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思,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
本文目录索引
-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什么意思
-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思是什么?急!急!急!
- 3,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全诗的意思
-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是什么?
-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描写了什么景象
- 6,惠崇春江晓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诗什么意思
- 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意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这句诗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其一,全文为: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拓展资料《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题惠崇的《春江晚景》所创作的组诗。第一首诗题“鸭戏图”,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 第二首诗题“飞雁图”,对大雁北飞融入人的感情,侧面表现了江南春美。全诗为: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思是什么?急!急!急!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的意思是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2,该诗句出自宋代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全诗原文如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白话文释义: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大雁北飞,就像要回到北方家乡的人那样,但是由于依恋,差一点掉了队。还没有飞到北方时,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扩展资料 这首诗是苏轼题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晓景》上的。惠崇的《春江晓景图》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从苏轼的诗中,我们可以想个大概:一片竹林,三两枝桃花,一条江,几只鸭子,河岸上满是蒌蒿,芦芽刚刚破土,天上还有两两归鸿。 诗的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描写初春景象,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春江水暖鸭先知”,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
3,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全诗的意思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大雁北飞,就像要回到北方家乡的人那样,但是由于依恋,差一点掉了队。 还没有飞到北方时,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是什么?
竹林外的桃花刚刚绽放了两三枝,江水变暖了,是鸭子最先感受春天的气息。蒌蒿已满地,而芦苇刚长出嫩芽,这正是河豚要沿潮水而上之时。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苏轼在花开时节与友人赏花时的所见,作者因为懂画、会画,所以能紧紧抓住惠崇这幅《春江晚景》的画题画意,仅用桃花初放、江暖鸭嬉、芦芽短嫩等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早春江景的优美画境。尤其令人叫绝的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句,把画家没法画出来的水温冷暖,描绘得如此富有情趣、美妙传神!此外,他的高妙还表现在幽默的想象上,他能看到画外,以画上并没有的“河豚欲上”,来点染初春的气息,深化画中的意境。如果说惠崇的画是“画中有诗”的话,那么这首诗便是“诗中有画”了。 来源: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描写了什么景象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描写了春天的景象。 桃花,就是盛开的花朵。 桃花是我国传统的园林花木,其树态优美,枝干扶疏,花朵丰腴,色彩艳丽,为早春重要观花树种之一。 桃树的果实是著名的水果;桃核可以榨油;其枝、叶、果、根俱能入药;桃木细密坚硬,可供雕刻用。 桃性喜光,要求通风良好;喜排水良好,耐旱;畏涝,如受涝3至5日,轻则落叶,重则死亡。耐寒,华东、华北一般可露地越冬。 桃花宜轻壤土,水分以保持半墒为好。不耐碱土,亦不喜土质过于粘重,不择肥料,其余生态习性大致与梅类似。但生长势与发枝力皆较梅为强,而不能持久,约自20龄起即始趋衰退。 一般树龄可维持20至40年。桃树进入花、果的年龄皆早,通常嫁接苗定植后1至2年即始花始果,3至5年进入花果盛期。生长迅速,一年能抽发2-4次副梢。根系发达,须根尤多;移栽易于成活。花芽每节1至3朵,几无柄,花与叶大致同时抽发,而叶在花后长成全形。 多数桃花品种以长果枝为开花、结果之主要部位,但“寿星桃”等少数品种则多在短果枝、中果枝上开花、结果。华东、华中一带多于3月中下旬开花,6至9月果熟。 桃花食谱 桃花猪蹄粥: 桃花(干品)1克,净猪蹄1只,粳米100克,细盐、酱油、生姜末、葱花、香油、味精各适量。桃花粉适量备用;淘净粳米;把猪蹄皮肉与骨头分开,置铁锅中,加适量清水,旺火煮沸,撇去浮沫,改文火炖至猪蹄烂熟时将骨头取出,加入粳米及桃花粉,继续用文火煨粥,粥成时加入细盐、酱油、生姜末、葱花、香油、味精,拌匀。隔日1剂,分数次温服。 隋宫增白方: 桃花(干品)60克,冬瓜仁75克,橘皮45克,共研成极细的药末,置于瓷瓶中保存,随吃随取。每次1克,每日2至3次,饭后用温糯米酒送服。 桃花粥 桃花粥取桃花(干品)2克,粳米100克,红糖30克。将桃花置于沙锅中,用水浸泡30分钟,加入粳米,文火煨粥,粥成时加入红糖,拌匀。每日1剂,早餐1次趁温热食用,每5剂为一疗程,间隔5日后可服用下一疗程。 桃花猪蹄美颜粥 桃花(干品)1克,猪蹄1只,粳米100克。将桃花焙干,研细末备用。把猪蹄皮肉与骨头分开,置铁锅中加水,旺火煮沸,撇去浮沫,改文火炖至猪蹄烂熟时将骨头取出,加入粳米及桃花末,继续用文火煨粥,粥成时加入适量细盐、味精、香油、葱花、生姜末,拌匀,隔日一剂,分数次温服。 桃花增白方 桃花(干品)60克,冬瓜仁75克,橘皮45克,共研成极细末,置瓷瓶中备用,每次1克,每日2至3次,饭后用温糯米酒送下。 鳜鱼蛋羹 桃花20朵,鳜鱼肉200克,鸡蛋4只,豌豆苗、葱花、生姜丝、鲜汤、精盐、味精、胡椒粉、醋、黄酒、麻油各适量。先将花瓣洗净,豌豆苗去老叶取嫩苗,洗净。鳜鱼去鳞、头尾、内脏,去骨洗净,切薄片,加精盐、黄酒、胡椒粉、葱花、生姜丝、味精拌匀,腌渍入味。鸡蛋打入碗内,搅拌均匀,兑入鲜汤、精盐、味精、胡椒粉,调好味。将腌渍好的鱼片整齐地排放在蛋液的平面上,然后放入蒸笼,先用旺火后转小火蒸6分钟,揭开蒸笼放一下气,再将笼盖盖好蒸10分钟后左右,熟后取出。炒锅上火,下少许鲜汤、味精、精盐、胡椒粉,烧沸后撇去浮沫,下入桃花瓣、豌豆苗,淋上醋、麻油,盛蒸好的蛋羹入碗内即成。此款的特点是桃花芳香,鱼肉鲜美,具有健脾养胃、驻颜美容的功效。 桃花茶 桃花茶取桃花(干品)4克,冬瓜仁5克,白杨皮3克。于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日采集桃花,晒干,保存。每天取桃花干品与冬瓜仁、白杨皮置杯中,沸水冲泡,加盖,10分钟后可饮。可反复冲泡3至4次,当茶水饮用,每日一剂。
6,惠崇春江晓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诗什么意思
意思是: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此时的芦芽也刚刚破土而出,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拓展资料: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题惠崇的《春江晚景》所创作的组诗。第一首诗题"鸭戏图",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 ⑴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这两诗是作者元丰八年春天在靖江欲南返时江边情景的写照。 ⑵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⑶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上:指逆江而上。 ⑷归鸿:归雁。破群:离开飞行队伍。 ⑸依依:不舍之貌。《楚辞》"恋恋兮依依。"归人:回家的人。刘长卿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⑹朔漠:北方沙漠之地。杜甫诗:"一去紫台连朔漠。" ⑺更待:再等;再过。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苏轼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惠崇所绘的《春江晚景》两幅所写的题画诗。一说此诗作于江阴。
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意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意是:竹林外桃花初开放,鸭子在水中嬉戏游水,江水的回暖一片初春的美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出自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作者:苏轼 年代:北宋 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其二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译文: 其一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2] 其二 大雁北飞,就像要回到北方家乡的人那样,但是由于依恋,差一点掉了队。还没有飞到北方时,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拓展资料: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1-3]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参考百度百科资料链接: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