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brisbane,关于brisbane的英文介绍

本文目录索引

1,关于brisbane的英文介绍

Brisbane ( /ˈbrɪzbən/),[4] is the capital and most populous city in the Australian state of Queensland and the third most populous city in Australia. Brisbane's metropolitan area has a population of over 2 million and constitutes the core of the South East Queensland agglomeration, encompassing more than 3 million people.[5] The Brisbane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stands on the original European settlement and is situated inside a bend of the Brisbane River approximately 23 kilometres from its mouth at Moreton Bay. The metropolitan area extends in all directions along the floodplain of the Brisbane River valley between the bay and the Great Dividing Range. While the metropolitan area is governed by several municipalities, a large proportion of central Brisbane is governed by the Brisbane City Council which is Australia's largest Local Government Area by population.

Brisbane is named after the river on which it sits which, in turn, was named after Sir Thomas Brisbane, the Governor of New South Wales from 1821 to 1825. The first European settlement in Queensland was a penal colony at Redcliffe, 28 kilometres (17 mi) north of the Brisbane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in 1824. That settlement was soon abandoned and moved to North Quay in 1825. Free settlers were permitted from 1842. Brisbane was chosen as the capital when Queensland was proclaimed a separate colony from New South Wales in 1859.

The city played a central role in the Allied campaign during World War II as the South West Pacific headquarters for General Douglas MacArthur. Brisbane has hosted many large cultural and sporting events including the 1982 Commonwealth Games, World Expo '88 and the final Goodwill Games in 2001. Brisbane is the largest economy between Sydney and Singapore and in 2008 it was classified as a gamma world city+ in the World Cities Study Group’s inventory by Loughborough University.[6] It was also rated the 16th most livable city in the world in 2009 by The Economist.

关于brisbane的英文介绍

2,请介绍一下澳洲布里斯班的情况 ~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首府和港口,主要工商业中心。位于布里斯班河下游两岸,市中心距河口25千米。西面已和伊普斯威奇连成一片,东面则扩至自雷德克利夫与雷德兰之间的沿海岸地区,面积2494平方千米。人口约 112万。大分水岭以西的达令低丘草地,是小麦、亚麻、羊和奶制品产地;东部沿海是甘蔗、菠萝等热带作物产地,为城市农畜产品加工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气候温暖,降水适中。年平均气温20.5℃。最热月(2月)平均气温24.7℃,最冷月(7月)15℃。年平均降水量1153毫米,大部集中在12月至翌年3月,雨后常引起河流泛滥。1824年始建居民点,1902年设市,1925年扩大为大布里斯班。随着周围农牧业生产的发展,首先建立了食品加工、毛纺织工业 ,并进行港口建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发展了石油炼制、化肥、电器、铁路设备 、建筑材料、农业工具、汽车制造、造船等工业,大部分布在南北郊市镇。布里斯班河是重要的通航河流,自市中心至河口段尤为繁忙。市中心位于布里斯班河北岸,是主要商业区。沿河两岸为港口仓库码头区。进口货物以原油、化肥、化学品、钢铁等为大宗。出口石油制品、矿物、谷物、水果、肉类、羊毛、糖等。城市以北约70千米的桑夏恩区和以南约70千米的戈尔德海岸均为海滨旅游地。市内公园、绿地甚多,市周围小山环绕,景色优美。设有昆士兰大学、博物馆、美术馆等。

  布里斯班是澳大利亚第三大城市,全国最大海港,昆士兰州首府。它坐落在布里斯班河畔,濒临摩尔顿湾,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宜人。城里殖民时期的历史建筑和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并肩崛起,布里斯班两岸的公园五彩缤纷,城郊的田野一片油绿,海滨的风光更是迷人,使布里斯班成为国际旅游城市。

  布里斯班之名源于殖民时代新南威尔士殖民区总督官的名字。这个城市最初叫摩尔顿湾,属新南威尔士州管辖。1824年开始建为流放囚犯的地方。其后,随着罪犯流放制度的被取消,1842年,开放为自由定居点,居民逐渐增多,城镇也不断扩大。1854年成为港口,1859年,昆士兰脱离新南威尔士单独成立殖民区后,布里斯班便成为殖民区首府,同年建自治市, 1902年设市。

  布里斯班是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城市。市内有大小公园近170处,其中以艾伯特公园、鲍恩公园、斯劳特瀑布公园、罗马街公园、皇后公园等较为有名。市区东北广场上有为纪念战争中死难者而立的纪念亭,用18根石柱围成的阵亡将士纪念亭中央,燃烧着长明灯。市政大厦正门上,矗立着一座106.67米高的钟楼。市政大厅是1930年用昆士兰棕黄色砂石建成的,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市政大楼之一。大厅前露天广场由草坪、灌木、花丛和当地树木装点得非常美观,展览会、音乐会和各种庆典活动经常在这里举行,大厅的底楼还有博物馆和艺术馆。市东南河畔是植物园,有许多热带雨林,内有全国最大的天文台。附近有森林公园,园内银瀑飞溅,有孤松保护区和树龄达3000年的南极毛榉以及上万棵玫瑰和兰花、九重葛、赤素馨等名花异草,还是树熊、大袋鼠和鸸鹋栖息的地方。布里斯班市文化活动都集中在河南岸市中心附近的昆士兰文化中心,这里设有新昆士兰美术馆、大会堂、餐厅、联合演出剧场、昆士兰博物馆和州立图书馆。所有这些都由广场、公园、水榭以及人行道连接起来。

  布里斯班也称做“河流之城”。布里斯班河犹如一条明亮的缎带,从山峦天际之间缓缓飘下,流过铺红缀绿的原野,蜿蜒曲折,在市区里绕了几个S形后,又飘然隐没在远方的山谷里。城中蓄水大坝及其辅助设施是天然的活动场所,这里风景如画,堪称布里斯班水上乐园。阳光下的布里斯班河碧波盈盈,河两岸的住宅小巧玲珑,错落有致,沿岸的草坪上花香草绿,争荣竞秀,一派诗情画意的田舍风光。

  金沙滩位于布里斯班以南70公里的海滨,长32公里。这里是太平洋暖流冲击地带,终年日照,寒暑宜人,有蔚蓝色清澈见底的海水,有洁净如粉的细沙,加上长年照晒的温暖阳光,珍珠堆雪般的浪花,美景非凡,被称为“黄金海岸”。这一带除了有滑水、冲浪和游泳的好场所以外,还有当年库克船长的纪念碑和灯塔。

  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区,是闻名全球的自然奇观之一。它横卧在布里斯班以北,约有大小岛屿600多个,其中以绿岛、丹克岛、磁石岛、海曼岛、哈米顿岛、苍鹭岛、蜥蝎岛、义律淑女岛等较为有名。在大堡礁群中,色彩斑澜的珊瑚礁有红色的、粉色的、绿色的、黄色的、紫色的,其形态有鹿角形、灵芝形、荷叶形、海草形、构成一幅千姿百态的海底景观。在这里生活着大约1500种热带海洋生物,有海蜇、管虫、海绵、海胆、海葵、海龟,以及蝴蝶鱼、天使鱼、鹦鹉鱼等各种热带观赏鱼。在大堡礁旅游区,有一种浮在海面的酒店旅游船,四季大酒店较为有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海上乐园,船上有200多间豪华客房,配有餐厅、酒吧、舞厅、网球场、淡水游泳池、直升机停机坪等先进的现代化设备。这里还有通向海底的观望室,透过宽大的玻璃窗,可观赏到美丽的海底世界。

  布里斯班是昆士兰州的交通枢纽,昆士兰州的主要铁路干线、公路网络都从这里经过,通向四面八方。布里斯班国际机场和港口有通往全澳和世界各地的航线。布里斯班的主要工业部门有轻重型机械、食品加工、造船、汽车、橡胶、炼油等。

3,澳大利亚各个城市介绍

1.堪培拉:堪培拉是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全国政治中心,以银行、饭店和公共服务业为主要经济部门,铁路可以连接各大城市,总人口36.8万人(2012),在澳大利亚所有城市里排名第八。

堪培拉总面积2395平方公里,50%以上的面积为国家公园或保留地,城市的设计受到花园城市风潮影响,将许多重要区域直接融入天然植被,因而享有“天然首都”美誉。

堪培拉位于澳大利亚山脉区的开阔谷地上。位于东经149°07′,南纬35°17′。海拔760米。莫朗格洛河横市区,西流入马兰比吉河。原为牧羊地,1913年按规划始建,1927年联邦政府从墨尔本迁至堪培拉。

堪培拉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堪培拉大学和国立图书馆。市区西南有宇宙航行跟踪站。旅游业发达,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全年降雨量平均,四季都有阳光普照的日子。

堪培拉的城市设计十分新颖,环形及放射状道路将行政、商业、住宅区分开。城市中心的格里芬湖喷泉水柱高达 140 米,极为壮观。全城树木苍翠,鲜花四季,每年九月,堪培拉都举办花节,以数十万株花迎接春天的到来,被誉为 " 大洋洲的花园城市 " 。


2.悉尼:悉尼地处,南纬33°55',东经150°53'(33°55'S,150°53'E)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岸,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的首府,是该国人口最稠密的城市,都会区人口超过420万(2006年),也是澳大利亚第一大城市,面积为2400平方公里,还是澳大利亚乃至大洋洲最大的城市和港口,全球最大、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

悉尼是全澳的经济、金融、交通中心,也是亚太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悉尼
是国际主要的旅游胜地,以悉尼歌剧院和港湾大桥而闻名遐迩。悉尼在澳大利亚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服务业是悉尼经济的主体,悉尼的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澳的30%。大部分世界知名跨国企业在悉尼都设有分公司或办事机构。2000年,悉尼成功举办了第27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广义的悉尼即所谓大悉尼包括悉尼市和附近44个小城市,面积1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460万左右。作为行政区划的悉尼市,辖区仅有6平方公里,居住人口不到3万人。悉尼外来移民按人口数量以意大利人居多,其次为黎巴嫩人、土耳其人、希腊人、华人和越南人。近20年来,华裔居民大量增加,目前在悉尼地区的华裔人口大约在40万左右。 

悉尼是澳大利亚重要的国家和地区性通讯服务场所。国家卫星系统管理中心位于悉尼。国家最大的3个商业电视台总部建在悉尼,2个国营电视台ABC和SBS也位于悉尼。

悉尼属于副热带湿润气候,全年降雨。悉尼的天气是由邻近的海洋所调节,因此内陆的西部城区大陆性稍强。悉尼气候宜人、环境优美、风光漪妮、景色秀丽,夏不酷暑、冬不寒冷,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悉尼年降水量大约为1200毫米,夏季平均气温21℃、冬季平均气温12℃。

悉尼旅游观光的地方很多,比较著名的有悉尼歌剧院、港口大桥、岩石区、环形码头、麦考瑞广场、情人港(又称:达令港)、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大大小小的国家公园等。然而悉尼最值得一去的还是海滩。悉尼的海滩星罗棋布,风格各有千秋。


3.墨尔本:墨尔本是澳大利亚和大洋洲仅次于悉尼的第二大城市,是有“花园之州”美誉的维多利亚州的首府,是澳大利亚的工业重镇,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墨尔本,城市的绿化面积高达40%。墨尔本曾连续多年被联合国人居署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1901年至1927年,墨尔本曾是澳大利亚的首都。时至今日,墨尔本被誉为“澳大利亚的文化首都”,是全国文化、工业及旅游中心。

地理上,墨尔本经纬度为南纬37度50分东经144度58分,墨尔本地处平原,有少量的矮山地,墨尔本有一条亚拉河,是流经墨尔本的主要大河流,全长242公里。

墨尔本的气候属于亚热带与温带交叉型气候,终年多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处于向亚热带过渡的地带, 由于地理位置和洋流影响的原因,墨尔本日夜温差较大。

墨尔本是交通发达的城市,公共交通很方便,有火车、有轨电车。墨尔本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是市内火车,与地铁不同的是它多数是行走在地面以上的,只是在市中心区域内在地下行驶。
墨尔本亦是南半球的时尚之都,在服饰、艺术、音乐、电视制作、电影、舞蹈等潮流文化领域引领全澳甚至于全球在该领域范围内都具备一定影响力。由于在其境内发现一座金矿,墨尔本也被华人称为”新金山“。

墨尔本被称为“澳大利亚的文化首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墨尔本拥有全澳大利亚唯一的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建筑,有辉煌的人文历史,也是多个著名国际体育盛事的常年举办城市。

墨尔本是全澳乃至亚太地区的经济和商业中心城市之一。多家澳大利亚大型公司的总部位于墨尔本中央商务区以及东南区的莫纳什大学周边,亦有多家跨国公司的澳大利亚乃至南半球总部设立于墨尔本。

墨尔本是澳大利亚全国的工业中心城市,亦是全澳的汽车工业中心。澳大利亚最大的汽车品牌霍顿总部位于墨尔本,而其生产线亦位于墨尔本的卫星城市基隆。

墨尔本亦是全球生物科技的中心城市之一和全澳的科技中心,澳大利亚以及世界各国的大多数生命科学、电子、高科技、能源企业总部或是澳大利亚总部都位于墨城东南部的莫纳什大学周边地区,被称为是“澳大利亚硅谷”。


4.布里斯班:布里斯班是澳大利亚第三大城市,全国最大海港,昆士兰州首府,主要工商业中心。位于布里斯班河下游两岸,市中心距河口25千米。西面已和伊普斯威奇连成一片,东面则扩至自雷德克利夫与雷德兰之间的沿海岸地区,面积2494平方千米。人口约 112万。

布里斯班虽属亚热带地区,但由于大陆型气候的影响,夏季天气犹属干燥、凉爽;冬天温和、干燥。年平均气温20.5℃,年平均降水量1153毫米,大雨后常引起河流泛滥。在晚春到早秋之间,布里斯班地区常有雷暴的气候状况,所以也有冰雹和飓风等天灾。

布里斯班中央商业区坐落于澳大昆士兰在2007年时,人口已突破418万大关。2001年人口普查显示,在本市以英语为唯一在家中使用语言的人口有86.5%。

位于昆士兰的东南方,坐标为27°28′S 153°02′E /
27.467°S 153.033°E / -27.467; 153.033。中央商业区主要位于河的北岸。北岸一带建有许多商业大厦、政府机构、民意机关、国际饭店、会议厅、市立公园和运动场。布里斯班市政府经常举办或协办国际年会和运动赛事,其中包括悉尼奥运﹝部分项目﹞、英联邦运动会、州际赛事、国际博览会、亚太城市市长年会和世界杯橄榄球赛等。2011澳洲大学科学研究排名第10位的昆士兰科技大学(QUT)即位于市中心的东端。
布里斯班是通往亚太地区最近的交通要塞,它是澳大利亚增长最快地区的中心,布里斯班接近亚太地区,它与亚太地区的航空和海上的联系都具有极好的条件。布里斯班港口是澳大利亚州府港口城市中发展最快的,布里斯班市正进一步发展布里斯班港口,使它成为澳大利亚进行亚太贸易的重点港口之一。

布里斯班被称做“河流之城”。布里斯班河犹如一条明亮的缎带,从山峦天际之间缓缓飘下,流过铺红缀绿的原野,蜿蜒曲折,在市区里绕了几个S形后,又飘然隐没在远方的山谷里。

布里斯班也被称为阳光之城,拥有美丽的自然风景和四季如春的气候 布里斯班有许多植物园和公园,如女王花园、维多利亚公园、考拉动物园等,是休憩和观光的好去处。布里斯班是个旅游城市,风光奇特的黄金海岸和大堡礁每年吸引着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游客。

布里斯本是美食的天堂,可以品尝昆士兰州最著名的户外庭园餐及丰富海鲜餐。而布里斯本除了有高级的欧洲餐厅以外,由于布里斯本接受许多外来移民的移居,在食物风格与料理种类,呈现出多元饮食文化特色。在此随处可以品尝到极为地道的各国料理。


5.珀斯:珀斯,西澳大利亚州的首府,澳大利亚第四大城市。位于澳大利亚西南角的斯旺河畔(也翻译作天鹅河)。

珀斯位于南纬31度52分48秒,东经115度52分58秒。面积5,386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1/4。西面是浩瀚的印度洋,沿纬线西行7,350公里到达非洲海岸;东面是澳大利亚内陆地区。由于人口稀疏,有世界最孤独城市之称。

珀斯属地中海式气候,冬天潮湿,夏天漫长而炎热。夏天炎热的原因是由东部沙漠风吹来的热浪造成的,不过热不了几个小时,便会从西南方吹来凉爽的海风,由于上午刮热风,下午又吹凉风,使珀斯成为澳大利亚刮风最多的一个城市。

由于地处澳大利亚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地区,温和的气候与天鹅河沿岸的别致景色,使珀斯得以成为非常受欢迎的观光旅游目的地。

珀斯是旅游度假胜地,在其他澳大利亚其他地方居民的眼中,珀斯的居民具有澳式纯朴、幽默、和别具一格的想法。珀斯也是黑天鹅聚集的地方,有“黑天鹅城”之称,西澳旅游局的标志上就有黑天鹅。

珀斯有很多著名的海滩,其景色之优美程度足以和澳大利亚南部的黄金海岸相媲美。当中较富盛名的当数日落海岸,该海岸覆盖范围包括费里曼图海岸线以北至尊达勒,并拥有多达二十几个海滩,

珀斯市既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又有乡野风情,市内有天主教大教堂、五所大学、州议会大厦等。珀斯拥有广阔的居住空间及高水平的生活质素,于每年的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评选中都是名列前茅,反映出珀斯无论居住环境,生活质素及社会福利等都是颇佳的城市。


6.阿德莱德:澳大利亚南澳大利亚州首府和港口,为州行政、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是澳洲东部各州前往澳洲中西部的交通中心。。位于州东南部洛夫蒂山地与圣文森特湾间的滨海平原上。托伦斯河横贯市区。港口距市区西北12公里,有铁路相通。

阿得莱德拥有地中海式气候,冬天潮湿而寒冷,夏天干燥而炎热。春天和秋天日夜天气都相当暖和, 夏天平均最高温度约为摄氏28度,冬天温度则降至约摄氏15度。

2008年6月,阿德莱德都会区共有1,172,105居民,是澳大利亚第五大城市。南澳州约70.3%的居民住在都会区,因此南澳州是澳大利亚居民最集中的州。大多数人住在环绕着府城阿德莱德的各卫星城市中。

阿德莱德设有许多公、私立学校。州政府是主要于教育品质上的协助单位。高等教育在阿德莱德非常普及,还有职业学校 (TAFE) 负责青少年的职业教育及社会人士的进修教育。
南澳所有的三座大学的校园皆于阿德莱德。阿德莱德共设有三家公立大学和三家外国大学的澳大利亚校区。

阿德莱德是澳大利亚东西向和南北向交通的重要交叉口。阿德莱德的市内交通系统比较有限,包括使用专用车道的公共汽车、捷运和有轨电车,阿得莱德的交通主要以巴士与火车为主,公共巴士和火车来往巿内及各巿。

阿德莱德的经济以制造、军工和研究为主要工业。市内有大的制造、军工和研究区。霍顿汽车、三菱集团在阿德莱德有生产厂,约半数澳大利亚出产的汽车来自阿德莱德。新闻集团是在阿德莱德成立的,到2004年为止其总部在阿德莱德。澳大利亚最大的石油公司和著名的南澳啤酒厂位于阿德莱德。

阿德莱德是澳大利亚重要的军工生产地,澳大利亚70%的军工公司位于阿德莱德,其生产总值达10亿澳元。澳大利亚科学与技术局和其它国防技术组织如特尼克斯防务系统股份公司位于索尔斯巴利附近。

有英国圣公会大教堂和罗马天主教大教堂等古迹。自1960年起每两年在此举行一次阿德莱德国际文艺节。

阿德莱德是一个旅游盛地,市区内有许多保存完善的老建筑物,整个市中心都被公园绿地包围,是个非常吸引人的城市。环绕在阿德莱德四周的,是无数个著名的葡萄酿酒场,出产澳大利亚最著名的葡萄酒。另外,位于阿德莱附近的阿德莱德群山,是纵观阿德莱德最佳的眺望台。在离阿德莱德不远之处,有一个袋鼠岛以蕴藏丰富的澳洲本土动、植物为盛名。近海处有许多沉没的船只,潜水家们还可下水探险。


7.纽卡斯尔:纽卡斯尔,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重要城市和港口,在悉尼东北120公里,亨特河河口南岸,濒临塔斯曼海。人口41.5万人(1983)。位居全国最大的采煤区中心。重工业发达,有钢铁冶炼、机器制造、化工、造船、采矿等工厂。轻工业以食品加工较重要。输出煤、钢铁、小麦、羊毛、冻肉等。

该城市位于澳大利亚东海岸,在猎人谷地区中心,是一座海滨城市 这里一年四海风吹拂,气候十分宜人,既没有酷热的夏日,也没有严寒的冬天。

纽卡斯尔拥有极其完备的交通设施,海上,陆地,空中应有尽有,你随时都可以以你喜欢的方式到达你想到的任何地方。纽城还拥有自己的机场,每天都有飞往澳大利亚各地的航班,火车站作为悉尼铁路枢纽网的组成部分,每天都有开往四面八方的火车从这里经过,作为一座海滨城市,纽卡斯尔还有便捷的海上运输线,从这里出发可以到达全国所有港口。

纽卡斯尔以它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特有的传统,以及美丽绝伦的自然景观,每年从世界各地吸引来成千上万的游客,使其成为澳大利亚最受欢迎的旅游城市之一。纽卡斯尔人多数从事服务业和运输业,这里几乎没有旅游淡季。当地政府也因此财源广进,并且每年还要投入大量资金以改进旅游服务设施。

这里有著名的白沙滩,已经成为当地的象征。在市区中,零零星星地分布着很多街心公园,最著名的是爱德华国王公园和市民公园,它们是本地居民散步的主要场所 如果你喜欢夜生活,街边大大小小的酒吧,咖啡屋,舞厅随时等着您的光临,大部分都营业到夜里3点,绝对让你满意。

当地政府也十分重视教育,每年对此的投资仅次于对旅游的投资,本地拥有一所在澳大利亚很有名的大学——纽卡斯尔大学。

同英国的纽卡斯尔一样,这里也有一支名为纽卡斯尔联的足球队。全称纽卡斯尔联喷气机队(Newcastle
United Jets)。


8.阳光海岸:阳光海岸是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中南部、位居府城布里斯本以北、以努沙郡为主体的一座国际渡假城市,人口230,429(2007年);2008年,为了区域综合发展,昆士兰州政府将阳光海岸一带的数个郡(Shire)整合而成立阳光海岸区政府。

与闻名国际的黄金海岸所不同的,是阳光海岸多吸引以中短期休闲活动为目的之国内外游客。这两个毗邻的海岸线大抵是以布里斯班为界,以南称“黄金”,以北为“阳光”。从布里斯班向北驾车而行,约1个半小时就可到达阳光海岸。阳光海岸绵延100多公里,由20多个大小沙滩组成,这里不仅拥有美丽的沙滩,其优雅的闪光湖色更是不绝于途。从布里斯班沿着海岸线往北约1小时即可到达阳光海岸。

阳光海岸玻璃屋山,是一处融合了澳大利亚原居民传说和航海家故事的重要观光景点。是由几块散落的巨石所组成的连峰,这些巨石是2千万年前火山喷发后所凝结下来的花岗岩,材质极为坚硬,终年侵蚀不毁。

阳光海岸蒙特维拉山城,素有阳光海岸“创意中心”的美誉,是建于1887年的古山城。居民以制作精致的工艺品见长,有精美的木雕、石雕、陶器艺品、甚至古玩家具等。有维多利亚式、爱尔兰式、英国式石屋、瑞士山村小屋,以及典型的澳大利亚式建筑。

阳光海岸苏姗河农庄,是澳大利亚典型的观光农庄。最大的特色是拥有一片广袤的热带雨林,骑马则是最热门的活动。

弗雷泽岛,又称芬瑟岛,位于阳光海岸北部,世界自然遗产之一。弗雷泽岛是世界上最大的沙岛。是80万年前台地上,由大河带来的泥沙沉积下来形成的。岛上是著名的亚热带雨林。黄金海岸有1日游组团,50澳元。弗雷泽岛东海岸美丽的海滩绵延70公里,是岛上风景最美丽的地方。岛上的几个湖泊美得难以置信。最有代表性的是马凯斯湖,蓝色的湖水层次分明,与纯白色的沙滩,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马凯斯湖附近有小道,可散布观赏热带雨林迷人的风姿。



9.霍巴特:霍巴特是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的首府和港口,位于塔斯马尼亚岛东南部德温特河河口,面积约100平方公里。霍巴特始建于1803年,是澳大利亚仅次于悉尼的第二个古老的城市。整个大霍巴特市区域人口为20万525人。(2006年人口普查数据)。
位于塔斯马尼亚的霍巴特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四季分明各有特色。这里十二月至二月是夏天, 平均气温为摄氏22度,六月至八月是冬天,气温约为摄氏12度。春季和秋季较为温暖,但傍晚较凉。这里的仲夏,日间有超过15小时都是阳光普照的。

霍巴特是塔斯马尼亚州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主要工业部门有金属冶炼、铸钢、造纸、纺织、印染、化肥、木材、肉类加工、水果加工等,全国最大的电解锌厂也在这里。这里的深水码头可泊万吨巨轮,是世界各地远洋船队的补给站。该市有铁路与北部和西北部地区相联,也是塔斯马尼亚州主要公路干线的交汇点。

霍巴特有通往市郊区的巴士,以及到各地的长途巴士。从塔斯马尼亚南部通往西部、北部和东部各镇的公路都在霍巴特汇集,交通便利。霍巴特机场则位于市区东北部,距离市中心约半小时车程,是一座小型的机场,可供降落类似空中客车A320这样的支线客机,每天该机场有好几次班机往返霍巴特与墨尔本。

霍巴特以帆船比赛而世界闻名。它是悉尼——霍巴特帆船比赛的终点。帆船比赛在耶诞节后的一天在悉尼开始。因此庆祝帆船的抵达是霍巴特夏季节日的一部份。

霍巴特夏季节日是耶诞节后开始,直至一月中旬完结的饮食节目。在萨拉曼卡(Salamanca)举行的塔州之味是其主要节目之一,当地游客能品尝到美味的食物和酒。

塔斯马尼亚皇家植物园(Royal Botanical
Garden)每年一度的郁金香节日,亦是当地受欢迎的喜庆之一。
塔斯马尼亚大学是澳大利亚历史非常悠久、具备很高国际声誉的四所大学之一,该校也在澳洲大学综合星级排名中被评为四星级院校,是2001年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委员会推荐的最有研究成就的前十所大学。


10.达尔文:达尔文市是澳大利亚北部地区的首府,也是比较著名的旅游城市,因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于1839年曾到此考察,故该市以他的名字而命句名。澳大利亚北部地区首府和主要港口,位于帝汶海达尔文港东北入口处的北部顶端。

达尔文市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一年之中只分为雨季和旱季,旱季为5月至9月,6月和7月是最凉的月份,气温为15 到35℃,雨季时常有热带风暴,降水最多的是12月至3月期间,这段期间湿度超过70%,常发生雷暴。

达尔文是澳大利亚土著居民最集中的城市,还有很大一部分居民是从东南亚和东亚移居的移民,所以达尔文被称为“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的首府”,这里的居民喜欢饮啤酒,按平均人口计算,啤酒消费量仅次于德国慕尼黑,居世界第二位。

由于它距离亚洲最近,为澳大利亚北部矿物输出港及贸易中心,出口牲畜、稻米和铀矿石等。达尔文是澳大利亚重要的军事基地和北部海岸巡逻艇的基地,同时也是澳、亚、欧洲之间的航空转运站。

2005年达尔文的经济支柱主要是采矿业和旅游业,采矿业每年产值为28亿美元,主要矿产为黄金、铝土、锰,海中的油气田和海底铀矿。8%的达尔文居民从事旅游业,旅游业还有很好的扩展前景。驻军和军事设施也雇佣许多达尔文居民并促使经济增长,为了维护东帝汶治安,澳大利亚在达尔文的驻军在2001年已经达到11000人,纵贯南北的铁路也增加了和亚洲之间的贸易,使得达尔文港的港口地位越来越重要。

根据2001年的统计资料,全市有35所小学12所中学,小学在学生为6441人,中学在学生为3943人。主要的大学是达尔文大学(即查尔斯达尔文学院,澳洲大学科学研究排名第26位),在澳北区各地有许多分校,中心校区在达尔文市郊区,有19000学生。

市区东、西、北面有海滨环绕,碧波金沙,为钓鱼和游泳者的乐园。市内植物园占地34公顷,园内有许多当地特有的热带奇花异草。在北距市中心21公里的亚罗奥加公园里有鳄鱼、野牛和澳洲特有的野狗等动物等。在市东南32公里处有霍华德温泉和自然奇观白蚁冢,冢高3米,似小山屹立,冢顶状似匕首林立,坐南朝北,以便日光照射,故称磁性蚁冢。据说每座蚁冢可容纳蚂蚁200万只左右。

4,昆士兰州有哪些城市

昆士兰旅游城市有 黄金海岸 和 凯恩斯
黄金海岸 有冲浪者天堂 世界名牌一条街 美食 等 是澳洲旅游必去之地
凯恩斯 有大堡礁
布里斯班是省会城市 因为距离黄金海岸 车程45-60分钟 所以也很多旅游者去,在黄金海岸和布里斯班的高速公路上有几个著名的主题公园,比如电影世界 梦幻世界 水上世界等
经济发达肯定是布里斯班 和 黄金海岸了
昆士兰主要就是这3大城市

5,布里斯班city有什么玩得地方

ct的话是个大型的购物中心,有queen st这种步行街,也有mayr centre这种广场,这是ct最旺的地方了。如果男人想要消遣,那就沿着queen st一直往下走,那里有很多酒吧和night club。如果学生党想泡妹妹找节目,其实可以去南岸公园玩啊,离ct走路也就10分钟,坐车两个站,那里有电影院,还有个免费的人造沙滩游泳池哦,超赞的!

6,布里斯班是哪个国家?

布里斯班(Brisbane)是澳大利亚第三大城市1,全国最大海港,昆士兰州首府,主要工商业中心。位于布里斯班河下游两岸,市中心距河口25千米。西面已和伊普斯威奇连成一片,东面则扩至自雷德克利夫与雷德兰之间的沿海岸地区,面积2494平方千米。人口约 112万。大分水岭以西的达令低丘草地,是小麦、亚麻、羊和奶制品产地 麻烦采纳,谢谢!

7,布里斯班是哪个国家的呀,

  澳大利亚

  布里斯班是昆士兰州的首府、全国第三大城市,人口约115万占昆士兰州叫人口的45%以上。布里斯班地处亚热带,一年四季平均日照时间为7.5小时,故有“阳光之城”的美誉。布里斯班河蜿蜒穿过市区,流入15公里外的太平洋,因河流碧波盈盈,给城市带来了美丽的景观,因而布里斯班又被称为河流之城。澳大利亚人将布里斯班比喻为金发鬈曲、皮肤棕黑的海滨女郎。

  布里斯班建于1824年,当时是放逐罪犯的殖民地,后因土地肥沃而成为欧洲移民的聚集地,曾属新南威尔士州,并以当时州总督托马斯·布里斯班的名字命名。这里拓荒时代遗迹多,漫步街头,各式各样的建筑会告诉人们布里斯班的历史变迁。市区以乔治王广场为中心,最热闹的街道是皇后街、阿得雷德街等,与现代化的直耸云霄的商业、金融、旅游大厦相对照的,是坐落在城市东南的颜色灰暗、年代久远的市政大厦、邮电局等,它们是1个多世纪前由流放的犯人修建的。犯人修建的码头、天文台、石路及他们当时居住的铁皮屋,至今尚存。应该说,布里斯班的今天,凝结了昔日犯人们的血汗。

  布里斯班有许多植物园和公园,如女王花园、维多利亚公园、考拉动物园等,是休憩和观光的好去处。布里斯班是个旅游城市,风光奇特的黄金海岸和大堡礁每年吸引着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游客。

  主要旅游景点:

  ⒈黄金海岸。

  距布里斯班市区96公里,因绵延长达32公里数的金色海滩而得名,这里是太平洋暖流冲击地带,终年有日照,气候宜人。这里拥有世界一流的住宿饭店、风景名胜、各种富有吸引力的主题游览区30多个,世界级的主题公园有3个,因此享有“主题公园之都”的美誉。 海洋世界是全国最大的海洋公园,园内有海豚、鲸、鲨鱼及滑水表演。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乘坐的“努力”号帆船的复制品漂泊湖上,供游客观赏。

  华纳兄弟电影城是南半球惟一以电影为主题的游乐区,游客可欣赏特技表演、拍摄电影的特殊效果及许多电影布景。

  谷林宾公园是自然生态保护区,游客可观赏该区特有的植物、花卉及五彩鹦鹉、袋鼠等动物,了解澳洲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园内喂养野生彩色鹦鹉的奇观举世闻名。

  这里的平均温度在25摄氏度左右,最适于人们游泳和滑水。此处有一著名的“冲浪者天堂”。这里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海滩,20世纪初,一位独具慧眼的旅游家迎合澳大利亚人滑水、冲浪的爱好,在这里盖起了一家旅馆,名为“冲浪者天堂”。结果,国内外游人纷至沓来,逐渐发展成为颇具规模的旅游区,旅游区还建有著名的“蓝色马林”钓鱼比赛场地。

  ⒉大堡礁。

  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区,也是昆士兰州最大的观光招牌、澳大利亚人最引以为荣的天然景观,并且是世界七大自然景观之一。它位于南太平洋珊瑚海西部,北起托雷斯海峡,南至弗雷泽岛附近,沿着昆士兰州的海岸线,绵延2400公里,宛如一道天然海堤,像堡垒护卫着海岸,故称堡礁,总面积20.7万平方公里。大堡礁有600个大小岛礁、300多种活珊瑚,色彩绚丽,千姿百态,构成一幅异科建党的天然艺术图画。有的像雪中红梅,有的似开屏的孔雀,有的浑圆似蘑茹,有的纤细如鹿茸……从上空俯瞰,岛礁宛如艳丽的花朵,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上怒放。礁群所环抱的湖称AA湖,水深一般不到60米,礁外波涛汹涌,礁内湖平如镜,这里海澄清,可望到20米深处。各种美丽、稀奇古怪的鱼类、蟹类、软体动物类、海藻类,琳琅满目、异彩纷呈。在17个较大的岛屿上,建有旅馆和公寓,每年游客蜂拥而来,观赏海洋奇景。其中以格林岛和海伦岛最知名。现在大堡礁已遭到以珊瑚虫为食的荆冠类海星的威胁,已有礁脉被破坏,澳大利亚政府正在采取保护措施。

8,关于澳大利亚的英文介绍

Australia: An introduction
In land area, Australia is the sixth largest nation after Russia, Canada,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Brazil. It has, however, a relatively small population.

Australia is the only nation to govern an entire continent and its outlying islands. The mainland is the largest island and the smallest, flattest continent on Earth. It lies between 10° and 39° South latitude.

The highest point on the mainland, Mount Kosciuszko, is only 2228 metres. Apart from Antarctica, Australia is the driest continent.

Australia is the driest inhabited continent on earth. Its interior has one of the lowest rainfalls in the world and about three-quarters of the land is arid or semi-arid. Its fertile areas are well-watered, however, and these are used very effectively to help feed the world. Sheep and cattle graze in dry country, but care must be taken with the soil. Some grazing land became desert when the long cycles that influence rainfall in Australia turned to drought.

The Australian federation consists of six States and two Territories. Most inland borders follow lines of longitude and latitude. The largest State, Western Australia, is about the same size as Western Europe.

Natural environment
Australia has a remarkable diversity of life forms seen nowhere else in the world. Australian plants and animals evolved in isolation from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When the super-continent of Gondwanaland split up about 160 million years ago, Australia joined Antarctica and drifted towards the South Pole, where glaciers formed a barrier between it and other land masses.

Over the past 45 million years, Australia has moved away from Antarctica towards the equator and become warmer and more arid. About 35 million years ago, eucalypts began to displace the dense forests of the cool, damp Tertiary era.

Today Australian eucalypts account for more than half of all eucalypts found throughout the world.

The marsupials native to Australia have a different chromosome structure than mammals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Typically, they suckle their young in a pouch.

Like the eucalypts, marsupials occupied a wide range of ecological niches in Australia. The first kangaroo marsupials seem to have appeared about 15 million years ago. They vary enormously in size and adaptation. A species of tropical kangaroo lives in trees, but most kangaroos are tough, efficient users of dry bush.

As the world climate warmed and glaciers melted, oceans gradually rose to their current level and the land bridges to New Guinea and Tasmania were cut. Corals colonised a flooded coastal plain, forming the Great Barrier Reef of Queensland.

Ancient plants still grow in the wild. Large 'Antarctic' tree ferns are common in damp, shaded gullies on the south sides of ridges. Cycad palms form an understorey to tall, silvery spotted gums (eucalypts) along the south-east coast. Rare relics from earlier geological eras are found in small, special habitats, such as desert canyons.

Pressure on native habitats from agriculture and introduced pests like the fox and rabbit have resulted in extinctions of some native species in the past 200 years. Australia now has a strong scientific and legal framework to deal with these issues. Australians care about their unique environment.

History
More than 60 000 years before the arrival of European settlers, Aboriginal and Torres Strait Islander peoples inhabited most areas of the Australian European settlement in 1788. However, there were an estimated 300 000 Indigenous Australians living on the continent.

Until recently, Western historians focused on early European contact with the Australian continent during the 16th and 17th centuries.

In recent years this approach has been balanced by the recognition that Asian and Oceanic explorers and traders had contact with Indigenous Australian people long before the European expansion into the eastern hemisphere.

After the American War of Independence, Britain looked to establish new penal settlements to replace the north Atlantic colonies. The First Fleet of 11 ships with 1500 aboard, half of them convicts, arrived at Botany Bay in January 1788. Sydney grew from that first British penal settlement.

Transportation of British convicts to New South Wales ceased in 1840, but continued to Western Australia until 1868. About 160 000 convicts arrived over 80 years. That compares with free settler arrivals as high as 50 000 a year.

During the 1850s, settlement was boosted by gold rushes. Scarcity of labour, the vastness of the bush, and new wealth based on farming, mining and trade all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uniquely Australian social institutions and sensibilities.

In 1901 the Australian colonies federated to become 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As in Canada, the British monarch remains the monarch of Australia, which is now an independent, democratic nation with a tradition of religious tolerance and free speech.


Immigration
Australia's culturally diverse society includes its Indigenous peoples and settlers from countries all around the world.

Immigration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Australian society. Since 1945, over six million people from 200 countries have come to Australia as new settlers. Migrants have made a major contribution to shaping modern Australia. People born overseas make up almost one quarter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The federal government sets immigration intake numbers on a yearly basis. Australia's immigration policies are non-discriminatory and all applicants to migrate must meet the same selection criteria.

Area and population of Australian States and Territories
State/Territory
Area in square kilometres
(mainland only)
Population *



State/Terr.
Capital

Queensland
1 723 936
3.64m
Brisbane (1.65m)

New South Wales
800 628
6.61m
Sydney (4.15m)

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 (Jervis Bay Territory)
2 358
(72)
0.32m
Canberra (0.32m)

Victoria
227 010
4.82m
Melbourne (3.49m)

Tasmania
64 519
0.47m
Hobart (0.20m)

South Australia
978 810
1.51m
Adelaide (1.11m)

Western Australia
2 526 786
1.90m
Perth

(1.38m)

Northern Territory
1 335 742
0.20m
Darwin (0.11m)

AUSTRALIA
7 659 861
19.47m
12.41m


Sources: area—Auslig; population—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 Estimated resident population as at 30 June 2001.

Economy
Australia has had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economies of the world in recent years. As a high-growth, low-inflation, low interest rate economy, it is more vibrant than ever before. There is an efficient government sector, a flexible labour market and a very competitive business sector.

With its abundant physical resources, Australia has enjoyed a high standard of living since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t has made a comparatively large investment in social infrastructure, including education, training, health and transport.

The Australian workforce has seen many improvements over the last decade, leading to the surge in productivity in the 1990s. The complex and centralised award based industrial relations system has given way to a more decentralised one with many employees working under workplace agreements tailored to meet enterprise needs.

Further information
Australian Biodiversity www.biodiversity.environment.gov.au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www.nla.gov.au/oz/histsite.html

Department of Immigration and Multicultural and Indigenous Affairs www.immi.gov.au

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 Treasury www.treasury.gov.au

Further information about other aspects of contemporary Austra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