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索引
1,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什么意思?
意思是: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出处】《七步诗》——两汉: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扩展资料 1、《七步诗》创作背景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上位,称帝为魏文帝。由于争封太子这段经历让曹丕无法释怀,在他称帝后,他仍对曹植耿耿于怀,就想方设法要除掉他。曹植知道哥哥存心陷害自己,可自己无法开脱,只好在极度悲愤中七步之内应声成诗。 2、《七步诗》鉴赏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3、《七步诗》作者介绍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生于东郡甄城(今山东甄城,一说莘县),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2,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全首诗是什么?
全诗为: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译文: 煮豆来做豆羹,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出处:三国·魏·曹植《七步诗》 扩展资料: 开头两句,写煮豆要达到的目的,即要把豆子“漉菽以为汁”。要把固体的豆子化成液体的“汁”,那要投入多大的火力啊,可偏偏烧豆子用的燃料是“萁”,就是和豆子“本是同根生”的豆梗子。从这两句文字看来,诗人似乎不动声色,然而却蕴藉了极为沉郁的情感,并且逐渐地升华。拿豆梗子来煮豆,最后又用“相煎何太急”形象地说明了骨肉相害的残酷性。 通过这首诗,一方面固然要赞赏曹植的才思敏捷,比喻形象。但更重要的还是要体会曹植处于如此险恶的环境中所发出的痛苦心声。取譬生动贴切,感情沉郁愤激,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意思是:你我本是同条根生长出来的,你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 还有几句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全文是六句,一个版本全文是四句。最早见于《世说新语》的“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第一个版本;后由《三国演义》改编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第二个版本。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版本都没有在史书中出现。《世说新语》的定位偏向小说集,所以这首诗在作者是不是曹植这一方面也有争议,但是广泛传播的作品里都认为是曹植所作。另外,现在的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里采用的是版本一。 版本一: 《七步诗》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译文:煮豆来做豆羹,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版本二: 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译文: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根上生长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豆子和豆萁都是来自于豆本身。豆萁也就是大豆的豆秸,是大豆脱粒后剩下的茎,晒干后可以当柴烧。还没有脱落晒干之前是绿色的,如下图所示: 豆秸晒干之后,大豆脱粒,晒干的豆秸当柴烧。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曹丕和曹植都是曹操之子,且同为一个母亲,是真正的同胞手足。只是曹操曾想立曹植为嗣,因为曹植的才智高于曹丕。后来曹丕做了皇帝仍忌惮曹植,加以迫害,限他行七步内做诗一首才能免死。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作者用同根而生的豆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豆萁在锅底下燃烧煎煮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了作者被兄弟相逼的无奈和处境艰难。 补充拓展: 豆:豆子。 菽(shū):也是豆子的意思。 漉(lù ):过滤。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锅。 燃:燃烧。 ”本自”也曾见“本是”
4,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全首诗是什么?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出自《七步诗》,作者:曹植。 原文: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译文: 煮豆来做豆羹,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扩展资料: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前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曹植以“豆”自喻,一个“泣”字充分表达了受害者的悲伤与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