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有哪些?
本文目录索引
1,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有哪些?
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有上海纽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温州肯恩大学、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西交利物浦大学。 1、上海纽约大学。 上海纽约大学,简称上纽,位于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是由纽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创办的、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中外合作大学联盟成员。 上海纽约大学于2011年1月17日获批筹建,于同年3月28日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奠基,于2012年10月15日挂牌成立,于2013年8月第一批本科生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学习,于2014年8月校园正式启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上海纽约大学 2、西交利物浦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简称西浦,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创立的、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中外合作大学联盟成员、江苏省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 2004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与利物浦大学签订协议合作成立西交利物浦(国际)大学;2006年,学校正式成立。2010年,获准授予利物浦大学研究生学位,2012年,教育部同意学校实施英国利物浦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西交利物浦大学 3、宁波诺丁汉大学。 宁波诺丁汉大学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由英国诺丁汉大学与浙江万里学院合作创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独立校园的中外合作大学,是中外合作大学联盟成员。 学校创建于2004年。2005年5月20日,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宁波诺丁汉大学;2008年12月获教育部批准开展博士研究生教育。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宁波诺丁汉大学 4、温州肯恩大学。 温州肯恩大学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由美国肯恩大学与中国温州大学合作创办,在中国设立的一家引进美国大学优质教学资源、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独立校区的中外合作大学,是第一届中外合作大学联盟理事会成员。 2011年11月16日,国家教育部批准温州大学与美国肯恩大学合作筹备设立温州肯恩大学。2014年3月31日,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温州肯恩大学,标志着浙江第一所中美合作大学的正式设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温州肯恩大学 5、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成立于1994年,是上海大学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商学院,是上海大学所属的公办非独立法人二级学院。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是国内成立最早的中外合作商学院之一,学院已经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研究生教育和国际学生教育为两翼的办学格局。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
2,中国有多少所中外合办大学
中外合作办学大学,是指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合作办学的大学,以“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办学的大学。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国已有具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大学10所 。 一、宁波诺丁汉大学 2004年,宁波诺丁汉大学获教育部批准筹建,成为中国第一所引进世界一流大学优质教学资源、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独立校园的中外合作大学。 宁波诺丁汉大学由英国诺丁汉大学与浙江万里学院合作创办,由前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家教授担任校长,尼克迈尔斯教授(Nick Miles)担任执行校长。 二、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是首家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内第一所新型博雅大学,位于中国宜居城市——粤港澳大湾区的珠海市。2005年,经教育部特批,北师港浸大由北京师范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携手创立。 北师港浸大践行“博文雅志,真知笃行”的校训,秉承全人教育理念,推行创新的国际化办学模式;致力于打造中国第一所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国际化与本土化兼容的博雅大学,培养既胸怀祖国又放眼世界的人才。 三、西交利物浦大学 成立于2006年5月,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创立的,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士学位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学位授予权的中外合作大学。 四、上海纽约大学 2011年1月19日筹建,由华东师范大学和美国纽约大学联合创办,是世界一流大学携手中国985重点大学创建的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美合作大学,与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纽约校园共同组成纽约大学全球系统中的三个具有学位授予权的门户校园。 五、温州肯恩大学 是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美合作大学。2011年11月16日,国家教育部批准温州大学与美国肯恩大学合作筹备设立温州肯恩大学。2013年12月16日,以中科院院士黄维为组长的教育部专家组对正式设立温州肯恩大学进行了考察评议。 六、昆山杜克大学 是美国顶尖高等学府杜克大学在中国江苏省昆山市举办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世界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主攻精英教育和前瞻科研。2012年8月17日,教育部正式许可其筹建;2012年12月19日,昆山杜克大学正式揭牌;2013年9月17日,教育部正式许可其设立并招生。计划于2014年8月正式开课。 七、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巿人民政府和深圳大学共同建立。学校是培育具有国际视野、才德兼备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并为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探索新路。 学校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前期以理工商为主,兼顾新型综合性交叉学科,实行书院制度,理事会是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教育部于2014年4月28日正式批准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依法进行管理。 八、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由深圳市人民政府、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三方在深圳合作举办的一所具有法人资格的非营利高等教育机构。学校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依法进行管理,2017年起面向全球招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博士的招生工作将于2018年启动。 九、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位于广东省汕头市,于2015年4月9日筹建,由全球知名的以色列理工学院与广东汕头大学合作举办,是中国第一所引进以色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外合作办学大学
3,怎样在教育部官网查询大学信息?
在教育部官网查询大学信息步骤如下: 1、登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进入首页。下图中为教育部官网首页。 2、将页面下滑到最底部,找到直属高校一栏,鼠标放在上面即可显示教育部直属高校。下图中箭头所指的地方。 3、在直属高校最下面是高校名单,点击最右边最下面的更多,进入直属高校所有名单。下图中箭头所指的地方。 4、在直属高校页面点击任意一个大学名称,即可进入该大学网站查询信息。下图中箭头所指的地方。 5、查询地方高校,在教育官网首页最下边地方教育部门,鼠标放在上面即可显示个地方省份。下图中箭头所指的地方。 6、点击任意地方身份即离开教育官网,进入地方教育官网,下图中圈红的地方,箭头所指的地方是进入地方教育官网。
4,有关大学院校信息
985工程”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项目”。 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制订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简称“985工程”。“985工程”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建立高等学校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牢牢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资源,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发挥优势,坚持跨越式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路。
关于"211工程"的是: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向21世纪,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使其到2000年左右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力争在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并可概括表述为:"211工程"就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
教育部直属高校顾名思义就是隶属于教育部的大学,直接归国家教育部主管,由国家教育部统筹管理。
中央部委院校相当于教育部直属,是隶属于各部委。
地方所属就是归地方各省教育厅主管的学校。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申请者)与社会力量(合作者,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和其他有合作能力的机构)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
综合起来说,985院校是重点中的重点,是中国要建设的一流名校,应该说是层次各方面都是全国前列。由国家支持以后的发展前景也是很不错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985工程都是所谓名校,比如中南大学,西北工业,西北农林,这些学校不是很有名,但是前景还是不错的。
其次是教育部直属大学实力比较高,归中央管的院校实力自然不弱,它包括了985工程院校,是一些在不同研究领域都走在前面的院校。但是要注意一些教育部直属院校的是属于某些专业很强但综合排名并不靠前,比如江南大学,东北农林,长安大学等等。
中央部委院校在某些专业上实力等同于教育部直属,主要是其部委职能性质是什么,那么其所属的大学什么方面的专业就好,比如中科院下属的中国科技大学自然是科学技术方面强项。但是注意有一些是本二和专科的学校,相对于其他院校实力稍逊。
再次是211工程大学。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所谓重点大学。其实211工程个人看来有分省平摊的嫌疑。所以211工程的100多所学校实力也参差不齐,但是基本上综合实力也是在全国排在前一百左右。但是注意,一些教育部直属的大学并不是211大学,但是实力是在一些211大学之上的,如中国政法,等。个人认为211学校因为有国家的教育投资,以及211工程声望上的优势,还是要比一些其他非211地方院校好一些,当然也要考虑地理位置,当地环境因素。
以上的所有大学90%都是一本的学校。
地方所属的院校是非教育部及各部委直属的,实力上主要还是看211与非211.不过近几年一些非211大学如山西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大学等发展很快,跻身到了中国大学的前面的位置。
独立学院是大学与一些社会力量办学合作的学校,也有颁发文凭的资格但是明显实力是比较差的,一般是本科三批录取,学费较高,毕业颁发的是独立学院的文凭。
附:211工程高校(108所)
北京(23所):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上海(9所):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 复旦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大学
天津(3所):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重庆(2所):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河北(1所) 河北工业大学
山西(1所):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1所): 内蒙古大学
辽宁(4所):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辽宁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3所):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延边大学
黑龙江(4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江苏(11所)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河海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浙江(1所) 浙江大学
安徽(3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福建(2所) 厦门大学 福州大学
江西(1所) 南昌大学
山东(3所)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石油大学
河南(1所) 郑州大学
湖北(7所)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3所)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广东(5所)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西(1所) 广西大学
四川(5所) 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云南(1所) 云南大学
贵州(1所) 贵州大学
陕西(7所) 西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甘肃(1所) 兰州大学
新疆(1所) 新疆大学
军事系统(3所) 第二军医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985一,二期完整名单: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四川大学
重庆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兰州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六所高校依靠特优势学科即“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成功进入985三期建设名单,分别是: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
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东北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东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南京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东南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河海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浙江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四川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 兰州大学
国家各部委直属
中共中央办公厅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中央民族大学 大连民族学院 中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
司法部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煤矿安全监察局) 华北科技学院
交通部 大连海事大学
国家体育总局 北京体育大学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华女子学院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中国民用航空学院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专)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华侨大学 暨南大学
共青团中央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外交部 外交学院
卫生部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公安部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公安海警高等专科学校(专)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专)
中国地震局 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专)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总装备部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