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煤化集团董事长是谁?
本文目录索引
- 1,河南煤化集团董事长是谁?
- 2,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是啥类型的公司?
- 3,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怎么样?
- 4,河南煤化集团董事长是谁
- 5,中国的煤化工企业有哪些
- 6,河南地方煤炭集团有限公司怎么样?
- 7,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标识
- 8,煤炭的主要应用价值,及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的影响
- 9,概述煤炭行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3000字左右
- 10,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哪个子公司在郑州办公
1,河南煤化集团董事长是谁?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河南省商丘市人, 1978~1982年在焦作矿业学院采矿工程专业学习; 2003年7月获焦作工学院工程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矿业大学在读博士。 曾任朝川矿务局采煤技术员、生产技术科副科长、副矿长、副总工程师、矿长兼总工程师,朝川矿务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局长兼党委书记,永煤集团陈四楼矿党委书记、矿长,永煤集团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河南煤化集团总经理。现任河南煤化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2011年5月任命为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2,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是啥类型的公司?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河南煤业化工集团。2008年12月5日经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由永煤集团、鹤煤集团、焦煤集团、中原大化、省煤气集团5家单位战略重组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是集煤炭、化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物流贸易、矿山建筑、实业一体开发,跨国界、跨行业、多元化发展的特大型能源企业。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是河南省首家资产、营业收入双双超千亿元的企业。2009年末,企业资产总额达1109.31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35.12亿元,完成煤炭产量5698万吨,实现利税104.31亿元,四项指标均改写了河南工业企业历史。其中,营业收入占全省省管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39.2%,利润占省管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58.62%,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列河南省第一,是河南省最大、最强、最具活力和成长性的工业企业。
2009年,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位居中国煤炭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第2位、中国企业500强第68位、中国500强竞争力第8位、中国企业成长100强第1位,入选世界著名品牌500强。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后劲充足,拥有煤炭矿井79对,煤炭资源储备400多亿吨,遍布省内10多个地市及贵州、新疆、内蒙古、安徽等省(区),煤炭产能2-3年内达到1亿吨;拥有钼金属储量100万吨,将成为全国拥有钼资源量最大的企业;拥有国内外铝矿资源20亿吨。掌握煤化工的世界高端技术,是目前亚洲最大的煤制气企业和华中地区最大的甲醇生产企业,将在河南建成全球最大的煤制乙二醇生产基地,全力打造煤炭综合利用最完善、产业链最完整的现代新型煤化工;下属企业洛阳LYC轴承是中国轴承行业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轴承制造企业之一,开封空分是中国自行设计与制造大、中型空气分离设备的重点骨干企业,分别拥有全国唯一的轴承研究院和空分研究所。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本省,放眼全国,走向世界。依托煤炭及其它矿产资源优势,实施大矿业、大化工、大装备、大电力、大物流布局,构建以煤炭、化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为重点产业,以物流贸易、矿建、实业为培育产业的“4+3”产业格局。努力把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打造成为一个股权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合理、管理模式科学、企业文化先进、核心竞争力突出的跨区域、跨行业、跨国经营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集团。争取用2-3年的时间,进入世界500强企业行列。
3,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地址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商务外环路与商务西三街交叉口国龙大厦2905房间。经营范围 对能源、化工、金融、装备制造、物流、有色金属、建筑、电力、水泥、交通运输、教育、房地产、租赁业等行业的投资与管理;实业投资;煤炭(凭有效许可证经营)、金属材料、建筑材料、化工产品(不含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的销售;煤炭、化工、金属、装备制造等科学研究;从事货物和技术进出口业务。基本信息 注册号****名称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法定代表人陈祥恩 注册资本2,100,000万元成立日期2007年6月1日 营业期限自2007年6月1日营业期限至2057年5月31日 登记机关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日期2013年9月5日 登记状态存续
法定代表人:马富国
成立时间:2007-06-01
注册资本:2100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10000100052860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
公司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商务外环路与商务西三街交叉口国龙大厦2905房间
4,河南煤化集团董事长是谁
陈祥恩(2011年)为河南煤业化工集团董事长,2013年9月12日,河南煤化集团和义煤集团战略重组,组建河南能源化工集团。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河南省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工业企业。是经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于2008年12月5日,在原永煤集团、鹤煤集团、焦煤集团、中原大化、省煤气集团的基础上重组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其中永煤集团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30位、中国煤炭企业100强第4位、全省工业企业产值利润第一。鹤煤集团名列中国煤炭企业100强第35位。焦煤集团名列中国煤炭企业100强第37位。
集团标志以河南的英文:“HeNan ”、煤炭的英文:“Coal”、化工的英文“Chemical”的首字母,缩写而成的“HNCC”为主要设计元素。上方的三角形为两个“C”的变形。标识造型图文结合,极具国际化设计风格。整个标志底部厚重大气,坚实稳固,上部融合统一,蓬勃向上。寓意河南煤业化工集团这个根植于中原热土的现代化企业。在集团领导的带领下,全体员工团结一心,锐意进取,以打造河南省最大、最好、最具活力的企业和国际一流能源集团为己任的雄心壮志。标志色彩为科技蓝,代表科技与创新。寓意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以创新为先导,善于突破、敢为人先、争创第一的气魄。
5,中国的煤化工企业有哪些
1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0706758
2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 5771835
3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 4841106
4 河南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3756610
5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703184
6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3612917
7 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553804
8 山西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507989
9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300482
10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890126
11 山西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262267
12 山东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254845
13 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173563
14 山东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72288
15 河北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573861
16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568981
17 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547327
18 江苏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 1491053
19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475955
20 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 1328501
21 河北金牛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300080
22 河北峰峰集团有限公司 1283429
23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1243410
24 河南神火集团有限公司 1216278
25 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 1153736
26 河南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036006
27 山东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009028
28 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14968
29 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公司 840273
30 河南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807051
31 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799381
这些都是牛的不行的企业
6,河南地方煤炭集团有限公司怎么样?
河南地方煤炭集团有限公司是2001-06-29在河南省郑州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郑州市丰产路36号。 河南地方煤炭集团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10100169951696A,企业法人李应周,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河南地方煤炭集团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对地方国有煤矿的投资;铁路设备、运输设备(国家专项规定的除外)、建材销售;煤炭科研开发、技术咨询服务。房屋租赁。(以上范围中凡涉及专项许可的项目凭许可证和有关批准文件经营)。在河南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3957990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419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优秀。 河南地方煤炭集团有限公司对外投资16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河南地方煤炭集团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7,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标识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标志以稳健、平安的外形轮廓,忠告着集团员工:煤矿采掘与化工生产,最最至上的就是安全第一!标志的主体形象为两条流畅的、具有动感的白色圆形自内向外旋转融合,交会为一条色带向上升腾冲击,突破外形轮廓而奔向“无限”。寓意着平煤集团、神马集团两个“中国500强”企业强强组合后的新集团后,干部职工团结奋进、开拓进取、引领时代、超越自我的进取精神和必胜信念。标志中蕴含着“方圆”的概念,构成规矩与方圆,象征着集团规范化与人文化的科学管理、经营理念。蓝色代表科技、理想、广阔、化工,寓意集团员工的博大胸怀与雄心壮志。橙色代表辉煌、成功、收获、能源,寓意集团的各项事业红红火火,兴旺发达!
8,煤炭的主要应用价值,及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的影响
煤炭的用途十分广泛,可以根据其使用目的总结为两大主要用途:(1)动力煤,(2)炼焦煤。
我国动力煤的主要用途有:
动力煤
1) 发电用煤:我国约1/3 以上的煤用来发电,目前平均发电耗煤为标准煤370g/(kW·h)左右。电厂利用煤的热值,把热能转变为电能。 2) 蒸汽机车用煤:占动力用煤2%左右,蒸汽机车锅炉平均耗煤指标为100kg/(万吨·km)左右。 3) 建材用煤:约占动力用煤的10%以上,以水泥用煤量最大,其次为玻璃、砖、瓦等。 4) 一般工业锅炉用煤:除热电厂及大型供热锅炉外,一般企业及取暖用的工业锅炉型号繁多,数量大且分散,用煤量约占动力煤的30%。 5) 生活用煤:生活用煤的数量也较大,约占燃料用煤的20%。 6) 冶金用动力煤:冶金用动力煤主要为烧结和高炉喷吹用无烟煤,其用量不到动力用煤量的1%。
炼焦煤
我国虽然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但炼焦煤资源还相对较少,炼焦煤储量仅占我国煤炭总储量27.65%。 炼焦煤类包括气煤(占13.75%),肥煤(占3.53%),主焦煤(占 5.81%),瘦煤(占4.01%),其它为未分牌号的煤(占 0.55%);非炼焦煤类包括无烟煤(占10.93%),贫煤(占5.55 % ), 弱碱煤(占1.74%),不缴煤(占13.8%),长焰煤(占12.52%),褐煤(占12.76%),天然焦(占0.19%),未分牌号的煤(占13.80%)和牌号不清的煤(占1.06%)。 炼焦煤的主要用途是炼焦炭,焦炭由焦煤或混合煤高温冶炼而成,一般1.3 吨左右的焦煤才能炼一吨焦炭。焦炭多用于炼钢,是目前钢铁等行业的主要生产原料,被喻为钢铁工业的“基本食粮”。
中国是焦炭生产大国,也是世界焦炭市场的主要出口国。2003 年,全球焦炭产量是3.9 亿吨,中国焦炭产量达到1.78 亿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6%。在出口方面,2003 年我国共出口焦煤1475 万吨,其中出口欧盟458 万吨,约占1/3。2004 年,中国共出口焦炭1472 万吨,相当于全球焦炭贸易总量的56%,国际焦炭市场仍供不应求。2008 年我国焦炭产量总计约32700 万吨,2009 年1月至9月焦炭产量25276.87万吨。
在中国
资源概述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除上海以外其它各省区均有分布,但分布极不均衡。在中国北方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贺兰山之间的地区,地理范围包括煤炭资源量大于1000亿吨以上的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河南6省区的全部或大部,是中国煤炭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其资源量占全国煤炭资源量的50%左右,占中国北方地区煤炭资源量的55%以上。在中国南方,煤炭资源量主要集中于贵州、云南、四川三省,这三省煤炭资源量之和为3525.74亿吨,占中国南方煤炭资源量的91.47%;探明保有资源量也占中国南方探明保有资源量的90%以上。 2007年度中国能源矿产新增探明资源储量有较大增加,17种主要矿产新增大型矿产地62处,其中煤炭新探明41处大型矿产地,其中资源储量超过10亿吨的特大型矿产地有14处,净增查明资源储量448亿吨。中国已经查证的煤炭储量达到7241.16亿吨,其中生产和在建已占用储量为1868.22亿吨,尚未利用储量达4538.96亿吨。
2006年1-12月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698,829,619,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3.45%;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709,234,867,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3.72%,实现累计利润总额67,726,662,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5.34%. 2007年1-12月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916,447,509,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8.06%。2008年1-10月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1,155,383,579,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7.81%。
“十一五”期间是煤炭工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的最佳时期。煤炭是中国的基础能源,在一次能源构成中占70%左右。“十一五”规划建议中进一步确立了“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基本方略,为中国煤炭工业的兴旺发展奠定了基础。“十一五”期间需要新建煤矿规模3亿吨左右,其中投产2亿吨,转结“十二五”1亿吨。中国煤炭工业将继续保持旺盛的发展趋势,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前景都将非常广阔。
基本情况
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中华民族赖以生息繁衍、发展壮大、立足世界民族之林的要物质基础。在已发现的142种矿物中,煤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量,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煤田面积约55万平方公里,居世界产煤国家之前列。 中国聚煤期的地质时代由老到新主要是:早古生代的早寒武世:晚古生代的早石炭世、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晚二叠世;中生代的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晚株罗世—早白垩世和新生代的第三纪。其中以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晚二叠世,早、中侏罗世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四个聚煤期的聚煤作用最强。中国含煤地层遍布全国,包括元古界、早古牛界、晚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各省(区)都有大小小一、经济价值不等的煤田。
中国聚煤期及含煤地层的分布在:华北、华南、西北、西南(滇、藏)、东北和台湾六个聚煤区而各有不向。
煤炭储量分布
省(区) 预测资源量 褐煤 低变质烟煤 气煤 肥煤 焦煤 瘦煤 贫煤 无烟煤
北京 86.72 - - - - - - - 86.72
天津 44.52 - - 44.52 - - - - -
河北 601.39 9.98 7.24 508.44 30.19 - - - 45.54
山西 3899.18 12.68 53.85 70.42 343.90 508.02 301.89 589.79 2018.63
内蒙古 12250.4 1753.40 9004.00 1079.45 11.02 364.18 0.23 23.96 8.15
辽宁 59.27 6.04 25.35 7.52 1.05 1.63 - 2.15 15.53
吉林 30.03 7.46 11.06 3.68 0.48 0.71 1.88 1.96 2.80
黑龙江 176.13 44.49 8.53 83.33 - 37.65 0.55 1.58 -
上海 - - - - - - - - -
江苏 50.49 - - 34.71 1.57 6.90 2.022 3.45 1.84
浙江 0.44 - - - 0.44 - - - -
安徽 611.59 - 0.66 370.42 35.00 154.37 33.69 3.56 13.89
福建 25.57 - - - - - 0.09 - 25.48
江西 40.84 - 0.38 1.60 0.83 6.09 2.35 5.52 24.07
山东 405.13 24.67 3.23 220.68 76.50 5.64 - 27.66 46.75
台湾 - - - - - - - - -
河南 919.71 8.82 3.75 86.11 19.20 163.77 87.94 109.29 440.83
湖北 2.04 - - - - - - 0.49 1.55
湖南 45.35
0.15 1.27 2.28 2.06 1.31 1.65 36.63
广东 9.11 0.41 - - 0.06 0.07 - 0.74 7.83
广西 17.64 1.69 1.44 - - - 0.44 5.46 8.61
海南 0.01 0.01 - - - - - - -
四川 303.79 14.30 - 4.90 5.71 75.46 55.38 14.78 133.26
贵州 1896.90 - - 5.22 41.40 319.57 133.97 247.27 1149.47
云南 437.87 19.11 0.67 6.22 3.58 124.00 31.17 125.48 127.64
西藏 8.09 - 0.08 0.08 0.20 0.13 0.14 0.03 7.43
陕西 2031.10 - 523.79 800.15 115.89 111.49 64.45 94.53 320.80
甘肃 1428.87 - 242.49 1172.99 1.63 - 5.72 4.83 1.21
宁夏 1721.11 - 1264.83 84.31 20.73 17.75 24.79 123.52 185.18
青海 380.42 - 143.60 51.86 7.85 33.00 30.34 81.18 32.59
新疆 18037.3 - 12920.0 4754.50 312.60 24.80 25.40 - -
全国 45521.0 1903.06 24215.1 9392.38 1032.11 1957.29 803.75 1468.88 4742.43
发展建议
调整铁路运力结构
由于运输瓶颈的影响,运力配置的失调,我国煤炭主产区的煤炭长期以来集中供应到华东、华南相对狭窄的沿海地区,而中部的湖南、湖北、江西省,西南的大部分省区及西部的部分地区由于铁路运输的运力分配问题使煤炭供应特别是电煤供应一直比较紧张。因此,应努力调整好铁路运力结构,加大对煤炭供应紧张、运力短缺地区的铁路建设投入。
加快大型煤炭企业、煤炭基地建设
我国煤炭行业的集中度还较低,煤炭开采企业过于分散,存在大量个体开采的情况,这一方面导致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煤炭企业的管理难度增大,安全问题令人头痛;另一方面加剧了煤炭供给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市场的波动性。煤炭作为一种日趋减少的不可再生资源,国家应当对其开采、使用实施统一管理、统一规划,而不是放任自流。而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在技术性、安全性、可控性等方面的优势勿庸置疑,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煤炭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一方面,对所有不具备安全和科学开采条件的企业坚决关闭,另一方面,由政府牵头,按照市场运作方式,将大量分散的煤炭开采企业以股份制的方式,组成大型煤炭集团和基地,实行统一开采、统一管理、统一销售。针对此块精英人才,也是目前我国最稀缺的,目前收纳煤炭人才较多的有煤炭英才网,是煤炭行业人才的一个专业性招聘、求职网站。
积极探索煤电联营的新模式、新途径
煤炭与电力是密切相连的上下游产业,电力企业煤炭消费量占全国煤炭消费量的一半以上,煤电联营模式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同。煤炭是我国能源的主体,长期以来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由于资源的布局无法改变,要改变阶段性能源供应紧张的情况,必须运用市场机制解决煤电矛盾,推进煤电一体化建设、推进产业融合。煤电联营模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在煤矿所在地建立坑口电厂,改“输煤”为“输电”,加快发展特高压输电,提高煤电就地转化比例,减轻电煤运输压力。其次,煤电企业之间还可以签订长期煤炭供需协议,进行煤电战略合作。再次,大型煤炭企业和发电企业之间可以通过相互参股,形成煤电一体化的企业。最后,使煤电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联合上市、兼并收购等多种形式,促进煤电企业的战略合作。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中国许多行业的高速发展是建立在低电价、低煤价和高能耗的基础上,市场化的煤炭价格不断上涨,恰恰反映了这些产业对能源的过度消耗。应下决心、下力气控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势头,完善产业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抑制不合理的能源需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方面,对高耗能产业和过热行业在项目许可、土地、环保、信贷投放等方面要收紧口子、抬高门槛。另一方面,尽快改革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使资源价格充分反映资源的稀缺性和环境成本,使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
加快资源税费改革,促进煤炭资源的节约
改革我国的资源税制度,改从量征收为从价征收,实行以储量为基数、与回采率等挂钩的资源有偿使用办法,这一方面加大了煤炭资源获取的难度,增加了煤炭生产的前期投入和财务成本,使得煤矿不能够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另一方面,将使煤炭生产企业更加珍惜资源,节约资源,更加科学合理配采,在某种程度上遏制“采肥丢瘦”,盲目增加产量的行为。
加快煤炭市场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成立于2009年7月,致力于推动煤炭市场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建立高度信息化、标准化、开放性的煤炭电子交易平台和煤炭供应链服务平台。
随着煤炭产业环境的深刻变化以及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提出“成为领先的全球煤炭产业链整合者”的愿景,并以“建设煤炭交易和煤炭供应链服务标准,优化煤炭产业资源配置,促进产业价值链的高效协同,推动煤炭市场体系建设与发展”为使命,明确提出建设成为“煤炭交易与煤炭供应链服务平台”的战略定位。 依托中国、蒙古、朝鲜、俄罗斯远东、越南、印尼、澳大利亚等全球主要煤炭产地,辐射东北亚主要煤炭消费市场,通过集约的交易平台和电子交易系统,提供公开、高效、公信的煤炭现货交易服务平台,同时通过引进和整合金融、物流等专业服务商,为交易提供信息资讯、仓单质押监管、代垫货款、结算、库存管理、代理采购、运输代理、综合物流、化验检测等综合一体化的服务解决方案。
9,概述煤炭行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3000字左右
煤炭是赋存于地下的非再生性化石能源资源,
素有“工业粮食”之称。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
国,生产和消费总量逐年增加(见表1)。我国能源
资源一直富煤、缺油、少气,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
表1 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总量及构成表
年份能源生产
总量/万t
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
原煤原油其它
能源消费
总量/万t
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
原煤原油其它
1980 63 735 69.4 23.8 6.8 60 275 72.2 20.7 7.1
1985 85 546 72.8 20.9 6.3 76 682 75.8 17.1 7.1
1990 103 922 74.2 19.0 6.8 98 703 76.2 16.6 7.2
1995 129 034 75.3 16.6 8.1 131 176 74.6 17.5 7.9
2000 128 978 72.0 18.8 10.0 138 553 67.8 23.2 9.1
2001 137 445 71.8 17.0 11.1 143 199 66.7 22.9 10.5
2002 143 810 72.3 16.6 11.1 151 797 66.3 23.4 10.3
2003 163 842 75.1 14.8 10.1 174 990 68.4 22.2 9.4
2004 187 341 76.0 13.4 10.6 203 227 68.0 22.3 9.7
2005 206 068 76.4 12.6 11.0 224 682 68.9 21.0 10.1
2006 221 000 76.9 11.9 11.2 245 669 69.1 20.6 10.3
注:1.电力折算标准的系数根据当年平均发电煤耗计算,其它项
为天然气和水电;2.能源生产总量和能源消费总量的单位是万吨标
准煤;3.本表所列数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2][3]。
经济实力决定了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消费结
构。长期以来,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
中均占70%左右(见表1)。2004年6月30日,国务
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能源中长期发展规
划纲要(2004~2020年)》(草案),确定了“以煤炭为
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的新战
略”。2007年1月国家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中提出:尽管煤炭在多元化的能源结构中比重逐年
下降,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
消费中的主体地位不会改变。从我国能源资源和能
源安全战略考虑,在可以预见的几十年内,我国能源
仍将主要依靠煤炭。
2 煤炭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国煤炭行业是集采矿业、能源业、基础原材料
业特征于一体的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的40%
左右。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生
产和消费总量的70%左右,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
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随着煤炭工
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煤炭用途的扩展,煤炭的战
略地位仍然十分重要[4]。
煤炭行业为发电行业、运输行业提供强大的能源
保障。长期以来,煤炭运输占整个铁路运输的40%以
收稿日期:2007-04-28;修订日期:2007-05-10
作者简介:马健(1975-),女,黑龙江呼兰人,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矿业经济。
上;煤炭发电机组的增加和火电小时数的增加,直接
对煤炭的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5年全国发电
机组消耗煤炭已经达到10.54亿t,占煤炭生产总量
的67%[1]。
从成本的角度上看,国家在煤炭行业投入比量
从煤炭在价格上相对石油和天然气有很强的优势,
同等的发热量,用煤的成本只相当于用石油的
30%。
相对煤炭丰富的储量,我国石油储量严重不足,
必须利用国际石油资源弥补国内石油供应的短
缺[5]。从我国的能源供应和安全考虑,既要积极开
发利用国外的能源资源,又要注重开发利用国内的
能源资源。国内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有限,水能和核
能的发展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新能源的开发尚需
时日,煤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专家预测,到
2010年,使用石油、天然气、的成本将会是煤炭的8
倍甚至更高[6]。依靠大量使用石油、天然气来解决
中国能源问题的设想,是不实际的,风险很大。煤炭
相当于石油和天然气,既具有储量优势,又具有成本
优势,且分布也最广泛,因此煤炭是我国战略上最安
全和最可靠的能源。目前,全球煤炭消耗占世界一次
能源消耗的25%[7]。随着其它一次能源的枯竭,煤
在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
3 煤炭作为主要能源不可能被替代
我国能源种类有诸多种,真正起主导作用的仍
然是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为主。它们都是重要的
一次能源,都具有不可再生性。但相比之下,煤炭资
源十分丰富、位居世界前列,石油次之,而天然气则
相对匮乏,据国家权威机构报道,我国的石油资源仅
能维持10 a左右。因此,尽管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
增强,节能技术的提高和新能源的出现,煤炭在能源
结构中的比重虽然有所下降[8],但在我国仍将高达
70%以上,到2050年也不会低于50%。
另外,同石油、天然气相比,煤炭除具有储量优
势之外,还具有石油、天然气不可比拟的独到优越
性。一是随着煤炭开采技术的进步,煤炭开采成本
将越来越低,具有十分明显的价格优势。以兰州市
场为例,块煤价格约为250元/t,汽油价格为3 400
元/t,天然气工业用1.20元/m3,按热值同比计算,天
然气价格为煤价的3倍左右;汽油价格为原煤价格
的5倍左右,如果按价格计算,每2 kg煤可产1立方
气,2 kg煤折价0.5元,工业用天然气是煤价的2.4
倍,民用气价是煤价的2.9倍,商业用气是煤的3.6
倍。相比之下,可十分清晰地看出煤炭是最廉价的
能源,是最有市场竞争力的能源。二是煤炭易于储
存和运输,附加成本低,使用面广。三是随着节能技
术的进步、节能政策和措施的增强,煤炭的利用率将
大幅度提高。四是随着洁净煤技术和煤化工技术的
发展,煤炭将由燃料向原料转变,煤炭不仅可以和石
油、天然气一样清洁使用,而且还可以成为廉价的化
工原料。五是我国石油进口量逐年递增,而有限的
外汇储备不可能用于大规模进口原油,只能依靠煤
炭转化和深加工来实现“以煤代油”。因此,从全国
情况来看,煤炭依然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能源,煤炭工
业亦不是“夕阳工业”,相反,煤炭工业具有广阔的发
展前景。
4 煤炭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
自然(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和谐,即发展是在资源的
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的。煤炭行业的
持续发展是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据估计,人类
现在每年燃烧的矿物燃料相当于自然界花100万a
左右才生产出来的,另据预测地球煤储量按目前的
消费速度还可以维持200多a,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仅
能使用约33 a和60 a。这就要求煤炭资源的衰竭速
度必须低于其再生速度,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也不能
超越生态环境的承载限度[9]。在人口、资源、环境的
可持续发展链条上,人口是核心,环境是条件,资源
是基础,即只有人口增长适量、资源开发适度、生态
环境适宜的状态下,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
续发展。无论在原始的狩猎社会,还是在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以及知识经济社会,资源都是人类不可须
臾或缺的物质基础,没有资源的支撑,任何国家和地
区的经济和社会都不可能有相应的发展。资源还是
构成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基础,没有自然资源构
不成自然环境,没有生物资源构不成生态系统,所
以,资源(煤炭资源)理所当然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爱护煤炭资源就是爱护人类自己,珍惜煤炭资源就
是珍惜人类的发展前途。
参考文献:
[1] 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2] 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3] 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4] 张绍强,张运章.我国煤炭资源、生产与环境概况[J].环境保
护, 2006,(13): 55-59.
[5] 傅志华,包全永,韩凤芹.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及其与财税政策
的关系[J].经济研究参考,2006,(14): 4-15.
[6] 舒鹏.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宏观经济管理, 2004,
(3): 25-28.
[7] 黄淑和.2005年煤炭行业分析报告[R].北京:中国经济出版
社,2005.
[8] 王海山.关于甘肃煤炭工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人大研究,
2002,(2):43-45.
[9] 王宇波.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条件下的能源危机与应对策略
[J].中国建设动态(阳光能源),2006,(5): 58-61.
·2· 煤 炭 技 术 第26卷
10,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哪个子公司在郑州办公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商务外环与商务西三街交叉口国龙大厦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煤气化公司 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瑞达路80号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煤气化公司(原河南省煤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1996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从事煤制气生产、输配、销售的大型煤化工企业,是河南省煤气化工程的项目法人。公司资产总额31.37亿元,下辖义马气化厂、管道输气公司、供销公司三家分公司和豫煤化工科技、郑州安腾燃气、义马新源化工、义马协力化工、郑州国龙矿业等五家控股子公司。日产净煤气264万标准立方米,年产甲醇25万吨、二甲醚20万吨、粗酚、煤焦油、煤轻油等其它化工副产品累计5万吨。人工城市煤气产能居亚洲第一。
河南省煤气化工程是河南省煤炭行业首家实施煤炭就地转化制造煤气的项目,是利用澳大利亚政府贷款和国内配套资金建设的集社会、环保和经济效益于一体的国家重点工程。主要解决郑州、洛阳、三门峡沿线城市居民生活、工业及商业、服务业用气。由义马气化厂、义马—郑州长输管道和郑州、洛阳、义马等城市管网组成。一期工程1997年4月开工建设,2001年2月建成送气。二期工程2004年9月开工建设,2006年9月建成送气。
煤气化公司工艺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质量检测手段可靠,生产系统采用先进的鲁奇加压气化技术、DCS自动控制。城市煤气采用气相色谱仪进行质量检测。企业先后通过了ISO9001、ISO14001 和ISO18001企业管理体系认证。
2008年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国有企业实施战略重组的重大决策,成功组建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煤气化公司成为了五家成员企业之一。集团公司组建后煤气化公司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践行“用心做事,追求卓越”的企业理念,以建设科技领先、管理科学、效益显著、环境优美、职工富裕、文化卓越的现代化大型煤化工企业为目标,在确保城市煤气稳定供应的同时,全面推进年产20万吨醋酸、年产20万吨乙二醇项目建设,不断优化和完善产品结构,拉长煤化工产业链条,全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为实现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宏伟战略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物流公司也在在集团总部办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