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马上相逢无纸笔,马上相逢无纸笔的下一句是什么

本文目录索引

1,马上相逢无纸笔的下一句是什么

逢入京使①
作者 岑参
内容 故园东望路漫漫②,双袖龙钟泪不干③。
马上相逢无纸笔④,凭君传语报平安⑤。

说明 这是一首思乡的诗。安西离长安很远,古时交通阻滞(zhì),通讯不便,诗人在外非常想念家人,家里人也时刻挂念着他,因而他东望故乡,泪流不止。忽然途中遇到人京使者,自然喜出望外,虽然骑在马上,没有纸笔写信,但能通过使者给家里捎个平安口信,使家里人放心,也是好的啊!
注释 ①、京:唐朝京城长安,现在的陕西西安。逢入京使:遇到往京城长安去的使者。

②、故园:故乡。这里指作者在长安的家。东望。向东望去。作者此时在去安西(今新疆一带)途中,长安在东,所以说是东望。“故园东望”是倒装,就是“东望故园”。漫漫:遥远的意思。

③、龙钟:形容流泪的样子。

④、马上相逢:在骑马行进的途中相遇。无纸笔:没有写信的纸和笔。古人写字用的笔墨纸砚,是不便于随身携带的。

⑤、凭:靠,托。传语;传话,这里指给家里捎个口信。

马上相逢无纸笔的下一句是什么

2,马上相逢无纸笔 的下一句是什么

马上相逢无纸笔的下一句是凭君传语报平安。 出处 唐·岑桑《逢入京使》 原文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翻译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根据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上任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 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岑参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不免有些感伤,同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安慰家人,报个平安。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原文赏析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 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是有这一特色。

3,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之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 该句出自唐代岑参的《逢入京使》。 《逢入京使》 唐代 岑参 原文: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 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想的泪沾湿双袖模糊面容。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只托你给我的家人报个平安。 扩展资料: 《逢入京使》创作背景: 根据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此诗作于公元749年诗人赴安西上任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 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岑参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不免有些感伤,同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安慰家人,报个平安。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逢入京使》作者简介: 岑参(715~770),唐代诗人。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出身于官僚家庭,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游河朔。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 天宝(742~756)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乱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与高适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逢入京使

4,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打一动物

你好朋友,应该是动物,马,祝你幸福开心快乐,没有烦恼。2.人的烦恼就12个字:放不下,想不开,看不透,忘不了。带着简单的心情,看复杂的人生,走坎坷的路。人生,简单就快乐,生活,开心就好! 3.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不是所有的故事都可以陈述,人是需要的某种信念来激励和约束的,人静而后安,安而能后定,岁月,在无憾中微笑,才美丽;人生,在眼泪中微笑,才多姿;生命,在坚强中微笑,才精彩。 4.人生如梦,岁月无情。一切随缘,人生就会轻松自在一些。心有一切有,心空一切空;心迷一切迷,心悟一切悟;心邪一切邪,心正一切正;心乱一切乱,心安一切安;一切为心造,无心自解脱。 5.如果有缘,错过了还会重来;如果无缘,相遇了也会离开。聚有聚的理由,离有离的借口,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 6.如果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预见结果的好坏,人生怎么会有意外和惊喜?有些事情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去坚持, 而是因为坚持了才会看到希望! 7.一个人的成熟,并不表现在获得了多少成就上,而是面对那些厌恶的人和事,不迎合也不抵触,只淡然一笑对之。 8.人生有两种境界,痛而不言,笑而不语。 9.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有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要看他有谁相伴。 10.人生像一本书,愚人哗啦哗啦地翻它,而贤者潜心细读。 11.人世间最宽的是心地,心闲,心才宽,心正,事才少,活的是人生的豁达,走的是人生自在,人生宽处活,才是人生的家务事,人生知取舍,才是生命的真智慧。烦恼不是泉眼,弹指都在一挥间,感谢那些已经不记得,活好自己内心的那份坦率。这才是人生唯一的慈航…… 12.这个世界上,太多的为什么没有答案,太多的答案没有为什么。这条路,只能一个人走下去,无论以什么样的姿态。 13.走过的路长了,遇见的人多了,经历的事杂了。不经意间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头脑的睿智与清醒。 14.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15.人生不过是一场旅行,你路过我,我路过你,然后各自向前,各自修行。在岁月中跋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看淡心境才会秀丽,看开心情才会明媚。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 16.你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

5,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途中在马上与进京使者相遇,想要写封信却没有纸笔。唯有托你捎口信,回家帮我报个平安。 一、出处 出自唐代诗人岑参的《逢入京使》。 二、原文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三、译文 回头向东看自己的故乡,路途遥远。满面泪水沾湿了衣袖,涕泪依然擦不干。 途中在马上与进京使者相遇,想要写封信却没有纸笔。唯有托你捎口信,回家帮我报个平安。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公元749年的天宝八载,岑参受命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他在离开长安的家人,西行赴任途中遇到一位返京使者,于是写了这首诗。 二、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安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具有浓烈的人情味。诗文语言朴实,不加雕琢,却包含着两大情怀:思乡之情与渴望功名之情,一亲情一豪情,交织相融,真挚自然,感人至深。 三、作者简介 岑参,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富有浪漫主义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逢入京使

6,★猜谜语:马上相逢无纸笔

马上相逢无纸笔(打一古文句)
谜底:言不必信
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下》,意思是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听上去好像不怎么好,但又说了“惟义所在”,即只要合乎道义就行。诚信固然重要,但又不能拘泥固执于“信”而不知变通。用我们所说的最为 极端的情况就是,难道对你的敌人也要讲“信用”吗?所以.要 根据具体情况而通权达变。通权达变的标准就是孟子这里所说的 “惟义所在”。这是最基本的不能放弃的东西,也是指导我们在实 际生活中掌握的原则。

7,马上相逢无纸笔后一句是什么

答案:
马上相逢无纸笔,后一句是:凭君传语报平安。

原诗:
逢入京使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注释:
⑴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⑵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⑶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⑷凭:托,烦,请。传语:捎口信。

赏析:
  这首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是有这一特色。

8,马上相逢无纸笔下一句是什么?

逢入京使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参
原文: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参考译文: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但无纸笔,请告诉家人说我平安无恙。(与你相遇 一译:熟人)
注释
(1)选自《岑参诗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卷七。入京使:回京城长安的使者。
(2)唐代人。曾任嘉州(现在四川乐山)刺史。
(3)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
(4)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5)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
(6)凭:托,烦,请。
(7)传语:捎口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