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档立卡户是什么意思,建档立卡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索引
1,建档立卡是什么意思?
建档立卡是省扶贫办为了进行精准扶贫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是摸清贫困人口的情况。 建档立卡的具体内容: 第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坚持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 第二,专项扶贫措施要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 第三,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就是要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进行精准识别,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明确帮扶主体,落实帮扶措施,开展考核问效,实施动态管理,检查帮扶责任人履职情况和贫困对象脱贫情况。 第四,对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进行监测和评估,分析掌握扶贫开发工作情况,为扶贫开发决策和考核提供依据。 扩展资料:贫困户建档立卡需要满足的条件: 1、整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否低于同期国家扶贫标准(2017年是3300元,2018年与2017年保持一致); 2、家庭成员中没有在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村委会工作的; 3、家庭成员不能在城镇或者其他乡镇有房产、门店、公司等; 4、家庭成员不能拥有价值5万元及以上的轿车、农机设备; 5、自己有多年购买了五险一金的; 6、家里土地常年处于未耕种状态或者租出去给他人耕种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档立卡贫困户
2,什么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对贫困户进行建档立卡就是将各省的贫困户人员建立相关的档案,将各个贫困户真实情况记录在档案内,并发放相应的贫困卡。并且以县作为单位按照一定的规模进行控制、进行分级、进行准确识别和管理,并对每一个贫困户建立档案立卡,同时还创建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1、建档立卡贫困户是国家的一个重要措施,对于每个贫困户进行统计、核实、确认并进行建档立卡。2、贫困卡进行建要立卡要进行精准的识别,进行具体分析贫困原因,要帮助扶贫需求,真正将帮扶落到实处,并在短时间内帮助到贫困户脱贫。3、对于贫困地区进行监测和评估,全面分析和掌握扶贫开发的详情,为解决贫困收集相应的资料和数据。4、在确保完成扶贫的标准之下,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贫困户识别工作,并将收集的信息统一登记在网络系统当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是指的是在各个省份已经存在的工作基础上面,将扶贫开发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规定进行有效的连接在一起。在建档的时候必须完成相应的审批流程,创建档案,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识别出真正的贫困户,对贫困户进行健全的档案,为之后的帮贫扶贫提供有力的证据和资料。《扶贫手册》包括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等六个方面内容。按照《贫困人口规模分解参考方法》各省将报国务院扶贫办核定后的贫困人口识别规模逐级分解到行政村。第三步:乡镇人民政府对各村上报的初选名单进行审核,确定全乡(镇)贫困户名单,在各行政村进行第二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办复审,复审结束后在各行政村公告。第九步贫困户信息要及时更新,并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贫困户动态调整。
3,农村建档立卡是什么意思?
建档立卡:就是建立贫困户的相关档案,把贫困户的困难程度记录在案,并分发相应的贫困卡。 这样顾名思义,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是已经完成审批流程,建立了贫困档案,并获得贫困卡的贫困家庭。 建档立卡是省扶贫办为了进行精准扶贫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是摸清贫困人口的情况。 建档立卡的户会公示,也可到当地扶贫办查找。就是将贫困户信息进行建档立卡,及制作一个档案,里面包含贫困户的各类信息,这是针对贫困户,要通过村里面评选出来。 扩展资料: 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就是要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进行精准识别,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明确帮扶主体,落实帮扶措施,开展考核问效,实施动态管理,检查帮扶责任人履职情况和贫困对象脱贫情况。 对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进行监测和评估,分析掌握扶贫开发工作情况,为扶贫开发决策和考核提供依据。 建档立卡的主要信息:包括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等六个方面内容。 一是如你户符合学前教育条件,免除保教费; 二是如你户符合义务教育条件,免学杂费、教科书、作业本,享受寄宿生补助,小学生每生每期500元、初中生每人每期625元,享受营养改善计划; 三是如你户符合高中教育条件,免除中等职业学校非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学生学费,免除普通高中教育学费,发放国家助学金,继续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中职学生发放生活补助每生每年1000元; 四是如你户符合2016年秋季及以后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条件,按照每生每年4000元的标准给予资助(其中学费资助2000元、生活补助2000元),直到学业结束。休学期间,暂停发放资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建档立卡贫困户
4,建档立卡贫困户是什么意思
建档立卡贫困户是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坚持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 简单来说, 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是根据一定的收入标准,来对各个地区的贫困农民进行建档,然后给与一定的经济扶持。这样可以帮助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的人减轻经济负担,早日脱离贫困。 专项扶贫措施要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 建档立卡贫困户首先是在县扶贫办和乡镇人民政府指导下,按照分解到村的贫困人口规模,农户自愿申请,各行政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形成初选名单,由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实后进行第一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 然后在省级人民政府指导下,各县应统筹安排有关帮扶资源,研究提出对贫困户结对帮扶方案,明确结对帮扶关系和帮扶责任人,进行相关的资助和扶持。 扩展资料: 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标准是以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不变价)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为识别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各省)在确保完成国家农村扶贫标准识别任务的基础上,可结合本地实际,按本省标准开展贫困户识别工作,纳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统一管理。 原则上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规模8249万人为基数。省级统计数大于国家发布数的,可在国家发布数基础上上浮10%左右;个别省级统计数与国家发布数差距较大的,上浮比例可适当提高。具体识别规模经省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后,由省扶贫办报国务院扶贫办核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建档立卡贫困户
5,啥是建档立卡户
法律分析:建档立卡户指贫困户,贫困户的退出以户为单位,以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当年国家贫困标准、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为主要衡量指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超过当年国家贫困标准的低保家庭,视为脱贫人口。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第五十四条 国家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支持乡村提高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标准正常调整机制,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随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国家支持农民按照规定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鼓励具备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和农业产业化从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国家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提高农村特困人员供养等社会救助水平,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年人以及残疾人、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支持发展农村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