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取氧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回答:(1
本文目录索引
-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回答:(1)实验室制氧气有以下操作步骤:①撤去酒精灯;②检查装
-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 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哪几种?
- 5,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 6,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与性质分别是什么?
- 7,如何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实验?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回答:(1)实验室制氧气有以下操作步骤:①撤去酒精灯;②检查装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1)实验室制氧气有以下操作步骤:①撤去酒精灯;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把集气瓶装满水,倒置于水槽中;④点燃酒精灯;⑤收集气体;⑥撤出伸入水槽中的导管;⑦往试管中装入高锰酸钾固体;⑧选择好仪器准备实验;⑨固定试管.操作的正确顺序应该是⑧②⑦⑨③④⑤⑥①;(2)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3)开始收集氧气的最适宜时刻是:均匀连续冒气泡时,这时排出的气体是氧气;(4)由于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集满氧气后,集气瓶移出水面,瓶子应正放在桌上;(5)试管口棉花团的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答案为:(1)⑧②⑦⑨③④⑤⑥① (2)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3)气泡连续,并且均匀放出时 (4)正,O 2 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5)防止 粉末进入导气管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1、加热高锰酸钾,化学式为:2KMnO₄===(△)K₂MnO₄+MnO₂+O₂↑ 2、用催化剂MnO2并加热氯酸钾,化学式为:2KClO₃===(△,MnO₂) 2KCl+3O₂↑ 3、双氧水(过氧化氢)在催化剂MnO₂(或红砖粉末,土豆,水泥,铁锈等)中,生成O₂和H₂O,化学式为: 2H₂O₂===(MnO₂) ₂H₂O+O₂↑ 实验先查气密性,受热均匀试管倾:“试管倾”的意思是说,安装大试管时,应使试管略微倾斜,即要使试管口低于试管底,这样可以防止加热时药品所含有的少量水分变成水蒸气,到管口处冷凝成水滴而倒流,致使试管破裂。“受热均匀”的意思是说加热试管时必须使试管均匀受热。 扩展资料: 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然后蒸发,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比液态氧的沸点(‐183℃)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液态氧。 利用氮分子大于氧分子的特性,使用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离分出来。首先,用压缩机迫使干燥的空气通过分子筛进入抽成真空的吸附器中,空气中的氮分子即被分子筛所吸附,氧气进入吸附器内,当吸附器内氧气达到一定量(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打开出氧阀门放出氧气。 经过一段时间,分子筛吸附的氮逐渐增多,吸附能力减弱,产出的氧气纯度下降,需要用真空泵抽出吸附在分子筛上面的氮,然后重复上述过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氧气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三种反应,反应原理如下: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 2KClO3=(MnO2)2KCl+3O2↑ 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2H2O=2H2↑+O2↑ 反应原理: 1、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相同。 验满:(用排水法收集)如果集气瓶口有气泡出现,说明气体收集满了。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了。 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发生装置:由于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所以选择加热固体制备气体的装置。 收集装置: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可以选择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可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步骤: ①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装:将高锰酸钾装入干燥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并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 ③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点:点燃酒精灯,试管均匀受热后,就使酒精灯固定在试管底部加热。 ⑤收:根据所选的收集装置来确定气体的收集方法。 ⑥移:把导管移出水槽。 ⑦熄:熄灭酒精灯。 验满:(用排水法收集)如果集气瓶口有气泡出现,说明气体收集满了。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了。 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注意事项: 1、停止反应时,应先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被倒吸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2、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被吹入导管,使导管堵塞。 3、棉花不要离高锰酸钾太近,否则会导致发生装置爆炸。
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哪几种?
四种
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与氧气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与氧气
3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与二氧化锰与氧气
4水通电生成氢气与氧气
1.2 H2O2 == MnO2 === 2 H2O + O2↑
2.2 KClO3 ===加热 MnO2 === 2 KCl + 3 O2 ↑
3.2 KMnO4 === 加热 ==== K2MnO4 + MnO2 + O2 ↑
4.2 H2O==通电==2 H2↑+O2↑
5,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1、加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 高锰酸钾热分解的方程式存在争议,因为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分解产物会有差异。中学阶段反应方程式:2KMnO₄=K₂MnO₄+MnO₄+O₂↑ 2.二氧化锰与氯酸钾共热: (制得的氧气中含有少量Cl₂、O₃和微量ClO₂;该反应实际上是放热反应,而不是吸热反应,发生上述1mol反应,放热108kJ)。 扩展资料: 氧气的用途: 1、冶炼工艺:在炼钢过程中吹以高纯度氧气,氧便和碳及磷、硫、硅等起氧化反应,这不但降低了钢的含碳量,还有利于清除磷、硫、硅等杂质。而且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足以维持炼钢过程所需的温度。 2、化学工业:在生产合成氨时,氧气主要用于原料气的氧化,以强化工艺过程,提高化肥产量。再例如,重油的高温裂化,以及煤粉的气化等。 3、国防工业:液氧是现代火箭最好的助燃剂,在超音速飞机中也需要液氧作氧化剂,可燃物质浸渍液氧后具有强烈的爆炸性,可制作液氧炸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氧气
6,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与性质分别是什么?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本实验采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以碳和铁的燃烧实验研究氧气的性质。就实验来讲,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方便快捷,但只取碳和铁来研究氧气的性质显得较少,不足以使学生充分认识氧气的性质,也使学生操作训练的机会不足。 制取方法: 教师介绍实验的仪器和装置,让学生认识气体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使用仪器、收集方法、验满方法、放置方法。 氧气,化学式O2,式量32.00,无色无味气体,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熔点-218.4℃,沸点-183℃。不易溶于水,1L水中溶解约30mL氧气。在空气中氧气约占21% 。液氧为天蓝色。固氧为蓝色晶体。常温下不很活泼,与许多物质都不易作用。 但在高温下则很活泼,能与多种元素直接化合,这与氧原子的电负性仅次于氟有关。氧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占地壳质量的48.6%,是丰度最高的元素。在烃类的氧化、废水的处理、火箭推进剂以及航空、航天和潜水中供动物及人进行呼吸等方面均需要用氧。 动物呼吸、燃烧和一切氧化过程(包括有机物的腐败)都消耗氧气。是用纯度93.5%~99.2%的氧气与可燃气(如乙炔)混合,产生极高温度的火焰,从而使金属熔融。为了强化硝酸和硫酸的生产过程也需要氧。 不用空气而用氧与水蒸气的混合物吹人煤气气化炉中,能得到高热值的煤气。2016年1月5日,中国科大田善喜教授研究组发现这一“氧气起源”,揭示了早期地球上氧气产生的全新机制,表明氧气非光合作用而来。
7,如何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实验?
高锰酸钾制氧气
检查气密性:连接装置,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装置的注意点:
1.试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能马上收集,当气泡匀速冒出时
开始收集。
2.试管要略向下倾斜。
3.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4.加热时先预热
操作步骤:
1.查装置气密性 2.装入药品 3.固定在铁架台上 4.点燃酒精灯 5.收集气体 6.将导管撤离水槽 7.熄灭酒精灯。
收集方法:排水法 原因:氧气不易溶于水。
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则瓶中气体是氧气
验满方法:当大量气泡从瓶口冒出,说明该瓶内空气已满。
绝对是自己写的,网上找到你发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