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糖体的作用,生物核糖体的作用是什么?
本文目录索引
1,生物核糖体的作用是什么?
核糖体在细胞中负责完成“中心法则”里 由RNA到蛋白质这一过程,此过程在生物学中被称为“翻译”。在进行翻译前,核糖体小亚基会先与从细胞核中转录得到的信使RNA结合。
再结合核糖体大亚基构成完整的核糖体之后,便可以利用细胞质基质中的转运RNA运送的氨基酸分子合成多肽。当核糖体完成对一条mRNA单链的翻译后,大小亚基会再次分离。
2,什么叫核糖体,有什么作用??
核糖体,旧称“核糖核蛋白体”或“核蛋白体”,是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由一大一小两个亚基结合形成,主要成分是相互缠绕的RNA和蛋白质。 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能读取信使RNA核苷酸序列所包含的遗传信息,并使之转化为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序列信息以合成蛋白质。在原核生物及真核生物(地球上的两种具有细胞结构的主要生命形式,前者可细分为古菌、真细菌两类)的细胞中都有核糖体存在。 作用: 核糖体在细胞中负责完成“中心法则”里 由RNA到蛋白质这一过程,此过程在生物学中被称为“翻译”。在进行翻译前,核糖体小亚基会先与从细胞核中转录得到的信使RNA结合。 再结合核糖体大亚基构成完整的核糖体之后,便可以利用细胞质基质中的转运RNA运送的氨基酸分子合成多肽。当核糖体完成对一条mRNA单链的翻译后,大小亚基会再次分离。 扩展资料: 所有的核糖体都是由大小两个亚基构成,核糖体的大小亚单位只有在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时才结合在一起——应该是mRNA先结合于游离的核糖体小亚基,然后结合于大亚基,产生一定肽段后,由于该肽段以及核糖体亚基的膜定位信号。 决定其是继续在胞质内游离状态合成,还是结合到粗面内质网上合成,肽链合成终止后,大小亚单位又解离,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 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工厂,在一个旺盛生长的细菌中,大约有20000个核糖体,其蛋白占细胞总蛋白的10%,RNA 占细胞总RNA 的80%。每一个核糖体一秒钟可翻译40个密码子形成40个氨基酸肽键,其合成肽链效率极高。可见,核糖体是肽链的装配机。 核糖体含40%的蛋白质、60%的RNA,蛋白按照一定的顺序与RNA 结合,组成两个核糖体亚单体,其中RNAs 是骨架结构,有些蛋白质不直接与RNA 结合,而是结合在其它蛋白质组分上。 核糖体中的蛋白质,rRNA 以及其他一些辅助因子在一起提供了翻译过程所需的全部酶活性,这些酶活性只有在核糖体整体结构存在的情况下才具备。 单个核糖体上存在四个活性部位,在蛋白质合成中各有专一的识别作用。 1.A部位:氨基酸部位或受位:主要在大亚基上,是接受氨酰基-tRNA的部位。 2.P部位:肽基部位或供位:主要在小亚基上,是释放tRNA的部位。 3.肽基转移酶部位(肽合成酶),简称T因子:位于大亚基上,催化氨基酸间形成肽键,使肽链延长。 4.GTP酶部位:即转位酶(EF-G),简称G因子,对GTP具有活性,催化肽键从供体部位→受体部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核糖体
3,核糖体有膜吗?
核糖体没有膜。 有细胞膜的有线粒体、叶绿体、液泡、细胞核、溶酶体。 没有细胞的有中心体、染色体、核糖体。 细胞膜 介绍: 细胞膜(cell membrane)又称 细胞质膜(plasma membrane)。 细胞表面的一层薄膜。有时称为细胞外膜或 原生质膜。厚度约为7~8nm,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基本相同,主要由脂类、蛋白质和糖类组成。各成分含量分别约为50%、40%、2%~10%。其中,脂质的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胆固醇。此外,细胞膜中还含有少量水分、无机盐与金属离子等。 细胞膜的构造: (一)按组成元素分 构成细胞膜的成分有磷脂和糖蛋白。 (二)按组成结构分 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细胞膜的的基本支架。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含有少量糖类。其中部分脂质和糖类结合形成糖脂,部分蛋白质和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 (三)化学组成 细胞膜主要由 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组成;其中以蛋白质和脂质为主。在电镜下可分为三层,即在膜的靠内外两侧各有一条厚约2.5nm的电子致密带,中间夹有一条厚2.5nm的透明带,总厚度约7.0~7.5nm左右这种结构不仅见于各种细胞膜,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膜如:线粒体、 内质网等也具有相似的结构。
4,rRNA有什么作用
为tRNA提供结合位点。 为多种蛋白质合成因子提供结合位点。 在蛋白质合成起始时,参与同mRNA选择性的结合以及在肽链的延伸中与mRNA结合。 核糖体大小亚单位的结合、校正阅读、无意义链或框架漂移的校正以及抗生素的作用等都与rRNA有关。 核糖体RNA:即rRNA,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一类RNA,也是3类RNA( tRNA, mRNA, rRNA)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一类RNA,它与 蛋白质结合而形成 核糖体,其功能是在mRNA的指导下将氨基酸合成为肽链(肽链在 内质网、 高尔基体作用下盘曲折叠加工修饰成蛋白质, 原核生物在细胞质内完成)。 rRNA占RNA总量的82%左右。rRNA单独存在时不执行其功能,它与多种蛋白质结合成核糖体,作为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装配机”。 rRNA是单链,它包含不等量的A与U、G与C,但是有广泛的 双链区域。在双链区,碱基因 氢键相连,表现为发夹式螺旋。
5,核糖体在细胞生命活动中有什么作用?
核糖体是最小的细胞器,光镜下见不到的结构.在1953年由Ribinson和Broun用电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发现胞质中存在一种颗粒物质.1955年Palade在动物细胞中也看到同样的颗粒,进一步研究了这些颗粒的化学成份和结构.1958年Roberts根据化学成份命名为核糖核蛋白体,简称核糖体Ribosome.
核糖体除哺乳类红细胞外,一切活细胞(真、原核细胞)中均有,它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胞器,在快速增殖、分泌功能旺盛的细胞中尤其多.
核酸(nucleic acid)是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它的构件分子是核苷酸(nucleotide).
天然存在的核酸可分为:
╭ 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
╰ 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
DNA贮存细胞所有的遗传信息,是物种保持进化和世代繁衍的物质基础.
RNA中参与蛋白质合成的有三类:
╭ 转移RNA(transfer RNA,tRNA)
∣ 核糖体RNA(ribosomal RNA,rRNA)
╰ 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
20世纪末,发现许多新的具有特殊功能的RNA,几乎涉及细胞功能的各个方面.
核苷酸可分为:
╭ 核糖核苷酸:是RNA的构件分子
╰ 脱氧核糖核苷酸:是DNA构件分子.
细胞内还有各种游离的核苷酸和核苷酸衍生物,它们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核苷酸由:
╭ 核苷(nucleoside)
╰ 磷酸
核苷由:
╭ 碱基(base)
╰ 戊糖
核孔是以一组蛋白质颗粒以特定的方式排布形成的结构,它可以从核膜上分离出来,被称为核孔复合物.存在于细胞核的核被膜上
6,核糖体有什么功能?
合成肽链,在内质网和高尔吉体上加工后叫蛋白质。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它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的一部分 ,肽链是由多个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而成 ,蛋白质有一条或多条肽链盘曲折叠连接而成 。 核糖体负责合成肽链,随后在内质网上合成蛋白质,最后经过高尔基体包装加工,通过细胞膜将蛋白质运出细胞外。 构成核糖体的蛋白质。大肠杆菌核糖体蛋白的初级结构均被确定。 大肠杆菌核糖体的30S亚基含S1—S21共21种蛋白质,50S亚基含L1—L31共31种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已被全部分离纯化。分子量约1万到3万。除S6、L7、L12之外全是碱性蛋白质。 这些蛋白质是免疫学上独立的蛋白质,只有L7、L12显示出相互交叉反应。已知L7与L12是同一蛋白质,L7的N末端被乙酰化。已经确定了几种蛋白的一级结构。机能已经明确的蛋白质如下述: S1:与蛋白质合成的i因子(干扰因子)和Qβ复制酶的亚基Ⅰ为同一物质,可与mRNA结合; S4:ram(核糖体的双关性ribosomal ambiguity)基因的产物; S5:SPc〔壮观霉素(Spectinomycin)抗性〕基因的产物; S12:str(链霉素抗性)基因的产物; L7、L12:有和多肽链延长因子Tu及G间的相互作用,也有和起始因子和终止因子的相互作用。 L11:肽基转移酶。 扩展资料: 核糖体的主要成份为蛋白质和rRNA,二者比例在原核细胞中为1:1.5,在真核细胞中为1:1,每个亚基中,以一条或二条高度折叠的rRNA为骨架,将几十种蛋白质组织起来,紧密结合,使rRNA大部份围在内部,小部份露在表面。由于RNA的磷酸基带负电荷超过了蛋白质带的正电荷,所以显负电性,易与阳离子和碱性染料结合。 单个核糖体上存在四个活性部位,在蛋白质合成中各有专一的识别作用。 1.A部位:氨基酸部位或受位:主要在大亚基上,是接受氨酰基-tRNA的部位。 2.P部位:肽基部位或供位:主要在小亚基上,是释放tRNA的部位。 3.肽基转移酶部位(肽合成酶),简称T因子:位于大亚基上,催化氨基酸间形成肽键,使肽链延长。 4.GTP酶部位:即转位酶(EF-G),简称G因子,对GTP具有活性,催化肽键从供体部位→受体部位。 另外,核糖体上还有许多与起始因子、延长因子、释放因子以及各种酶相结合的位点。核糖体的大小是以沉降系数S来表示,S数值越大、颗粒越大、分子量越大。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核糖体的大小亚基是不同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核糖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