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在中央大礼堂举行的著名会议,在中国举办了哪些国际会议?急

本文目录索引

1,在中国举办了哪些国际会议?急

5月1日 20:51 中国共产党历届全国代表大会简介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1年7月23-31日
地点:上海 浙江嘉兴
出席大会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7月31日,大会团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艘船上继续举行。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大会确定了党成立后的基本任务。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一大选举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三人组成的中央领导机关_中央局。
中央局书记:陈独秀
组织:张国焘
宣传:李达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2年7月16-23日
地点:上海 出席大会12人,代表全国195名党员。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大会分析了国际形势的基本特点,阐明了中国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大会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且指出要通过民主革命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创造条件,这是党对中国革命认识的一个新的重大突破。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员条件、党的各级组织和党的纪律作了具体规定。
二大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执行委员会。
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陈独秀 张国焘 蔡和森 高君宇 邓中夏
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3人(姓名不清)
中央执行委员会领导机构
委员长:陈独秀
组织:张国焘
宣传:蔡和森



^^^^^^^^^^^^^^^^^^^^^^^^

http://iask.sina.com.cn/ishare/browse_file.php?fileid=365654我的共享资料。当然,许多重要的会议如八七会议、瓦窑宝会议、八届十一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需要你自己去找相关资料。

在中国举办了哪些国际会议?急

2,中共一大二大三大四大五大六大七大八大中心议题及主要决议

1、中共一大 大会的中心议题是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 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 党的“一大”通过的党纲主要内容有: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 党的基本任务是从事工人运动的各项活动,加强对工会和工人运动的研究与领导;党的组织方面的规定为,在全党建立统一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地方组织必须接受中央的监督和指导等。 2、中共二大 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进一步讨论和确定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问题。 大会经过认真讨论,通过了《世界大势与中国共产党》、《民主的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议会行动》、《工会运动与共产党》、《国际帝国主义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少年运动问题》、《妇女运动》《共产党的组织章程》等9个决议案; 和《中国共产党章程》,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大会决定出版党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周报,蔡和森担任主编。 3、中共三大 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问题。 大会接受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于1923年1月12日通过的《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形式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大会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等文件。 4、中共四大 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研究和讨论中国共产党如何加强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工人阶级如何参加民族革命运动以及党在组织上和群众工作上如何进行准备的问题。 大会经过讨论,通过了《对于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大会代表报告之议决案》、《对于中央执行委员会报告之议决案》、《对于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代表报告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状况之议决案》、《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对于职工运动之议决案》; 《对于农民运动之议决案》以及对于青年运动、妇女运动、党的组织、宣传工作等11个决议案,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5、中共五大 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接受共产国际第七次大会关于中国问题决议案之决议》、《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案》、《土地问题决议案》、《职工运动决议案》、《组织问题决议案》、《对于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决议案》; 以及《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大会还发表了《为“五一”节纪念告世界无产阶级书》和《为“五一”节纪念告中国民众书》。 6、中共六大 这次大会主要是为了系统地总结第一次国内革命的经验教训,批判右倾投降主义和“左”倾盲动主义的错误,明确新时期革命的性质和任务而召开的。 大会通过了《政治决议案》、《苏维埃政权组织问题决议案》、《土地问题决议案》、《农民问题决议案》、《职工运动决议案》、《组织决议案提纲》、《宣传工作决议案》、《军事工作决议案(草案)》、《共青团工作决议案》、《妇女运动决议案》、《关于民族问题的决议》等。 大会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章》第四次修正案,通过了《定“广州暴动”为固定的纪念日的决议》以及关于党纲、大会宣言问题的决议。 7、中共七大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是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 大会通过了刘少奇修改党章的报告及新党章。大会通过了《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案》、《关于军事报告的决议案》及《关于死难烈士追悼大会的决议》。 8、中共八大 八大召开的目的和宗旨是:总结七大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号召全党要继承优良传统,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官僚主义。 大会讨论通过了《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中国共产党章程》 和 《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年至1962年)的建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共一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共二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共三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共四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共五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共六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共七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共八大

3,中共四大,五大,六大,九大,十大,十一大分别是哪年召开的?其内容是什么?

1、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研究和讨论中国共产党如何加强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工人阶级如何参加民族革命运动以及党在组织上和群众工作上如何进行准备的问题。 2、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当时革命的中心武汉召开,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 3、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苏联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的塞列布若耶乡间别墅召开,这次大会主要是为了系统地总结第一次国内革命的经验教训,批判右倾投降主义和“左”倾盲动主义的错误,明确新时期革命的性质和任务而召开的。 4、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69年4月1日─24日在北京举行,这次大会报告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为核心,全面肯定了“文化大革命”,分组讨论了政治报告和党章修改草案,并且通过了政治报告和党章修正草案。 5、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此次大会的议程是: (1)周恩来代表中央作政治报告。 (2)王洪文代表中央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并向大会提出中国共产党章程(草案)。 (3)选举中共第十届中央委员会。 6、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共有3项议程: (1)中央委员会的政治报告。 (2)修改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3)选举中央委员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4,在中央大堂举行的著名会议是哪个?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举行。出席大会的共755人,其中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着全党121万名党员。 任弼时主持开幕式,毛泽东致开幕词和闭幕词,并作了《论联合政府》的书面政治报告、关于形势和思想政治问题的报告、关于讨论政治报告的结论和关于选举的问题的讲话; 朱德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和关于讨论军事问题的结论;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和关于讨论组织问题的结论;周恩来在会上作《论统一战线》的讲话。 其历史意义: 七大历时50天,是党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极其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它总结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克服了党内的错误思想,使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于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规律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从而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与统一,为迎接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基础。

5,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及意义

1、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 2、中共七大召开的地点:延安3、杨家岭中央大礼堂。 3、中共七大召开的内容:毛泽东主持了大会,致开幕词,并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作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刘少奇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在大会讨论过程中,周恩来作了《论统一战线问题》的重要发言;由华北、华中、西北等几个有代表性地区的代表作了工作报告。大会完成了三个历史性的任务:决定了党的路线,通过了新的党章,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 4、中共七大召开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是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的。这次大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重要、最成功的一次代表大会,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这次大会,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实现了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空前团结和统一,它在总结了中国民主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 扩展资料: 在“七大”正式会议上,毛泽东主持了大会,致开幕词,并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作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刘少奇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在大会讨论过程中,周恩来作了《论统一战线问题》的重要发言;由华北、华中、西北等几个有代表性地区的代表作了工作报告。大会完成了三个历史性的任务:决定了党的路线,通过了新的党章,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是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 报告科学地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郑重地提出了中国人民强烈希望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基本要求。在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激烈斗争中,为了争取光明的前途,反对黑暗的前途。 毛泽东在报告中提出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报告还提出“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大会通过了刘少奇修改党章的报告及新党章。新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偏向。 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使全党有了在思想上工作上取得一致的牢固的理论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共七大使我党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6,中共七大召开时间地点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来源: 新华网 中共七大会场 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夜,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出席七大的代表共755名,其中正式代表547名,候补代表208名,代表全党121万党员,分为中直(包括军直系统)、西北、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华中和大后方8个代表团。党的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了毛泽东的理论贡献,指出:“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产生以来,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便是此种结合的代表。”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同志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党的许多卓越领导人对它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 七大之后,全党同志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团结一致,为推进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努力奋斗,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史胜利。

7,中共七大的召开时间地点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 大会的议程有四项:一、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代表中央委员会作了《论联合政府》的书面政治报告。二、1945年4月25日朱德作了《论解放区战场》的报告。三、1945年4月30日~1945年5月31日,周恩来、刘少奇、毛泽东分别做了发言。并且大会通过了毛泽东的政治报告和朱德《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 四、1945年6月9日选举中央委员会正式委员44人。1945年6月10日选举候补中央委员33人。 1945年6月11日,大会通过了刘少奇修改党章的报告及新党章。并且当日大会举行闭幕式,毛泽东作了《愚公移山》的闭幕词。 扩展资料: 七大对三大作风的概括和阐释,在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是一笔宝贵的政治财富。 大会还提出,要继续保持党的其他优良作风,诸如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等。毛泽东在大会开幕词中强调,“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 在大会闭幕词中,他借用“愚公移山”寓言,号召全党“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大会郑重地把毛泽东思想写在党的旗帜上,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使全党在思想上达到空前团结和统一。 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偏向。大会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使全党在组织上达到空前团结和统一。 邓小平后来评价说,从我们党的历史来看,我们全党成熟的标志是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七大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党的史册,起了继往开来的作用,为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资料: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8,中国共产党七大的时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全国121万名党员。早在1937年12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就通过了召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 在“七大”正式会议上,毛泽东主持了大会,致开幕词,并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作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刘少奇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在大会讨论过程中,周恩来作了《论统一战线问题》的重要发言;由华北、华中、西北等几个有代表性地区的代表作了工作报告。大会完成了三个历史性的任务:决定了党的路线,通过了新的党章,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 扩展资料: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或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省一级组织提出要求,全国代表大会可以提前举行;如无非常情况,不得延期举行。 主要职权: 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和选举办法,由中央委员会决定。 (一)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的报告; (二)听取和审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 (三)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 (四)修改党的章程; (五)选举中央委员会; (六)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共七大

9,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开始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

(1)表现:A.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们从理论到实践上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即是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工农武装割据”,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道路。B.1935年1月在长征中召开的遵义会议,不仅确立毛泽东为首的中央新的领导集体,而且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成功范例。C.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我党在北上抗日长征中发表了《八一宣言》,召开了瓦窑堡会议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党领导了“一二·九”运动,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原因:A.党及时总结了失败的经验教训,克服左、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B.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解决中国革命中的实际问题。C.形成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开始前夕这十年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相关史实的再认再现和分析、概括能力。第一问,主要从“中国共产党从理论到实践上对中国革命道路探索、召开遵义会议,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特别是当时急需要解决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以及根据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形势的变化对中国革命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调整,如召开了瓦窑堡会议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党领导了“一二·九”运动,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等方面来回答。第二问“试分析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原因”可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及时总结了失败的经验教训,克服左、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解决中国革命中的实际问题、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等方面进行回答。

10,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和初期,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

发布八一宣言、广泛开展统战工作、发动了”西安事变“。 1、1935年8月1日 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草拟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 2、10月1日,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的名义在巴黎《救国报》上正式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停止内战,抗日救国,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这个宣言对推动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和抗日救亡运动,起了积极的作用。 3、1936年12月12日,以张学良为首的国民党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国民党第十七路军,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多次进谏蒋介石无效反而遭到斥责后,被迫在西安扣留了前来部署“剿共”的蒋介石,发动了著名的西安事变。 中共中央正确地分析了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经过反复研究,确定了和平解决的方针,并派晋中之窗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等前往西安参加谈判。蒋介石于24日被迫接受联共抗日的条件。随后,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遭到蒋介石囚禁。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4、1937年7月8日 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指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中国的出路!号召全国同胞、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的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