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指的是什么?它对货币政策的主要作用?
本文目录索引
- 1,公开市场业务指的是什么?它对货币政策的主要作用?
- 2,什么是公开市场业务,起作用机制是什么,该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优点
- 3,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有哪些
- 4,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是什么
- 5,中央银行如何运用公开市场操作
- 6,中央银行里面什么是公开市场业务
1,公开市场业务指的是什么?它对货币政策的主要作用?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与一般金融机构所从事的证券买卖不同,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量。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收缩银根时,便卖出证券,相应地收回一部分基础货币,减少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相反,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放松银根时,便买进证券,扩大基础货币供应,直接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
2,什么是公开市场业务,起作用机制是什么,该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优点
1.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央行在金融市场买卖有价证券(主要是国债和国库券)以处理基础货币,以改变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的政策措施, 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公开市场业务是央行在货币市场上公开的证券交易。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其目的是调节货币供应量。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当央行认为有必要缩币时,会卖出证券,相应收回部分基础货币,减少金融机构可动用的资金量;相反,当央行认为需要放松货币政策时,就会购买证券,扩大基本货币供应量,直接增加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量。 1998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建立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规模逐步扩大。它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日常运作的主要工具之一。对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促进货币供应量合理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9年,49家一级交易商纳入公开市场业务。2、机制是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买证券,不仅导致证券价格上涨、市场利率下降,而且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最终导致 货币供应量。 反之,效果适得其反。3、优点是主动权掌握在央行手中,具有主动性、灵活性、准确性、可逆性、微调性、操作过程快速、可持续操作等特点。利用公开市场业务可以微调货币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灵活。 央行可以利用它进行定期、持续、日常的货币政策操作,快速转向完全可行; 利用公开市场业务,央行拥有主动权。 但是,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需要发达的金融市场,尤其是发达的国债市场; 公开市场业务需要通过国债市场的作用,将政策效力传递给全国性商业银行。 如果没有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与国债市场相衔接,将影响公开市场业务的政策有效性。
3,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有哪些
公开市场业务的主要优点在于:(1)利用公开市场业务可以进行货币政策的微调;(2)公开市场业务具有灵活性。中央银行可以用它进行经常的、连续的、日常的货币政策操作,迅速调转方向的操作都是完全可行的;(3)利用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具有主动性。拓展资料:一、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比,具有主动性、灵活性和时效性等特点。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由中央银行充分控制其规模,中央银行有相当大的主动权;公开市场业务是灵活的,多买少卖,多卖少买都可以,对货币供应既可以进行“微调”,也可以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具有较大的弹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时效性强,当中央银行发出购买或出售的意向时,交易立即可以执行,参加交易的金融机构的超额储备金相应发生变化;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经常、连续地操作,必要时还可以逆向操作,由买入有价证券转为卖出有价证券,使该项政策工具不会对整个金融市场产生大的波动。公开市场业务政策具有主动性、灵活准确性、可逆转性、可微调、操作过程迅速、可持续操作等优点。还可以利用基准利率、再贷款以及窗口指导、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等手段对经济进行调控。二、公开市场业务的缺点:(1)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需要有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特别是发达的国债市场;(2)公开市场业务需要通过政府债券市场的作用,将政策效力传递到全国的商业银行。如果没有形成一个同政府债券市场相连的、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公开市场业务的政策效力就会受到影响。
4,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是什么
1、调节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影响其信用扩张的能力和信用紧缩的规模; 2、通过影响准备金的数量控制利率; 3、为政府债券买卖提供一个有组织的方便场所; 4、通过影响利率来控制汇率和国际黄金流动。可见,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主要是通过购入或出售证券,放松或收缩银根,而使银行储备直接增加或减少,以实现相应的经济目标。 扩展资料: 公开市场优点: (1)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能够随时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经常性、连续性及试探性的操作,还可以进行逆向操作,灵活调节货币供给量; (2)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可以主动出击,不象再贴现政策那样,处于被动地位; (3)公开市场业务对货币供给量进行的是微调,不会像准备金率的变动一样产生震动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开市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开市场业务
5,中央银行如何运用公开市场操作
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有:一个是回购交易,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正回购央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赎回,从而收回流动性,正回购到期则为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反向操作即为逆回购。二是现券交易,分为买断和卖断,现券买断为央行从二级市场买入债券,从而投放基础货币,反之为现券卖断。三是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央票是向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从而调节基准利率。央行发行票据为回笼基础货币,央票到期则为投放基础货币。
经济衰退期央行可以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帮助经济复苏,就公开市场操作而言,主要是逆回购、现券买断、赎回央行票据等等。不过在经济低迷时可能利率很低,消费和投资对利率不敏感,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效力效用较小,同时央行的首要任务是保持币值稳定,故此经济衰退中往往通过财政政策刺激来拉动经济。
6,中央银行里面什么是公开市场业务
1)公开市场业务则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方法,向金融系统投入或撤走准备金,用来调节信用规模、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
(2)公开市场业务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①运用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主动权在中央银行,可以经常性、连续性地操作,并具有较强的弹性;
②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可灵活安排可以用较小规模进行微调,不至于对经济产生过于猛烈的冲击;
③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促使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效结合和配合使用。
(3)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也有其局限性:
①需要以发达的金融市场作背景,如果市场发育程度不够,交易工具太少,则会制约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效果;
②必须有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可以设想,如果没有存款准备金制度,这一工具是无法发挥作用的。(第474-475页)
参考资料:http://lal.szu.edu.cn/kecheng/jingpin/jinrong/htms/Questions_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