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维克多 科瓦茨,维克多·科瓦茨的参赛目的

本文目录索引

1,维克多·科瓦茨的参赛目的

维克多·科瓦茨参加在张家界举行的翼装飞行世锦赛的目的,是想成为飞行速度最快的人。他的个人格言是:“坚持你的梦想,不然就会死亡。 ” 翼装飞行,也叫近距离天际滑翔运动,飞行者身着翼装,从高楼、高塔、大桥、悬崖、直升机飞下,紧贴着高空中的建筑物或自然景观进行无动力飞行。由于飞行高度低,用于调整姿势和打开降落伞的时间十分短促,危险性和难度极大,堪称“世界极限运动之最”。这项实现人类空中飞翔梦想的极限运动,也被许多人认为最接近死亡。它的英文名称BASE Jump,被形象地音译为“背死跳”。有资料显示,全世界仅有数百人敢于尝试这一极限冒险,且已有数十人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维克多·科瓦茨的参赛目的

2,语文资料《“诺曼底号”遇难记》

诺曼底号邮船是划时代的有史以来最豪华的巨型邮船,至今仍然给人一种怀疑其是否确实存在过的如同梦幻一般的感觉。吨位83423吨,流线型球鼻艏,电力推进,全船空调,从巴黎克里荣饭店聘请的顶级厨师,温水循环的室内游泳馆,现代化音响设备的歌剧院,大理石墙面的教堂,全船的Art Deco艺术装饰……被誉为“震惊世界的最豪华、最漂亮的邮船”、“在世界客船史上享有不灭的名望”。
建造概况
20世纪30年代大西洋两岸各国建造大型邮船的热潮爆发之后,面对英国的不列颠女皇号、不列颠尼克号,德国的不莱梅号邮船和欧罗巴号邮船,尤其是面对意大利的骄傲——国王号邮船,法国人也未能免俗。犹如英、美、法、德、意等国在主力舰建造方面的军备竞赛一样,在横渡大西洋邮船建造上也在争夺更大、更快、更豪华的头衔。此时,大西洋上最大的邮船是56000吨级(英国的庄严号、伯伦加利亚号),法国人决定一劳永逸地结束吨位的竞赛——建造一艘80000吨级的邮船。法国邮船界的首席设计师,曾经给沙皇海军设计战舰的俄国人弗拉基米尔•尤科维奇被邀请担当此项设计任务。给尤科维奇的硬性指标有三条:吨位超过80000吨;长度超过1000英尺;航速超过30节。在考虑多种线形之后,决定采用大西洋型船首,即所谓“clipper bow”,可以减少高速航行时的阻力。欧洲大轮船公司在造船业界都有自己的关系网,比如卡纳德公司的轮船多由克莱德班克的约翰•布朗船厂建造,白星公司的轮船多由贝尔法斯特的哈兰•沃尔夫船厂建造,北德的轮船多由汉堡的布洛姆-福斯建造。诺曼底号由法国CGT公司的老搭档——圣纳泽尔的Penhoet船厂承担的建造任务。
自从毛里塔尼亚和卢西塔尼亚号之后,大型邮船都用更经济、马力更大的蒸汽轮机作为动力。但是蒸汽轮机是单向转动的,这些邮船为了倒车,还需要安装一套小型的辅助动力。诺曼底号独有创新,仍然采用大功率蒸汽轮机,但是不直接带动螺旋桨,而是带动一套发电机--电动机,然后由电动机来驱动80000吨的邮船。由于电动机可以反向运转,困扰邮船设计师们20多年的一个难题解决了。
技术难题解决了,但是经济难题又来了。1929年10月29日,大萧条爆发了。此时正在建造或筹建中的长度超过1000英尺的邮船有三条。其中只有英国白星公司(白星轮船公司曾拥有奥林匹克号等著名邮船)的大洋号继续硬着头皮建造。这种愚蠢行为使白星公司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最终导致其被英国卡纳德公司收购,大洋号最后也变成了废船壳被出售。而卡纳德公司正在建造的代号“534”的玛丽王后号,则奉命搁置等待经济状况好转。由于经济结构与英国和美国不同,法国在大萧条中比较幸运。但是幸运只是相对的,在全球经济萧条中法国不能置身事外。1931年1月,新船开工不久,CGT(跨大西洋海运公司)被迫向法国政府请求财政支持。以法国政府获得对公司的执导权为代价,CGT得到了资助,代号T6的新船建造成功,被命名为诺曼底号(这个名字是从拿破仑、林德伯格、本杰明•富兰克林、海王、美丽的法兰西等众多名字中挑选出来的)。
1932年10月29日,有20万名观众到场观看这艘法兰西的超级巨轮下水,法国总统阿尔贝•勒布兰也出席了下水仪式。诺曼底号的船体沿着涂抹了43吨肥皂和2.5吨猪油的滑道缓缓地滑入卢瓦尔河。由于经济状况还没有完全恢复,诺曼底号下水之后的舾装工作比较缓慢。船内被装上一块块的地毯、镶板和艺术品。CGT召集了船舶装饰设计大师——给法兰西岛号设计宏伟的三层门厅的荷兰人范•德•鲍扬、设计大理石餐厅的法国人保罗•巴图——都被再次邀请装饰这艘海上宫殿。许多前所未有的豪华装置都在诺曼底号上首次出现——第一和第二烟囱间的运动场和网球场;第一个大型室内游泳池;第一个邮船上的剧场可以演出电影和轻歌剧;第一个采用柔光照明和室内广播系统;第一个在全体旅客舱室普及冷暖空调……不仅在当时,甚至直到70年后的今天,诺曼底号也被国际客船界评价为历史上最大、最漂亮、最豪华的邮船(之所以这幺说,是因为当代的大型巡航游船已经是游览工具,而非交通工具,而且很多细节上的装饰装潢比不上诺曼底号)。

服役经历
1935年5月29日,5万人在勒哈弗尔码头上,观看诺曼底号首航纽约仪式。乐队奏起了《马赛曲》和《星条旗》。无数的飘带和彩色纸屑漫天飞舞。在人们的欢呼声中,诺曼底号起航了。诺曼底号处女航当中,在第一天的平均航速达到29.76节。根据抵达纽约港后的统计,平均时速达到了29.98节。新的横渡大西洋记录诞生了。在缓缓驶进纽约西50街法国邮船码头的时候,升起了一条长30英尺的蓝飘带(一英尺代表一节的时速),宣布法国参与竞争蓝飘带奖时代地到来。西行6天之后,诺曼底号又以4天3小时28分钟的记录,抵达英国南安普敦港,以30.31节的航速打破了德国不莱梅号邮船于1929年创造的东行速度记录。崭新而豪华的诺曼底号很快就在邮船界赢得了好评。此时,卡纳德公司的“534”号船壳正在加紧施工,于1935年9月下水,英国人骄傲地宣布,81000吨的玛丽王后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邮船。法国人自然不甘心落后。CGT公司在同年将诺曼底号进行改造,吨位增加到了83423吨,超出玛丽王后号差不多2000吨。卡纳德公司决定在速度上为英国夺回蓝飘带,尽管玛丽王后号的船头不如诺曼底号漂亮。玛丽王后号于8月以30.14节的记录赢得了西行蓝飘带。之后,蓝飘带的争夺战就在这两条豪华巨船中展开。西行速度被诺曼底号刷新到30.58节,东行速度被刷新到31.20节。但是这场和平竞赛中,诺曼底号在经营上却输给了稳重的英国人。豪华而时髦的内部设施和装潢,吓走了许多保守的乘客。普通旅客也因为觉得那是一艘给明星和皇亲国戚乘坐的船而自觉地远离它。诺曼底号为名所累,载客量很少有超过60%的时候。玛丽王后号不满足于相对“大众化”的角色,1938年又发起了新的冲刺,西行速度被刷新到30.99节,东行速度被刷新到31.69节。法国人决定另辟途径,鉴于搭乘诺曼底号往返于北大西洋旅客的数量少得可怜,善领时尚之先的诺曼底号开始了所谓“巡游航行”——到世界风景名胜地区的巡游旅行。1938年冬季,诺曼底号满载参加巴西狂欢节的游客开到里约热内卢,成为有史以来跨越赤道的最大船只。
1939年8月31日,完成了第一百三十九次航行的诺曼底号停靠在了纽约哈得逊河畔88号码头。由于欧洲战争的爆发,CGT通知诺曼底号,暂时不要在可能有德国潜艇的大西洋上航行,就地待命,船上只保留了200人留守。旁边的90号码头停靠的就是老冤家玛丽王后号。1940年6月,法国战败求和。美国立即宣布羁押诺曼底号。海岸警卫队负责担任保护和警戒任务,防止破坏。对于美国来说,这艘船说不定另有用处。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空袭珍珠港,美国参战。诺曼底号被美国海军征用。三色旗被降了下来。美国海军将其改名为拉法耶特号,准备作为运兵船使用。由于纽约和新泽西的港口没有船坞能容纳下这条80000吨级的大船,于是在88号码头就地进行改造工作。数千名工人登上这艘浮动的海上璇宫,剥掉豪华装潢,拆掉娱乐设施,将其变成运兵船。1942年1月15日,它被交给国防部。预计在二月开始执行首次任务,向太平洋诸岛,尤其是夏威夷群岛增援兵力。

结局
1942年2月9日,灾难发生了。由于计划不久之后出发,大批的粮食、食品、被服、衣物和救生设施被送上了船,四处堆放在船舱内。在头等舱沙龙,工人正在切割原来用于支撑玻璃喷泉的钢柱。火花溅到旁边堆放的木棉救生衣上,大火一下着了起来(是官方调查的说法。根据FBI的埃德加•胡佛秘密调查,是黑手党命令工人故意纵火,以警告胡佛,在战时不要触动纽约意大利裔黑手党势力)。巧合的是,这天船上消防栓里没水。更“巧合”的是,纽约消防局12分钟后才接到报告。赶到码头的纽约消防队员开始向船内灌水,以扑灭大火。但是随着船身内积水的增多,消防队员们恐惧地发现,船身正逐渐地向左翻过去。诺曼底号的设计师尤科维奇赶到了现场,因为熟悉内部构造,他要求指挥灭火工作,以便让船身平稳地坐沉在河床上,方便打捞。但他被消防局和海军的人轰到了一边。2月10日凌晨2点45分,船以79度角向左倾覆在哈得逊河中。12天之后,船内的余火被扑灭。经过一年半的打捞救援工作,1943年10月27日诺曼底号被捞起扶正,交给美国海军。这艘船到这个时候已经用处不大了。11月3日,仍然左倾斜两度的诺曼底号残骸被拖到了布鲁克林海军基地。美国人提出了各种恢复计划。甚至还有人建议将其改造为航空母舰!但是经过反复权衡计算,改造的费用将比新建一艘航母还要高。至于罗斯福总统本人,则倾向于在战后将其修复,交还法国人。但是最终美国海军还是决定将其解体。1946年10月,造价6000万美元的诺曼底号船壳以16万美元价格出售给新泽西州一家拆船公司。曾经是世界上最豪华的邮船,就这样告别了人间。

3,翼装飞行是一项危险运动,遇难女生刘安最后时刻为什么不开伞?

最近,翼装飞行引发了巨大的讨论热度。起因是因为一名翼装飞行的女生因为发生意而不幸去世的新闻,刷屏了我们的朋友圈和微博,大家都在激烈讨论这项运动。在为她的不幸去世感到惋惜的同时,大家也疑惑,为什么她在最后的时候不选择打开降落伞?翼装飞行的难度大家可能不知道,它的死亡率高达30%,是一项危险系数最高的运动。能够独立飞行的人,现在全世界也不超过1000个。因此,其挑战性多高,大家也能知道。而这位女生选择起跳的地点为张家界,而张家界形势十分复杂的。天气变化也是十分迅速的。没有办法可控的预防,因此她在跳落的过程中可能因为张家界当地天气变化的突变,例如风切变,这个变化超过了这名女生对于翼装的控制能力,从而造成了这一悲剧。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这名女学生她在起跳飞行过程中就已经昏厥了,从而导致她没办法打开降落伞。有视频记录到,当时和这名女生一起起跳的摄影师在向她打招呼示意她打开降落伞,但是她并没有作出回应而是直直的下落了。因此,可以推测她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昏厥了。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降落伞是坏的,因为没有办法保证降落伞是否完整和完好,不过起跳前作为一名翼装飞行的爱好选手,应该是已经对降落伞等装备做了检查的,因为个人觉得这个可能性比较小一点。这个悲剧的发生,我们应该引以为戒。我们没办法评价这个女生的所作所为,极限运动是她的爱好。但是作为旁观者我们可以通过她在这件事例中得到一些启示和思考,生活很美好,我们有不同的追求,不过在此过程中也应该注意自己的生命安全。

4,危险时刻,翼装飞行女孩刘安,为什么不打开降落伞?

如果你的家境很好,如果你是一位富二代,你会做什么?有的人会学习管理然后继承家族事业,有的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领域去做事业、有的人喜欢在夜店酒吧流连忘返,而有的富二代天生具有冒险精神,喜欢去玩一些高大上的极限运动,比如跳伞、登珠峰、潜海、翼装飞行......最近网络上流传的女神刘安就是这样一位女孩,她的家境殷实,可是她却不想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是去追上精神上的高级享受,先后学习了单板滑雪、潜海冲浪、高空跳伞、翼装飞行等。 翼装飞行是一项很危险的极限运动 翼装飞行是所有极限运动中死亡率最高的一项活动,死亡率高达30%,翼装飞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疯狂的极限运动,堪称极限中的极限,可是刘安却最喜欢这项运动,她从事这项极限运动已经两到三年的时间,而翼装飞行需要的费用非常高,在半空中跳一次就需要好几十万,普通人根本玩不起,而刘安殷实的家境为她的兴趣提供了物质基础,让她能够一直从事这项危险的极限运动,当然翼装飞行高达30%的死亡率也不是吹的,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网传刘安翼装飞行能力已经达到教练级别,可是在5月19日从飞机最后一跳让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2岁,这还是一个花的年龄,漂亮美丽善良的她就这样永远的走了,让人惋惜不已。 翼装飞行女神刘安出发前整理装备 在刘安失踪5天后,救援人员在山上发现了刘安的遗体,在刘安出事之后,网友一直试图想知道她为什么会出事,后来网络上流传出同刘安一同跳下去的同伴兼摄影师拍摄的视频,从视频中来看,刘安刚开始还是飞得很顺利的,可是突然不知道什么原因,刘安的飞行路线发生偏离了预定路线,瞬间抬升,摄影师不断地拍手示意刘安调整方向,可是刘安似乎没看见一样,在抬升后不到1秒钟就迅速往下坠落,仅仅2-3秒钟的时间,刘安就从视频里面消失,整个过程持续十几秒钟,可是在整个过程,包括刘安从高空下坠直到消失,视频里面都没看见她打开降落伞,这让网友们感到很不解。 翼装飞行女神刘安生活照 后来从搜救曝光的遗体照片来看,刘安也没有降落伞打开的痕迹,也就是说从发生事故到坠亡,刘安自始至终都没有打开降落伞,于是网友们统一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刘安为什么不打开降落伞? 刘安生活照 对于刘安为什么不打开降落伞网上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说刘安的降落伞坏了,有的说刘安操作失误等,但是似乎没有一种原因能够让人信服,毕竟当事人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或许刘安没有打开降落伞原因会成为永远无法解开的谜团,但是有一位学过空气动力学的网友分析出刘安不打开降落伞的原因,这位网友运用空气动力学去分析,他从视频中看见山谷的气流相对于飞机飞行航线来说是横向的,这样会导致翼装飞行升力不足,刘安在遇到山谷乱流时并没有调整自己的方向,而是被山谷乱流卷入其中并且迅速下坠,从刘安偏离预定航线开始她的身体就已经失去了控制,随后下坠的速度极快,达到300码左右,一旦陷入这种境地即使经历再丰富、飞行技能再高超的人都无法挽救了,甚至夸张一点说,即使是超人或者神仙都救不了她了。 翼装飞行女神最后一跳动态图 翼装飞行女神最后一跳 但是和刘安一同跳下去的摄影师却能够在卷入山谷乱流中之前及时切换了自己的方向,从而避免遭遇和刘安同样的结局,在这里就要求讲究经验了,有网友发现和刘安一同跳下去的摄影师在此之前已经有2500跳的飞行经验,在面对复杂情况时,这位摄影师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安全落地。刘安只有1000跳的经验,而且这1000跳的经验只有500次是翼装飞行的经验,更让人感到诧异的是,在500跳的翼装飞行次数中几乎全部都是在迪拜完成的,在那里视野更开阔、没有山谷乱流、没有山峰遮挡,很容易完成,换句话说,虽然刘安拥有1000多次的高空跳伞和翼装飞行经验,但是里面的水分很大,这些次数几乎都是刷出来的,就好比在同一个地方重复跳500次一样,根本无法积累足够的经验,所以刘安其实还是一位菜鸟级别的翼装飞行者。 网友使用空气动力学画出的刘安事故原因 在这次遇到山谷乱流中,经验不足就凸显出来,这次事故纯粹是因为经验不足导致的,可惜机会只有一次,这次失败之后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了。还有飞行专家认为,其实刘安一出机舱就已经休克,所以从后面异常的飞行路线来看,根本不是它主观去操作,而是随风飘动,最终因为没有意识调整飞行方向和打开降落伞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这种情况在飞行员飞行训练中很常见。 不管怎么样,斯人已逝,愿逝者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