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澄庆起身怒斥杨坤,庾澄庆为什么离开中国好声音
本文目录索引
1,庾澄庆为什么离开中国好声音
官方上面说是:庾澄庆档期太满,来不及拍摄,他个人也有台北小巨蛋演唱会。(这个只能算是一部分原因啦) 其实明眼人都看出来,哈林在中国好声音第二季的时候备受打压,不仅专业音乐评论被大段大段的删减,只保留搞笑画面,而且更令人不解的是,好声音学员里,其他三位导师的学员中,盲选时被“咔擦”掉的学员要么是两个要么是四个,而哈林的学员被“咔擦”掉的有6个之多!这直接导致观众对哈林组学员印象不深,影响收视。 再者……在第二季总决赛时,那个“极其偶然”的事件——哈林组冠军金润吉的耳返坏掉;而这个耳返在前一个和后一个学员用的时候都是好好的,真是匪夷所思。 当然还有N次像我上面讲的这种巧合“发生,很不幸,都发生在了哈林组。 所以啦,真正支持庾澄庆的人现在其实不大希望他去好声音,为什么呢?会被黑。不仅被那些网上黑子黑,还会被#¥%……&黑(你懂)。哈林算是仁至义尽,走人也是很正常的。 回答如满意请采纳谢谢啦。毕竟……我码这么多字也不容易啊。
2,能不能谈谈对中国好声音的看法?
电视节目有很多,为了照顾不同层次的需求,就出了不同的节目
娱乐节目,一般我认为就是作秀,基本都是假的,什么哭爹喊娘、什么可怜的生世、什么评委感动激动抢人,都是在不顾一切吸引眼球。吸引的是什么人?说白了就是无所事事的浅薄者。流行音乐也是一门学问,但想想,选了这么多秀,选出了什么有创作能力的人才没有?选出了什么对流行音乐有贡献的人没有?恐怕几乎没有。。。
这个节目最红的时候,我看了一眼,就没看了,假的很厉害
那样的大牌什么没见过,会为你的唱功倾倒?会为一个选手哭?会为争一个选手掐架?
说难听一点就是他的什么什么人死了他也未必会这么哭
电视节目有很多,为了照顾不同层次的需求,就出了不同的节目,虽然中国的好节目不多,但是你也可以选择自己想看的。有一些评论节目、纪实节目还是很好的,虽然你不一定认同他们的观点,但至少你可以动动脑子,不至于被娱乐、被麻痹成为一种没有思想的人。。。
3,大家对中国好声音的看法是?
我眼里的“中国好声音”
这个夏天什么节目最火爆?中国好声音!
这个夏天什么节目最有激情?中国好声音!
这个夏天什么节目最新颖独特?还是中国好声音!
以上,并不是我为中国好声音做广告,只是我对这个节目最直白的感受。我感觉它不同于以前我们所看的一些电视类选秀节目,它似乎有一种魔力使我们不得不去关注它。这种关注不同于“快乐女生”,不同于“花儿朵朵”,这种关注只属于它自己。我感觉,它让许多以前讨厌选秀类节目的人,开始关注这些节目,这其中包括我,我的母亲,还有很多其他的人。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它的成功已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为了写这篇东西,我甚至想把这个节目重新看一遍,以保证我说的没有实际性的瑕疵。但是我没有!谈娱乐节目,就是为了娱乐嘛。
我们先来说说中国好声音与一些选秀节目的不同之处。
首先,它的起源。我们都知道,在其他国家也有好声音的节目,比如“美国好声音”,“荷兰好声音”,“台湾好声音”等等。似乎“中国好声音”从血统上就比其他选秀节目要高贵得多,因为人家有“国际范儿”。就因为这个“国际范儿”,好声音的噱头已经很大了,这似乎让被国内的像“快乐女生”一样的超级弱智选秀节目折磨的体无完肤的喜欢音乐的中国人看到了一丝曙光,不由得发出感慨——中国的选秀类节目终于走出弱智年代,走向成长了。
其次,它的方式。网上热炒的八十万一个的“转椅”,就是人家独特的资本。以前的节目都是亮牌啊,打分啊,没什么新意,我们都已经快要看吐了。看看人家这,伴随着一声“呲”的声音,老师就给你转过来了,震撼啊。这不单单是新颖的问题,它还会牵动你的心弦,在想到底是转还是不转啊,遇到自己喜欢的还会不停的喊“转啊,转啊”,这样不由自主的你就上了人家椅子的套了,就会关注下去。因此,我觉得八十万一个的椅子不贵,价钱再高几倍都不算什么,因为它带来的价值是椅子本身价值所不能比拟的。
还有,所谓“中国好声音”,这个声音就必须得好!这个“好”,不仅包含唱的好的这个最基本的意思,最关键的是你的声音要有特色,你的唱法要能打动人心。所以我们在节目里经常看到一些我们感觉唱的很好的人,老师却没有转椅,就是因为这些人唱的还不错,但是没有自己的特色。这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我们安徽的那个皖西学院的组合了,编曲和声等等都很不错,但就像是庾澄庆老师评价的那样“唱的很不错,能称为中国好音乐,但是不是中国好声音”。这也不同于其他的选秀节目。我最反感的就是第一届超级女声的那几个,除了张靓颖,其他一群长得像老爷们,唱着老爷们声音的所谓的“超级女声”,这声音是够超级的,超级的都变性了。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中国好声音也是相当独特的。
几个特点说完了,该说说好声音的组成部分了。我认为,好声音主要只有导师和学员这两大部分。当然,后期有“媒体评审团”。为什么这么说呢?所谓好声音,就要从专业的角度去评判。以前的选秀节目为了增加互动,有“观众投票”的环节。这个举动是好的,增加节目的可玩性和趣味性,但是观众能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评判吗?显然是不能的,而且这容易给选手作弊的机会,不然当年的“春哥”凭什么拿第一?从这点上来说,评委决定学员的命运,还是很靠谱的。至于网络上的那些流言,谁爱信谁信,我只想说“尼玛的,为什么别人火了你就非得造谣?你他玛的是天生的贱吧?”(对不起,我不会文明的骂人)下面,咱就详细说说这两大部分。
一、导师
刚才说了,导师是这个节目的两大部分之一,所以导师很重要。先抛开其他的因素不谈,我们想到这个节目的主旨就是“好声音”,所以这里的导师在专业水平上应该是过硬的。我们来看看这四位导师是谁。
第一个不得不说的是刘欢老师。刘欢,一直屹立于歌坛之巅,在中国流行歌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流行歌坛“大哥大”。北京2008奥运会开幕式上,刘欢和莎拉·布莱曼演唱主题歌《我和你》。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主要教授《西方音乐史》等课程。
其次是庾澄庆老师。他是华语首席创作王 ,是一位自己作曲、编曲、演奏、演唱、制作的全能歌手,也是第一位荣登Unplugged的歌手。他的每张专辑必有二至三首歌为各大KTV点播冠军。
然后是那英老师。她是华语乐坛90年代首屈一指的实力派天后,多次在央视春晚演唱歌曲,出演过多部影视剧。她是中国流行乐坛最典型的一棵常青树。看看10年的排行榜年度金曲吧,她居然有8次位列年度10大金曲,1998和1999两年里甚至在10大金曲中分别占据两首。
最后是杨坤。中国著名创作歌手,2002年发行首张专辑《无所谓》一炮走红,极具辨识度的嗓音让他在整个华语乐坛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在音乐创作的道路上一直在不断的探索,并树立了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
以上,是我在百度百科里面搜到的东西,毕竟人家是权威。但是呢,对于这四位导师我自己也有着自己的理解。
对于刘欢老师,我的理解和上述是一样的,大哥大的水平不是盖的,说出来的都是很专业的东西,应该也是四位里名气最大的,这点从学员的表现里就能看得出。
对于庾澄庆老师,我是非常喜欢的。热情奔放,玩酷不羁,典型的老顽童角色。奔放的同时,也是非常的真诚。提到真诚,就不得不说杨坤了。在好声音的导师里,庾澄庆和杨坤不得不说是一对“活宝”。他俩经常斗嘴,相互的指责对方,当然是善意的。但是,他俩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非常真诚,一般就是有什么说什么。特别是到了后期十四进四的时候,两个选手唱完,主持人华少让导师给评价的时候,庾澄庆基本上不会说什么“我都很喜欢,没办法分好不好”这样的话,都是在点评完之后直接说喜欢某个学员。从这点上来说,庾澄庆老师的坦率表现的淋漓尽致。杨坤呢,喜欢某个学员就直接说“我真的很喜欢你”,甚至说“如果你不选我,我会很伤心”这样的话。俩人在一起也经常有很坦率的行为。记得当时平安来到中国好声音的时候唱的是一首《我爱你中国》,当时第一嗓子就技惊四座,但是后来只有杨坤一个人拍了他。后来点评的时候,庾澄庆很真诚的说“他唱的真的非常好,但是他得唱法不在我所能理解的范围,所以我不能选择他”,而杨坤当时的表情也是非常的认真,非常的真诚。就像平时的好哥们,开玩笑时什么都不在乎,在做正事的时候谁也不马虎。而且,有人说杨坤是“中国最性感的男人之一”,我认为是很正确的。性感不是所谓的外表之类的东西,是真正发自内涵的一种魅力。所以杨坤是这里面名气最小的导师,但是确实我最喜欢的导师。
最后说到那英。很多人都说那英虚伪,喜欢喊“好”、“我真的喜欢你”之类的话后却不选择人家,我却不这么认为。一个人的性格是多元化的。那英能在这样的场合像在大观园里面一样给学员叫好,本身也是率真的一种表现。在梁博与黄勇的那场较量中,那英的流泪绝不是伪装。至于叫好却不选择人家,我想这是每个导师自己的权利。就是说,我承认你唱得好,但是我对于自己的队伍有自己的考虑,所以我不能选你。基于这点来说,那英还是一个很好的导师的。
二、学员
基于好声音这种独特的晋级方式,好声音的优秀学员如火山爆发般呈现出一种井喷状态。因为没有排名,再加上两人共唱一首歌曲这种独特的PK方式,所以我们能够直观的感觉每个学员的孰优孰劣,每个学员的优点缺点。这种优缺点的直接呈现,这让我们感觉每个学员唱的都还是不错的,都有自己的几把刷子,都值得我们去倾听。这也就让观众对于学员的看法,对于自己心目中学员的去留像导师一样琢磨不定。
提到学员,我们就先按照导师的不同来划分,说说我对不同的组的印象。
第一个要提的就是刘欢组的学员了。在我的印象里,这一组的学员是所有组里面实力最强的。在十四进四的阶段,由于他请到了三宝老师,所以我感觉他这一组学员所演唱的歌曲的改编是最好的,而且学员演唱时的和音也是最棒的。
对于庾澄庆组,他们的演唱风格大多我不能接受,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人家的实力。而且在庾澄庆老师的调教下,他们也是让人不可小觑。
那英组,是拥有我喜欢的学员第二多的一组。而且汪峰老师的到来,也让我对摇滚乐的认知又加深了一步。
最后一组是杨坤组。杨坤不但是这四位里面我最喜欢的导师,而且这一组的学员也是我最喜欢的。我感觉他为学员们选的歌曲也是非常好。当年,排除他给丁丁和黄一选的那首《Baby》。
对于学员,我想我是没有资格对他们进行评判的,只是说一说自己对于他们的喜好。第一个我们提到吉克隽逸,她应该是中国好声音里面最最火爆的学员了。黝黑的肤色,高挑的身材,热情的笑容,奔放的台风,还有激情的演唱,让我们不得不去关注她。在好声音的最后阶段,我以为最终的冠军会在她和平安直接角逐,谁知道平安在杨坤组考核里就夭折,而梁博笑到了最后。不过,不管冠军是谁,吉克隽逸的名头是响彻大江南北了。至于网上的那些事,我想说的是——人怕出名猪怕壮,树大招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淡定就好。再一个就是权振东,沧桑的嗓音,稳定的发挥,“淡定”是其最形象的写照。对于最后他败给吉克隽逸,我认为不是实力上的差距,是因为他没有吉克隽逸适合包装,而且他没有话题。想要真正出名,没有话题可不行。多亮,是那英组我最喜欢的。醇厚的嗓音像刀郎,纯净的没有一丝杂质。张赫宣的声音充满了野性,但是他唱歌的时候又是比较安静的,所以他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感官冲击力......
说了不批判,但是还是忍不住。最想批判的就是李代沫。和大家一样,第一次听他唱《我的歌声里》也是有一种惊艳的感觉,但是慢慢地我感到的是反感。第一,过度的使用假音;第二,唱歌的时候该停顿的地方没有停顿,一直拉过去,给人不舒服的感觉,这点在他唱《如果没有你》里面体现的最为明显:第三,他唱歌对气息的把我很不好,总是把自己的声音保持在一个很高的音量上,是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过于饱满,这点在《如果没有你》里面也有所体现,大家可以听听感觉一下;最后,他的穿衣风格和他自己很不搭,虽然我自己也是这样。
几乎差点让我失去理性的就是吴莫愁了。她的唱法我真的不能接受,但是我依然要挺她,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去这样做,不是每个人都敢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最喜欢的就是平安了。在唱《我爱你中国》的第一嗓子“百灵鸟”的时候,我就震惊了。后面浑厚的高音不同于张伟女人般的尖锐高音,既有流行乐的音色,又有点接近于美声。他的音乐梦想我感觉比任何人的都要伟大。他的“Rock is my heart”让我心潮澎湃,我相信他的未来会像他的光头一样光芒万丈。平安,我顶你。
三、媒体评审团
在后期,他们也是中国好声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对他们的印象是没有良心,不用自己的良心去做事。在给徐海星打分的时候,他们有没有想到过自己的职业道德。网上对于徐海星的那些事,他们的评判到底公平不公平,自己心里没数吗?人家在酒吧驻唱关你们什么事?这和人家说自己的父亲有什么关系?本来人家好好地,是谁在炒作谁自己心里不清楚?炒作完了,为了自己的面子还去封杀人家,在投票的时候还那么不讲情面。
我想告诉他们——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你们作为“狗仔队”,那天死了别人也会像死了一只狗一样无所谓。自杀吧,别再给这个已经肮脏的体无完肤的社会再抹黑了,自生自灭吧!
还有,我想说的是,导师选谁不选谁,都是有着自己深切的考虑的。不单单是实力问题,还有好多深刻的原因,比如包装啊、形象啊、曲风啊、音色啊之类的。唱到最后,实力都是接近的,这些深刻的原因决定了好声音最终的赢家。我感觉只是被孔夫子教导了两千多年的我们无论如何摆脱不了“中庸”,最后梁博才笑到了最后。至于我们,就别再为自己喜欢的学员纠结了,娱乐娱乐就好。
最后,让我们为祖国的选秀节目走出弱智年代而庆贺吧!
4,如何评价杨坤这个歌手?
都说成为一位明星要经受“九九八十一难”,杨坤也不例外。杨坤在选择唱歌前干过。电工、铆工和焊工。在北漂期间,也十分坎坷,据悉曾经落魄到在大石桥下面卖艺献唱,也曾经在澡堂中睡觉休息。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位出生于内蒙古的大汉最终终于凭借《无所谓》这首歌一举成名,也许大家不知道,这首歌曲,曾经还被唱片公司退回过很多次。更加有趣的传说是这首歌曲是在杨坤在卫生间创作的。 一首《无所谓》让杨坤红遍大江南北,沙哑的声音成为了无数人模仿的对象。我们因为沙哑记住了杨坤,但我们不知道杨坤曾经因为沙哑伤心流泪。杨坤曾经在采访中讲述到,自己的嗓音最初也不是沙哑的,是很干净的那种,又细又尖。杨坤的声带小结做过一次手术,手术后医生嘱咐杨坤3个月后再唱歌,可以杨坤在3天后就忍不住唱歌,导致当时嗓子出来好多血,就是因为这个造就了杨坤现在沙哑的声音。祸兮福之所由,杨坤也许没想到沙哑竟然成为了自己的特色。 出了名的杨坤也成为了娱乐圈的流量明星。杨坤之前的事业巅峰应该是参加《中国好声音》。"我今年要开32场音乐会",相信很多人记得杨坤在这场节目上面的金句,因为自己在乐坛影响力方面不及那英,刘欢和庾澄庆,杨坤便想出了这个套路来激起学生的拜师欲。当时确实收到了很多优秀的徒弟,金志文和丁丁当时令人印象深刻。据悉杨坤在好声音结束确实举办了好多场演唱会,不过地点大多是在二三线城市,有些尴尬。 杨坤是一个非常具有个人特色的歌手。他的唱功属于中上游,并且还是创作。他的声音属于比较低沉的那种,并且富有磁性。杨坤早年是夜总会的驻场歌手,后来成了摇滚小生,经过10年的辛酸北漂,5年与抑郁症的抗争,50多次的搬家经历,终于有了名气。倘若不是成名后的“忆苦思甜”,这些数字谁又会在意。因其沙哑的嗓音比较独特,虽然观众非常熟悉的作品不多,但是让人都印象颇深,像是《无所谓》,《空城》等歌曲传唱度都很高,并且评价都很不错。
5,怎么评价杨坤的唱功,他在国内算是一流歌手吗?
我觉得杨坤的唱功是非常有特色的那种,而且这种特色非常鲜明,就你在很远的地方隐隐约约听到杨坤声音的话,你都会知道是杨坤唱的,因为杨坤的嗓音非常独特,声线非常有吸引力。加上杨坤那种独特的唱腔,你会觉得杨坤的唱歌感觉是十分有风格和特色的,而且唱功的功底也是很足,这些你其实你只需要通过一两首歌就能感受到。 其实杨我对杨坤还算有了解过,杨坤现在的这番有识别度和独特的嗓音,其实都是后天形成的,并不是先天嗓音就是这样,因为年轻那会在部队时候会经常去外面演出,这一晚上还要唱好几场,一场就是四五首歌曲,每首歌都是很高的歌曲,这唱久之后导致杨坤的嗓子坏掉了,后来才有了现在我们听到的杨坤这番嗓音,我觉得现在这番独特的嗓音和唱功,其实在年轻那会儿就有着很深厚的功底了,那会杨坤在部队的时候因为非常喜欢唱歌,而且唱得也还不错,部队的班长就帮杨坤录了第一首磁带歌曲,那会儿就唱得非常好了,就很有自己特色,杨坤的唱功我觉得一般人是模仿不出来他那种感觉的,也许你会模仿出他那种声音,但是感觉你无法达到他的那种感觉,所以我会杨坤的唱功非常独特,声音非常有识别度,包括在唱歌时的换气声你都不会听见,就把自己嗓音力度跟歌曲力度两者驾驭得非常好。 我觉得杨坤不能说算是国内一流歌手,但我觉得杨坤在歌坛中算是具有很鲜明的特色的,你就觉得杨坤的唱歌其实不亚于很多华语乐坛中的那些歌手,我觉得杨坤是国内歌手中声音的识别度和唱歌特色觉得是数一数二的,一个歌手其实说跟到底不是说他在歌坛中排名第几,我觉得是他这个人他的歌是否会让听众觉得有共鸣,也因为他这个人的唱功特色而记住他,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