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梗概
本文目录索引
1,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梗概
三顾茅庐的故事梗概: 汉朝末期黄巾起义导致天下大乱,曹操趁机挟持汉献帝作用朝廷,孙权雄踞东吴,汉室宗豫州牧亲刘备听说隆中的诸葛亮先生很有学识。 就和关羽还有张飞带着礼物到南阳郡的隆中来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但是这天恰好诸葛亮出去了,刘备只能失望而归。 不久刘关张三人又冒着风雪前来拜访诸葛亮,不料诸葛亮已经出去云游,刘备只好留有一封信并且表达了自己想要有请诸葛亮来帮助自己的愿望。 又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在吃了三天素以后,三人又来到诸葛亮门前,此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扰,一直到诸葛亮睡醒以后才进屋去和诸葛亮交谈,并且成功的请出了诸葛亮。 扩展资料: 刘备要聘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直到去了三次,诸葛亮才见他,这就是被后人津津乐道的三顾茅庐。 刘备见到诸葛亮,两人有一番谈话,诸葛亮说:曹操已经强大,暂时不可以和他争锋,孙吴政权已历三世,只能作为外援而不可以吞并它。 荆州是个用武之地,而刘表却不能够守住,这是上天用来资助刘备的。西川是个天险之地,刘邦在这儿成就了帝业,而暗弱的刘璋却难以利用。 假如刘备拥有了荆州和益州,再把它经营好,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这就是后人总结的隆中对。刘备在联合孙权打败了曹操以后,顺势收复了荆州的江南三郡。 建安十六年刘璋要讨伐张鲁,邀请刘备前去协助,刘备借此机会进入西川,开始了夺取益州军事行动。 夺取益州的战略设想是诸葛亮提出来的,诸葛亮又是刘备最重要的谋士和最得力的助手,用刘备的话说,他得到诸葛亮,好像是鱼儿得到了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顾茅庐
2,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概括?
“刘备三顾茅庐”主要讲的是刘备三次前去拜访诸葛亮,请他出山的故事。最初是徐庶告诉刘备有一个叫诸葛亮的人有雄才大略可以助他夺得天下,于是,刘备第二日便去卧龙拜访诸葛先生,却因诸葛亮不在家并没有见到人。 没过几天,刘备再次拜访诸葛亮,仍然因为诸葛亮与好友出游在此无功而返,刘备便留下一封信离开了。之后,第三次拜访才见到了孔明先生。
3,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简述
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南阳邓县隆中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去南阳邓县隆中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知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 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又一次来到隆中。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 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诸葛亮答应了。那年诸葛亮才27岁。 扩展资料: 一、人物介绍: 1、刘备 刘备(公元161年-公元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刘备少年与公孙瓒拜卢植为师求学,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与关羽、张飞先后救援过北海孔融、徐州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 刘备早期颠沛流离,投靠过多个诸侯,后于赤壁之战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陈寿评刘备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自己也曾说过,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或蜀汉,占有今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汉中和甘肃白龙江一部分。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一说太宗),葬惠陵。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2、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称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 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病逝。 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南阳郡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隆中)“躬耕陇亩”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顾茅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刘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诸葛亮
4,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简介【100字以内】
徐庶告诉了刘备去卧龙找一个叫诸葛亮的人,刘备第二日带领了自己的两个手下去卧龙拜访诸葛亮,结果因诸葛亮出门去可。 刘备没过几天又带着他的手下去拜访诸葛亮了,诸葛亮恰好和好友出去了,刘备给了诸葛亮弟弟一封信便走了。 备再一次去拜访,这次诸葛亮终于在家中,刘备见到了诸葛亮,与诸葛亮说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可以帮助他成就霸业,经过一番谈论,诸葛亮答应了刘备的请求。 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东汉末年,汉朝宗亲左将军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他们的谈话内容即《隆中对》(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 【成语】: 三顾茅庐 【拼音】: sān gù máo lú 【解释】: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去南阳郡隆中卧龙岗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5,《三顾茅庐》故事梗概
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南阳卧龙岗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去南阳卧龙岗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 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又一次来到南阳卧龙岗。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 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出山相助。诸葛亮答应了。那年诸葛亮才27岁。 此后,诸葛亮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果然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东吴、曹魏三国鼎立的局面。 扩展资料 三顾茅庐——历史背景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南阳郡邓县隆中、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 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当他们到诸葛亮家前,已经是中午,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顾茅庐
6,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
首先要说明的是,人是感性动物,哪怕再冷血的人,也有感情。 但对于刘备和诸葛亮这种人来言,感性或说感情,从来都是要被理性压制。其实,凡成年人都这模样。能压制感情的人,才可以说,他长大了。 懂了这点,咱看这个问题,诸葛亮跟你我一样,会感动这是没跑的。但前提是,诸葛亮要远比比你和我,更理性吧? 刘备三顾茅庐,很是诚恳,且让人感动。但问题是,若是曹操也如此,诸葛亮会感动吗?根本不会。因为造成诸葛亮从山东老家搬迁到荆州的罪魁祸首,就是曹阿瞒! 当年他为老爸报仇血洗徐州,诸葛亮当时才12岁左右,亲眼目睹了曹操作孽,并给自己的生活和家人造成了怎样的伤痛。所以,曹操若请诸葛亮,估计曹操第一天来,诸葛亮就敢当天晚上就搬家,鬼才辅佐你曹操呢。这其实也是为啥,诸葛亮铆足劲要干掉曹魏的原因,晚年五次北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所以,诸葛亮虽能被刘备感动,但真正决定其出山的,却还是理智。具体说来,就两条。 第一条,诸葛亮的抱负。诸葛亮可从没打算当一辈子隐士,否则没事拿管仲和乐毅自比啥?司马徽很牛逼,但他这样比吗?至于庞统,则是因他属于荆州七大家族之一,妥妥的门阀士族,背景就决定了,他不需要比谁。 诸葛亮却只能如此——其实就是给自己贴标签,做宣传。这也是为何诸葛亮娶黄月英!黄家,也是荆州七大家族之一的。既,诸葛亮是要干一番事业的人,但却跟郭嘉一个毛病,我自己选主公辅助。 第二天,刘备的主张,切合诸葛亮的需要。刘备一上来就说,自己要匡扶汉室。倘若他说,袁绍或曹操是我榜样,估计就算刘备死在这,诸葛亮也不会出山。 所以,诸葛亮不是因感动而出山,是他一有抱负(需求),刘备的主张,切合他(提供平台)导致。感情,只是话题,不是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