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南京大屠杀资料,南京大屠杀的资料,简短的

本文目录索引

1,南京大屠杀的资料,简短的

南京大屠杀指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 ,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学术界认为开始于12月5日)沦陷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 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战后,中国国民政府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其中,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经调查判定,日军集体屠杀有28案,屠杀人数19万余人;零散屠杀有858案,死亡人数15万余人,总计死亡人数达30多万,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特大惨案。 扩展资料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在整理档案时发现:南京大屠杀发生后,国民政府即公开进行了强烈谴责,并于1937年12月至1938年3月间分别派人赴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及日本东京,全方位开展了揭露日军南京大屠杀真相的行动。 其中,1938年初春秘密派遣人员赴日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是二次大战中绝无仅有的在敌国首都宣传的范例。 1938年3月,秘密组织、派遣四位国际友人赴日本东京等地,用各种宣传形式,向在东京的各国有关人士与日本有关人士揭露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真相。 按照国际宣传处的策划与安排,三名日籍基督徒分别携带由英、美等外籍侨民与记者所撰写的关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新闻报道、文章、信件、日记等材料,以及多套日军自行拍摄的记录其南京大屠杀暴行的照片。 1938年6月中旬,国际宣传处的翻译工作完成,中文译本定名为《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国际宣传处特地邀请担任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的著名文化人士郭沫若为中译本作序。 为了向全世界有效地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包括南京大屠杀暴行,“国际问题研究委员会”组织著名的专家徐淑希先后编写出三本揭露日军侵华暴行的英文论著:《日本人的战争行为》、《日本人战争行为要论》与《南京安全区档案》。 2014年2月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以立法形式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的资料,简短的

2,南京大屠杀资料

南京大屠杀指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 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 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是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无数暴行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例之一。 南京大屠杀期间,《纽约时报》、《中央日报》、《新华日报》等中外媒体,均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大量的揭露。 日军早在攻入南京之前就开始对南京周边地区的狂轰滥炸。1937年9月19日,日军第三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下令对南京等实行“无差别级”轰炸。

3,如何用50字简述“南京大屠杀”的资料?

不容忘却的史实 南京大屠杀指1937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数月的大规模屠杀.其中日军战争罪行包括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等.屠杀的规模、死伤人数等没有世界共同认可的数字,但一般认为死亡人数超过30万。 南京大屠杀,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南京之后,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的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战争罪行。据中国学者考证,在南京大屠杀中死伤的中国民众高达30万人以上,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很严重的罪行之一,而日本学者则众说纷纭,有的左翼学者承认罪行但认为死者没那么多,有的试图缩小当年侵华日军的罪行,更有部分人置历史事实于不顾,试图抹杀事实。2015年10月9日,《南京大屠杀档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入《世界记忆名录》。2016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举行。

4,南京大屠杀的资料

南京大屠杀指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 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是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无数暴行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例之一。南京大屠杀期间,《纽约时报》、《中央日报》、《新华日报》等中外媒体,均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大量的揭露。 战后,中国国民政府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其中,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经调查判定,日军集体屠杀有28案,屠杀人数19万余人;零散屠杀有858案,死亡人数15万余人,总计死亡人数达30多万,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特大惨案。 扩展资料: 南京大屠杀经过: 一、轰炸。 日军早在攻入南京之前就开始对南京周边地区的狂轰滥炸。1937年9月19日,日军第三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下令对南京等实行“无差别级”轰炸。 二、屠杀。 1、大规模集体屠杀。进城兵力约50000人,执行军纪维持的宪兵却仅有17人的日军除了个别地或小规模地对南京居民随时随地任意杀戮之外,还对中国人,特别是解除了武装的军警人员进行若干次大规模的“集体屠杀”。大规模屠杀方法有机枪射杀、集体活埋等,手段极其残忍。 2、杀人竞赛。日军第十六师团中岛部队两个少尉军官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在其长官鼓励下,彼此相约“杀人竞赛”,商定谁先杀满100人为胜者。他们从句容杀到汤山,12月10日中午,两人在紫金山下相遇,彼此军刀已砍缺了口。野田谓杀了105人,向井谓杀了106人。 三、强奸。 日军侵占南京期间强奸了成千上万的妇女,他们不分昼夜并在受害妇女的家人面前施行强暴。有些妇女被日军强奸了好几次,往往有妇女受不住日军的折磨而死。除此之外,日军还强迫乱伦行为。估计当时发生的强暴案可能超过20000宗。 四、文化掠夺。 据查,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以后,派出特工人员330人、士兵367人、苦工830人,从1938年3月起,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每天搬走图书文献十几卡车,共抢去图书文献88万册,超过当时日本最大的图书馆东京上野帝国图书馆85万册的藏书量。 五、抢劫纵火。 据国际委员会委员斯迈思所作调查统计:全市房屋,有24%毁于纵火焚烧;城外有62%的房屋被烧毁,通济门外被烧房屋高达78%;在江宁、句容、溧水、江浦和六合(半县)四个半县中,共有30.08万间房屋被毁,占这些地区房屋总数的40%,其中多数是被烧毁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京大屠杀

5,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资料(100字左右)急!!

南京大屠杀指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 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战后,中国国民政府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其中,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经调查判定,日军集体屠杀有28案,屠杀人数19万余人;零散屠杀有858案,死亡人数15万余人,总计死亡人数达30多万,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特大惨案。 扩展资料: 坐落在南京江东门街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其所在地,正是当年日军对南京平民进行集体屠杀的地点之一。纪念馆中的灯光并不明亮,并以黑色的内墙作为陈列的背景,然而与纪念馆中展示的各种日军暴行相比,就连黑色都显得太明亮了些。 1937年12月2日,正当日军开始进攻南京时,日本大本营任命日本天皇裕仁的“皇叔”、朝香宫鸠彦王以陆军中将衔接替松井职务。5日,朝香宫抵达南京前线司令部,责令部下尽快攻陷南京。12日南京沦陷前,朝香宫发出了一连串由他本人亲自盖章签署的命令:“杀掉全部俘虏。” 在这样的命令下,进入南京城的日军,除了对解除了武装的军警人员进行了若干次大规模的集体屠杀外,还随时随地任意杀戮南京居民,甚至还出现了“杀人竞赛”。 13日晨,日军谷寿夫师团首先从中华门进入南京,血洗了聚集在中山北路、中央路的难民区,由此,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拉开了帷幕。次日,其他三个师团相继进入南京南北各市区,展开了大规模的屠杀。 这些遇难的中国人中,有未能及时撤退的中国军人,也有淞沪战争后流离失所逃到南京的战争难民,更有许多开战后未能及时疏散的南京本地居民。 13日,约有十余万难民和被解除武装的中国士兵,被日军围逼到燕子矶江边的沙滩上,数十挺机枪疯狂扫射,顿时间,尸体蔽江,至少有5万余人惨遭杀害。14日,日军在汉西门外集体屠杀难民和非武装军警7000余人,江岸尸体纵横。 15日夜,被日军俘虏的南京军民900余人,被押往上元门外鱼雷营江边,遭集体屠杀。除9人侥幸逃生外,余者全部遇难。16日,日军在下关煤炭港、鼓楼四条巷一带屠杀我无辜同胞数万人。17日,日军在下关上元门屠杀我同胞3000余人、在三叉河杀害四五百人。 18日,日军在下关草鞋峡将中国男女老幼同胞5.7万人集体残杀,“先用机枪扫射后、复用刺刀乱戮,最后浇以煤油,纵火焚烧,骸骨悉数投于江中”。在这前后,日军还在上新河一带残杀中国被俘军人及难民28730人。 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从军记者铃木二郎记述道:“我随同攻陷南京的日军一道进城,在城内待了四天,目击日军无数暴行。”“十二月十三日,在中山门附近城墙见到极其恐怖凄惨的大屠杀。 俘虏们在二十五公尺宽的城墙上排成一列,许多日本兵端着插上刺刀的步枪,齐声大吼,冲向俘虏们的前胸或腹部刺去。一个接着一个被刺落到城外去了。只见飞溅的血雨喷向半空,阴森的气氛使人汗毛直竖,我站在那里,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南京大屠杀:人类历史黑暗一页

6,概括南京大屠杀事件(最好简短一点,200字左右!)

南京大屠杀(Nanjing Massacre)指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学术界认为开始于12月5日)沦陷后; 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 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造成损失: 1、文化掠夺 据查,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以后,派出特工人员330人、士兵367人、苦工830人,从1938年3月起,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每天搬走图书文献十几卡车,共抢去图书文献88万册,超过当时日本最大的图书馆东京上野帝国图书馆85万册的藏书量。 2、抢劫纵火 抢劫和纵火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南京国际救济委员会的报告称:“南京31%的建筑被烧毁;店铺被毁比例更高; 日军损毁及抢劫造成高达1亿法币的直接损失;南京周边公路沿线的农村地区被洗劫几尽,并陷入缺少种子、牲畜、劳力和工具的困境中,播种的粮食作物仅为平常年份的10%。

7,南京大屠杀,简洁一点,50字左右

南京大屠杀(Nanjing Massacre)指在1937年12月13日日本在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发动的一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学术界认为开始于12月5日)沦陷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是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无数暴行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例之一。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15年10月9日,《南京大屠杀史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2018年10月11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沈淑静去世。

8,《红岩》第一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1948年元旦,地下党员余新江得知长江兵工总厂炮厂的厂房起火了,是2个国民党特务放的火。余新江找到甫志高,传达领导许云峰的指示,让甫志高筹集钱款救济兵工厂的受灾工人,也要在沙磁区设一处备用联络站。

甫志高公开的身份是大丰银行会计主任,他利用工作之便筹集钱款,然后在沙坪坝正街办了“沙坪书店”,作为地下党备用连络站。兵工厂的工人陈松林,因这次火灾失业,就是救济对象之一。甫志高干脆就招募他作为书店的店员,一举两得。

陈松林因书店工作的原因,常去重庆大学给一些大学生送书刊杂志,正好目睹了学生们反内战、反迫害游行,还结识了进步学生成瑶和黎纪纲【摘要】
《红岩》第一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提问】
1948年元旦,地下党员余新江得知长江兵工总厂炮厂的厂房起火了,是2个国民党特务放的火。余新江找到甫志高,传达领导许云峰的指示,让甫志高筹集钱款救济兵工厂的受灾工人,也要在沙磁区设一处备用联络站。

甫志高公开的身份是大丰银行会计主任,他利用工作之便筹集钱款,然后在沙坪坝正街办了“沙坪书店”,作为地下党备用连络站。兵工厂的工人陈松林,因这次火灾失业,就是救济对象之一。甫志高干脆就招募他作为书店的店员,一举两得。

陈松林因书店工作的原因,常去重庆大学给一些大学生送书刊杂志,正好目睹了学生们反内战、反迫害游行,还结识了进步学生成瑶和黎纪纲【回答】
从中你可以看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了吧?如果需要分条写,就分条写。如果不需要,就直接写。【回答】

9,南京大屠杀是哪一年呢?

南京大屠杀是1937年。 “南京大屠杀”指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扩展资料 纪念日 2014年2月25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草案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 2014年2月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以立法形式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2017年2月2日,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正审议将每年12月13日设为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法案。报道称,虽然当地的日本文化会馆发起反对法案的签名征集活动。 2017年10月27日,加拿大马尼托巴省议会通过把每年12月13日设为该省“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议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南京大屠杀

10,南京大屠杀是发生在哪一年哪一天,其中经历了多少天

南京大屠杀是发生在1937年12月13日,长达6周。 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 扩展资料: 中华民族在经历南京大屠杀时,中国文化珍品也遭到了大掠夺。据查,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以后,派出特工人员330人、士兵367人、苦工830人,从1938年3月起,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每天搬走图书文献十几卡车,共抢去图书文献88万册,超过当时日本最大的图书馆东京上野帝国图书馆85万册的藏书量。 抢劫和纵火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南京国际救济委员会的报告称:“南京31%的建筑被烧毁;店铺被毁比例更高;日军损毁及抢劫造成高达1亿法币的直接损失;南京周边公路沿线的农村地区被洗劫几尽,并陷入缺少种子、牲畜、劳力和工具的困境中,播种的粮食作物仅为平常年份的1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京大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