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中国四大才女是哪四位?
本文目录索引
1,中国四大才女是哪四位?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是指蔡文姬、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儿或班昭。 1、蔡琰,字文姬,生卒年不详。东汉陈留圉人(今河南开封杞县),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 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儿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将其嫁给董祀。 蔡琰同时擅长文学、音乐、书法。《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经失传。蔡文姬作品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 2、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今山东济南章丘)人。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3、卓文君(前175—前121),原名文后,西汉临邛(今四川邛崃)人,原籍邯郸冶铁家卓氏。汉代才女,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卓文君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被人津津乐道。 她也有不少佳作,如《白头吟》,诗中“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堪称经典佳句。 4、上官婉儿,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今河南陕县)人,唐代女官、诗人、皇妃。 《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 5、班昭(约45年-约117年),又名姬,字惠班,汉族,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女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十四岁嫁同郡曹世叔为妻,故后世亦称“曹大家”。 班昭作品存世七篇,《东征赋》和《女诫》等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2,中国古代四大才女分别是谁
蔡文姬、卓文君、李清照、班昭
【蔡文姬】
汉朝末年,各诸侯拥兵自重,最后被董卓控制了朝政。
后来,曹操假借汉献帝之口,伪造了密诏,杀了董卓,并将他的尸体扔在了光天化日之下,让过路的老百姓羞辱唾弃。
蔡邕是当时的名士,以前和曹操及董卓的关系很好。如今,他见董卓人已经死了,而且亲离朋散,想到旧日的交情,不免难过。他不顾曹操的禁令,一个人趴在董卓的尸体上放声大哭,这一举动吓得周围看热闹的人四散奔逃。
曹操得知以后,不由勃然大怒。心想,蔡邕呀蔡邕,你真是不长眼神,我刚刚夺过大权,还没稳定,你竟敢当众和我唱对台戏。于是,他下令赐蔡邕一死,并且命人到他家里把人都抓起来,发配到边远荒凉的地方。
蔡邕有个女儿,叫蔡文姬,名琰,是当时有名的才女,学识渊博,能言善辩,而且精通音乐。当时她的丈夫刚刚去世,而她又没为夫家生下一儿半子,正在娘家修养。她父亲出事的时候,蔡文姬正在家里弹琴。听到下人来通报,说父亲去哀悼董卓之后,她不由得仰天长叹了一声,心想,大难就要来临了。
果然,曹操的大兵飞奔而来,将蔡府团团围住。全府上下,不分男女,不论老幼,全被捆了起来,被推到了前院,稍有怠慢,就被乱棍打得皮开肉绽。
当时,汉朝北方边境极不太平,胡人经常兴兵前来侵犯。他们每攻下一座城池,就将里面的老百姓残杀殆尽,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一队队胡兵的马背边上悬挂着一串串男人的脑袋,而马后面驮着他们抢来的女人。
蔡文姬在被发配到北方的路上,遇到了胡兵,被抓住成了俘虏。在和其她被俘的女人一起被押向北方的时候,一路上,她们看到到处都是尸横遍野,恶臭熏天。
到了匈奴以后,因为蔡文姬能文善琴,被南匈奴王看中,当了他老婆,在那里一住就是十二年,生下了两个男孩。蔡文姬人在匈奴的时候,日夜思念着远在中原的亲人,整天以泪洗面,写出了流传后世的凄惨哀绝的《胡笳十八拍》。该曲广为流传,最后流入了中原,其忧怨哀伤的曲调让曹操听了以后也深受感动。曹操回想起自己当年对蔡家的绝情,不由得羞愧难当。他派人来到了匈奴,想用金璧把蔡文姬赎回来。
南匈奴王一方面希望与曹操保持良好的关系,另一方面贪恋那些金璧,考虑再三,最后答应将蔡文姬送回中原。
蔡文姬在临走的时候,她的两个儿子跪倒在地上,抱住文姬的双腿,放声大哭:“娘,您要去哪里啊?大家都说您要回中原,您还回来吗?您平常是那样仁慈,今天为什么就这么狠心?我们还没有长大成人,您怎么就撒手不管我们了呢?”
听了这些话,蔡文姬只觉得肝肠寸断,神情恍惚,她抚摸着两个儿子的脑袋,痛苦流涕,“为娘又能如何呢?当初你父亲强行把我抢来,今天又是他强行将我送回去,为娘又如何能作得了主呢?”
这时,那些和蔡文姬一起被从中原抓来的姐妹们来给她送行,她们跪在地上,哀嚎着哭道,“为什么只有文姬你一个人可以回到中原,而我们却要老死在这荒凉的异乡,永远没有机会再见亲人一面了。”此情此景,连马都悲伤得忘记了走路,车夫赶车都忘记了转弯。围观的人更是互相抱着痛哭起来。
回到中原以后,曹操将蔡文姬好好安慰了一番。看到她孤身一人,曹操下令要将文姬嫁给一个叫董祀的读书人,并征求她的意见。
文姬冷冷地说道:“当初你和我父亲是至交,为了悼念董卓一事,你杀了我父亲,发配了我家人,至今我还不知道他们究竟还在不在人间。十二年后,我已为人母,你又用金璧强行将我们母子拆散,把我接回了中原。我已经不是我了,还有什么事情能由我自己决定呢?既然你意以决,又何必来征求我的意见呢?一席话说得曹操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后来蔡文姬一直老死在了中原,她与自己的两个儿子只能以书信往来,一生再为谋面。
【卓文君】
卓文君,西汉临邛人,汉代才女,她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她是卓王孙之女,丧夫后家居。许多名流向她求婚,她却看中了穷书生司马相如。司马相如能弹琴作诗,卓文君从中领会到他的才华和情感,一心相爱。司马相如家里一无所有,卓文君随他私奔后,就开了个酒铺,亲自当掌柜,文君当垆卖酒,相如则作打杂,不怕人讥笑。后卓王孙碍于面子,接济二人,从此二人生活富足。后来司马相如终于成名天下。而文君夜奔相如的故事,则流行民间,并为后世小说、戏曲所取材。
司马相如的文采,卓文君之美艳,当垆卖酒,白头兴怨,长门灵赋;封禅遗书传为千古佳话。流传于世的还有那首著名的《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以及卓文君所作哀怒的《白头吟》:“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蹀躞御沟止,沟水东西流。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杆何袅袅,鱼儿何徙徙,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和凄怨的《诀别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李清照】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是文学家李格非,母亲是状元王拱 辰之女,也工文章。李照清早年生活在文化空气浓厚的家庭里。 18岁时,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赵明诚 著有《金石录》,李清照写了《金石录序》,详细的记载了夫妻共同生活和对书画金石的爱好。他前期的 词章,多数是描写闺中的生活情趣及大自然的绮丽风光,风格清新明丽。北宋灭亡后,李清照夫妇仓皇南 渡。公元1129年,赵明诚在建康(今南京市)病故,她只身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因此后期的作品多反 映战乱痛苦的生活,感时伤怀,怀旧思乡,风格沉郁凄怆。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主要在于运用朴实的白 描手法,善于写细腻的感情变化,语言明白如话。在宋代词人中,卓然自成一家。有《漱玉词》。
【班昭】
班昭字惠班,又名姬,家学渊源,尤擅文采。她的父亲班彪是当代的大文豪,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宫中尊之为师。
班昭十四岁嫁给同郡曹世叔为妻,所以人们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
以个性而论,曹世叔活泼外向,班昭则温柔细腻,夫妻两人颇能相互迁就,生活得十分美满。
班昭的文采首先就表现在帮她的哥哥班固修前汉书,这部书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正史中写的较好的一部,人们称赞它言赅事备,与史记齐名,全书分纪、传、表、志几类。还在班昭的父亲班彪的时候,就开始了这部书的写作工作,她的父亲死后,她的哥哥班固继续完成这一工作。班固,字孟坚,九岁能作文,稍大一点,博览众书,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不料就在他快要完成前汉书时,却因窦宪一案的牵连,死在狱中,班昭痛定思痛,接过亡兄的工作继续前进。好在班昭还在班固活着的时候就参予了全书的纂写工作,后来又得到汉和帝的恩准,可以到东观藏书阁参考典籍,所以写起来得心应手。
前汉书出版以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学者争相传诵,前汉书中最棘手的是第七表百官公卿表,第六志天文志,这两部分都是班昭在她兄长班固死后独立完成的,但班昭都谦逊地仍然冠上她哥哥班固的名字。班昭的学问十分精深,当时的大学者马融,为了请求班昭的指导,还跪在东观藏书阁外,聆听班昭的讲解呢!
班昭还有一个兄弟是班超,我们现在常用的两个成语“投笔从戎”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是他的口语演化而成的,反映出他的智勇过人,他出使西域,以功封定远侯,拜西域都护,扬汉威直至中亚细亚三十年之久。
汉和帝永元十二年,班超派他的儿子班勇随安恩国入贡的使者回到洛阳,带回他给皇帝的奏章:“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人玉门关。谨遣子勇,随安西献物入塞,及臣生在,令其目见故土。”表达出一种浓郁的叶落归根的思想,然而奏章送上去之后,三年后朝廷仍不加理会。班昭想到死去的哥哥班固,对年已七十,客居异乡的哥哥班超,产生一股强烈的的依恋、怜悯心情,于是不顾一切地给皇帝上书:妄同产兄西域都护,定远侯超,幸得以微功得蒙重赏,爵列通候,任二千石,天恩殊绝,诚非小臣所当被蒙。超之始出,志捐躯命,冀立微功,以自陈效。会陈睦之变,道路隔绝,超以一身,转侧绝域,晓譬诸国,固其兵众,每有攻战,辄为先登。身被金夷,不避死亡,赖蒙陛下神灵,且得延命沙漠;至今积三十年,骨询生离,不复相识;所与相随时人士众,皆已物故;超年最长,今且七十,衰老被病,头发无黑,两手不仁,耳目不聪明,扶杖乃能行,虽欲竭其全力,以报答天恩,迫子岁暮,犬马齿索,为之奈何?蛮夷之性,悼逆侮老,丙超旦暮入地,久不见代,恐开好究之原,生逆乱之心。而卿大夫感怀一切莫肯远虑,如有卒暴,超之气力,不能从心,便为上损国家累世之功,下弃忠臣竭身之用,诚可痛也!故超万里归诚,自陈苦急,延颈逾望,三年于今,未蒙省禄。妾窃闻古者十五受兵,六十还之,亦有休息不任职也。缘陛下以至孝理天下,得万国之欢心,不遗小国之臣,况超得备候伯之位,故敢触死为超求哀,乞超余年,一得生还;复见阙庭,使国家永无劳远之虑,西域无仓猝之忧,超得长蒙文王葬骨之恩,子方哀老之急。
班昭代兄上书,说得合情合理,丝丝人扣,汉和帝览奏,也为之戚然动容。特别是文中的最后两句,引用周文王徐灵台,掘地得死人之骨,而更葬之。魏文侯之师田子方,见君弃其老马,以为少尽其力,老而弃之,非仁也,于是收而养之。两则故事明讽暗示,汉和帝认为不再有所决定,实在愧对老臣,于是派遣戊己校尉任尚出任西域都护,接替班超。
班昭以她的文采和才情使她的哥哥班超得以回朝。
任尚抵达任所,班超一一予以交代完毕,任尚对班超说:“任重虑浅,宜有以海之。”
希望班超对他治理西域一些忠告,班超语重心长地说:“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皆以罪过徙补边屯;而蛮夷怀鸟兽之心,难养易败。今君性严急,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严苛,宜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但班超走后,任尚私下对亲信说:“我以班君当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任尚不能借重班超的经验,竟以严急苛虐而失边和,这是后话。
汉和帝永元十四年八月,班超回到洛阳,拜为射声校尉,他离开西域疏勒时本已有病,来不及和妹妹好好地聊聊,加以旅途劳顿,回家一个月就病逝了,班昭无言以对。
班昭以她的文采,完成了哥哥班固的前汉书打动汉和帝的心,使哥哥班超回归洛阳。班昭的文采还表现在她写的女戒七篇上。
七戒包括: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章。本是用来教导班家女儿的私家教课书,不料京城世家却争相传抄,不久之后便风行全国各地。在“卑弱”篇中,班昭引用诗经·小雅中的说法:“生男曰弄漳,生女曰弄瓦。”以为女性生来就不能与男性相提并论,必须“晚寝早作,勿惮夙夜;执务和事,不辞剧易。”才能克尽本份。
在“夫妇”篇中,认为丈夫比天还大,还须敬谨服侍,“妇不贤则无以事夫,妇不事夫则义理坠废,若要维持义理之不坠,必须使女性明析义理。”
在“敬慎”篇中,主张“男子以刚强为贵,女子以柔弱为美,无论是非曲直,女子应当无条件地顺从丈夫。”一刚一柔,才能并济,也才能永保夫妇之义。
在“妇行”篇中,订定了妇女四种行为标准:“贞静清闲,行己有耻:是为妇德;不瞎说霸道,择辞而言,适时而止,是为妇言;穿戴齐整,身不垢辱,是为妇容;专心纺织,不苟言笑,烹调美食,款待嘉宾,是为妇工。”妇女备此德、言、容、工四行,方不致失礼。
在“专心”篇中,强调“贞女不嫁二夫”,丈夫可以再娶,妻子却绝对不可以再嫁,在她的心目中下堂求去,简直是不可恩议的悖理行为,事夫要“专心正色,耳无淫声,目不斜视。”
在“曲从”篇中,教导妇女要善事男方的父母,逆来顺受,一切以谦顺为主,凡事应多加忍耐,以至于曲意顺从的地步。
在“叔妹”篇中,说明与丈夫兄弟姐妹相处之道,端在事事识人体、明大义,即是受气蒙冤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万万不可一意孤行,而失去彼此之间的和睦气氛。
班昭主要生活在汉和帝时代,汉和帝在班超死后不久就驾崩了,皇子刘隆生下来才一百天,就嗣位为孝帝,邓太后临朝听政,不到半年,帝又死,于是以清河王刘祜嗣位为孝安帝,孝安帝才十三岁,邓太后仍然临朝听政。
东汉皇帝短命,只有开国的光武帝刘秀活过“花甲”,六十二岁时死,其次就是明帝,四十八岁,再次是章帝三十一岁,其他多在二十岁以下,包括一大批娃娃皇帝,造成外戚专权局面。
邓太后以女主执政,班昭以师傅之尊得以参予机要,竭尽心智地尽忠。邓坞以大将军辅理军国,是太后的兄长,颇受倚重,后来母亲过世,上书乞归守制,太后犹豫不决,问策于班昭,班昭认为:“大将军功成身退,此正其时;不然边祸再起,若稍有差迟,累世英名,岂不尽付流水?”邓太后认为言之有理,批准了邓坞的请求。
班昭年逾古哮逝,皇太后为她素服举哀。
班昭是一位博学多才,品德俱优的中国古代女性,她是位史学家,也是位文学家,还是位政治家。她在曹家有一个儿子,几个女儿,儿子曹成被封为关内侯。
3,古代四大才女各有什么特点 ?
蔡文姬、卓文君、李清照、班昭
【蔡文姬】
汉朝末年,各诸侯拥兵自重,最后被董卓控制了朝政。
后来,曹操假借汉献帝之口,伪造了密诏,杀了董卓,并将他的尸体扔在了光天化日之下,让过路的老百姓羞辱唾弃。
蔡邕是当时的名士,以前和曹操及董卓的关系很好。如今,他见董卓人已经死了,而且亲离朋散,想到旧日的交情,不免难过。他不顾曹操的禁令,一个人趴在董卓的尸体上放声大哭,这一举动吓得周围看热闹的人四散奔逃。
曹操得知以后,不由勃然大怒。心想,蔡邕呀蔡邕,你真是不长眼神,我刚刚夺过大权,还没稳定,你竟敢当众和我唱对台戏。于是,他下令赐蔡邕一死,并且命人到他家里把人都抓起来,发配到边远荒凉的地方。
蔡邕有个女儿,叫蔡文姬,名琰,是当时有名的才女,学识渊博,能言善辩,而且精通音乐。当时她的丈夫刚刚去世,而她又没为夫家生下一儿半子,正在娘家修养。她父亲出事的时候,蔡文姬正在家里弹琴。听到下人来通报,说父亲去哀悼董卓之后,她不由得仰天长叹了一声,心想,大难就要来临了。
果然,曹操的大兵飞奔而来,将蔡府团团围住。全府上下,不分男女,不论老幼,全被捆了起来,被推到了前院,稍有怠慢,就被乱棍打得皮开肉绽。
当时,汉朝北方边境极不太平,胡人经常兴兵前来侵犯。他们每攻下一座城池,就将里面的老百姓残杀殆尽,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一队队胡兵的马背边上悬挂着一串串男人的脑袋,而马后面驮着他们抢来的女人。
蔡文姬在被发配到北方的路上,遇到了胡兵,被抓住成了俘虏。在和其她被俘的女人一起被押向北方的时候,一路上,她们看到到处都是尸横遍野,恶臭熏天。
到了匈奴以后,因为蔡文姬能文善琴,被南匈奴王看中,当了他老婆,在那里一住就是十二年,生下了两个男孩。蔡文姬人在匈奴的时候,日夜思念着远在中原的亲人,整天以泪洗面,写出了流传后世的凄惨哀绝的《胡笳十八拍》。该曲广为流传,最后流入了中原,其忧怨哀伤的曲调让曹操听了以后也深受感动。曹操回想起自己当年对蔡家的绝情,不由得羞愧难当。他派人来到了匈奴,想用金璧把蔡文姬赎回来。
南匈奴王一方面希望与曹操保持良好的关系,另一方面贪恋那些金璧,考虑再三,最后答应将蔡文姬送回中原。
蔡文姬在临走的时候,她的两个儿子跪倒在地上,抱住文姬的双腿,放声大哭:“娘,您要去哪里啊?大家都说您要回中原,您还回来吗?您平常是那样仁慈,今天为什么就这么狠心?我们还没有长大成人,您怎么就撒手不管我们了呢?”
听了这些话,蔡文姬只觉得肝肠寸断,神情恍惚,她抚摸着两个儿子的脑袋,痛苦流涕,“为娘又能如何呢?当初你父亲强行把我抢来,今天又是他强行将我送回去,为娘又如何能作得了主呢?”
这时,那些和蔡文姬一起被从中原抓来的姐妹们来给她送行,她们跪在地上,哀嚎着哭道,“为什么只有文姬你一个人可以回到中原,而我们却要老死在这荒凉的异乡,永远没有机会再见亲人一面了。”此情此景,连马都悲伤得忘记了走路,车夫赶车都忘记了转弯。围观的人更是互相抱着痛哭起来。
回到中原以后,曹操将蔡文姬好好安慰了一番。看到她孤身一人,曹操下令要将文姬嫁给一个叫董祀的读书人,并征求她的意见。
文姬冷冷地说道:“当初你和我父亲是至交,为了悼念董卓一事,你杀了我父亲,发配了我家人,至今我还不知道他们究竟还在不在人间。十二年后,我已为人母,你又用金璧强行将我们母子拆散,把我接回了中原。我已经不是我了,还有什么事情能由我自己决定呢?既然你意以决,又何必来征求我的意见呢?一席话说得曹操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后来蔡文姬一直老死在了中原,她与自己的两个儿子只能以书信往来,一生再为谋面。
【卓文君】
卓文君,西汉临邛人,汉代才女,她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她是卓王孙之女,丧夫后家居。许多名流向她求婚,她却看中了穷书生司马相如。司马相如能弹琴作诗,卓文君从中领会到他的才华和情感,一心相爱。司马相如家里一无所有,卓文君随他私奔后,就开了个酒铺,亲自当掌柜,文君当垆卖酒,相如则作打杂,不怕人讥笑。后卓王孙碍于面子,接济二人,从此二人生活富足。后来司马相如终于成名天下。而文君夜奔相如的故事,则流行民间,并为后世小说、戏曲所取材。
司马相如的文采,卓文君之美艳,当垆卖酒,白头兴怨,长门灵赋;封禅遗书传为千古佳话。流传于世的还有那首著名的《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以及卓文君所作哀怒的《白头吟》:“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蹀躞御沟止,沟水东西流。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杆何袅袅,鱼儿何徙徙,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和凄怨的《诀别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李清照】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是文学家李格非,母亲是状元王拱 辰之女,也工文章。李照清早年生活在文化空气浓厚的家庭里。 18岁时,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赵明诚 著有《金石录》,李清照写了《金石录序》,详细的记载了夫妻共同生活和对书画金石的爱好。他前期的 词章,多数是描写闺中的生活情趣及大自然的绮丽风光,风格清新明丽。北宋灭亡后,李清照夫妇仓皇南 渡。公元1129年,赵明诚在建康(今南京市)病故,她只身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因此后期的作品多反 映战乱痛苦的生活,感时伤怀,怀旧思乡,风格沉郁凄怆。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主要在于运用朴实的白 描手法,善于写细腻的感情变化,语言明白如话。在宋代词人中,卓然自成一家。有《漱玉词》。
4,中国古代的四大才女都有谁?
中国古代有四位才女,分别是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儿和卓文君。她们是中国著名的女性,才华横溢,德才兼备,很多后人都很向往、尊敬这些知心好友。蔡文姬是一位伟大的书法家兼作家。受自小耳濡目染的影响,她不仅文笔渊博,而且擅长诗歌和诗歌,口才好又擅长音乐,这是很自然的。她是建安时期著名的女诗人。代表作有《胡家十八拍》、《悲愤诗》等。蔡文姬一生结过三次婚,第一次嫁给了当时很优秀的学生卫仲道。他的家族也是河东家族。后来,卫仲道因咯血而死。匈奴被带到国外,嫁给了匈奴左贤王,被曹操赎回,途中留下了著名的“胡笳十八拍”,回到中原,嫁给了董祀。 李清照这个才女对大家一定不陌生,对于她的诗,大家都能背几句,她是宋朝著名的女诗人,是婉约派女诗人的代表,有“历代第一才女”之称。擅长写作和绘画,能理解金石,尤其是诗歌。家学出身,出身书香世家,父亲李格是苏轼学生,知书达理要员,拜会外交部外宾郎。李清照的父亲没有因为她是女人而不让她读书。相反,他特别支持她广泛阅读。在这种情况下,她的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卓文君,原名文后,西汉人。汉代才女,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国四大才女之一。卓家由于操作得当,以为自己是富家千金,卓文君是卓家的女儿,相中相相如宾的穷书生司马相如,家里不同意,司马相如私奔,卓文君被晚上赶出家门,两人后来因吕家卖酒的故事而声名大噪,司马相如也因《子虚赋》被皇上所赏识,最终他们结了婚。据《西京杂记》记载,司马相如从茂陵聘了一名女子为妾。卓文君写白头吟欲自杀,但相如阻止。“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这句话,至今仍是大家常唱的。卓文君的诗歌如《白头歌》、《怨郎诗》、《诀别书》等闻名于世。 上官婉儿,又名上官昭容,祖籍陇西,唐代女官、诗人、妃子。他的祖父上官仪一被杀,就和他的母亲被分配到内庭做女仆。14岁时,因其智慧和文笔出色,被武则天任命为武则天的大臣。掌管宫殿多年,并以首相而闻名。唐中宗,封昭容,在政治和文学上都有突出的地位,从此成为掌管内廷和外廷的妃子。建议扩大藏书,增设一个学士,在这一时期的主持优雅,代朝廷评论世界诗歌,许多词陈设其门,《唐诗》收其32首诗。后来,李隆基发动唐龙政变,与韦后一同被杀。
5,中国古代四大才女分别是谁?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在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中能够名垂青史的才女可以说是屈指可数的因为在中国古代的时候,很多女性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所以很少有女性能够从小读很多书。所以对于中国历史上的四大才女,大家都非常感兴趣,中国古代的四大才女分别是蔡文姬,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儿。不过有人对于这个说法是有异议的,有人觉得上官婉儿并不能算作四大才女,四大才女应该有班昭。 他们四个人都是有勇有谋的女姓,所以现在的人们也总是喜欢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有人觉得四大才女应该以蔡文姬为首,然后是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儿或者是班昭。也有人认为应该以卓文君为首,其次是上官婉儿,李清照。但是既然是在评选才女,那么最应该看重的,就是他们的才气,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说一个人才无非就是诗词歌赋,或者是琴棋书画。 说到李清照想必大家应该都非常的熟悉,因为我们在上学的时候都学过李清照的诗,也都知道李清照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女诗人。李清照不仅仅会写诗,她也是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女人。而且李清照也是一个非常有文采的人,她的文学素养丝毫不比自己的兄弟和父亲差。而班昭的成就则体现在她的历史文化上,因为班昭曾经独自一个人完成了《汉书》的第七表,也就是《百官卿表》和第六志《天文志》。这对于生活在一个古代的女性来说是非常的不容易的,而且他的《女诫》等作品也是流传千古的。 蔡文姬和卓文君也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才女,特别是卓文君的那一句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如今还有很多人把这一句写自己的歌里或者是文学作品里。上官婉儿作为一介女流之辈,她其实在文学上并没有什么很大的成就,但是在政治上她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女皇武则天曾经评价她“得上官婉儿者,得半壁江山。”
6,中国古代四大才女,都是哪些人?
中国古代有许多才子,而才女也不在少数,其中有四位被称为四大才女,她们具有很高的才华水平,因此被后来所向往和敬仰,那么这古代四大才女分别是哪四位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卓文君卓文君是西汉时期人,她出生在一个富人家庭之中,她的父亲是冶铁商人,家奴就有八百人之多,后来由于喜欢上司马相如,和他私奔,虽然司马相如当时家徒四壁,但卓文君依然不离不弃和他生活,后来她的父亲不忍,还是分给他们一百人的家奴,以及一百万的钱财。而说起卓文君的才华,她不仅擅长音乐,还相当有文采,其中最令人熟知的莫过于《白头吟》里的“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二、蔡文姬蔡文姬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她是东汉三国时期的才女,她的父亲是当时有一定名气的文学家蔡邕,由于东汉时期的动荡,蔡文姬被匈奴左贤王给掳走,并生育了两个孩子,后来被曹操给赎回嫁给了董祀。蔡文姬的才华体现在文学、音乐和书法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以及创造了八分字体。 三、李清照李清照的词大家在上学时应该都学过背过,作为宋代的女词人,她的才华可谓令人惊叹,甚至有“千古第一才女”的称号,而被人所熟知的作品更是数不胜数,包括《如梦令》、《声声慢》、《一剪梅》、《醉花阴》、《武陵春》、《蝶恋花》以及《绝句》等。 四、上官婉儿最后一位古代四大才女则是来自唐代的才女上官婉儿,她也是才华横溢的人物,其诗文的造诣极高,不仅创造了很多优秀的作品,还影响了一代的文风,同时还选用了相当多的文学人才,成为当时文坛的标志者和引领者。 以上,卓文君、蔡文姬、李清照以及上官婉儿就是中国古代的四大才女,此外,还有一种说法,东汉的班昭是应该顶替上官婉儿成为四大才女的,她的才华水平也是相当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