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是什

本文目录索引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是什么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1)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是什么

2,简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具体表现在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经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为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第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我国建设成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第三,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

3,简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主要内容: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历史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是在回顾总结新时期29年来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时,开宗明义地作出这样一个蕴涵广阔历史背景和深刻思想内容的精辟概括的。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历史,可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深理解这一点。 这次会议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第一,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第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 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口号,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并富有远见地提出了对党和国家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改革的任务。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有()

1.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
2.确定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①思想上
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重新确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政治上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③组织上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5,简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共16分

时间:1978年 地点:北京 主要内容: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意义: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内容。十年“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经济受到严重破坏,民主与法制被严重践踏,积累了许多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遭受严重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召开的,她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转折。

6,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间历史意义主要内容

时间:1978年 地点:北京   主要内容: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内容: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之前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实际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全会公报全面分析了当前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指明了改革开放的方向。指出:▲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今后应该按照严格区别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方针去解决,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程序去解决。▲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全会作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决定:▲决定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应该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决定在党的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加强民主,明确党的思想路线,加强党的领导机构和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决定把立法工作摆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议程上来;▲决定保障人民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等问题。

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8,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①思想上
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政治上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③组织上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拓展资料: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169名,候补中央委员112名。中央及地方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列席了会议。
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次全会前,召开了历时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党的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和领导骨干,对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两年来党的领导工作中出现的失误提出了中肯的批评,对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政治方面的重大决策,党的优良传统的恢复和发扬等,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邓小平在会议闭幕式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次中央工作会议,为随即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充分准备。邓小平的讲话实际上成了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这个伟大转折,是全局性的、根本性的,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2,全会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3,全会实现了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4,全会开始了系统地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
5,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