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技法为绘画根基,国画中的三大技法形式都是
本文目录索引
1,技法为绘画根基,国画中的三大技法形式都是什么?
传统的国画就是人们常说的水墨画,以笔墨纸砚作为主要的绘画工具,在创作中注重写意,追求神韵,而忽略物象的神似,就像齐白石说的那样:国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油画追求写实,它的四大元素或者说四大技法分别是:要有精确严谨的造型,饱满绚丽的色彩,明暗对比强烈的光影关系,质感鲜明的笔触,要实现这些,必须以素描作为根基。 传统的国画不需要学习素描技巧,只需了解笔墨和宣纸的特性,掌握国画的技法和技巧,就完全可以画出趣味十足的国画作品。 综合来看,国画的三大技法形式分别是笔法、墨法、构图。 笔法就是用笔的具体方法,跟书法上的用笔完全一样,包括怎样起笔,怎样运笔,怎样收笔。起笔和收笔时要善于变化,运笔时要沉稳,给线条融入一定的力度。 画画时,笔法不是一成不变,而是要根据描绘对象的特质来具体对待。比如,画树干的轮廓时,为了体现树干的高大挺拔,宜采用中锋用笔。画乡间小路或小溪的轮廓时,用“屋漏痕”能较好地展现出它们柔韧的特质,也能展现出应有的节奏感。 墨法就是用墨的方法,传统国画里以墨和水按照不同比例的混合,来体现墨的干、湿、浓、淡、黑五个层次感,墨的层次感正好构成了画面的节奏韵律和艺术张力。宣纸因为具有柔韧、吸水性强,既不光滑也不粗糙利于行笔的特点,这些特点非常利于水墨混合物在表面展开渍化作用,形成千变万化的墨韵。 在用墨时,同样要注意变化,什么地方该用浓墨,什么地方该用淡墨一定要考虑清楚才能下笔。通常来讲,有质感的物象,比如,石块、树干,物象的体积,物象背光的地方,都宜采用浓墨,能给观者带来沉稳、厚实的感觉。 构图就是按照自己的审美需要和创作意图对画面进行调整和安排,经典的构图绝不是对原物的照搬和复制,而是遵循一定程度的取舍,哪些元素不需要出现在画面中,哪些元素本来没有,但为了创作需要会特意添加上去。 国画有山水、花鸟、人物三大种类,每个种类的构图都不一样。 在山水画里,通常采用高远、深远、平远的“三远法”来取景,常用的构图有之字形构图,顶天立地式构图,侧立式构图。 之字形构图侧重展现山峦曲折迂回的纵深感。 顶天立地式构图重在展现山体的高大巍峨,比如,北宋国画大师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就是顶天立地式构图的杰作。 侧立式构图注重展现山体一侧的气势,左右两侧会形成鲜明的对比。 花鸟画的构图也非常多,常见的有S形构图,交叉形构图,半环形构图,以体现出花花草草的灵动和优雅为主要原则。 人物画的构图主要有纪念碑式构图,三角形构图,中心式构图。 纪念碑式构图用来展现人物的高大伟岸。 三角形构图里,人物的连线会构成一个三角形,这个构图用来体现画面的稳固关系。 中心式构图往往用在人物群像里,在一群人里边,以一个重要人物作为中心,其他人围绕在他的左右两边展开刻画,这种重在体现重要人物的精气神。
2,摄影中有哪几种线条构图方式?它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利用线条,是提高摄影构图的有效方式。只要运用得当,线条可以极大地增强照片的冲击力。
线条会从两方面影响构图。首先,线条有助于产生情绪,给照片增加感情上的内容。第二,线条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画面上。在处理线条时,有以下几种方式:水平线垂直线对角线锯齿线和不规则线情绪:水平线水平线可以营造一种平衡的情绪(缺少变化)。这种线条通常被用来表达一种画面,或部分画面在那一刻里被凝固住的感觉。当摄影师想表达一种永恒不变的感觉时就可以使用水平线。另外,水平线还可以与具有动感的画面部分形成一种对比。在建筑、地平线及下落的物体中都可以找到例子。情绪:垂直线垂直线可以给画面注入稳定和平静的情绪。产生稳定感时,垂直线与水平线的作用类似,传达一种质感和永恒性。在岩石堆、电线杆、及建筑中都可以找到例子。善用垂直线还可以产生宁静的感觉。比如薄雾笼罩的森林中的树木,草原上古老的栅栏等都是类似的实例。情绪:对角线对角线可以传递动感,也可以让照片更加戏剧性。因此,对角线是一种很有力的工具。这种力量就在于其可以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观众的视线会不由自主地沿着对角线移动。对角线不仅可以是街道、墙边等实体,也可以是色彩。比如,一张花朵的照片中,颜色构成的对角线可以给画面增加戏剧性。对角线的例子举不胜举:道路、河流、波浪、以及树枝等。情绪:锯齿线及不规则线运用锯齿线及不规则线,我们表达情绪和感觉的能力就更上一层楼。对角线带给我们动感,锯齿线和不规则线则令我们感到不安、紧张、或恐惧。过度使用锯齿线和不规则线会带给观众负面感受(也可能是摄影师刻意的)。因此,这是一种摄影师想给观众制造担忧和焦虑时使用的工具。树根、鳄鱼的牙齿、荒秃的山峰、及扭曲的金属残骸等都是实例。引导视线线条在创造情绪上有强大的力量,在引导观众视线上的能力则更强。如此运用线条时,要遵循2点规则。首先,确保线条总是指向画面中最重要的主体。因为要让观众直接注意到那里。第二,确保线条不会指向画面之外。指向画面之外的线条会使观众的目光离开照片。这样会减弱画面的冲击力,甚至让观众对照片失去兴趣。
3,“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这是哪个美学家提出的?
曲线美”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的著名画家、美学家荷迦兹提出的,他在《美的分析》一书中指出:“一切由所谓波浪线、蛇形线组成的物体都能给人的眼睛以一种变化无常的追逐,从而产生心理乐趣。”他认为,美最大限度的蕴藏在精确的曲线之中。美国著名美学家威廉也曾说过“美蕴藏于‘S’状曲线之内”。富于魅力的人体腰身曲线不仅在视觉上赏心悦目,而且具有和谐的韵律美。西方最负盛名的艺术女神断臂维纳斯那富于感性魅力的“S”形波状曲线,正是人类女性曲线美的典型展现;我国古代的审美者们也把人体曲线之美形容为“宛若游龙”。古人对女性纤腰的赏爱,与中国艺术讲究曲线美的观念是一致的。在诗文中,女子纤细的腰身又被描述为“蜂腰”、“柳腰”,强调的便是腰细使体态呈现出的高低起伏的曲线美。富于曲线美的身材也意味着一种柔婉的审美效应。以“柳”喻其腰,所显示的正是这种“柔婉”的特质。其实不仅是腰,整个女性美,包括眉、目、手、足等的审美,都是基于以“柔”为美的思想,同时也体现了以“曲”为美的观念。女性的面部、胸腰部、臀部有一种多层次、多线条交叉又极其和谐的曲线,这些曲线是封闭式的,给人以柔和的感觉,同时还表现出一种弹性的质感美,即所谓“阴柔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