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洋流分布图,世界 洋流分布图
本文目录索引
- 1,世界 洋流分布图
- 2,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简图
- 3,世界洋流分布图,以及怎样记忆世界洋流的分布?
- 4,读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______ 和副极
- 5,七大洲四大洋地图
- 6,怎样画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图
1,世界 洋流分布图
洋流如果理解了的话是很好记忆的,就是名称地如果不熟悉的话得多看两遍,我这儿有一份洋流的教案,你可以看一下是否有帮助。看这个教案时,对着世界洋流分布图仔细辨别 (教案中未交代南印度洋季风洋流,这部分可单独学习) 以下引自教案: 那么,洋流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实啊,影响洋流的因素有很多,在这些因素中,最主要的就是 盛行风 。 下面,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盛行风。在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 中我们了解到,全球可分为五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他们从赤道到两级依次为赤道低气压带 信风带(东北信风/东南信风) 副热带高压带 盛行西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东风带。 这些盛行风又是如何影响洋流的呢?这里老师给出了一幅世界主要大陆轮廓简图。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来看一看。 受信风影响,赤道地区海水随风而动,北半球向东北,南半球向东南。这种运动是沿地表进行的,是地表的水平运动。在第一章我们知道,由于地球自转,水平运动会因地转偏向力发生改变:北半球向哪儿偏?南半球呢?这样一来,就使得随风而动的表层海水偏转成自东而西 流动。我们把这两股赤道地区 暖 热 的洋流命名为 北赤道暖流 和 南赤道暖流。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除了受盛行风影响,对洋流产生作用的因素还有 地转偏向力。 赤道洋流继续前进,在遇到大陆后,一部分海水南北分流 ,在北太平洋形成 日本暖流;在北大西洋形成 墨西哥湾暖流 ;在南太平洋形成 东澳大利亚暖流 ;在南印度洋形成的洋流被马达加斯加岛分流,一支经过莫桑比克海峡,称为莫桑比克暖流,另一支则经过马达加斯加岛东岸,称为 马达加斯加暖流,这两股暖流又在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汇合,形成 厄加勒斯暖流;在南大西洋则形成 巴西暖流。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影响洋流的因素还有一个就是 大陆轮廓。 赤道洋流一部分如上述被分流,还有一部分则由于赤道地区表层水被信风带走,所以下层以及周围海水就要补充这部分被吹走的海水,这个过程叫做补偿作用 ,并由此形成了 赤道逆流。所以,补偿作用也是洋流的成因之一。 让我们来看一看目前这几个洋流,不难发现,它们的运动方向都是 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也就是从温暖的海区流向寒冷的海区,我们把这种洋流统称为暖流 。暖流是洋流的一种类型,它是按照洋流的性质划分的。 再看这几个洋流的名称,其前半部分是洋流所经过的地名,后半部分是洋流的性质,所以可看出洋流的命名规则是洋流经过的地名 + 洋流的性质。 看完信风影响下的洋流,再让我们看看西风带下的洋流。 受西风影响,再加上地转偏向力作用,使得 厄加勒斯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巴西暖流 左偏汇合于南大洋,形成一股势力横贯南半球的洋流,我们把这个洋流叫做 西风漂流。 西风漂流由于处在高纬度地区,海水冷,洋流流向是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我们把这种洋流叫做 寒流 。寒流是洋流按性质划分的另一种类。 北半球受西风和地转偏向力影响,在北太平洋形成洋流,根据洋流命名规则,此处洋流流向是由暖水区流向冷水区,是暖流,地名+性质等于 ?(北太平洋暖流)。同样在北大西洋形成北大西洋暖流。 南半球西风带下的西风漂流遇到大陆分成南北两支,流向高纬的是暖流,流向低纬的是寒流,并以 补偿性质 汇入南北赤道流。 根据命名规则…: 本格拉寒流 西澳大利亚寒流 秘鲁寒流 北半球西风带下同样如此: 阿拉斯加暖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 加纳利寒流 最后,再让我们看一下极地东风带下的洋流。 受极地东风影响,北半球高纬形成以下几股洋流: 千岛寒流(又称亲潮) 东格陵兰寒流 拉布拉多寒流
2,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简图
洋流的分布规律: 规律一: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中低纬度),形成了以副热带海区(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规律二:在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了以6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规律三:在南极大陆的周围,陆地小,海面广阔。南纬4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寒流)。 规律四: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重要的洋流: ①太平洋:北太平洋暖流、日本暖流(黑潮)、千岛寒流(亲潮)、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东澳大利亚暖流 ②大西洋:北大西洋暖流、墨西哥湾暖流、拉布拉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巴西暖流③印度洋:西澳大利亚寒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④环球:西风漂流(寒流)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图: 影响洋流分布的因素: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海水在盛行风的吹拂下,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因此洋流的流向和分布与地面风带模式及其分布有着密切关系。除了盛行风以外,还有海陆分布、地转偏向力等因素,它们共同作用,形成了实际的大洋洋流分布。 全球主要洋流分布图: 洋流分类: 1、按成因:风海流:形成动力为大气运动,规模很大。例如:西风漂流、信风带内的洋流;密度流:由密度差异引起,多出现在封闭海域与外洋之间。例如: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红海与印度洋之间;补偿流:分为水平流和垂直流,多在大洋两岸。例如:赤道逆流、秘鲁寒流。 2、按性质: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多由低纬流向高纬或为下降流。典型的有:日本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多由高纬流向低纬或为上升流。典型的有:千岛寒流、拉布拉多寒流。 3、按地理位置:赤道流:分布于赤道附近海区。例如:南北赤道暖流、赤道逆流;大洋流:分布于大洋中心,这种洋流类型较多;极地流:分布于极地海域。例如:南极绕极流;沿岸流:分布于沿海海域,受陆地影响大。例如:我国的沿岸流。
3,世界洋流分布图,以及怎样记忆世界洋流的分布?
图片如果看不清的话可以保存后再放大 纬度30°附近大陆东岸为暖流,如日本暖流、巴西暖流等,西岸为寒流,如加利福尼亚寒流、本格拉寒流等。纬度60°附近大陆东岸为寒流,如千岛寒流,西岸为暖流,如北大西洋暖流。气候类型分布应联系世界气候分布图记忆。见下表: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度10°之间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度10°~南北回归线之间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温季明显交替 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度10°~南北回归线之间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风移动 全年气温高,雨季集中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30°NS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干旱少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 25°NS~35°NS之间的亚欧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差异 冬低温少雨,夏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30°NS~40°NS之大的大祟西岸 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冬温湿,夏干热。 温带季风气候 40°NS~60°NS之间的大陆内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干赛,夏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35°N~55°N之间的大陆西岸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冻寒夏热,干旱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40°NS~60°NS之间的大陆西岸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全年温和多雨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50°N~70°N之间的大陆 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 冻长严寒,夏短温暖 苔原气候 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 受极地冷气团或冰洋气 全年严寒 规律记忆法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遵循三大规律,可结合教材中的图示记忆(:1)阿拉伯数字的“8”字按笔顺怎么写,洋流怎么流,北半球是一个完整的8字,南半球只有8字的上半部。(2)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性质东寒西暖,流向北顺南逆(北半球是8字的下半部,南半球是8字的上半部)。(3)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只存在于北半球,性质东暖西寒,逆时针流向(北半球是8字的上半部)。2.成因记忆法(1)风海流:盛行风怎么吹,洋流怎么流。在信风带内,盛行风从偏东方向吹来,洋流则向偏西方向流去,形成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在西风带内,盛行风从偏西方向吹来,洋流则向偏东方向流去,形成西风漂流,不过北半球的西风漂流性质是暖流,南半球的西风漂流由于距南极冷大陆较近,性质是寒流;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盛行西南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盛行东北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望对您有所帮助
4,读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______ 和副极
(1)从图中可以看出,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2)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环流为逆时针,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为顺时针;大陆东岸海区多为暖流,大陆西岸海区多为寒流.(3)全球大洋环流可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具有重要意义.(4)暖流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5)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南太平洋东侧海区为秘鲁寒流,海轮顺着秘鲁寒流自南向北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故答案为:(1)副热带 (2)顺 逆 暖 寒 (3)热量平衡(4)增温增湿 降温减湿 (5)向北 顺洋流流动方向
5,七大洲四大洋地图
一、七大洲四大洋地图: 二、、七大洲介绍: 1、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共有40个国家和地区。 2、非洲:面积约30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是世界第二大洲。共有56个国家和地区。 3、北美洲:面积约2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共有37个国家和地区。 4、南美洲:面积约18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2%,是世界第四大洲。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 5、南极洲:面积1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总面积的9.4%,是世界第五大洲。南极洲仅有一些来自其它大陆的科学考察人员和捕鲸队,无定居居民。 6、欧洲:面积约10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8%,仅大于大洋洲,是世界第六大洲。共有37个国家和地区。 7、大洋州:面积约9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共有24个国家和地区。 三、四大洋 1、太平洋:世界海洋中面积最阔、深度最大、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太平洋南北的最大长度约15900千米,东西最大宽度约为109900千米。总面积17868万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世界海洋面积的二分之一。平均深度3957米,最大深度11034米。 全世界有6条万米以上的海沟全部集中在太平洋。太平洋海水容量为70710万立方千米,均居世界大洋之首。 2、大西洋:世界第二大洋。位于南、北美洲和欧洲、非洲、南极洲之间,呈南北走向,似“s”形的洋带。南北长大约1.5万千米,东西窄,其最大宽度为 2800千米。总面积约为9166万平方千米,比太平洋面积的一半稍多一点。平均深度3626米,最深处达9219米,位于波多黎各海沟处。 3、印度洋:世界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面积约为7617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397米,最大深度的爪哇海沟达7450米。洋底中部有大致呈南北向的海岭。 4、北冰洋:位于地球的最北面,大致以此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北岸之间,是四大洋中面积和体积最小、深度最浅的大洋。 面积约为1479万平方千米,仅占世界大洋面积3.6%;体积1698万立方千米,仅占世界大洋体积的1.2%;平均深度1300米,仅为世界大洋平均深度的三分之一,最大深度也只有5449米。 扩展资料: 各洲划分: 1、亚洲与欧洲的分界: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2、亚洲与非洲的分界: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3、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白令海峡 4、亚洲与大洋洲的分界:帝汶海-阿拉弗拉海 5、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直布罗陀海峡 6、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丹麦海峡 7、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巴拿马运河 8、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德雷克海峡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七大洲 百度百科--四大洋
6,怎样画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图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图画法:北半球两个环流圈:高纬中高纬一个8字,低纬一个0字;南半球三个环流圈,北印度洋冬逆夏顺。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1.中低纬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南半球相反。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形成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 3.南极大陆外围,在南纬40°~6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横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西风漂流,其性质为寒流。 4.北印度洋,形成“夏顺(时针)冬逆(时针)”的季风洋流,这主要与该海域夏季刮西南季风,冬季刮东北季风有关。 扩展资料: 海洋中除了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运动外,海水沿一定途径的大规模流动。引起洋流运动的因素主要动力是风,也可以是热盐效应造成的海水密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前者表现为作用于海面的风应力,后者表现为海水中的水平气压强梯度力。 加上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便造成海水既有水平流动,又有垂直流动。其中盛行风是风海流的主要动力。由于海岸和海底的阻挡和摩擦作用,洋流在近海岸和接近海底处的表现,和在开阔海洋上有很大的差别。 洋流按其水温低于或高于所流经的海域的水温,可分为寒流和暖流两种。 暖流:水温较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是暖流,来自水温高处。寒流,亦称凉流,冷流:本身水温比周围水温低,来自水温低处。 表层洋流的水平流速从几厘米/秒到300厘米/秒,深处的水平流速则在10厘米/秒以下。铅直流速很小,从几厘米/天到几十厘米/时。洋流以流去的方向作为流向,恰和风向的定义相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