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换热系数,风速0.1米/秒,空气对流传热系数如何计算,是
本文目录索引
1,风速0.1米/秒,空气对流传热系数如何计算,是多少
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当气流速度达到V≤0.15m/s时,边界层内属于自然层流对流,相当于人处于基本静止的空气环境中。当气流速度达到V≥3m/s时,边界层内主要是受迫紊流对流。当介于两者之间时即3m/s≥V≥0.15m/s时,边界层内主要为受迫层流对流。 不同空气流速下,对流换热系数也不相同。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人体与环境的对流换热系数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认为风速大小处于受迫对流时,风速和对流换热系数经验关系式:
hc=BV^n 其中:B—经验系数,据文献[39]可知在风直接接触区域附近可取B=18.3近似计算。
n—速度指数,一般取为0.5~0.6
2,如何计算对流传热系数
牛顿指出,流体与固体壁面之间对流传热的热流与它们的温度差成正比,即: q = h*(tw-t∞) Q = h*A*(tw-t∞)=q*A 式中:q为单位面积的固体表面与流体之间在单位时间内交换的热量,称作热流密度,单位W/m^2;tw、t∞分别为固体表面和流体的温度,单位K;A为壁面面积,单位m^2;Q为单位时间内面积A上的传热热量,单位W;h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系数,单位W/(m^2.K)。 扩展资料牛顿冷却公式中的比例系数,一般记做h,以前又常称对流换热系数,单位是W/(㎡*K),含义是对流换热速率,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温度差下单位传热面积的对流传热速率。 牛顿冷却公式:流体被加热时 q=h(Tw-Tf) 流体被冷却时 q=h(Tf-Tw) 其中,Tw及Tf分别为壁面温度和流体温度,℃。如果把温差(亦称温压)记为ΔT,并约定永远为正值,则牛顿冷却公式可表示为:q=hΔTΦ=hAΔT 其中q为热流密度,单位是瓦/平米(W/㎡),Φ为热流,单位是瓦(W)。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对流换热系数
3,对流换热系数的介绍
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换热能力,比如说,物体表面与附近空气温差1℃,单位时间(1s)单位面积上通过对流与附近空气交换的热量。单位为W/(m^2·℃)或J/(m^2·s·℃)。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数值与换热过程中流体的物理性质、换热表面的形状、部位、表面与流体之间的温差以及流体的流速等都有密切关系。物体表面附近的流体的流速愈大,其表面对流换热系数也愈大。如人处在风速较大的环境中,由于皮肤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较大,其散热(或吸热)量也较大。对流换热系数可用经验公式计算,通常用巴兹公式计算。
4,水和空气的对流传热系数K大概是多少?
K值范围:20~70W.m-2.K-1,风速2~3米/秒,水速一般0.6~1.8米/秒。如果是自然对流,K值范围:6~8W.m-2.K-1。哪一种流体流经换热器的管程,哪一种流体流经壳程,下列各点可供选择时参考(以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为例) (1) 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内,以便于清洗管子。 (2) 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和管子同时受腐蚀,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检修。 (3) 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受压。 (4) 饱和蒸气宜走管间,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气较洁净,冷凝传热系数与流速关系不大。 热传导系数的定义为:每单位长度、每K,可以传送多少W的能量,单位为W/mK。其中“W”指热功率单位,“m”代表长度单位米,而“K”为绝对温度单位。 该数值越大说明导热性能越好。以下是几种常见金属的热传导系数表:银 429,铜 401,金 317,铝 237,铁 80,锡 67,铅 34.8。 扩展资料: 表面传热系数符号为h,(α);q =h(Ts-Tr)。式中:Ts是表面温度;Tr是表征外部环境特性的参考温度。热学的量。SI单位:W/(m2·K) (瓦〔特〕每平方米开〔尔文〕)。 [3] 牛顿冷却公式:流体被加热时 q=h(Tw-Tf) 流体被冷却时 q=h(Tf-Tw) 其中,Tw及Tf分别为壁面温度和流体温度,℃。如果把温差(亦称温压)记为ΔT,并约定永远为正值,则牛顿冷却公式可表示为:q=hΔT Φ=hAΔT 其中q为热流密度,单位是瓦/平米(W/㎡),Φ为热流,单位是瓦(W)。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表面传热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