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菡萏和荷花的区别,芙蓉 芙蕖 莲花 菡萏 是不是都是荷花的别称?

本文目录索引

1,芙蓉 芙蕖 莲花 菡萏 是不是都是荷花的别称?

荷花,别称莲花、芙蓉、菡萏。花叶张开呈圆盾形,花型大,花色有白、粉、红、紫、洒金几种。品种大体分为子莲、藕莲、花莲三大品种群;荷苞又分为单瓣形、复瓣形、重瓣形三种,在我国已经有三千多年的栽种史了。白洋淀中的荷花淀,荷花集中,花期较长,又以孙犁的一篇《荷花淀》而远近闻名。

刚进5月,荷花淀里已开始有荷苞了。那荷苞紧紧环抱,仿佛是人们双手合十。荷苞里裹着幼嫩的莲蓬,无论莲房还是花蕊,都是金黄色;花蕊里小小的柱头向里弯着,拱卫着莲房。这种极似双手合十的外形,金黄、圣洁的颜色以及花蕊拱卫的体态,都引发人们一种遐想:虔诚的佛教弟子们的顶礼膜拜。佛教将莲花尊崇为圣花,并将莲花的美德归纳成“常、乐、我、净”四德,足见对荷花的推崇了。

荷苞初绽时,先是由幼小的、泛着绿色荷苞开始,继而逐渐丰满起来。这时的荷苞已开始泛着光泽,白莲呈藕白色,红莲则由浅红逐渐加深颜色,花瓣也膨松起来。不知哪天,晚上的荷苞,第二天早上已是荷花绽放了。清水涤荡过的花瓣,既无点滴污痕,又无丝毫妖艳之态,那才是“未花叶自香,既花香更别”,花香与叶香随风飘拂,融为一片。

古往今来的诗人们多以在西子湖畔赏荷为一大乐趣,写下不少诗文。其实,到白洋淀赏荷那是别有情趣的,尤其是荷苞初绽之际,更有其独特韵味。西子湖的荷清透轻灵,而白洋淀的荷却是格外热烈浓重,人们看过后,有一种“白洋五日看花回,馥馥莲芳入梦来”的感觉。

芙蓉 芙蕖 莲花 菡萏 是不是都是荷花的别称?

2,请问菡萏是荷花还是莲花?

菡萏,荷花的别称。又称莲花、水芝、水华、水芙、水旦、水芙蓉、泽芝、芙蕖、玉环、六月春、中国莲。   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   

《尔雅·释草》:“荷,芙渠……其华菡萏。”《诗·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明·李渔《闲情偶寄·莲科种植部》:“迨至菡萏成花。”又如:“九龙吐水浴身胎,八部神光曜殿台,希奇瑞相头中现,菡萏莲花足下开。”“菡萏花开鸳并立,梧桐树上凤双栖。”

菡萏怡景是成都的一家装饰公司。

3,李璟《浣溪沙》鉴赏

鉴赏: 这是一首伤春词、春恨词。词人赋恨在者所在多有,然惯用暗笔,像这首在词中点明“春恨”还是罕见的。词的上片从落花无主着笔,写春恨所以产生的触媒;下片从思念难解立意,将春恨产生的根源揭示得含蓄而又深沉。作者用了词家惯用的对景抒情的手法,然而却用得很不一般。 词的开头头先来了句“手卷真珠上玉钩”,即非景语,也非情语,而是客观平直的叙述,算不上以景呼情,也算不上以情唤景。首句“真珠”二字或作“珠帘”,但正如古人所云:“言‘真珠’,千古之善读者都知其为帘,若说‘珠帘’,宁知其为真珠耶! 是举真珠可包珠帘,举珠帘不足以包真珠也。后人妄改,非所谓知音。”“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二句委婉、细腻,卷帘本欲观省景物,借抒怀抱,而既卷之后,依旧春愁浩荡。可见,“锁”是一种无所不在的心灵桎梏,使人欲销愁而不可得。 而“春恨”并不是抽象的,“风里落花谁是主”,风不仅吹落花朵,更将凋零的残红吹得四处飞扬,无处归宿。在这里可以看到的是人的身世飘零,孤独无依。上片结句“思悠悠”,正是因此而思绪萧索,悠然神往。 下片从人事着笔,是对春恨的进一步申说,也是“思悠悠”的直接结果。“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则点出了“春恨”绵绵的缘由所在。此句反用西王母与汉武帝典故。据说三足的青鸟是西王母的侍者,七月七日那天,汉武帝忽见青鸟飞集殿前,遂后西王母即至。 然而所思主人远在云外,青鸟也不为之传信,思念难解的主人公就更加感到春恨的沉重了。“丁香结”本是丁香的花蕾,取固结难解之意,诗人多用它比喻相思之愁的郁结不散,如李商隐《代赠》诗有句:“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璟的独创就在于将丁香结化入雨中的境界,使象征愁心的喻体丁香花蕾更加凄楚动人,更加令人怜悯,“青鸟”、“丁香”二句合看又恰是一联工稳的对仗,一人事,一时景,这律诗般的俊语将思念难解之情写得既空灵透脱而又真挚实在。至此,词的感情已经十分浓郁、饱满。 当手卷真珠上玉钩的时刻,已经春恨绵绵;风里落花无主,青鸟不传信,丁香空结,则徒然的向往已经成为无望,这已是无可逃避的结局。最后以景语作结:“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楚天日暮,长江接天,这样的背景暗示着愁思的深广。“ 接天流”三个字让人想起“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这一意境而言,李璟李煜父子是一脉相承的。另外,从整首词来看,末句的境界突然拓展,词中的一腔愁怀置于一个与其身世密切相关的历史地理环境中,与心灵的起伏波动也是密切相合的。 那充满“春恨”的人事内容究竟具体何指。据马令《南唐书》卷二十五载:李璟即位,歌舞玩乐不辍,歌师王感化尝为之连唱“南朝天子爱风流”句至再三再四以剌之,李璟遂悟,作《浣溪沙》二阕并手书以赐感化,其中就包括这一首。 这样看来,词中的春恨就不是这位风流天子对景抒情的一般闲愁,很可能是南唐受周威胁时的危苦感慨,而“青鸟”句就是忧国之思的深沉寄托了。 扩展资料: 正文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白话译文 卷起珍珠做的帘子,挂上帘钩,在高楼上远望的我和从前一样,愁绪依然深锁。风里的落花那么憔悴,谁是它的主人呢?这使我越想越加茫然。信使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我回头眺望暮色里的三峡,看江水从天而降,浩荡奔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浣溪纱

4,这是莲花还是荷花?解释解释

这是睡莲 ------------------- 荷花和莲花是同一种花的不同叫法 荷花的叶子很大,而且大多会高出水面很多。荷花的花朵,也离水面很高,比和也还高。 睡莲的叶子浮在水面,贴在水面。睡莲的花,也离水面很近。睡莲的叶子有一个缺口。荷叶没有缺口。 这是荷叶与荷花 ------------------------------------------------------------------------------------------------------------- 这是睡莲的花和叶子

5,荷花与莲花的区别

荷花即是莲花 二者是同一种植物,现在大多称为荷花。其实荷花是最早的名字,就像郑风的诗中所写:“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只要有水的地方荷花就能绽放,其实荷花还有另外一个名字——菡萏,它是指荷花的花朵,是未绽放的花朵。 荷花之所以有称为莲花是有一定宗教意义的。荷花是印度的国花,印度有时佛教的发源地,莲与佛彼此联系,当地人大多称为莲花。 荷花与睡莲的区别 睡莲通常也被叫作莲花,那么睡莲和荷花又有什么区别呢? 睡莲是与荷花是同科不同属的植物。睡莲是睡莲科睡莲属的水生植物,是比较名贵的品种,外形和荷花相似,叶片浮在水面,有花中睡美人之称。 荷花是睡莲科莲属的水生植物,与睡莲的最大区别是叶子和花挺出水面。 形态上的区别 荷花: 荷花的花和叶高挺水面水面,也叫做挺叶,有的能高出水面1米多,亭亭玉立! 睡莲: 睡莲的花和叶大多是浮在水面的,高挺一点而贴近水面。叶片上有明显的V型缺口。 价值区别 荷花: 多个部分可以食用,如莲子、莲蓬、莲藕。其茎叶还可以入药。 睡莲: 睡莲能应用的部分相对较少,只有花朵可以使用,可以泡茶或制作香水,香气四溢!

6,莲花 荷花 芙蓉 芙蕖有什么区别?

莲花又称作荷花,是大家熟悉的水生花卉,属睡莲科植物,最容易识别的方法是莲花的叶片表面有绒毛,且成叶会挺出水面,叶片为盾形、没有缺口; 睡莲文雅的古称是“芙蓉”,临沂的土语称作“芙蕖”。多是栽种在深盆里,置放于浅水。 芙蓉也是莲花的别称。 芙蕖也是荷花的别称。 但是平时我们也常见的睡莲,其实就是与荷花有所不同,这两者极易混淆。因此莲花就是荷花,荷花就是莲花,但睡莲仍就是睡莲。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有力的证据哟.

7,芙蓉、芙蕖、莲花、菡萏是不是都是荷花的别称?

荷花:
1.以外形命名:芙蓉、芙蕖、菡萏、莲花、藕花
2.以其生长习性命名:水芝、水花、水芸、水旦、水目、泽芝
3.以荷花圣洁高雅的气质命名: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宫仙子、玉环
古人总喜欢将竹子和荷花放在一起描述,不知是我迎合了古人的兴致,,还是大家都有相同的感受。从杜甫的“风含翠篠娟娟净,雨浥红蕖冉冉香”,到孟浩然的“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还有王维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也许这两种植物都有着洁净、高雅的气质,所以人们都由衷地喜欢和赞美。佛家将青莲比喻为佛眼,有“目如广大青莲花”之说。据说青莲花产于印度,我可是从来没有见过青色的莲花,一定是清净香洁,不知和白莲花相比,那个更美。《爱莲说》“涿青莲而不妖”的句子大概就是因此而有感而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