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届六中全会,十一届六中全会全称是什么?
本文目录索引
- 1,十一届六中全会全称是什么?
- 2,中国共产党成应以来重要会议的名称,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 3,1938年的六届六中全会说了些什么?
- 4,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指的是
- 5,六届六中全会全称,时间
- 6,六届六中全会意义
- 7,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的历史意义
- 8,六届六中全会历史意义
1,十一届六中全会全称是什么?
全称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1981年6月27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一百九十五人,候补中央委员一百一十四人,列席的五十三人。 981年6月27~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一致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决议》肯定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地评价了建国32年来的功过是非,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扩展资料: 《决议》指出: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党在一切工作中的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长时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艰难环境里进行革命活动的无比宝贵的历史经验的总结。 如此循环往复,使领导的认识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样,毛泽东同志就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同党的群众路线统一起来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2,中国共产党成应以来重要会议的名称,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具体可以参考这里http://guoqing.china.com.cn/node_7165830.htm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走过了91年的光辉战斗历程。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中,又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这一段段艰难探索的岁月中,有过很多重大会议,它是党的领导集体共同智慧的结晶,在历史选择的关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革命和国家建设的发展方向。
一定要采纳!
3,1938年的六届六中全会说了些什么?
全会的主要任务是总结抗战以来的经验教训,确定党在抗战新阶段的基本方针和任务,解决党内一度出现的右倾错误,统一全党的认识和步调。会上,毛泽东代表中央政治局作了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和会议结论。此外,张闻天、周恩来等同志也分别向会议报告了各方面和各地区的工作情况。最后,由王稼祥致闭幕词。全会通过了《中共扩大的六中全会政治决议案》,批准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政治局的正确路线。
4,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指的是
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于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在延安桥儿沟召开。参加会议的中央委员和党中央各部门、全国各地区的领导干部共53人,是党的六大以来到会人数最多的一次中央全会。全会批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政治局的路线,基本上克服了抗战初期王明左倾错误,统一了全党的思想、推动了党的各项工作迅速发展。
[1] 全会由张闻天致开幕词。选举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王明、张闻天、项英、博古、康生、王稼祥、彭德怀、刘少奇、陈云12人组成大会主席团。李富春为大会秘书长。全会根据毛泽东的报告通过了《中共扩大的六中全会政治决议案》、《关于各级党委暂行组织机构的决定》、《关于中央委员会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关于各级党部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等重要文件。
5,六届六中全会全称,时间
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是为了总结抗战以来的斗争经验,纠正王明在抗日战争前期的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明确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以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而召开的会议。 历史意义 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当时的情况下,还没有条件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这次全会正确地分析了抗日战争的形势,规定了党在相持阶段的任务,为实现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进行了全面的战略规划。 这次全会基本上克服了王明的右倾错误,再次强调中国共产党必须独立自主地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战争,从而使全党统一于中央正确路线的指导之下,推动了各方面工作的发展。这次大会还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相结合的原则,肯定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从而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6,六届六中全会意义
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这次全会正确地分析了抗日战争的形势,规定了党在相持阶段的任务,为实现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进行了全面的战略规划。这次全会基本上克服了王明的右倾错误,再次强调中国共产党必须独立自主地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战争,从而使全党统一于中央正确路线的指导之下,推动了各方面工作的发展。这次大会还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相结合的原则,肯定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从而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7,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的历史意义
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当时的情况下,还没有条件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这次全会正确地分析了抗日战争的形势,规定了党在相持阶段的任务,为实现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进行了全面的战略规划。这次全会基本上克服了王明的左倾错误,再次强调中国共产党必须独立自主地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战争,从而使全党统一于中央正确路线的指导之下,推动了各方面工作的发展。这次大会还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相结合的原则,肯定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从而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8,六届六中全会历史意义
法律分析: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是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它正确分析了抗日战争的形势,规定了党在抗战新阶段的任务,为实现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进行了全面的战略规划。它基本上克服了党内以王明为代表的右倾错误,进一步确定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统一了全党的步调,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迅速发展。 法律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 第十九条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或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省一级组织提出要求,全国代表大会可以提前举行;如无非常情况,不得延期举行。 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和选举办法,由中央委员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