个别人企图把乱局引向中国的一种尝试,对此我们应十分清醒、高度警惕。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证明,西方列强总想把地大物博的中国置于他们的掌控之中,一个自主、强大的中国永远是历朝历代各族人民的企盼。经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正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与发展,正朝着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奋进,对此我们应十分珍惜,自觉维护来之不易的和谐与稳定
政治地震和地理地震让利比亚和日本都一时成为不宜进入和不可居住的危乱之邦,各国发出警告,建议本国国民不要前往旅游,正好印证了孔子的观点。和过去相比,不要说和孔子时代比,就是和这轮全球化之前的世界比,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在全球化世界生存的国家、公司、团体和个人来说,如果要从利比亚和日本危机中汲取经验教训的话,那么就要认真地研究到底怎样降低全球化的风险,以及一旦危机发生,到底如何规避,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生命财富的损失?
面对利比亚危机,中国政府果断决定,大举、成功撤出在利比亚工作的3万多同胞,世界为之侧目。但是,当利比亚内战和西方盟军军事干涉利比亚之际,中国也开始计算在利比亚的损失。如果损失仅限于商业利益,不管数额多高,总是不要紧。问题在于,利比亚事件的中国撤退,具有严重的警醒之指标意义。不顾或者欠考虑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重大潜在政治、安全危险和危机,而有点鲁莽地大举商业进入,包括长期巨额投资,看来是要欠战略考虑的。
西方关于中国在非洲的评论也不是全部是尖酸刻薄,其中有一些经验之谈和劝诫之语。比如,一些西方研究中非关系的专家多次指出,中国并不会因为来自发展中世界,奉行不同于西方的外交政策,就在非洲有安全免疫力。西方公司和国家在非洲遇到的挫折和打击,中国也将遇到。外来势力要在非洲大陆站住脚,不是那么容易的。中国真正与非洲接触的大规模历史,尤其是政治上相互支持、经济上相互依存,是最近50年,更确切说是过去十多年的故事。而欧洲人和西方人则不同,从罪恶的奴隶贸易开始,经过对非洲各方面的殖民,再到“非殖民化”和新的援助关系确立,却经历了500年的历史。
一个是500年,一个则是50年,不管中国外交政策和对非政策如何站立在道义的高点(支持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发展、支持他们走自己选择的而非外来势力强加的道路),只有50年的接触,中国对非洲的体验、知识,还是欠缺的、稚嫩的。在有些方面,有必要向欧美人学习关于非洲的知识,以及如何与非洲更好地打交道。
中国需要牢记我们的古老哲学“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更需要从当下的国际挫折中总结教训,只有这样,中国才能真正“走出去”。
9,中东乱局呈现哪些特点?你认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中东乱局,可见四大特点。
其一,地区动荡此起彼伏。埃及、突尼斯、利比亚、也门等阿拉伯四国转型之后,它们的基本矛盾并未得到解决,特别是经济滞后、广大民众生活水平普遍下降,眼下各国政府尚难拿出较为务实的经济发展规划,政府的权威与公信力大跌。此外,巴以地区硝烟再起,以色列空袭加沙地区,并大兵压境威慑哈马斯,巴方也以火箭弹还击,使得本已动荡的中东局势雪上加霜。
其二,两大热点持续升温。一方面,持续长达20余月的叙利亚危机迄今未见缓解,流血冲突不断,爆炸事件时有发生。另一方面,西方正就伊核问题对德黑兰拉紧“绳索”,逼其就范。
其三,地区伊斯兰政治势力崛起。各国伊斯兰力量以政党面目出现,参与民主选举。它们在埃及、突尼斯、摩洛哥总统或议会选举中胜出,在利比亚、苏丹、毛里塔尼亚、阿尔及利亚、科威特的议会中赢得了众多席位,在黎巴嫩间接掌控政局走向,使得中东地区出现伊斯兰色彩增加、世俗主义及其生活方式受到冲击的趋势。
其四,美国的“掌控”能力大不如前。地区局势变化并未沿着美方设计的“民主”轨道发展,反而使得与西方存在结构性矛盾的伊斯兰势力崛起、甚至掌权,地区人民反美情绪高涨。9月,一部诋毁伊斯兰教先知的美国影片激怒了全球的穆斯林,有30多个国家的穆斯林上街游行示威,以示抗议。愤怒的利比亚民众袭击了美国驻班加西领事馆,美驻利比亚大使史蒂文斯遇难身亡。这均充分显示了美国中东政策的失当。华盛顿若不改变其中东政策,必将失利更多。
最根本的乱源在于“利益”二字!
历史根源:最早是来自于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祖先的王位之争。犹太人占据巴勒斯坦,后被罗马人赶走。后来阿拉伯人赶走罗马人,来到巴勒斯坦定居。犹太复国主义在一战前开始产生,旨在恢复犹太人的国家,选址巴勒斯坦,与巴勒斯坦人商议失败,放弃。
英国人在一战之后统治巴勒斯坦,不限制移民,正值二战德国屠杀犹太人,犹太人大量迁往巴勒斯坦,导致混乱局面。英国人无法解决,交给联合国,在美苏干预下,决议将巴勒斯坦分成两部分,犹太人占大半,耶路撒冷归国际管辖。然后就开始了无休止的争端。
战略地位:中东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三洲五海之地,苏伊士运河和丰富的石油资源)
全世界大多数科学家的地球资源枯竭论,加上西方霸权主义列强的强盗逻辑的实施,西方帝国主义列强打着民主、自由、人权的幌子,以掠夺能源为主要目的,到处发动战争,是导致北非、中东及全世界各地动荡局面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