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用原文

本文目录索引

1,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用原文

  答:说海洋是21世纪人类的希望是因为1.当人类面临能源危机时,可以开发海洋矿产资源;2.当人类食物匮乏是,可以向海洋索取高蛋白事物;3.当人类电力短缺时,可以利用海水的运动发电;4.当人类的居住地闹水荒时,可以利用淡化海水的方法缓解地球上许多干旱地区的水荒;5.当人类生存空间狭小时,人类可以建设海底城市,以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
  一定要给我最佳啊,我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打的

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用原文

2,课文在说明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时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篇课文,在说明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时,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1、举例子:海洋是个聚宝盆,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锡、锰、硫等。
  举例说明了海洋能源丰富。
  2、作比较: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比较,总写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3、打比方:科学家发现,海洋是个聚宝盆,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
  把海洋比作聚宝盆,说明了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能源。

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三课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为什么说海洋会喜怒无常

简介《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3课的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有关海洋的说明文,课文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里的希望.这篇课文的显著写作特色是总分说明,纲举目张,条理清晰.比如先总提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然后从“提供”、“给予”、“冲垮”、“毁灭”正反两方面加以说明,归结到人类对海洋既热爱又敬畏的复杂心情.原文:你知道吗?当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回眸我们的地球时,他们发现,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 《 海洋——21世纪的希望》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科学家发现,海洋是个聚宝盆,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锡、锰、硫等.目前陆地上的煤、石油等矿藏,由于长期开采,已越来越少,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闹“能源危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类便把目光转向海洋,致力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加上土地沙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正面临着食物匮乏的威胁.科学家们早就呼吁:人类应该向海洋索取食物!可以预料,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海浪和潮汐的能量过去都白白浪费了,如今利用海水的运动来发电已经不是梦想.潮汐发电站、海水温差发电站的建立,将会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而又价格低廉的电力.此外,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缓解地球上许多干旱地区的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以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也都将要由幻想变成现实.不过,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只有这样,海洋才会乐于作出它的奉献. 教学要求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弄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教学难点:通过搜集课外资料进一步体会海洋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生词,会用“由于”造句.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愫.教学准备:搜集有关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资料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课文脉络.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导入:你亲眼见过海洋,了解海洋吗?海洋与我们人类有哪些密切的关系?2、板书课题,读题:9海洋——21世纪的希望3、质疑: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二、初读课文:1、生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读正确,理解生词2、学习生词:低廉 威胁 索取 敬畏 大显神威 望洋兴叹 喜怒无常无穷无尽 匮乏 干旱 回眸 蔚蓝色(1)读准字音(2)识记生字(3)理解词义:回眸:眸:指眼睛.是回过头来看的意思.敬畏:又敬重又害怕.匮乏:缺乏、贫乏的意思.慷慨:本课指很大方,不吝惜的意思.低廉:(价钱)低,便宜.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望洋兴叹:本课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3、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4、指导分段:全文可分几部分?哪部分写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1)生读文分段(2)交流分段及段意三、精读训练:学习第一段:1、找出这一段中的中心句:(出示: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2、课文通过哪些方面来写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读一读,画出有关语句)3、交流:(1)“海洋给人类提供了……食盐.”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热爱海洋)(2)“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敬畏海洋)4、师生接读第一段:生说说对“喜怒无常”和“望洋兴叹”的理解.四、作业:1、完成描红本2、读课文:思考习题53、抄写词语第二课时教学要求:精读课文,从文中找答案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完成练习.教学过程:一、复检:1、默写词语2、齐读第一段:说说这一段的主要内容二、精读训练:学习第二段:1、出示: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从哪些方面对海洋进行了开发、利用?2、生自学课文第二段:(1)思考上述问题,并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用括号标出来)(2)尝试用小标题概括.(写在有关语句边上)3、交流:“由于……都在闹‘能源危机’”、“一座座……已矗立……”、“一艘艘……已驶向……”、“……已潜入……”(1)生说体会(2)点拨:人类面临的困境以及如何开发利用海洋?(3)生概括板书:能源危机——开发海洋矿产资源(4)指导朗读“由于……正面临着食物匮乏的威胁”、“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来自海洋”(1)方法同上(2)板书:食物匮乏——向海洋索取食物“潮汐……、海水温差发电站……,……电力.”(1)方法同上(2)板书:能量浪费——利用海水发电“用海水淡化的方法……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生存空间.”(1)方法同上(2)板书:水荒——淡化海水生存空间狭小——建设海底城市4、齐读第二段:根据板书综合回答: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学习第三段:1、齐读2、说说你的体会——明确保护海洋、珍惜海洋的重要性.三、总结: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里的希望.所以我们要保护、珍惜海洋资源.四、作业:1、造句:由于——2、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联系课文内容写体会.板书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能源危机——开发海洋矿产资源食物匮乏——向海洋索取食物能量浪费——利用海水发电水荒——淡化海水生存空间狭小——建设海底城市 开发 利用:可燃冰,和生物资源 除常规的水电、火电、核电、风电以外还有生物质能发电、潮汐发电、磁流体发电等.

4,零五网-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与测试第13课海洋—21世纪的希望答案

基础练习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敬畏、给予”选第二个,其余选第一个。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浩瀚的宇宙 冲垮海堤 蔚蓝色的海洋 缓解饥荒 廉价的电力 蕴藏宝藏 呆滞的目光 珍惜时间 三、将下列句子中的标点补充完整。 1.科学家发现,海洋是个聚宝盆,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锡、锰、硫等。 2. ,、、。 3. 在动物园里浏览 ,我们听到清脆的鸟鸣, 看到了金丝猴 、东北虎、 河马 、袋鼠, 我们玩得可开心了!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之所以 是因为 2.只有才 3.如果就 4.不是而是 五、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零五网编辑觉得中心句是第二句。 2.面对蔚蓝色的海洋,你联想的得成语还有:汹涌澎湃 大浪滔天 源源不断 滔滔不绝 3.作者写海洋“慷慨地给予”“发起脾气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你能仿照这样的写法,再续写几句吗? 温柔的海洋,在他和蔼可亲的时候,是那样的无私奉献着,那么地令我们神往。但是,愤怒的海洋,在他咆哮 的时候,却又是那样的无情,那么地让人心生畏惧。 发展练习 一、阅读练习,完成练习。 1.读了这篇科普短文,我们知道了人类通讯史经历了有线电话、无线通讯、同步卫星、国际互联网四个发展阶段。我们还知道了登月人类航天史上迈出一大步,电脑人类未来的希望。蒸汽机——推动了整个工业革命的发展,基因——破解生命的千古密码,电视——人类自己创造的“魔鬼”,汽车——载着时代向前奔跑。 2.蒸汽机——推动了整个工业革命的发展 基因——破解生命的千古密码 电视——人类自己创造的“魔鬼” 汽车——载着时代向前奔跑。 二、阅读与思考 1.说明文 2.举例子 列数字 打比方 3.列数字 4.火力发电,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固体、液体、气体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中国的煤炭资源丰富,1990年产煤10.9亿吨,其中发电用煤仅占12%。火力发电仍有巨大潜力。

5,海洋—— 21世纪的希望 答案

本文是介绍海洋与人类生活的一篇说明文。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知道,人类与海洋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正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将成为人类21世纪的希望。
文章可以从三部分去理解--
第一部分是第1~3自然段,主要讲人类与海洋关系密切,千百年来人们热爱生活,又敬畏海洋。
第二部分是第4~8自然段,主要讲人类正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第三部分是第9自然段,讲人类要开发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
第二部分应该成为我们阅读的重点,从中我们将知道人类可以从哪些方面开发、利用海洋,使海洋造福于人类。

表达方法提示

说明文一般没有华丽的词句,也没有动人的情节,语言也平实朴素,所以会让一些读者觉得枯燥没意思,那么如何克服这些不足呢?不同的作者会根据说明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这篇《海洋--21世纪的希望》的作者是怎么办的呢?
我们先来看课文中的几个句子--
(1)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
(2)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3)只有这样,海洋才会乐于作出它的奉献。
聪明的你,发现了这些句子的特点了吗?如果你注意到加点的字词,你一定会感受到正是因为这些字词的使用使句子变得活泼生动了,原来缺乏生命的海洋一下子鲜活了起来,像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会有人的动作和神情……这就是说明文中的拟人句带给我们的感受,使我们在阅读说明文时不至于觉得太枯燥、乏味,同时对作者说明的事物有了更具体形象的理解。
不同的表达方式带来不同的表达效果,如果大家在学习中遇到说明文的习作训练,课要注意用上适当的表达方法,使你的文章生动起来,活泼起来!


创新与实践
1、请你谈谈对"人类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这句话的理解。
2、课文中有这样一些词:
能源危机 土地沙化 潮汐发电站 海水温差发电站
你对它们了解多少?查一查资料,分别给它们做一张资料卡片。
附:课后习题5提示:
联系课文第二部分来回答,从海洋为人类提供矿藏、食品、能量、淡水和居住环境等方面具体说。





资料链接

海洋相关资料

一、如果把地球看成一个村庄或一个大城市的居民小区,海洋可就是它的中央空气调节器。
"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能量射到地球,80%以上被地球表面吸收,不到20%反射到空中。海洋面积大,海水吸收热量的能力强,储存热量的能力大。到达地球的大部分太阳能量被海洋吸收并储存起来,海洋成为地球上的巨大的热能仓库。陆地表面吸收太阳热量能力差,而且集中在表层很浅的地方,储存能力也很差。白天热得快,夜晚也凉得快。这样一来,地球热量的供应就主要由海洋来调节。海洋通过海水温度的升降和海流的循环,并通过与大气的相互作用影响地球气候变化。
海洋不但通过大气调节地球气候,而且海洋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还向地球大气提供40%的再生氧气。另外60%的再生氧气是森林和其他地表植物提供的。因此,人们把海洋与森林并称为地球的两叶肺。不过,地球的这两叶肺与动物的肺相反,它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新鲜氧气。

二、在海洋中存在着多种元素
难以提取的钾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一种重要元素,海水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钾盐资源,据计算总储量达5×1013吨,但是由于钾的溶解性低,在l升海水中仅能提取380毫克钾。目前,已有采用硫酸盐复盐法、高氯酸盐汽洗法、氨基三磺酸钠法和氟硅酸盐法等从制盐卤水中提取钾;采用二苦胺法、磷酸盐法、沸石法和新型钾离子富集剂从海水中提取钾。
溴是一种贵重的药品原料,可以生产许多消毒药品。例如大家熟悉的红药水就是溴与汞的有机化合物,溴还可以制成熏蒸剂、杀虫剂、抗爆剂等。地球上99%以上的溴都蕴藏在汪洋大海中,故溴还有"海洋元素"的美称。据计算,海水中的溴含量约65毫克/厘3,整个大洋水体的溴储量可达l×1014吨。
镁不仅大量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它还可以用于钢铁工业。近年来镁还作为新型无机阻燃剂,用于多种热塑性树脂和橡胶制品的提取加工。另外,镁还是组成叶绿素的主要元素,可以促进作物对磷的吸收。镁在海水中的含量仅次于氯和钠,总储量约为1.8×1015吨,主要以氯化镁和硫酸镁的形式存在。从海水中提取镁并不复杂,只要将石灰乳液加入海水中,沉淀出氢氧化镁,注入盐酸,再转换成无水氯化镁就可以了。电解海水也可以得到金属镁。全世界镁砂的总产量为7.6×106吨/年,其中约有2.6×106吨是从海水中提取的。美国、日本、英国等是目前世界上生产海水镁砂产量较多的国家。
铀是高能量的核燃料,1千克铀可供利用的能量相当于2250吨优质煤。然而陆地上铀矿的分布极不均匀,并非所有国家都拥有铀矿,全世界的铀矿总储量也不过2×10 6吨左右。但是,在巨大的海水水体中,含有丰富的铀矿资源,总量超过4×109吨,约相当于陆地总储量的2000倍。
从本世纪60年代起,日本、英国、联邦德国等先后着手从海水中提取铀的工作,并且逐渐建立了多种方法提取海水中的铀。现在海水提铀已从基础研究转向开发应用研究。日本已建成年产10千克铀的中试工厂,一些沿海国家亦计划建造百吨级或千吨级铀工业规模的海水提铀厂。如果将来海水中的铀能全部提取出来,所含的裂变能相当于l×1016吨优质煤,比地球上目前已探明的全部煤炭储量还多1000倍。
"能源金属"锂是用于制造氢弹的重要原料。海洋中每升海水含铿15~20毫克,海水中锂总储量约为2.5×1011吨。随着受控核聚变技术的发展,同位素锂6聚变释放的巨大能量最终将和平服务于人类。锂还是理想的电池原料,含铿的铝捏合金在航天工业中占有重要位置。
重水也是原子能反应堆的减速剂和传热介质,也是制造氢弹的原料,海水中含有2×1014吨重水,如果人类一直致力的受控热核聚变的研究得以解决,从海水中大规模提取重水一旦实现,海洋就能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除了上述已形成工业规模生产的各种化学元素外,海水还将无私地奉献给人类全部其他微量元素。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

执笔:赵新华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生词,会用“由于”造句。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愫。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课文弄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教学难点:通过搜集课外资料进一步体会海洋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课文脉络。

2.精读课文第一段,理解人们为什么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导入:你亲眼见过海洋,了解海洋吗?海洋与我们人类有哪些密切的关系?

2.板书课题,读题:海洋——21世纪的希望

3.质疑: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二、初读课文:

1.生自读课文

要求:读通顺、读正确,理解生词

2.学习生词:

低廉 威胁 索取 敬畏 大显神威 望洋兴叹 喜怒无常

无穷无尽 匮乏 干旱 回眸 蔚蓝色

(1)读准字音

(2)识记生字

(3)理解词义:

回眸:眸:指眼睛。是回过头来看的意思。

敬畏:又敬重又害怕。

匮乏:缺乏、贫乏的意思。

慷慨:本课指很大方,不吝惜的意思。

低廉:(价钱)低,便宜。

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

望洋兴叹:本课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3.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4.指导分段:

全文可分几部分?哪部分写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1)生读文分段

(2)交流分段及段意

第一段(第1—3自然段):写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

第二段(第4—8自然段):写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正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第三段(第9自然段):写开发海洋,首先得保护海洋。

三、精读训练:

(一)学习第一段:

1.自由朗读第一段,画出中心句。

(出示: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

2.课文通过哪些方面来写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呢?

画出有关语句。

交流:

(1)“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说说自己的理解。

(2)“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抓住“慷慨、丰富、每日不可缺”几个词)

这两句之间的分号,说明什么?这两句都是讲海洋给人类带来的益处,因此,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

(3)“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

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求抓住“无情、冲垮、毁灭”等)这句是讲海洋给人类带来的可怕灾难,所以人们在热爱海洋的时,又——(敬畏海洋)

3.引读第3自然段。

4.指导朗读第一段。

要读出千百年来人类对海洋既“热爱”又“敬畏”的复杂心情,及面对它“喜怒无常”的无奈。

齐读第一段。

5.生说说对“喜怒无常”和“望洋兴叹”的理解。

四、作业

1.完成描红本

2.读课文:思考习题2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的具体语言文字,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茫茫宇宙中的地球裹着一件水兰色的纱衣,那是广袤无垠的海洋在奔腾不息。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敬畏海洋,但今天(出示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

2.你们明白了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3.你们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开发、利用海洋?怎样开发、利用海洋?)

5.好,就让我们从这两个问题入手来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吧。

二、继续精读课文

1.把书打开,自由读5—8自然段,找出问题的答案,画出句子,圈出关键词,再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学生自学)

2.交流:

⑴ 交流为什么

(生读能源危机,出示“目前……能源危机”)可以具体地谈谈自己的理解吗?

知道了这些信息,我们心里沉甸甸的,感到(恐慌、担忧)有感情地读这一段。(生读文)

(生读食物匮乏,出示“由于……威胁。”)说说你圈出的词语:

“急剧”是什么意思?世界人口增长怎样急剧呢(2000年60亿,平均每年增长7800万人,2050年人口是90亿)人口如此急剧增长,会有什么负面影响?

“恶化”学生举例说说生态环境的恶化。

人越来越多,可耕种面积越来越少,于是人类开始面临(食物匮乏的威胁)谁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除此之外,人类还面临着那些生存危机?

(出示图片)是啊,近30年来,人类消耗了地球上三分之一的可利用资源。与此同时,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在30年内增长了一倍,并继续增长。陆地资源紧缺,人类事物匮乏,我们深深得为自己的未来感到(担忧),齐读这两段话,相信你们能读得更好。(生读文)

⑵交流怎么办

人类真的到了山重水复、无路可走的地步了吗?有没有什么解救之道呢?(海洋……聚宝盆……丰富……)于是,人类把目光转向海洋,是怎么开发、利用的呢?

(出示 “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大显神威。”生读)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自豪,高兴)从哪里体会到的?(交流关键词)谁愿意自豪地读一读的?(生读文)

(有感情)真好,想不想去看看海洋采矿者的风采(录像)

(没感情)老师给大家看一段录象,相信看了后你会读得更好。(录像)

继续交流怎么开发、利用海洋。海洋可开发利用的远远不止这些,想一想,我们还可以怎样开发和利用呢?(学生各抒己见)

3.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21实际的希望了吧,谁来说说。

4.是啊,曾经海洋孕育了生命,如今,又将解救人类于危难之中;可是,现代人类又是怎样对待这个希望的呢?这张照片展现的是漂浮在海面的石油!由于油船泄漏、油井发生井喷,大量石油随波逐流,生灵遭涂炭,海鸟的尸体不时被抛向海滩。这是赤潮爆发是的海水。随着海洋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趋严重,鱼、虾、蟹等大量死亡,数万公里的海洋成为死海。除此之外,人类的乱捕乱杀,在全球近乎100的水域内捕鱼,已造成海洋中很多物种的消失。

5.同学们,心情沉重吗?想说些什么呢?

6.是啊,正如我们书上所说,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生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只有这样(生读“海洋才会乐于做出奉献”)

7.同学们,海洋存亡,匹夫有责。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话-------(齐读: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万语千言只为大家谨记(齐读:海洋——21世纪的希望)。

三、练习设计:

1.说一说:结合课文内容及你了解到的相关知识,说一说为什么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2.写一写:结合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写一篇自己心目中未来的海洋是什么样子的?

3.小建议:对保护海洋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写一份建议书,提出你的想法,提供具体措施。

四、板书



1 矿藏资源
2 食物资源
3 电力资源
另:淡水资源,海底城市等

6,海洋 21世纪的希望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急用啊

海洋 21世纪的希望
你知道吗?当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回眸我们的地球时,他们发现,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科学家发现,海洋是个聚宝盆,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锡、锰、硫等。目前陆地上的煤、石油等矿藏,由于长期开采,已越来越少,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闹“能源危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类便把目光转向海洋,致力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
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加上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正面临食物匮乏的威胁。科学家们早就呼吁:人类应该向海洋索取食物!可以预料,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
海浪和潮汐的能量过去都白白浪费了,如今利用海水的运动来发电已经不是梦想。潮汐发电站、海水温差发电站的建立,将会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而又价格低廉的电力。
此外,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缓解地球上许多干旱地区的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以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也都逐步由幻想变成现实。
不过,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只有这样,海洋才会乐于作出它的奉献。
这篇课文主要说了:人与大海的密切联系,以及人类正在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时代,告诉我们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号召我们要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激发我们对科学的热爱 对大自然的情愫

望采纳

7,海洋——21世纪的希望 课文内容

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人均耕地面积正在逐渐缩小。全世界都在关心地球如何养活人类的问题,其着眼点不能只局限于进一步发展陆地上的农牧业,也要积极开发利用广阔的海洋。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不仅可以建立海上农牧场进行海水养殖,而且还有许 多有待于我们去开发的用途。
海上农牧场 海上农牧厂自80年代起受到各国的重视。日本最早提出建设海上农牧场,1980 年起便开始实施一项为期9年“海洋腾飞计划”,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80年代末养殖产量已超过200万吨,居世界首位。美国在80年代也投资10多亿美元建立了一个10万亩的海洋农牧场。前苏联虽以远洋渔业为主,但也不放松海水养殖业,在里海和亚速海投放鲟鱼幼体,长大后将其回捕,还在远东沿海建立牡蛎、扇贝等养殖场。其他国家在此期间也掀起发展海水养殖业热。我国近来也注意实施海水养殖,并已成为世界养虾大国。
80年代以来世界海水养殖产量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到80年代末养殖产量估计已超过800万 吨。但从整个海洋渔业看,世界海水养殖的比重还比较小,不到10%,因此还有巨大潜力待 开发。
现在正把许多高技术用于鱼类品种的改良上。例如利用遗传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改良鱼虾 贝藻的种苗和幼仔,使其成长快、生命力强、肉质好。
1984年美国通过基因重组技术,使贝 类、鲍鱼的养殖产量提高了25%。根据所发现的几种鱼类的生长激素其因,进行了基因分离和转移实验,1986年成功地将虹鳟鱼生长激素基因转移到鲇鱼中,使鲇鱼养殖周期缩短一半以上。从南极鱼类中分离抗冻基因,将其转移到大西洋鲑鱼中,增加了鲑鱼的抗寒能力,扩大了其养殖地区。利用细胞工程进行鱼类性别控制研究,培养出全雌性鲑鱼和对虾、全雄性罗非鱼等,这对于进行大量人工育种有重大意义。目前正在研究通过控制遗传基因使具有洄游习性的某种鱼,能对声波和光线作出反应,以便对其进行科学管理。
除了进行品种改良外,还把高技术用于建设海洋农牧场中。建立人工鱼礁便是一例。它是为鱼类建立舒适的家,以吸引更多鱼类到这里来栖息繁衍。人工鱼礁就是把石块、水泥块、废旧车辆、废旧轮胎等以各种方式堆放在海底,以造成海洋生物喜欢的环境,微小的海洋生物和海藻会附着它上面,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另外,突出于海底的人工鱼礁,会使海水从底部流向上层,把海底营养丰富的海水带上来增加其肥性,以吸引鱼儿的到来。
据估算,在不破坏平衡的条件下,海洋每年可向人类提供30亿吨水产品,以2000年时全球人口达到63亿计算,每人每年平均可得476千克,每月39千克。单从蛋白质产量看,海洋每年能生产蛋白质约4亿吨,约为目前人类对蛋白质需要量的7倍。由此可见,海洋对解决人类的吃饭问题能起何等大的作用。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不是短期内能一蹴而就的。
海洋—21世纪的药库

据有关医学专家预测,人类将在21世纪制服癌症。那么,人类靠的是何种灵丹妙药?近年来,科学家们研究后发现,海洋将成为21世纪的药库。

海参是一种含有高蛋白的名贵海味。然而,你可能没有想到,有几种海参会从肛门释放出一种毒素,这种毒素具有抑制肿瘤的作用。

牡蛎——这种小小的贝类,十分鲜美可口,不过,它更大的价值却是由于含有一种抗生素。这种抗生素具有抗肿瘤作用。

目前,一些制药业的研究人员正在进行从海藻和微小海洋生物提取有毒化合物的实验,以作为医治某些疾病的有效手段。初步实验表明,从某种海绵状生物中提取的有毒物质,有抑制癌细胞发展的作用。从灌肠鱼体内提取的某种物质有助于治疗糖尿病,美国一位海洋问题专家形象地说:“海洋生物犹如一个可提供有关健康问题解决办法的咨询中心。”

在考虑从海洋中采药的时候,医学专家们十分重视对珊瑚的开发和利用。实验表明,从珊瑚礁中提取的有毒物质,和某种海绵状生物中提取的毒物一样,也具有抑制癌细胞发展的作用;而从珊瑚礁中提取的其他物质对关节炎和气喘病可起到减轻炎症作用。有一种产于夏威夷的珊瑚,它含有剧毒,可用于制成治疗白血病、高血压及某些癌症的特效药。中国南海一种软珊瑚的提纯物,具有降血压、抗心率失常及解痉等作用。

鲨鱼是一种古老的海洋性鱼类,在全世界分布较广,共有250多种。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上许多科学家对鲨鱼身体各部分的药理、化学、生物化学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悉心的研究,特别是对鲨鱼体内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更加引人注目。据有关资料报道,美国生物学家对鲨鱼进行了几十年的调查研究后,发现鲨鱼几乎不患任何病变,更极少得癌症,似乎对癌症有天然的免疫力。有些科学家将一些病原菌和癌细胞接种于鲨鱼体内,也不能使它们致病。看来,在鲨鱼体内有某种特殊的防护性化学物质。

中国的有关专家对鲨鱼的研究,几乎与国际上同步。1985年,上海水产学院和上海肿瘤研究所的专家们,首次发现鲨鱼血清在体外对人类红血球性白血病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这一科研成果为人类从海洋生物资源中寻找抗肿瘤药物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海洋——矿物资源的聚宝盆


海洋是矿物资源的聚宝盆。经过20世纪70年代“国际10年海洋勘探阶段”,人类进一步加深了对海洋矿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储量的认识。

油气田

人类经济、生活的现代化,对石油的需求日益增多。在当代,石油在能源中发挥第一位的作用。但是,由于比较容易开采的陆地上的一些大油田,有的业已告罄,有的濒于枯竭。为此,近20~30年来,世界上不少国家正在花大力气来发展海洋石油工业。

探测结果表明,世界石油资源储量为10,000亿吨,可开采量约3000亿吨,其中海底储量为1300亿吨。

中国有浅海大陆架近200万平方千米。通过海底油田地质调查,先后发现了渤海、南黄海、东海、珠江口、北部湾、莺歌海以及台湾浅滩等7个大型盆地。其中东海海底蕴藏量之丰富,堪与欧洲的北海油田相媲美。

东海平湖油气田是中国东海发现的第一个中型油气田,位于上海东南420千米处。它是以天然气为主的中型油气田,深2000~3000米。据有关专家估计,天然气储量为260亿立方米,凝析油474万吨,轻质原油874万吨。

稀锰结核

锰结核是一种海底稀有金属矿源。它是1973年由英国海洋调查船首先在大西洋发现的。但是世界上对锰结核正式有组织的调查,始于1958年。调查表明,锰结核广泛分布于4000~5000米的深海底部。它们是未来可利用的最大的金属矿资源。令人感兴趣的是,锰结核是一各种生矿物。它每年约以 1000万吨的速率不断地增长着,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产。

世界上各大洋锰结核的总储藏量约为3万亿吨,其中包括锰4000亿吨,铜88亿吨,镍164亿吨,钴48亿吨,分别为陆地储藏量的几十倍乃至几千倍。以当今的消费水平估算,这些锰可供全世界用33,000年,镍用253,000年,钴用21,500年,铜用980年。

目前,随着锰结核勘探调查比较深入,技术比较成熟,预计到21世纪,可以进入商业性开发阶段,正式形成深海采矿业。

海底热液矿藏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海洋调查船在红海首先发现了深海热液矿藏。而后,一些国家又陆续在其他大洋中发现了三十多处这种矿藏。

热液矿藏又称“重金属泥”,是由海脊(海底山)裂缝中喷出的高温熔岩,经海水冲洗、析出、堆积而成的,并能像植物一样,以每周几厘米的速度飞快地增长。它含有金、铜、锌等几十种稀贵金属,而且金、锌等金属品位非常高,所以又有“海底金银库”之称。饶有趣味的是,重金属五彩缤纷,有黑、白、黄、蓝、红等各种颜色。

在当今技术条件下,虽然海底热液矿藏还不能立即进行开采,但是,它却是一种具有潜在力的海底资源宝库。一旦能够进行工业性开采,那么,它将同海底石油、深海锰结核和海底砂矿一起,成为21世纪海底四大矿种之一。

海洋——未来的粮仓


有些读者可能会想,在海洋中不能长粮食,怎么能成为未来的粮仓呢?

是的,海洋里不能种水稻和小麦,但是,海洋中的鱼和贝类却能够为人类提供滋味鲜美、营养丰富的蛋白食物。

大家知道,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最重要的物质,它是生命的基础。现在人类消耗的蛋白质中,由海洋提供的不过5%~10%。令人焦虑的是,20世纪 70年代以来,海洋捕鱼量一直徘徊不前,有不少品种已经呈现枯竭现象。用一句民间的话来说,现在人类把黄鱼的孙子都吃得差不多了。要使海洋成为名副其实的粮仓,鱼鲜产量至少要比现在增加十倍才行。美国某海洋饲养场的实验表明,大幅度地提高鱼产量是完全可能的。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数不清的食物链。在海洋中,有了海藻就有贝类,有了贝类就有小鱼乃至大鱼……海洋的总面积比陆地要大一倍多,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渔场,大抵都在近海。这是因为,藻生长需要阳光和硅、磷等化合物,这些条件只有接近陆地的近海才具备。海洋调查表明,在1000米以下的深海水中,硅、磷等含量十分丰富,只是它们浮不到温暖的表面层。因此,只有少数范围不大的海域,那儿由于自然力的作用,深海水自动上升到表面层,从而使这些海域海藻丛生,鱼群密集,成为不可多得的渔场。

海洋学家们从这些海域受到了启发,他们利用回升流的原理,在那些光照强烈的海区,用人工方法把深海水抽到表面层,而后在那儿培植海藻,再用海藻饲养贝类,并把加工后的贝类饲养龙虾。令人惊喜的是这一系列试验都取得了成功。

有关专家乐观地指出,海洋粮仓的潜力是很大的。目前,产量最高的陆地农作物每公顷的年产量折合成蛋白质计算,只有0.71吨。而科学试验同样面积的海水饲养产量最高可达27.8吨,具有商业竞争能力的产量也有16.7吨。

当然,从科学实验到实际生产将会面临许许多多困难。其中最主要的是从1000米以下的深海中抽水需要相当数量的电力。这么庞大的电力从何而来?显然,在当今条件下,这些能源需要量还无法满足。

不过,科学家们还是找到了窍门:他们准备利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表面层和深海的水温差来发电。这就是所谓的海水温差发电。这就是说,设计的海洋饲养场将和海水温差发电站联合在一起。

据有关科学家计算,由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光照强烈,在这一海区,可供发电的温水多达6250万亿立方米。如果人们每次用1%的温水发电,再抽同样数量的深海水用于冷却,将这一电力用于饲养,每年可得各类海鲜7.5亿吨。它相当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人类消耗的鱼、肉总量的4倍。

通过这些简单的计算,不难看出,海洋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是完全可行的。

8,海洋——二十一世纪的希望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海洋——二十一世纪的希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文材料,感受海洋特点,了解海洋与人类的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激发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情感。  
3.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合作交流,了解今天海洋开发利用取得的巨大成就,畅想人们美好的未来,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品读感悟海洋与人类的关系。  
2.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及文本语言,畅想人们美好的未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感受海洋特点。  
1.板书:(海洋)提到海洋,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它?(波涛汹涌……)(出示有关词语)谁能把海洋的气势之大,范围之广朗读出来?(指名读)  
2.海洋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不少诗人这样称赞它。(媒体出示,生读:海洋,蓝色的煤海,天然的鱼仓,能量的源泉,盐类的故乡,旅游的胜地。千百年来,海洋被人们传诵,更因为它与人类有着不解的情缘。)  
二、品读感悟,了解海洋与人类的关系。  
1.打开书,自由朗读第2、3自然段,过去人类对海洋怀着怎样的情感?找出两个关键的词语(热爱、敬畏)。  
2.人们为什么热爱海洋却又敬畏海洋呢?  
生交流:①人们热爱海洋(“提供”“慷慨”“丰富”“每日不可缺少”)体会到海洋的无私、博大的胸怀。指导朗读。  
②人们敬畏海洋(因为它发起脾气来很可怕)哪些词语能体现出来?(无情地、掀翻、冲垮、毁灭)读着这句话你想起了什么?(赤潮、飓风、海啸等)指导朗读,及时评价。(老师感受到海啸的来势凶猛,令人望而生畏、毛骨悚然。)  
③读着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能把你想到的描绘一下吗?真是太可怕啦,谁再来读一读?  
④出示图片,这是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印度洋大海啸,当海啸发生时,海浪以每小时600多公里的速度向岸边涌来,掀起十几米高的巨浪,波浪滚
滚,势不可挡,海啸过后,整个城市顿时化为乌有,变成一片废墟,人们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更有许多无辜的人在突如其来的灾难中丧生,还有些孩子也过早地离
开人世,留下悲痛欲绝的父母,这真是一场可怕的灾难。  
瞧,海洋既能提供给人类帮助,又直接影响和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可见它与人类的关系也很怎样?(密切)  
3.小结:这一自然段通过正反两个方面写出了人类与海洋的关系十分密切,回顾这一自然段的写法,有值得你欣赏的地方吗?  
提示:从结构上看,存在什么结构(总分),这样显得纲目分明,条理清楚;从语言修辞手法上看,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拟人)你读起来觉得怎样?说明文为了避
免语言的枯燥无味,常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描述,这样读起来就生动、有趣多了。(板书:总分说明、形象描述)这样的写法下文中也有。  
4.过渡,正因为这样,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  
5.出示,你能用“因为……所以……”结合第二自然段说一说千百年来,人们为什么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人们吗?你还能用“之所以……是因为……”来说说吗?  
6.正因为这样,所以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什么叫“望洋兴叹”?人们会叹息什么呢?把人们对海洋既热爱却又敬畏的感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生练读、齐读2、3小节)  
三、合作交流,深入了解海洋。  
1.时代在前进,科技在发展,进入信息时代的我们对海洋还是只能“望洋兴叹”吗?  
①出示第4小节。(指名读)  
②读着这句话你心情怎样?(很激动)  
③今天能开发、利用海洋的原因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表示原因的词语是(生:由于),相当于关联词中的哪个词?(因为)。今天我们又学到了一个表示原因的词语。  
④换一个说法,句意不变。  
⑤再读第4小节,联系上下文想想,它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承上启下)这段话把前后两部分内容有机巧妙地结合起来,使文章更通畅,联系更紧密,它是我们写作中常用的一个好方法。  
2.那么,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是如何开发、利用海洋的?  
①快速浏览5—8小节,随后小组合作讨论、思考:21世纪的人类生活将面临哪些困境?人们又是从哪几方面开发利用海洋的?(试着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  
②21世纪的人类生活将面临哪些困境?生交流,师随机用多媒体出示:  
能源危机 开发矿产资源  
食物匮乏 索取高蛋白食物  
电力紧张 利用水能发电  
出现干旱 淡化海水、缓解水荒  
空间狭小 建设海底城市  
③从这些强烈的对比中,我们感觉到,海洋对我们人类的作用越来越大。(板书:强烈对比)  
④回顾整个段落的写作,你能发现有什么明显的结构吗?(总分结构)  
⑤我们看,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出示“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 (指名读)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激动、自豪)从哪里体会到的?(交流关键词)谁愿意自豪地读一读的?(生读文)  
⑥人类对海洋其他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你能结合课后搜集到的资料来说说吗?(学生交流)  
⑦老师也搜集到了一些资料,让我们一睹为快吧!(观看图片,老师随机介绍)  
海洋科学考察船、海上石油平台、美国先进的海底探测器;  
“海洋保健食品”——深海鲨鱼肝油、海参活宝、第六生命素;  
世界上第一个潮汐电站是——法国的朗斯电站;  
我国第一、世界第三的电站——浙江江厦潮汐电站;  
未来的海底城市等  
⑧看着这些骄人的成绩,你想说什么?  
⑨小结:这些资料足以表明今天的人们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已大显神威。  
四、图文结合,畅想未来海洋。  
1.今天人们向海洋索取资源已取得了累累硕果(观看“蓝色革命”录像)  
2.科学家早已预料到,出示句子(师引读):  
①可以预料,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  
②潮汐发电站、海水温差发电站的建立,将会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而又价格低廉的电力。  
③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缓解地球上许多干旱地区的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以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也都将要由幻想变成现实。  
3.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遐想。那时,提取海洋生物基因能制成特效新药、艾滋病、高血压、白血病早已不是不治之症。去海底城市居住生活、游
览不再是梦想……那时的你也许已是一位海洋开发的建设者、创造者,让我们读读以上这段文字,结合画面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描绘人们美好的未来,去塑造一个未
来的我。出示四幅图(海上石油平台、高蛋白食品、发电站、未来海底城市)(配乐,学生畅想、交流)  
4.从同学们美好的畅想中,可以看到人们明天的生活——充满希望。  
5.小结:此时,我们可以由衷地说:海洋的确是人类(生齐读,师完成课题板书:——21世纪的希望)  
五、总结全文,对比方法  
1.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说明文,我们知道课文主要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而且知道人类可以从5个方面对海洋进行开发利用,并懂得了要保护海洋。同时习得了写说明文的方法,那就是总分说明、形象描述、强烈对比。  
2.说明方法对比,老师找到了这篇课文的原文,请同学们拿出资料,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原文很长,改动后简短、生动,更适合我们学生阅读。)在写法上有什么区别?(列数字、分类别、举例子等)这些都是说明的方法。  
六、拓展延伸  
1.海洋,曾经孕育了生命,如今,又将解救人类于危难之中。可是,现代人又是怎么对待这个蓝色希望的呢?  
图片一:油船泄漏,海上漂满了数以万计的海鸟、海鱼尸体。  
图片二:赤潮日益严重,数万公里海洋的鱼虾蟹大量死亡,成为死海。  
2.同学们,看着这些图片,心情沉重吗?想说些什么呢?  
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高声向全人类呼吁(生齐读最后一节)。  
3.我希望也相信同学们是保护海洋、阻止海洋污染的积极行动者。只有这样,海洋才会——(生读:乐于做出它的奉献。)  
4、海洋存亡,匹夫有责。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话——(海洋——二十一世纪的希望);万语千言只为大家谨记——(海洋——二十一世纪的希望)。  
让我们现在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海洋,让它造福人类,让我们共同构筑一个天蓝蓝、海蓝蓝的美丽世界吧!  
七、课后作业  
1.说一说:结合课文内容及你了解到的相关知识,说一说为什么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2.写一写:你心目中未来的海洋是什么样子的?结合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写一篇短文。  
3、为海洋设计几条广告宣传语,呼吁大家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9,海洋——二十一世纪的希望

  这有两个教案设计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设计http://www.ntjy.cn/zyzx/xkzy/xx/200609/1511.html

  作者:李怡梅 点击数:885 更新日期:2006-9-28
  作者:李怡梅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有关海洋的说明文,文章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心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里的希望。
  本课词语丰富,要引导学生感悟、积累,文中出现的科学技术方面的语言比较多,可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作一般了解,教师则不必过多讲解。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弄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教学难点 :通过搜集课外资料进一步体会海洋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生词,会用“由于”造句。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愫。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两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激发兴趣:
  1、导入 :你亲眼见过海洋,了解海洋吗?
  海洋与我们人类有哪些密切的关系?
  2、板书课题,读题:
  9海洋——21世纪的希望
  3、质疑: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二、初读课文:
  1、生自读课文
  要求:读通顺、读正确,理解生词
  2、学习生词:
  低廉 威胁 索取 敬畏 大显神威 望洋兴叹 喜怒无常
  无穷无尽 匮乏 干旱 回眸 蔚蓝色
  (1)读准字音
  (2)识记生字
  (3)理解词义:
  回眸:眸:指眼睛。是回过头来看的意思。
  敬畏:又敬重又害怕。
  匮乏:缺乏、贫乏的意思。
  慷慨:本课指很大方,不吝惜的意思。
  低廉:(价钱)低,便宜。
  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
  望洋兴叹:本课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3、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4、指导分段:
  全文可分几部分?哪部分写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1)生读文分段
  (2)交流分段及段意
  三、精读训练:
  学习第一段:
  1、找出这一段中的中心句:
  (出示: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
  2、课文通过哪些方面来写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
  (读一读,画出有关语句)
  3、交流:
  (1)“海洋给人类提供了……食盐。”
  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热爱海洋)
  (2)“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敬畏海洋)
  4、师生接读第一段:
  生说说对“喜怒无常”和“望洋兴叹”的理解。
  四、作业 :
  1、完成描红本
  2、读课文:思考习题5
  3、抄写词语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精读课文,从文中找答案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完成练习。
  教学过程 :

  一、复检:
  1、默写词语
  2、齐读第一段:
  说说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训练:
  学习第二段:
  1、出示: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从哪些方面对海洋进行了开发、利用?
  2、生自学课文第二段:
  (1)思考上述问题,并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用括号标出来)
  (2)尝试用小标题概括。(写在有关语句边上)
  3、交流:
  “由于……都在闹‘能源危机’”、“一座座……已矗立……”、“一艘艘……已驶向……”、“……已潜入……”
  (1)生说体会
  (2)点拨:人类面临的困境以及如何开发利用海洋?
  (3)生概括板书:
  能源危机——开发海洋矿产资源
  (4)指导朗读
  “由于……正面临着食物匮乏的威胁”、“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来自海洋”
  (1)方法同上
  (2)板书:食物匮乏——向海洋索取食物
  “潮汐……、海水温差发电站……,……电力。”
  (1)方法同上
  (2)板书:能量浪费——利用海水发电
  “用海水淡化的方法……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生存空间。”
  (1)方法同上
  (2)板书:水荒——淡化海水
  生存空间狭小——建设海底城市
  4、齐读第二段:
  根据板书综合回答: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学习第三段:
  1、齐读
  2、说说你的体会
  ——明确保护海洋、珍惜海洋的重要性。
  三、总结:
  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里的希望。所以我们要保护、珍惜海洋资源。
  四、作业 :
  1、造句:
  由于——
  2、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联系课文内容写体会。

  板书: 9海洋——21世纪的希望
  能源危机——开发海洋矿产资源
  食物匮乏——向海洋索取食物
  能量浪费——利用海水发电
  水荒——淡化海水
  生存空间狭小——建设海底城市


  海洋——21世纪的希望http://blog.163.com/zhajing@126/blog/static/3839478320071079754768/

10,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主要内容

你知道吗?当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回眸我们的地球时,他们发现,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科学家发现,海洋是个聚宝盆,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锡、锰、硫等。目前陆地上的煤、石油等矿藏,由于长期开采,已越来越少,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闹“能源危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类便把目光转向海洋,致力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
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加上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正面临食物匮乏的威胁。科学家们早就呼吁:人类应该向海洋索取食物!可以预料,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
海浪和潮汐的能量过去都白白浪费了,如今利用海水的运动来发电已经不是梦想。潮汐发电站、海水温差发电站的建立,将会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而又价格低廉的电力。
此外,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缓解地球上许多干旱地区的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以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也都逐步由幻想变成现实。
不过,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只有这样,海洋才会乐于作出它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