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卫星地图,故宫博物院地图?
本文目录索引
1,故宫博物院地图?
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这座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的封建帝制--清王朝,1924年逊帝溥仪被逐出宫禁。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
紫禁城,四面环有高10m的城墙和宽52m的护城河。城南北长961m,东西宽753m,占地面积达780,000㎡。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门和北面的神武门现专供参观者游览出入。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朝暾夕曛中仿若人间仙境。城之南半部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称为"前朝"。北半部则以乾清、交泰、坤宁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皇极等殿,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称为"后寝"。前后两部分宫殿建筑总面积达163,000㎡。整组宫殿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封建帝制时代,普通的人民群众是不能也不敢靠近它一步的。
2,故宫的位置在北京市的什么地方
故宫位于北京市东城区长安街上,是北京市的中心,地址是西城区景山前街4号。 北京故宫的地理位置东起北池子大街,西到北长街,北起景山前街,南到东长安街。 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扩展资料: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内廷西部有慈宁宫、寿安宫等。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北京故宫
3,为什么从卫星地图上看,故宫乃至北京城不是完全正南正北的?难道是古人测量有误差?
确实,就连北京的地图都不是完全正南正北的呢! 地磁极位置连线的问题 由于地磁南北极互相不在对跖点上,所以当与故宫的连线成角度,也就是说北京的地磁方向不可能与这2条连线中的任何一条重合,有可能和故宫中轴线方向相同。而且看起来2004到2005一年北磁极就走了50公里,没准元朝时候指南针指向就是和故宫中轴线一致呢。但是古代有很多建筑中轴线又是沿着经线方向,上都也是,不可能都是巧遇了地磁极和地理极点重合了吧,所以我想肯定不止看指南针这一种方法,也许还有天文观测之类的办法,指南针甚至不一定是主要的依据。 历史原因 由于元代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当时北京建城的监工是刘秉中他的弟子郭守敬,为反抗元朝统治,他俩有意让中轴线偏离子午线。也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建造者采用磁针定位法,造成了技术上的误差。 夔中羽认为上述两种看法证据不足。北京中轴线继续往北延伸,延长线恰好通过距离北京270多公里的古开平,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兆奈曼苏默。当年忽必烈就是从此地迁都到北京的。而元世祖忽必烈当时实行“两都巡幸制”:冬天在北京办公,夏天在元上都由此,夔中羽认为,中轴线偏离的事实,乃是元代开国皇帝忽必烈有意为之。
4,卫星地图是什么样子的?
卫星地图,简称卫星图,确切的说法是卫星遥感图像,也叫卫星影像。所谓遥感,即遥远地感知。卫星遥感即通过卫星在太空中探测地球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其发射的电磁波,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 将这些电波信息转换、识别得到的图像,即为卫星图。 【作用】 卫星地图是卫星拍摄的真实的地理面貌,所以卫星地图可用来检测地面的信息,你可以了解到地理位置,地形等。这些信息,可以应用于城乡规划,通过卫星地图的gps导航系统,可以告诉你,你现在身处何方,你将前往的那个地方怎么走等等信息。如果是实时监测的卫星地图,可以作用于军事指挥部署,抗灾救灾部署,监控火灾等自然灾害,还可以应用于警察追捕通缉犯等等。
5,可以看到人的卫星地图
一般同步轨道的卫星看不到人的活动。 专用的椭圆轨道的高分辩率间谍卫星在近地时,几十公里高空所拍摄的图像,传输到地面站后经大型计算机分析后出的图,能够看到人体的状态和位置。 扩展资料卫星地图,简称卫星图,确切的说法是卫星遥感图像,也叫卫星影像。所谓遥感,即遥远地感知。卫星遥感即通过卫星在太空中探测地球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其发射的电磁波,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 将这些电波信息转换、识别得到的图像,即为卫星图。 通俗地理解为这是卫星在太空中拍摄地球得到的照片--如在Google Earth中,全球的影像98%都是卫图(注:国外有不少是航片,即航拍得到的照片)。其中分为二种分辨率:野外通常是15米的低分辨率卫图,城市通常是0.6米的高分辨率卫图。 而我们日常在Google Earth中所说的高清卫星地图,就是特指由DigitalGlobe、GEOEYES(现已被DigitalGlobe收购)、SPOT等 公司为Google Earth提供的高分辨率卫图,如0.6米分辨率、1米分辨率、2.5米分辨率、4米分辨率的影像、10米分辨率的影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卫星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