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是什么
本文目录索引
- 1,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是什么
- 2,什么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3,形而上学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有什么区别
- 4,形而上学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
- 5,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特点是什么?
- 6,形而上学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
1,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是什么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又称机械唯物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用形而上学观点解释宇宙的唯物主义哲学;狭义指西方哲学史上第二种唯物主义形态,即16~18世纪的唯物主义哲学。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亦称机械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二种形态。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和认识论问题的哲学学派。以17、18世纪西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为典型。它承认世界是物质的,在反对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起过积极作用。例如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布斯认为,哲学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物体是不依赖于人们思想的东西,它是世界上一切变化的基础。世界上除了具有广延的物体之外,不存在其它任何东西。从这一观点出发,他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批判了宗教神学和笛卡儿的二元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还包含某些辩证法因素。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具有四个特性,亦是局限性:第一:机械性,它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企图用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现象,甚至把人和动物都看成受力学规律支配的机器,因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称机械唯物主义;第二:形而上学性,它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彼此孤立的、在本质上是不发展变化的;第三:直观性,它对待世界、认识,都缺乏实践的观点;第四:不彻底性:它只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否认自然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否认事物内部因矛盾而引起的发展变化,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实质上是不变的,即使有变化,也不过是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没有质变,也没有飞跃;离开人的社会性,不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把认识看作是直观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把抽象的理性、天性、情感等属于社会意识的现象当成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而出现的,是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随着社会历史和科学的发展,它被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代替。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二元论,既唯物又唯心,所以它存在唯心史观和二元论的局限。同时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为机械唯物主义,机械性又是它的一个局限。但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是坚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所以不可知论并不是它的局限。因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局限有:唯心史观、机械性、二元论。
2,什么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就是机械唯物主义,它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猜测的弱点,强调实证材料,而且研究也深入和细化了。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在于:1机械性,因为当时机械运动的研究最为发达,所以倾向于用机械运动解释一切,包括对社会历史的解释。2形而上学性,即反辩证法,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世界,这一特点来自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为细化研究,就要分门别类研究,于是就忽视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3不彻底性,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而在历史观上还是唯心主义的。
3,形而上学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有什么区别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主要内容不同、代表不同、意义不同。 1、主要内容不同:形而上学为一个哲学分支学科,对存在的研究。它亦被提出为是对科学以外、无形体、不可证明的事物的研究;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2、代表不同:当哲学在古希腊成为知识形式以后,由于所形成的对存在之为存在的形式化的研究不断深入,尽管柏拉图曾告诫应注意理念的作用,亚里士多德还是主观的把存在归结于形式;17世纪英国的唯物主义者有培根、霍布斯、洛克;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者有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霍尔巴赫;19世纪德国的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近代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 3、意义不同:形而上学根据可证实性原则还是可验证性原则,形而上学命题都被批判者视为是没有意义的言说,形而上学命题表面上看具有综合命题的语法形式,实际上是不可能得到任何经验的证实或验证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物体是不依赖于人们思想的东西,它是世界上一切变化的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形而上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4,形而上学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本身是一种方法论,但它只能导致唯心主义。就像让你算数,告诉你的数据都是对的,但算数的方法不对,2+2=5,你能算出对的结果?
所以,如果你掌握的材料都是事实,但是使用形而上学的方法思考问题,怎么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当然会发生主观唯心主义。
我知道有一种机械唯物主义,或叫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但本质上就是唯心主义,只不过这种主观唯心主义,给人不迷信的外表罢了。——或者说,人们喜欢叫它不彻底的唯物主义。本质上唯物主义而不彻底,还是唯心主义。
5,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特点是什么?
其实有时候特点、局限性都可以一起讲到,但是具体来说,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特点有2点:1、科学性,2、抽象性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局限性有3点:1、机械性,2、形而上学,3、不彻底性,不彻底性的意思就是说它承认世界万物是唯物的,但是它认为社会历史观是唯心的,所以它有不彻底的一面。你上面提到的第1、3点都是指它形而上学的局限性(他说成是它的特点也没错),而第2点明显也是正确的。另外它认为历史观是唯心的,我前面讲到了,所以你提到的这些应该都对,个人理解!
6,形而上学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既不是唯心主义,也不是唯物主义。因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形而上学既可以与唯心主义结合,也可以与唯物主义结合;前者叫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后者称之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就是机械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其中的一种具体形式。由于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从而使形而上学不可避免的最终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淖。 形而上学探究宇宙万物根本原理的那一部分,它关注的问题有: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宇宙万物的生成和演化,时间和空间的本质,自然界的规律法则,灵魂是否存在,人与宇宙自然的关系,自由意志等。总之,存在,虚无,宇宙,灵魂,自由意志……所有玄之又玄的问题,都属于古老的形而上学话题之一。 扩展资料: 马克思提出,形而上学因缺乏客观性和可靠性,由唯物辩证法取代已经是事实。在哲学通向现实的人的生活世界的途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了抽象、思辨的形而上学哲学,把现实的人作为哲学研究的出发点,把现实的人的生存境遇与发展命运作为哲学研究的主题,把人的解放、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追寻的价值目标。 于是在当代的哲学环境中,为形而上学正名不但显得不合时宜,而且显得困难重重。这主要是由于从近代哲学开始,对形而上学的批判深入人心,科学崛起并且超越哲学,使得哲学的地位和作用下降。虽然形而上学在历史上多次受到批判,但是,从来没有像当代这样,无论中外哲学都对形而上学做出了严厉的批判。 形而上学被康德和黑格尔做了深刻的分析和批评后,其哲学意义不再有效,其前途被科学的前途所取代。即使是“存在”这种哲学中最大的问题也已经可以用科学解答。 哲学史表明,形而上学由于缺乏客观性和可靠性,被唯物辩证法取代已经是事实。中国哲学的反形而上学的结果也同样形成与西方哲学相同的结果。 在哲学通向现实的人的生活世界的途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终结了抽象、思辨的形而上学哲学,把现实的人作为哲学研究的出发点,把现实的人的生存境遇与发展命运作为哲学研究的主题,把人的解放、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追寻的价值目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形而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