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上林赋讲的是什么,《上林赋》讲的是什么?

本文目录索引

1,《上林赋》讲的是什么?

《上林赋》讲的是天子打猎的事。 《上林赋》是司马相如专为汉武帝写的。公元前141年,汉景帝驾崩,汉武帝刘彻即皇帝位。武帝一开始看见《子虚赋》很是喜欢,还以为是古人写的,感叹没有跟写赋的人生于同一个时代。 他身边侍奉的人正好知道司马相如的大名,于是告诉了武帝,武帝便把司马相如招进了都城。司马相如感佩武帝识货,就说:“《子虚赋》写的是诸侯王打猎的事,我再写一篇天子打猎的。”于是便有了《上林赋》。 《上林赋》开头承接了《子虚赋》的内容,所以被称为《子虚赋》的姊妹篇。而且此时周亚夫已经平定了七国之乱,诸侯王强大难制的局面大为缓和,中央集权走向巩固,国家统一显著加强。 《上林赋》采取的还是虚构人物的问答方式展开,开头增加了一个虚构人物“亡是公”,借亡是公的口说子虚先生和乌有先生两人的争论太过肤浅,那是因为两位没见过天子狩猎的情景。

《上林赋》讲的是什么?

2,上林赋的主要内容是

《上林赋》作为司马相如最重要的代表作,是文学史上第一篇全面体现汉赋特色的大赋。在内容上,它以宫殿、园囿、田猎为题材,以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帝王奢侈为主旨,既歌颂了统一大帝国无可比拟的声威,又对最高统治者有所讽谏,开创了汉代大赋的一个基本主题。 司马相如简介: 司马相如(约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蜀郡成都人,“汉赋四大家”之一,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被誉为“赋圣”、“辞宗”。 幼居蓬州(今四川南充蓬安)。大赋《子虚赋》名扬四海,为求爱卓文君所赋《凤求凰》流芳百世。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评述“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3,《上林赋》写的是什么?

《上林赋》是《子虚赋》的姊妹篇。此赋先写子虚、乌有二人之论不确来引出天子上林之事,再依次夸饰天子上林苑中的水势、水产、草木、走兽、台观、树木、猿类之胜,然后写天子猎余庆功,最后写天子悔过反思。全赋规模宏大,辞汇丰富,描绘尽致,渲染淋漓。 《上林赋》赏析 此赋创作于汉武帝时,具体时间不详。其时朝廷铲除了逞强斗富的诸侯王,处于大一统全盛时期,作者也由梁王的文学侍从成为汉武帝的文学侍从,他在汉武帝命令下创作了此赋,趁机显示才华和讽谏汉武帝。 全赋先铺陈叙事,突出地表现了叙事大赋的艺术成就;后说理陈志,集中地体现了讽谏的政治内容和讽涑的艺术手段。 虽“兴少而比赋多”,但既收到了“写物图貌,蔚似雕画”、“繁类以成“”的效果,又达到了“控引天地、错综古今”、“光采炜炜而欲燃,声貌岌岌其将动”的程度。在“巨丽”的艺术载体之中充分实现了作者所谓“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揽人物”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