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职业健康检查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包括哪几个阶段?

本文目录索引

1,职业健康检查包括哪几个阶段?

一、首先(联系)体检机构(医院、疾控中心),交费;
第五条 职业健康检查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二、约定时间(人多时),领取体检表;
三、体检
1、首先是肝功能(验大血)、B超等不能吃早餐的检验,妇科要多喝水;
2、然后其他项目就无所谓了,常规检查(挨个检查):血压、内科、外科、眼科、五官科、心电图、肺X光等;
3、特种作业人员约定项目。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23号《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第十三条 职业健康检查应当根据所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类别,按《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的规定确定检查项目和检查周期。需复查时可根据复查要求相应增加检查项目。第十四条 职业健康检查应当填写《职业健康检查表》,从事放射性作业劳动者的健康检查应当填写《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表》。第十五条 体检机构应当自体检工作结束之日起30日内,将体检结果书面告知用人单位,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发现健康损害或者需要复查的,体检机构除及时通知用人单位外,还应当及时告知劳动者本人。第十六 条体检机构应当按统计年度汇总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并将汇总材料和患有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名单,报告用人单位及其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职业健康检查包括哪几个阶段?

2,职业健康检查包括哪些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按照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健康检查分为以下六类: (一)接触粉尘类; (二)接触化学因素类; (三)接触物理因素类; (四)接触生物因素类; (五)接触放射因素类; (六)其他类(特殊作业等)。 以上每类中包含不同检查项目。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在备案的检查类别和项目范围内开展相应的职业健康检查。 扩展资料 确定职业健康检查方法和检查指标的基本原则: 1、检查方法应是成熟的可靠的技术,不能作为科学实验或研究; 2、检查方法和指标易为劳动者接受; 3、检查指标应有明确的意义,并与目标疾病密切相关; 4、生物接触标志物能够反映劳动者的暴露水平,能反映所暴露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健康效应; 5、应考虑检查指标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避免使用不能满足要求的检查; 6、考虑检查方法和检查指标的费用; 7、考虑文化、宗教等因素,符合医学伦理道德规范; 8、定期对整个健康检查项目进行审查,并根据工作条件的改善及时进行修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

3,职业健康检查有哪些项目

一、体征:
1..一般情况,包括脉率、血压; 2.五官包括视力、晶体、眼底、外耳、听力、鼻、口腔、咽喉; 3.内科包括心脏、肺、肝、脾; 4.外科包括甲状腺、浅表淋巴结、皮肤黏膜; 5.神经系统包括皮肤划纹症、膝反射、跟腱反射、肌力、股张力、共济运动、感觉异常、三颤、病理反射; 6.其他
二、化验及其他检查 包括 血 尿、 肝功能、 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B超、脑电图、听 视觉诱发电位、神经肌电图等
三。其他

4,什么是职业健康,定义是什么?包括哪些方面?

首要任务是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工作条件中存在的职业有害因素,以防止其对职业人群健康的损害;是以职业人群作业环境为对象,通过识别、评价、预测和检测不良职业环境中有害因素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早期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职业性有害因素所改健康损害或潜在健康危险、创造安全、卫生和高效的作业环境,从而达到保护职业人群的健康、提高职业生命质量的目的。
内容参见:http://www.chemaid.com/code/codpa-23.htm

5,什么是职业病,什么是职业健康体检,和普通体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健康检查:是指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的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健康检查。
职业健康检查分为以下六类:
(一)接触粉尘类;
(二)接触化学因素类;
(三)接触物理因素类;
(四)接触生物因素类;
(五)接触放射因素类;
(六)其他类(特殊作业等)。
普通体,是没有接触用人单位职业危害一般人群的健康体检

6,职业健康体检有哪四种形式

职业健康体检的形式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定期)、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查四种: 1、上岗前 就业前健康健康检查是指用人单位对准备从事某种作业人员在参加工作前进行的健康检查。目的在于发现职业禁忌症。如从事铅、苯作作业的工人着重进行神经系统和血象的检查,从事粉尘作业的工人进行胸部X线检查,以确定该工人的健康状况能否合适从事该项作业。 2、定期健康检查 定期健康检查是指用人单位按一定时间间隔对从事某种作业的工人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目的在于发现职业禁忌症和所从事职业相关损害。并对所发现职业禁忌症和所从事职业相关损害的劳动者,应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 3、离岗或转岗时健康检查 离岗或转岗时健康检查是指职工调离当前工作岗位或者改变目前工作岗位前所进行的健康检查。目的是为了掌握中在离岗或转岗时,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其健康有无损坏或可疑征象。 4、应急健康检查 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的紧急健康检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7,职业病体检哪些项目

职业病的体检项目要根据不同的职业来确定: 1、如果是接触烟尘、粉尘的职业,一般会做五官科检查、心电图、血尿常规、肝功能以及胸片、肺功能等检查; 2、如果是与噪音相关的职业,可能要进行五官科检查、胸片、听力检查、肺功能、心电图、肝功能检查等; 3、长期接触化学物质的检查除了常规的心电图、肝肾功能检查之外,还要加做B超检查; 4、如果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的重金属要单独检测血液中的重金属含量,例如血铅含量; 5、电工等与视觉相关损伤的工种在体检项目中要加色觉的检查。

8,职业健康检查包括那些

职业健康检查是指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的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健康检查。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 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应当在开展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省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备案。备案的具体办法由省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依据本办法制定,并向社会公布。 职业健康检查档案应当包括下列材料: 1、职业健康检查委托协议书; 2、用人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3、出具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总结报告和告知材料; 4、其他有关材料。 扩展资料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具有以下职责: 1、在备案开展的职业健康检查类别和项目范围内,依法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并出具职业健康检查报告。 2、履行疑似职业病的告知和报告义务; 3、报告职业健康检查信息; 4、定期向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报告职业健康检查工作情况,包括外出职业健康检查工作情况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

9,职业健康体检分那三大 类

1、职业健康体检分为预防保健性体检、社会性体检、鉴定性体检; 2、《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是为加强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规范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管理,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 3、职业健康体检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5年3月26日发布,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根据2019年2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令2号《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修改〈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4件部门规章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扩展资料: 健康体检介绍: 职业健康检查是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的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健康检查。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在于掌握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发现职业禁忌。 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劳动者的健康损害,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是为了解劳动者离开工作岗位时的健康状况,以便分清健康损害的责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健康体检

10,职业健康体检类别有哪些

职业健康检查分为: 1、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是强制性职业健康检查,应在作业人员从事有害作业前完成; 2、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是指长期从事规定需要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劳动者,应进行在岗期间的定期健康检查,如长期接触粉尘、噪声、苯等有害物质,应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定期健康检查周期应根据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性质、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浓度或强度、目标疾病潜伏期和防护措施等因素决定; 3、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劳动者在准备调离或脱离所从事的职业病危害作业或岗位前,应该进行离岗时健康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