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有哪些,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本文目录索引
- 1,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 2,常见的自然灾害都有哪些?
- 3,我国的自然灾害包括哪些
- 4,自然灾害的种类有那些?
- 5,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 6,自然灾害包括哪些种类
- 7,自然灾害分为几大类,分别是什么
- 8,自然灾害类型
1,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其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有七大类。
1、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有20余种,主要有以下种类:
(1)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城市积水;
(2)雨涝:内涝、渍水;
(3)干旱:农业、林业、草原的旱灾,工业、城市、农村缺水;
(4)干热风:干旱风、焚风;
(5)高温、热浪:酷暑高温、人体疾病、灼伤、作物逼熟;
(6)热带气旋:狂风、暴雨、洪水;
(7)冷害:由于强降温和气温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树受害;
(8)冻害:霜冻,作物、牲畜冻害,水管、油管冻坏;
(9)冻雨:电线、树枝、路面结冰;
(10)结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冻,雨雪后路面结冰;
(11)雪害:暴风雪、积雪;
(12)雹害:毁坏庄稼、破坏房屋;
(13)风害:倒树、倒房、翻车、翻船;
(14)龙卷风:局部毁坏性灾害;
(15)雷电:雷击伤亡;
(16)连阴雨(淫雨):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粮食霉变等;
(17)浓雾:人体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风切变:(飞机)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
2、海洋灾害
海洋灾害主要有如下种类:
(1)风暴潮:包括台风风暴潮、温带风暴潮;
(2)海啸:分遥海啸与本地海啸2种;
(3)海浪:包括风浪、涌浪和近岸浪3种,就其成因而言又分台风浪、气旋浪;
(4)海水;
(5)赤潮;
(6)海岸带灾害:如海岸侵蚀、滑坡、土地盐碱化、海水污染等;
(7)厄尔尼诺的危害。
3、洪水灾害
(1)暴雨灾害;
(2)山洪;
(3)融雪洪水;
(4)冰凌洪水;
(5)溃坝洪水;
(6)泥石流与水泥流洪水。
4、地震灾害
(1)构造地震;
(2)隔落地震;
(3)矿山地震;
(4)水库地震等;
5、农作物生物灾害
(1)农作物病害:主要有水稻病害240多种,小麦病害50种,玉米病害40多种,棉花病害40多种及大豆、花生、麻类等多种病害;
(2)农作物虫害;主要有水稻虫害252种,水麦虫害100多种,玉米虫害52种,棉花虫害300多种,及其它各种作物的多种虫害;
(3)农作物草害:约8000多种;
(4)鼠害。
6、森林生物灾害
(1)森林病害:2918种;
(2)森林虫害:5020种;
(3)森林鼠害:160余种。
2,常见的自然灾害都有哪些?
中国国土空间上常见的自然灾害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洪涝、干旱灾害,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是地理环境演化过程中的异常事件,却成为阻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之一。 自然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共同组成的地球表层变异系统,灾情是这个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且对人类社会造成了的危害的现象和事件。 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龙卷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扩展资料: 自然灾害的主要影响: 1、灾难会带来实质性的创伤和精神障碍; 2、绝大多数的痛苦在灾后一两年内消失,人们能够自我调整; 3、由灾难引起的慢性精神障碍非常少见; 4、有些灾难的整体影响可能是正面的,因为它可能会增加社会的凝聚力; 5、灾难扰乱了组织、家庭以及个体生活。 自然灾害会引起压力、焦虑、压抑以及其它情绪和知觉问题。影响的时间以及为什么有些人不能尽快适应仍然是未知数。在洪水、龙卷风、飓风以及其它自然灾害过后,受害者会表现出恶念、焦虑、压抑和其它情绪问题,这些问题会持续一年。 一种极度的灾难的持续效果,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即经历了创伤以后,持续的、不必要的、无法控制的无关事件的念头,强烈的避免提及事件的愿望,睡眠障碍,社会退缩以及强烈警觉的焦虑障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自然灾害
3,我国的自然灾害包括哪些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1.气象灾害
(1)洪涝(2)干旱(3)热带气旋(4)低温冷害
2.地质灾害
(1)地震(2)滑坡(3)泥石流
3.森林火灾
4.农林病虫草鼠害
除上述突发性自然灾害之外,我国的环境灾害也十分严重。水土流失、荒漠化、盐渍化、地面沉降、海水入侵、酸雨、淡水资源短缺、生物物种灭绝和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等人为灾害在我国也相当突出。
4,自然灾害的种类有那些?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
世界范围内重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包括: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等。
洪涝 它是因降雨过多或强度过大(暴雨或大雨),引起江河决堤、山洪暴发、淹没田地、毁坏建筑、人员伤亡的水灾。
干旱 干旱是久晴。高温、持续少雨或不雨的气象灾害。
热带气旋 是一种源于热带洋面的低气压大气涡旋。按其中心附近风力大小分成四级:风力6~7级为热带低压,8~9级为热带风暴,10~11级为强热带风暴,12级及其以上为台风。
现在我们已经发现许多自然灾害在发生前常出现各种先兆,比如地震发生前的各类动物异常行为。那么回光返照现象表现在哪里呢?运用到灾害领域里是指某种灾害出现时,自然界中地某种现象往往会呈现出一种相对平静、正常的状态。
现在已发现台风来临前,四周无风。
还有,在大地震来临前往往也是相对平静,人们察觉不出来。平时小虫子的叫声,青蛙闹嚷声,一声儿都没有了,静得反常,静得叫发怵,灾难突发于这万籁具寂得夜间。
对于春旱、夏旱的预防目前主要通过水利工程,如提高水库、小水窖、小水塘的利用率来解决。
冰雹来临时常常伴有的大风、暴雨、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主要是通过人工方法预防冰雹,方法可分为“防和消”。
当然,通过植树造林,调节气候, 尽快改善自然环境,才是预防自然灾害最有效的办法。
5,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
自然灾害
地震
火山
海啸
龙卷风
泥石流
沙漠化
干旱
洪涝
环境污染和破坏
大气污染
酸雨
臭氧层破坏
水污染
固体废物
地面沉降
生物多样性变化
赤潮
水土流失
6,自然灾害包括哪些种类
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
干旱、洪涝、山洪、台风、龙卷风、冰雹、风雹、霜冻、暴雨、暴雪、冻雨、大雾、霾、雾霾、浮尘、扬沙、沙尘暴、雷电、雷暴、球状闪电等气象灾害;
火山喷发、地震、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
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
7,自然灾害分为几大类,分别是什么
自然灾害的分类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根据不同的考虑因素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在中国发生的重要的自然灾害,考虑其特点和灾害管理及减灾系统的不同可归结为七大类,每类又包括若干灾种:
(1)气象灾害:包括热带风暴、龙卷风、雷暴大风、干热风、干风、黑风、暴风雪、暴雨、寒潮、冷害、霜冻、雹灾及旱灾等。
(2)海洋灾害:包括风暴潮、海啸、潮灾、海浪、赤潮、海冰、海水侵入、海平面上升和海水回灌等。
(3)洪水灾害:包括洪涝灾害、江河泛滥等。
(4)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塌陷、火山、矿井突水突瓦斯、冻融、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等。
(5)地震灾害:包括由地震引起的各种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如沙土液化、喷沙冒水、城市大火、河流与水库决堤等。
(6)农作物灾害:包括农作物病虫害、鼠害、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环境灾害等。
(7)森林灾害:包括森林病虫害、鼠害、森林火灾等。
8,自然灾害类型
(一)按灾害成因划分 1.地质灾害 1)地震(包括火山爆发和海啸)、水土流失; 2)崩塌(包括雪崩)、荒漠化; 3)滑坡、蠕动、泥石流; 4)塌陷(包括地面沉降、海面上升)。 2.气象灾害 1)大风(包括龙卷风)、台风; 2)风暴潮(包括咸潮); 3)洪水、内涝、干旱; 4)寒露风、冻害、雷暴、持续高温; 5)沙尘暴。 3.生物灾害(包括生态灾害等) 1)虫灾; 2)赤潮; 3)生物入侵。 通常生物灾害由其他灾害诱发会变得更加严重。 (二)按灾害发生速度划分 1.突发性灾害 特点:①部分物质是整体运动;②发生突发性;③在某地频发,具体位置容易确认;④一次性释放能量高,对局部地区有摧毁性破坏。 2.长期性灾害 特点:①以部分物质颗粒的延续运动为主;②总体运动速度比较慢、延续时间长,有较大范围的区域性和地理背景;③初期不易确定灾害损失的严重性,最终发展成惨重的灾害且难以复苏,如干旱、荒漠化、海浸、大气污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