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度计算公式,坡度怎么计算
本文目录索引
1,坡度怎么计算
表示坡度最为常用的方法,即两点的高程差与其路程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如下:坡度 = (高程差/路程)x100%。 坡度的表示方法有百分比法、度数法、密位法和分数法四种,其中以百分比法和度数法较为常用。 使用百分比表示时,即:i=h/l×100% 例如:坡度3% 是指路程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3米 ;1%是指路程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1米 。 用度数来表示坡度,利用反三角函数计算而得,其公式如下: tanα(坡度)= 高程差/路程 所以α(坡度)=arc tan (高程差/路程) 不同角度的正切及正弦坡度 角度 正切正弦 0° 0% 0%;5° 9% 9%;10° 18% 17%;30° 58% 50%;45° 100% 71%;60° 173% 87%;90° ∞ 100% 扩展资料 坡度是地表单元陡缓的程度,通常把坡面的垂直高度和路程的比值称为坡度。全国分省坡度分级数据产品是指全国各省按坡度级别划分的坡度空间分布产品,它是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推出的土地资源类系列数据产品之一。 其实坡度简单的讲就是一个直角邻角(地面的角)的tan值。 依据国际地理学联合会地貌调查与地貌制图委员会关于地貌详图应用的坡地分类来划分坡度等级,规定:0°~0.5°为平原,>0.5°~2°为微斜坡,>2°~5°为缓斜坡,>5°~15°为斜坡,>15°~35°为陡坡,>35°~55°为峭坡,>55°~90°为垂直壁。 中国大陆规定>25°不能耕种。 西北黄土高原地区15°和25°分别为坡面流水面状侵蚀的下限和上限临界坡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坡度
2,坡度怎么算
坡度是地表单元陡缓的程度,通常把坡面的垂直高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叫做坡度(或叫做坡比)用字母i表示,即坡角的正切值。 i=h/l 平面标注的坡度都是用百分数表示。 坡度=(高差÷水平距离)×100%。 例如:高差30mm,水平距离1000,坡度=(30÷100)100%=3%。 高差=水平距离×坡度。 例如:水平距离2000mm,坡度2%,高差=(2000×2)÷100=40(mm)。 耕地坡度分为≤2°、2°~6°、6°~15°、15°~25°、>25°五个坡度级(上含下不含)。坡度≤2°的视为平地,其他坡度级分为梯田和坡地两种类型。 扩展资料: 斜坡坡度i=1:2,若某人沿斜坡往上行进100米,则他的高度将上升是: 解:因为坡度——通常把坡面的垂直高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叫做坡度(或叫做坡比)用字母i表示。通常使用百分比表示。 那么,就有:高度上升为:X^2;+(2X)^2;=100^2; 5X^2;=100^2 X√5=100 X=100/√5 因为√5=√5/√5*√5 X=20√5 简化为:100*√5/5=20√5米 其实坡度简单的讲就是一个直角邻角(地面的角)的tan值。 依据国际地理学联合会地貌调查与地貌制图委员会关于地貌详图应用的坡地分类来划分坡度等级,规定:0°~0.5°为平原,>0.5°~2°为微斜坡,>2°~5°为缓斜坡,>5°~15°为斜坡,>15°~35°为陡坡,>35°~55°为峭坡,>55°~90°为垂直壁。 中国大陆规定>25°不能耕种。 西北黄土高原地区15°和25°分别为坡面流水面状侵蚀的下限和上限临界坡角。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坡度
3,坡度怎么计算?
用百分比法。 表示坡度最为常用的方法,即两点的高程差与其水平距离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如下:坡度 = (高程差/水平距离)x100%使用百分比表示时,即:i=h/l×100% 例如:坡度3% 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3米 ;1%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1米 。依次类推。 度数法:用度数来表示坡度,利用反三角函数计算而得,其公式如下:tanα(坡度)= 高程差/水平距离 所以α(坡度)=arc tan (高程差/水平距离) 扩展资料: 汽车爬坡能力的计量方法就是坡度。这个坡度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坡路的角度,而是坡路的高度和水平距离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比来表示,也有用小数来表示的。即 坡度=(坡路的高度/水平距离)*100% 比如某段道路坡度为30%,事实上就是在水平距离前进100米的情况下,垂直高度又上升30米,但是这段路的角度是16°42" ,而不是30°。而100%的坡度,坡路的角度是45°。 一般城市道路坡度不超过5%,超过10%就算比较大坡了;设计时速为120的高速,其坡度一般不能超过5%。云南的“魔鬼公路”,其坡度超过了8%,所以事故频发。我们看起来非常陡的地下停车场,它的设计坡度其实只是在15%左右,换算成角度约为8.6°。
4,坡度比计算公式是什么?
1、百分比法 其计算公式如下:坡度=(高程差/路程)x100%,即两点的高程差与其路程的百分比。 例如:坡度3%是指路程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3米;1%是指路程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1米。 2、度数法 用度数来表示坡度,利用反三角函数计算而得,其公式如下:tanα(坡度)= 高程差/路程。 扩展资料 坡度的表示方法有百分比法、度数法、密位法和分数法四种,其中以百分比法和度数法较为常用。常用于标记丘陵、屋顶和道路的斜坡的陡峭程度。 坡度标示法的原则都能应用于地形测量学上,虽然使用以上任何一种的标示法都能带出同样的讯息,但为了避免搞乱不精通三角学的读者,正切百分比还是最常被应用于公共场所。 在英国及香港,正切坡度则常见以比率来取代百分比标示,如“1:12”取代“8.3%”。 在铁路运输系统中,普通列车不可能爬上很陡的斜坡,会用比百分比更小的千分比(符号为‰)来表示坡度。由于分母是1000,更能直观的表示出每前进1千米爬高了多少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