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饮水冷暖自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句话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索引
- 1,“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句话什么意思
- 2,“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一句出自哪里,全文是什么,作者
- 3,“如鱼饮水 冷暖自知”一句出自哪里,全文是什么,作者是谁?
- 4,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什么意思
- 5,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是什么意思?
- 6,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还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啊?
1,“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句话什么意思
近义词: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如鱼得水,冷暖自知。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rú yú yǐn shuǐ,lěng nuǎn zì zhī)
解释:泛指自己经历的事,自己知道甘苦。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出处:宋·岳珂《桯史·记龙眠海会图》:“至于有法无法,有相无相,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示例:况且‘~’,用庸俗的话来说,就是‘自家有病自家知’罢。 ——鲁迅《〈故事新新编〉序言》
清初第一词手纳兰性德曾著有《饮水集》,其名字正是来源于这句“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2,“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一句出自哪里,全文是什么,作者
出处:宋·岳珂《桯史·记龙眠海会图》 原文: 李龙眠既弃画马之嗜,亶作补?大士相,以施缁徒。垂老,得疋楮,戏笔五百应真像,几年廼成。平生绘写,具大三昧,仅此轴耳。先君在蜀得之,母氏雅敬浮屠 【 母氏雅敬浮屠 「母」原作「毋」,今据嘉靖本、集成本、四库本、学津本校改。】 ,常椟致香火室中。余来京口,因暇日出示王英伯,遂仿贝叶语,为作记其右曰:「南阎浮提,有大善知识,现居士宰官妇女身,在家修菩萨梵行。 有一初学与其子游,以是因缘得至其舍。一日,出示五百大阿罗汉海会妙相一轴,於是合掌恭敬,叹未曾见,如人入暗,忽1光明,心大欢喜,莫可喻说。宛转谛观,神通变化,皆得自在,小大长短,老幼妍丑,各有所别。足踏沧海,如履坦途,蛟、蜃、鼋、鮀、鱼、鳖、蛙、蛤,俛首听命,如乘安车。天龙八部,夜叉罗刹,诸恶鬼众,前后导从,如役仆厮。宝花缤纷,天乐竞集,金桥架空,琪树蔽日。或闯而窥,或倚而立,瓶b杖拂,各有所执,凌云御风,升降莫测。或解衣渡水,或濯足坐石,或挽或负,状邈迭出。以种种形,成於一色,於一色中,众妙毕具,如幻三昧,随刹现形,千变万化,不离一性。如是我闻,释迦文佛,既成道已,乃於耆闍崛山集阿罗汉。有学无学,菩萨摩诃萨,次第授记,陈如号曰『普明』,五百阿罗汉,亦同一号,名曰『普明』。既受佛记,即得如来方便法,而金刚经云:『实无有法,名阿罗汉。』则是诸大阿罗汉,有法无法,有相无相,皆不可知,不可测。飘流大海,一切众生,天龙八部,诸鬼神众,若有若无,若隐若显,亦不可知,不可测。 如梦中语,如水中尘,如暗中影,如空中花,谓之有相可乎?谓之有法可乎?是又不可知,不可测。然则斯图之作,沧海浩渺,神通变化,奇形异状,曲极其妙,求诸法耶?求诸相耶?是又愚所不可知,不可测。夫佛於贤刼中,在大梵天,未出母胎,居摩尼殿,集天释梵八部之众,演畅摩诃衍法,度无量无边众生。其殿百宝装严,众妙殊特,匪因缘而有,匪自然而成,则是殿是佛,是法是相,谓之有乎?谓之无乎?如此则知海之为海,罗汉之为罗汉,蛟、蜃、鼋、鮀、鱼、鼈、蛙、蛤,天龙八部,夜叉罗刹,似耶否耶?有耶无耶?匪大圆觉,合凡圣於一理,混物我於一心,是否两忘,色空俱灭。则法且无有,何况於相,相且无有,何况於画,画且无有,何况於记。虽然,是理也,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说。若夫即心是佛,因佛见性,善男子、善女子,有能於一切法一切相而生敬心,则聚沙为塔,画地成佛,皆是道场。何况图画装严,尽形供养,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所得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於往昔时,有大居士号曰龙眠,得画三昧,始好画马,念念勿忘。 有大比丘,见而语之,由此一念,当堕马腹,於是居士躩然忏悔,乃於一切诸佛诸大菩萨而致意焉。端严妙丽,随念现形,皆得三昧,是罗汉者,居士之所作也。以居士之一念,画此罗汉,以大善知识之一念,得此罗汉,当知是画为第一希有。画者,得者,匪於过去无量阿僧只刼承佛受记,未易画此,亦未易得此。至於有法无法,有相无相,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是记也,盖为画设,开禧二年百六日,初学王迈谨记。」英伯它文亦多奇,累试词闱不偶,今尚在选调中,余前书京口故游,盖其人也。 拼音:rú yú yǐn shuǐ 解释:泛指自己经历的事,自己知道甘苦。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作者简介: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年),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3,“如鱼饮水 冷暖自知”一句出自哪里,全文是什么,作者是谁?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rú yú yǐn shuǐ,lěng nuǎn zì zhī) 解释:泛指自己经历的事,自己知道甘苦。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出处:宋·岳珂《桯史·记龙眠海会图》:“至于有法无法,有相无相,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示例:况且‘~’,用庸俗的话来说,就是‘自家有病自家知’罢。 ——鲁迅《〈故事新新编〉序言》
4,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什么意思
泛指自己经历的事,自己知道甘苦。 [拼音] [rú rén yǐn shuǐ,lěng nuǎn zì zhī]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某甲虽在黄梅随众,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受入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行者即是某甲师也。” 造句: 一、感情的事,别人怎么插手都是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皎皎 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某甲在五祖会中,枉用三十年工夫。裴休 三、外人怎么参合都是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啊。皎皎 四、人文领域最精微、深奥的部分往往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每一分宝贵的体认都必须要靠当事人自己的人生体验去契合,很难跨越个人的经验去累积与传承,更难进行全球的分工和整合,因此五千年来很难看出人文有怎样的累积与进步。彭明辉 五、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知其味者,或许无法切身感受。
5,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好像鱼自己喝的水,自己知道是冷还是热。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成语解释]泛指自己经历的事,自己知道甘苦。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典故出处]近现代·鲁迅《故事新编·序言》:“况且‘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用庸俗的话来说,就是‘自家有病自家知’罢。” [近义词]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分句;指直接经历的事自己了解 [成语结构]复句式 [产生年代]现代 扩展资料: 反义词:麻木不仁 [成语解释]不仁:没有感觉。肢体麻痹,失去知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典故出处]明·薛己《医案·总论》:“一日皮死麻木不仁,二日肉死针刺不痛。” [近义词]无动于衷 [反义词]耳聪目明、见微知著、眼疾手快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6,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还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啊?
1.最开始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出自宋·岳珂《桯史·记龙眠海会图》:“至于有法无法,有相无相,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2.后来 又有词人写到
清初第一词手纳兰性德曾著有《饮水集》,其名字正是来源于这句“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3.此后 人们用得多了 便有了引申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这二者是近义词 在现在是通用的
看你喜欢或者习惯用哪个了 我开始接触这个就是看纳兰容若的词 所以我用的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个人出于习惯,并且尊重原著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