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本文目录索引
- 1,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诗的意思是什么
-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什么意思
-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什么意思
- 4,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什么意思
- 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什么意思?
- 6,“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全诗赞的是什么事物?
- 7,咬定青山不放松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 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意思是什么?
1,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诗的意思是什么
“咬定青山不放松”出自于清代画家郑燮的七言绝句《竹石》,这句话的意思是紧紧抓住青山不放松,根扎在石峰里面。这是一首咏竹诗,主要是赞美竹的刚毅。同时也是借物喻人,表达自己不随波逐流的思想。在理解一首诗前,要先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去理解。 1、诗词大致意思诗词的大致意思很简单,像是第一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意思就是说紧紧的咬住青山不放松,自己的根深深扎在石峰当中。这句诗的重点在于“咬”和“破岩”,形容竹子的内在精神,强化竹子的性格。第二句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意思大概是经历过千磨万击,自己的身子骨仍然坚劲,任你刮东南西北风都没用。意思比较简单,跟诗词原句理解差不多。 2、表达的深意很多赞颂的诗词,其实就是用来借物喻人的。这首诗表面上是在赞颂竹子的刚毅,实际上是在形容自己的。第一句形容的是竹子立在破岩的精神,通过“咬”突出竹子的坚毅,然后再用“破岩”突出这种性格。第二句表达的是不随风摆动,就算是“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自己也能保持原有的品格。与其说是作者在赞颂竹子,倒不如说是在夸自己。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不随波逐流的高尚品格。 3、作者写作背景郑燮在当官的时候,为官清廉,对百姓们特别好。可是当时的风气不是很好,大都是依附权贵。于是郑燮就写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操守。他还是很有能力的,是扬州八怪之一,又号称诗书画三绝。只可惜后来退出官场,靠卖画为生。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什么意思
你好,
1、原诗: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释意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什么意思
你好,
1、原诗: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释意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4,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什么意思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咬定:咬紧
立根:扎根。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坚韧:坚强有力。
任:任凭,无论,不管。尔:你
【翻译】
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什么意思?
你好
竹 石
(清)郑燮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立 根 原 在 破 岩 中。
千 磨 万 击 还 坚 劲,
任 尔 东 西 南 北 风。
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江苏兴化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父亲郑立庵是县私孰教师,教授几百名学生。郑燮自幼随父亲读书,爱读历史书和诗文词集,博学强记,所读的书都能背诵。少年时在真州毛家湾读书。康熙秀才、雍正壬子年(1732年)到南京乡试中举人。乾隆元年丙辰1736年赴北京礼部试,中进士。乾隆七年1742年出任山东范县令。乾隆十一年1746年调任潍县县令。郑燮为官,爱民如子,任潍县县令时,正逢荒年,不顾他人阻扰,开仓贷粮,令老百姓写借条,救活一万多人;还大兴土木,修建水池,招收饥民工作就食。当年入秋又歉收,郑燮把老百姓的借条,一把火烧掉;潍县老百姓感戴他的恩德,为他建立生祠堂。郑燮对于民事处理公正,十二年没有一件冤案。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游山东,封郑燮为书画史,郑燮自刻印章一枚:《乾隆东封书画史》。
郑燮为官清廉,后来因老病罢官客居扬州,身无长物,只有廖廖几卷图书,便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被世人称为“三绝”。其诗宗陶渊明、陆放翁,画竹似苏东坡。郑燮的书法揉合行书、草书,自成一体,自号“六分半书”,后人称为“板桥”体。
著作有《板桥诗钞》、《板桥词钞》、《板桥家书》、《板桥题画》、《板桥先生印册》等自刻本行世。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原本。
破岩:破裂的岩石。
磨:折磨,挫折。
击:打击。
坚劲:坚韧、刚劲。
任:任凭。
尔:你。
咬住了青山就绝不肯放松,
根须已经深扎在岩石之中。
历经千万次磨炼更加坚韧,
任凭你东西南北来的狂风。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 。既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丰姿,决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郑燮不但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
2 竹石,本名陈德忠 1943年生,,笔名竹石、嘉阳生。四川乐山人。1983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进修一年。二级编剧。四川省作家协会、四川省戏剧家协会、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四川峨眉戏剧创作联谊会秘书长、四川省川剧理论研究会理事、乐山市文联常委、乐山市影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主要从事电视、戏剧及文学创作。其中电视风光片《沫水乡情》1981年获四川省优秀文艺作品二等奖;电视剧《春江归帆》1987年获第一届西南优秀电视单本剧三等奖;电视片《雷电诗魂火凤凰》获广电部、中国广播电视学会1992年度全国优秀电视社教节目人物类三等奖。散文作品多篇被收入《四川作家协会文学院丛书》之散文、随笔卷。辞条辑入《四川戏剧家名录》。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作者简介]
郑燮(音谢)(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省兴化县)人,清代著名书画家。
希望对你有用
请采纳。
6,“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全诗赞的是什么事物?
“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全诗赞的是竹子。 一、原诗全文如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二、原诗译文如下: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三、作品赏析: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这首诗的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著有力,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性格。竹子在破碎的岩石中扎根,经受风吹雨打,但它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写出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念。最后一句中的一个“任”字,又写出了竹子无所畏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总体描写了竹子、以及作者的高风亮节。 四、作者简介: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
7,咬定青山不放松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咬定青山不放松:意思是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咬定青山不放松,出自《竹石》。是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郑燮的七言绝句。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 原文如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扩展资料: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这首诗在赞美岩竹的坚韧顽强中,隐寓了作者藐视俗见的刚劲风骨。 这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全诗语言简易明快,执著有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竹石
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意思是什么?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1.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3. 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
4. 尔:那。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解说]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作者简介]
郑燮(音谢)(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省兴化县)人,清代著名书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