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本文目录索引
- 1,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 2,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什么?
- 3,简答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 4,中国近代史纲要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 5,世界近代史,现代史起点分别是哪一年.中国近代史,现代史起点分别是哪一年
1,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中国近代史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为止。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为实现现代化而斗争的历史。
2,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什么?
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1840年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迁至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在近代史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有两个: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而前者为最主要矛盾。但两大主要矛盾在历史的进程中,呈现出错综复杂关系和起伏状态,两大主要矛盾规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就是要推翻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摆脱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争取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或者说,近代中国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彻底反帝反封建和实现国家近代化,改变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扩展资料 20世纪初年,梁启超曾经在《50年来中国进化概要》中,从现代化的视角把近代中国五十年的历史演进过程划分为三个时期,它们分别代表着中国从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三个层面。一是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经世致用论和自强运动即器物层面的现代化起步;二是从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维新变法运动即制度层面现代化的变革;三是开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学运动即文化层面的现代化变革。 20世纪70年代末起,由于国家确立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现代化事业成为国家和人民共同关注和进行的主要事业,中国近代史研究者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以现代化为主题的主张再次提了出来。 许多学者明确主张现代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主题或基本线索。他们认为用现代化史观考察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进程,不仅包纳了百年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而且还涵盖了像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这样的改革运动和其他众多的社会变迁,这就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历史的发展,也较接近历史的真实。 而且,以现代化为基本线索进行历史研究,能够以是否有利于现代化作为主要的评判标准,它可以将复杂广博的历史内容作为有机的整体进行考察,阐明各个历史事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近代史 (中国历史)
3,简答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社会性质、革命任务、社会矛盾、社会结构 1、社会性质:由落后封闭封建国家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革命任务:由原先反对封建阶级任务,鸦片战争之后增加了反对外国帝国主义殖民侵略的任务。 3、社会矛盾:由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的矛盾,变成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 4、社会结构:出现了两大新的阶级——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 扩展资料 鸦片战争的影响 1、鸦片战争是中国抗击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第1次战争。英军以较少的兵力、较小的代价战胜了中国。 2、究其原因,除了在客观上敌人兵器占有优势,战略战术运用得当,能集中大部兵力转沿海城市,占领经济命脉之地,战斗中常以正面攻击与侧翼包抄相结合之外,在主观上主要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3、政治腐败中国封建社会制度到了19世纪30年代,更加没落腐朽,不仅经济停滞,十分落后,削弱了战争赖以取胜的经济基础,而且整个统治集团内部,弥漫着享乐苟安,贪污腐化气息。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鸦片战争
4,中国近代史纲要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原因如下: 1、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的社会阶级发生了变化 战前中国社会主要是两大阶级: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战后出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3、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前者为最主要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4、革命任务发生变化 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扩展资料 中国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自鸦片战争为起点,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已经历了一个半世纪之久。根据倡导和推动现代化的领导力量之更迭,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可分为三个时期: 1、第一个时期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1840—1911),即清王朝在其统治的最后几十年中试图挽救其衰亡命运而从事的现代化努力,大体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即洋务运动、百日维新和清末“新政”,属封建主义现代化类型; 2、第二个时期是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诞生(1912—1949),1911年的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民国时期资本主义模式的现代化发展阶段。 辛亥革命终结了封建帝制,在中国第一次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国——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但资本主义模式的现代化却因军阀混战与政治纷争等原因而倍遭摧残,而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又打断了国民党主持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推进。 3、第三个时期(1949年至今),共产党在取得了现代化主导权之后,开始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之路,从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动员全体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化运动的新时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近代史
5,世界近代史,现代史起点分别是哪一年.中国近代史,现代史起点分别是哪一年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现在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传统的认为是从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还有一种说法是以1500年为世界近代史的起点,其理由是:世界近代史是一部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向全世界扩张并由之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和反响的历史,而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的一系列变化和事件的开始几乎都与地理大发现有关,特别是地理大发现直接诱发起欧洲的商业革命的西欧国家的对外扩张,这又对于西欧的工业化产生了最有力的催化作用。1500年前后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等,导致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引起了遍及世界各地区的社会经济的重大变化.可见,以1500年为世界近代史的上限是以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经济形态变化为主要依据,对中世纪史与近代史进行的分期断限。
而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20世纪初,即1900年起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由于20世纪初是世界市场与世界经济(世界经济一体化)最终形成时期,因而作世界现代史开端的重要理由之一的现实意义还在于;还有一种认为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其理由是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建立,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胜利了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世界现代史开端的这两种说法,个人认为一种是以经济为侧重点,一种则注重意识形态。
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则说法比较统一,一般认为中国近代史开端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另外有认为近代还分为近代和近现代两部分,近现代开端是1919年五四运动)。
中国现代史的开端则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