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最优数量的原则是,电大 西方经济学题库

本文目录索引

1,电大 西方经济学题库

  西方经济学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中,哪种变化不会导致需求曲线的位移( B )
  A.人们的偏好和爱好 B.产品的价格 C.消费者的收入 D.相关产品的价格
  2.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 A )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D.难以确定
  3.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 C )
  A. 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下降
  B. 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下降
  C. 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
  D. 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
  4.假如生产某种商品所需原材料的价格上升,则这种商品( B )
  A.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    B.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
  C.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D.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
  5.若某商品价格上升2%,其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是(B)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单位弹性    D.无限弹性
  6.在一条无差异曲线上( D )
  A.消费X获得的总效用等于消费Y获得的总效用
  B.消费X获得的边际效用等于消费Y获得的边际效用
  C.曲线上任两点对应的消费品组合所能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D.曲线上任两点对应的消费品组合所能带来的总效用相等
  7.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 C )
  A. 价格之比   B. 数量之比 C. 边际效用之比  D. 边际成本之比
  8. 政府为了扶植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为此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 C)
  A.增加农产品的税收    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D.对农产品生产者给予补贴
  9.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 B )
  A.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大点 B.边际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为正 D.边际效用为负
  10.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 B )
  A. 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
  B. 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C. 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
  D. 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等的
  11.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 B )
  A. 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B.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C. 平均成本曲线下降阶段的任何一点 D. 边际成本曲线的最高点
  12.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的关系是( C )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没有关系
  13.价格等于平均成本的点,叫( A )
  A. 收支相抵点 B. 亏损点
  C. 停止营业点 D. 获取超额利润点
  14.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指( C )
  A. AVC >SMC中的那部分AVC曲线
  B. AC > SMC中的那部分AC曲线
  C. SMC≥AVC那部分SMC曲线
  D. SMC≥AC那部分SMC曲线
  15.当长期均衡时,完全竞争厂商总是( B )
  A.正常利润为零 B.经济利润为零
  C.经济利润大于零 D.利润多少不确定
  16.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 A )
  A.向右下方倾斜的 B.向右上方倾斜的
  C.垂直的 D.水平的
  17.完全垄断厂商在长期时均衡条件是( B )
  A.MR=MC B. MR=SMC=LMC
  C. MR=SMC=LMC=SAC D.MR=SMC=LMC=SAC=LAC
  18.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最优数量的原则是( B )
  A.VMP=W   B.MRP=W C.MP=W    D.MR=W
  19.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 B )
  A.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B. 向后弯曲的曲线
  C.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D. 与横轴平行的曲线
  20.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 D )
  A.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B.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 与横轴平行的线    D. 与横轴垂直的线
  21.根据基尼系数的大小,比较下列四个国家中哪一个国家的分配最为平均(A)
  A.甲国的基尼系数为0.1   B.乙国的基尼系数为0.15
  C.丙国的基尼系数为0.2   D.丁国的基尼系数为0.18
  22.边际储蓄倾向等于( C )
  A.边际消费倾向    B.1+边际消费倾向
  C.1-边际消费倾向   D.边际消费倾向的交互
  23.根据消费函数,引致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B )
  A.价格水平下降   B.收入水平增加 C.储蓄增加  D.利率增加
  24.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 D )
  A.一国每年所生产出的产品的货币价值
  B.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的收入
  C.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的收入
  D.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入
  25.在以下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 C )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    B.边际消费倾向为0.4
  C.边际消费倾向为0.64   D.边际消费倾向为0.2
  26.在以下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 D )
  A.边际储蓄倾向为0.2   B.边际储蓄倾向为0.4
  C.边际储蓄倾向为0.3   D.边际储蓄倾向为0.1


  27.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的因素是( A )
  A.投入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  B.投入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下降
  C.总需求减少   D.总需求增加
  28.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 )
  A.增加政府支出    B.提高个人所得税
  C.提高公司所得税   D.增加货币发行量
  29.下列因素中不是经济中内在稳定器的是( A )
  A.政府投资         B.个人所得税
  C.社会保障金和失业保险   D.农产品支持价格
  30.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存在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支出增加引起( A )
  A.利率上升   B. 利率下降 C.利率为零   D. 利率为负数
  31.公开市场业务是指( C )
  A.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B.中央银行增减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C.中央银行买卖政府债券的活动 D.中央银行增减货币发行量
  32.需求的变动引起( A )
  A.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B.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C.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D.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33.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曲线是( A )
  A.洛伦兹曲线  B.菲利普斯曲线 C.恩格尔曲线  D.工资曲线
  34.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8元,Y的价格为3元,若某消费者买了5个单位X和3个单位Y,此时X、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20、14,那么为获得效用最大化,该消费者应该( C )
  A.停止购买两种商品  B.增加X的购买,减少Y的购买
  C.增加Y的购买,减少X的购买   D.同时增加对两种商品的购买
  35.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价格以下,可能导致( A )
  A.黑市交易 B.大量积压
  C.买者按低价买到希望购买的商品数量   D.A和C
  36.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时,从消费中得到的( B )
  A.满足程度   B.满足程度超过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
  C. 边际效用 D. 满足程度小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
  37. 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 C )
  A. 价格之比 B. 数量之比 C. 边际效用之比  D. 边际成本之比
  38. 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它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这一成本定义是指( C )
  A. 会计成本 B. 隐成本 C. 机会成本 D. 边际成本
  39.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A )
  A.平均产量增加 B.生产技术水平不变 C.平均产量不变 D.平均产量达到最低点
  40. 最需要进行广告宣传的市场是( C )
  A. 完全竞争市场 B. 完全垄断市场 C. 垄断竞争市场 D. 寡头垄断市场

电大 西方经济学题库

2,微观经济学:简答题,简述完全竞争厂商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

完全竞争厂商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如下: 生产要素分为劳动力,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厂商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也就是MC=MR。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边际收益又等于边际产品价值,即MR=VMP。只要按照MR=VMP使用要素,就能达到利润最大化。 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大类,但长期以来我们只强调劳动在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中的作用,而其他生产要素的作用及其对国民收入的分割则要么被忽视了,要么重视不够,因而一直只强调劳动参与收入分配的问题。 而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要在继续凸显劳动作用的同时,给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以足够的重视,使它们也合理合法地得到回报。 扩展资料: 生产要素的占有和分配不是随心所欲的,最终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生产要素的公平占有不是重新分配,而是破除人为的划分,使社会成员在社会生产要素的使用面前人人平等,在市场经济中,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都有使用社会生产要素的平等权利。 但这种公平机遇只是一个前提条件,还需要在运行规则上的公平,即大家所使用的是同一规则。这一规则主要指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执行。在政策制定上如果是区别对待,不能一视同仁,必然会影响一些人的收入。 如在确定工农业产品价格上的剪刀差,在征用农民的土地上,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存在巨大差价,在支付农民工的工资和福利上低于城市同等工人,在享受公共产品,如教育、卫生、补贴、救济、社保等方面,农村与城市存在重大差别。 以及农民在城市就业受到刁难和不公正待遇,政府在财政转移支付上偏重于城市,等等,所有这一切,都会影响农民的收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产要素

3,在西方经济学中,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是VMP=W

一般地说,厂商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其选择的最优的要素投入量就必须保证使用

要素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相等。在不同的厂商那里,这一原则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要素的边际产量乘以产品的价格,此即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VMP;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则等于要素的市场价格W。因此,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可表述为VMP=W。

4,西方经济学试题--大家帮忙

1.总效用:(c )
A. 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
B. 是指按1、2、3•••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
C.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D.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
E. 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
F. 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

2.需求规律:( b)
A. 是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
B. 也称需求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C. 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
D. 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E. 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F. 是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一般称之为供求规律。

3.生产函数:(a )
A.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其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B. 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C. 一般是指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是指厂商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
D. 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
E. 是指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
F. 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4.消费者剩余:( e)
A. 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
B. 是指按1、2、3•••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
C.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D.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
E. 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
F. 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

好弱智的题目哦。。。由更弱智的我来回答。。。

5,西方经济学 问题,请大家帮帮忙做一下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从1998年开始,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特殊的扩张型财政政策,是不同于发达国家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双重手段的扩张型财政政策。
  正确

  2.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是由政府制定,以调节经济。
  B. 正确
  3.
  只要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就一定成倍的增加,这就是乘数理论所揭示的一般原理。
  A. 错误 有前提条件的 起码产品市场要均衡

  4.
  按支出法计算国民收入时,转移支付也是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
  B. 正确

  5. 转移支付增加1元对总需求的影响与政府支出增加1元相同。
  B. 正确 乘数相同

  6.
  汇率在我国使用直接标价法,美国使用间接标价法。
  B. 正确

  7.
  当其它因素不变时,物价水平的变动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平行移动。
  A. 错误 线上的点动

  8.
  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和利息率的提高。
  B. 正确

  9.
  在开放经济中,国民收入因为边际进口倾向的存在而变小了,进口倾向越大,乘数越小。
  B. 正确

  10. 自动稳定器不能完全抵消经济的不稳定。
  B. 正确
  四、概念连线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税收乘数:( )
  税收乘数用来反映税收变动与其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的关系。 税收乘数是指因政府增加(或减少)税收而引起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减少(或增加)的倍数。由于税收是对纳税人收入的一种扣除,税收高低会影响到投资并进而影响到国民收入。税收变动与国民收入呈反方向变化,即税收减少,国民收入增加;税收增加,国民收入减少。因此,税收乘数是负值。税收乘数又指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 税收乘数有两种:一种是税率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另一种是税收绝对量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
  2. 平衡预算乘数:( )
  平衡预算指政府增加开支的同时,相应增加同量的税收。即政府税收增加量等于政府购买增加量时叫预算平衡。
  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购买和税收以相同数量增减时,国民收入变动量与政府购买或税收变动量的比率。

6,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最优数量的原则是什么

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最优数量的原则是 VMP=W。 由利润的定义可有:x=p*Q-W*L, 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必须使dx/dl=p(dQ/dl)-w=0,即VMP=W。 边际产品价值(VMP):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MP和产品价格P的乘积. w是投入要素价格。 在产品销售过程中,一定量的品种边际贡献首先是用来弥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固定成本总额,在弥补了企业所发生的所有固定成本后,如有多余,才能构成企业的利润。这就有可能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1) 当提供的品种边际贡献刚好等于所发生的固定成本总额时,企业只能保本,即做到不盈不亏。 (2) 当提供的品种边际贡献小于所发生的固定成本总额时,企业就要发生亏损。 (3) 当提供的品种边际贡献大于所发生的固定成本总额时,企业将会盈利。 因此,品种边际贡献的实质所反映的就是产品为企业盈利所能作出的贡献大小,只有当产品销售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所得品种边际贡献才有可能弥补所发生的固定成本总额,为企业盈利作贡献。 扩展资料MR是对产量而言,VMP则是对要素而言,是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VMP曲线的位置高低取决于MP(L)和P。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或要素的边际产品函数上升,VMP曲线将向右上方移动,反之则向左下方移动。 边际贡献是管理会计中一个经常使用的十分重要的概念,它是指每单位产品或要素所产生的销售收入减去平均变动成本后的余额,边际贡献是运用盈亏分析原理,进行产品生产决策的一个十分重要指标。通常,边际贡献又称为“边际利润”或“贡献毛益”等。 边际贡献一般可分为单位产品的边际贡献和全部产品的边际贡献,其计算方法为: 单位产品边际贡献=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全部产品边际贡献=全部产品的销售收入-全部产品的变动成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边际产品价值

7,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是什么?

一般地说,厂商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其选择的最优的要素投入量就必须保证使用 要素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相等。在不同的厂商那里,这一原则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要素的边际产量乘以产品的价格,此即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VMP;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则等于要素的市场价格W。因此,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可表述为VMP=W。满足此条件的要素量即为最优要素使用量。

8,沈阳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科和专业设置

学院现有一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工商管理)、六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企业管理、会计学、国际贸易学、技术经济与管理学、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和三个专业学位授权学科(MBA、MPACC和金融硕士)。设有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 、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法学十个本科专业,横跨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三大学科门类。

9,2. 假设厂商面临两个分割的市场A和B,市场需求分别为:PA=15-2QA , PB=20-3QB

正确答案:厂商的总收益为: TR=TRA+TRB=PAQA+PBQB =(15-2QA)PA+(20-3QB)QB 厂商的总成本为TC=2(QA+QB)+15。 所以利润π=TR-TC =(15-2QA)PA+(20-3QB)QB-[2(QA+QB)+15] 令 dπ/dQA=15-4QA-2=0 (1) dπ/dQB=20-6QB-2=0 (2) 由(1)、(2)可得QA=13/4QB=3。 从而PA=8.5PB=11。 利润π=(15-2QA)QA+(20-3QB)QB-[2(QA+QB)+15] =33.125 即:如果厂商实行价格歧视最多可以获得33.125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