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北京为什么不敢统一高考试卷,在北京高考需要什么条件?

本文目录索引

1,在北京高考需要什么条件?

条件:北京"异地高考"需要五证,2014年起,有居住证明及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满3年,子女有学籍且已连读初中3年,可参加中职考试录取;2016起,有居住证明及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满6年,子女有学籍且连读高中3年,可参加高职考试录取,毕业后可参加升本考试录取。 除了北京户口,还需要具备以上条件,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高考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试题。 扩展资料不得报名参加高考的情形: 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的在校生,或已被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3、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校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 4、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5、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在北京高考需要什么条件?

2,是什么原因导致高考不能全国统一一张卷,统一分数线?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讲一个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情——南北榜案。 明朝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朱元璋迎来了他在位期间的最后一届科举考试,对于这场考试,朱元璋非常上心,在仔细斟酌后,他选定了品行和学问都非常高的当世大儒,83岁高龄的翰林学士刘三吾为主考官,从中也能看出朱元璋对这次科举考试的重视程度。 二月,会试结束后,刘三吾等考官从优录取了51人进入殿试,而三月殿试后,又按照成绩选中了三甲。 然而就在朱元璋准备对这些人进行量才使用的时候,京师突然爆发了北方学子联名上书状告刘三吾偏袒南方学子一事。原来,刘三吾等人会试后选取的51人全部来自南方,也就是说,此次科举考试,北方学子无一例外全部落榜。 当榜单被公布后,北方学子并没有从自身寻找原因,而是情绪激动的认为这是考官有意为之,意在打压北方学子,虽然刘三吾等人并没有此目的,而且后来朱元璋下令彻查此事后也还了刘三吾等人一个清白。 但是,此事既然爆发,已经不是单纯的录取问题了,而是变成了南北两大派的对立问题,北方学子是北方文人的代表,如果朝廷一味的录取南方学子,那么势必会引来北方文人集体对朝廷的不满与抵触,到时候刚建立的大明朝一定会再次陷入危机之中。 老谋深算的朱元璋深知此事如果处理不好,必然会引来更大的危机,而大明朝初立急需稳定并非分裂,所以,出于政治上的考量,为了平衡南北矛盾,朱元璋只能于五月下诏,以“蓝玉余党”为名,罢黜流放了刘三吾,六月,朱元璋亲自策问,再次录取了六十一人,并从中选取了三人分列三甲,而这六十一人全部都是北方人,虽然重新又录取了一遍,但之前录取的南方学子也没有作废,而是同样有效,这样后人便称二月份录取的南方学子为南榜,六月份录取的北方学子为北榜。 于是持续数月的明初南北榜案就此了结,其实我们从这件事中不难看出,刘三吾等人当年肯定是秉持着公正公平的态度在替朝廷选士的,然而因为长期战乱等各种原因的存在,使得当时中国的经济及文化中心已经南移,这就导致了南方学子的整体文化教育水平是高于北方学子的,所以,南北榜案的出现并非人祸,刘三吾也确实冤枉,耄耋之年还被发配边疆苦寒之地。 不过,出于统治的需要,朱元璋也并不会在乎几个文人大臣的性命,怪只怪,当初刘三吾等人政治头脑太过简单,没有提前考虑到作出这种选择后会遇到的后果,所以说,纯粹的人是不适合参加仕途的。 那么,南北榜案被朱元璋如此结案后,就此全部结束了吗?其实不然,南北榜案所引发的后续影响是非常大的,至此以后,明朝统治者就意识到了南北的差距以及如果不重视这种差距所带来的恶果,因此,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明朝统治者有鉴于南北文化水平的不同而制定了一个新的规定,即以后的科举考试南北分开取士,南人十之六,北人十之四,也就是南北卷,而到了宣德年间,又细分为南中北卷,即以百人为率,南取五十五名,北取三十五名,中取十名,虽然以后比例有所调整,但按地域分开取士的政策却一直没有改变过。 事实上,南北卷的出现及延续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之后的清朝也继承了这一制度,而如今,我国的高考制度依然能够看到当年明朝南北卷的影子。 那么最后我们再回到这个问题上来就不难发现,我国高考不能统一试卷统一分数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各地文化水平不一所导致的。当然了,我国目前的高考制度究竟能不能达到绝对的公平,这里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而且还有没有更公平的高考模式,目前也尚不可知,但我们要清楚的是,正如明朝的南北榜案一样,高考是否公平依旧对国家的稳定起到非常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对于高考,我们还是要予以支持的。

3,为什么全国高考试卷不一样?都是各省独立命题的吗?

因为各地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所以全国高考试卷有甲卷(全国Ⅱ卷)、乙卷(全国Ⅰ卷)和丙卷(全国Ⅲ卷)三套试卷,各省市地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的试卷用于高考。 并不是所有的省市地区都是独立命题的,各地区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是否使用全国卷,使用的话是全部使用,还是只使用哪些科目的试卷,这些都是各省市地区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主选择的。2018年可以自主命题的省市地区有: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海南省。 扩展资料: 自主命题发展历程: ①北京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②天津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③上海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④山东省:自主命题(语、数。PS:语文数学在2018将采用新课标Ⅰ卷)+新课标Ⅰ卷(综合(2016)、英),2018年开始使用全国Ⅰ卷。 ⑤广东省:英语听说考试由广东省自主命题(其余部分和其他科目均采用新课标Ⅰ卷);2016年起全部使用全国I卷。 ⑥江苏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⑦浙江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英语听力使用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二级听力。 ⑧四川省:自主命题(数、英、理综)+新课标Ⅲ卷(语、文综),2017年起全部使用全国III卷。 ⑨福建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英语听力使用新课标全国卷英语听力;2016年起全部使用全国I卷。 ⑩湖北省:自主命题(语、数、英)+新课标Ⅰ卷(文综、理综);2016年起全部使用全国I卷。 ⑪湖南省:自主命题(语、数、英)+新课标Ⅰ卷(文综、理综);2016年起全部使用全国I卷。 ⑫海南省:自主命题(政、史、地、理、化、生)+新课标Ⅱ卷(语、数、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高考试题全国卷

4,为什么中国高考不能统一试卷考试和统一录取分数线

试卷有统一的,每年都有全国统一卷,只不过省内可以命题。就是说每年每个省其实都有两套题,一套是国家统一发的,不愿意用也可以自己出一套题。至于分数,那不可能统一,因为还牵扯到人口大量迁移的问题,如果全国都一样,那山东湖北河南这些高考大省,学生又多评论成绩又高,那北上广每年都会被大量新生搞得人口超负荷。而且还有要对人口稀少的云南少数民族区进行安抚优待等政策,所以分数统一是不可能的,那每年秋天都是全国各省份的人互相交换场地了。

5,为什么不全国统一试卷,统一分数

2017年高考即将来临,我国各个省市高考统一在6月7、8号进行,虽然高考在时间上是统一的,但是在试卷与录取分数线上确是不一样的,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原因一句话:目前我国教育资源仍极度不平衡。
只要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状得不到明显改善,全国一张卷就不可能在任何层面上实现。省市自主命题制度即便范围进一步缩小,但也绝不会消失。拥有超高教育资源的京沪两地,几乎可以确定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会保留自主命题权。而即便是确定使用全国卷的省市,自主命题的思路也将通过全国分卷的形式继续延续。早在02年教育部下放命题权的同时,全国卷也被细分为全国1卷和2卷,某些年份甚至出现3卷乃至4卷。而全国分卷的思路和自主命题是一脉相承的,即通过不同试卷协调教育资源的不平衡。
综上,教育部新一轮高考命题改革逻辑并不是想象中的全国一张卷,而是:全国绝大部分统一命题,西部与中东部一分为二,协调宏观教育发展不均矛盾;极个别省市自主命题,充当教改桥头堡(并维持教育资源优势)。

最后前瞻一下部分省市的高考趋势:
1、北京。毫无疑问自主命题。无论如何,首都自然是与众不同的。自有市情在此,一般很难与全国一致。
2、上海。毫无疑问自主命题。上海坚持自主命题已有31年之久,早已自成一派。上海同时也是14年高考改革第一批唯二的试验田之一,17年将迎来改革后第一次高考。
3、浙江。不出意外自主命题。与上海同为第一批,应该会继续延续自主命题。
4、江苏。些微可能全国命题。江苏高考的特点是“跑得比谁都快”,十余年来各种课改实验的急先锋,有着全国最难的美名。好在江苏终于不再是试点省份了,14年第一批17年第二批都不是,这意味着未来存在考全国卷的可能(仅仅是可能)。
5、海南,特殊化的全国命题。海南高考的特点是“机关算尽”,其高考繁复程度绝对全国第一,什么统考9门12门,标准算分法之类的奇葩制度都用过。教育部每年单独为海南省制定海南卷,未来也难再变。原因主要在于海南高考移民问题严重,体量也小,什么都敢试。最近还批了高考改革第二批试点。
6、四川和重庆。全国命题,但进哪套还在摇摆。川渝很尴尬,算西部吧,教育资源在西部基本是独挡的,也是高考大省;算东部吧又压力太大,四川年年录取率倒数。16年四川进了全国3套,或许以后西南地区会自成一套。
7、广东。搞不好会恢复自主命题。珠三角教育资源也就长三角和首都可比,16年破天荒进了全国卷。广东90年代就是高考改革先锋,今年也入选了第二批试点。另外广东高考录取率压力也很大,自主命题的呼声不会小。
8、天津。有可能继续自主命题。天津的自主命题居然能坚持到现在,能坚持到现在就难得取消了。17年批了第二批试点,比起其他轰轰烈烈的试点省份,有点闷声那什么的感觉。
9、西部及东北诸省。全国二卷基本盘。
10、两湖及中东部剩余诸省。全国一卷基本盘。

6,追求高考公平,目前为何高考不能全国统一试卷??

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既有地方保护主义的原因,也有各省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的原因。
比如北京本地孩子,考入北大清华等名校,不用太费劲,而像湖北,河南,山东等高考大省的孩子,考入这些名校是非常非常难的。这就是制定高考招生政策的政府对北京本地的考生的一个地方保护主义。
还有一些边远及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落后,国家对此也在大力扶持,对这些地区的考生也有诸多优惠政策。
所以,这是个难题,不能搞一刀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这个情况会有所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