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贝多芬的作品,贝多芬的作品有哪些

本文目录索引

1,贝多芬的作品有哪些

1、《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贝多芬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作品完成于1798年,并于当年在布拉格首演。虽名为“第一号”钢琴协奏曲,却比他的“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完成要晚三年,只是由于前者出版早而被定为第一号。从作品本身来看,第一号比第二号要成熟许多,在管弦乐法上,本曲已加入了单簧管、小号与定音鼓等乐器。这部作品是贝多芬年轻时代的代表作之一。 2、《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于1804年的交响曲,作品55号。 交响曲第一乐章描绘了英雄在战斗中成长,第二乐章是葬礼进行曲,亦是贝多芬独创,第三乐章是谐谑曲,第四乐章是凯旋进行曲式的终曲。 这首交响曲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巨大,和声与节奏新颖自由。他在曲式结构上作了革新,如用一首庄严的葬礼进行曲作为第二乐章,用一首谐谑曲作为第三乐章,都是前所未有的。全曲宏伟壮阔。 3、《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创作的交响曲,完成于1806年的9、10月间。这部作品于1807年3月由奥佩尔斯道尔夫伯爵和他的乐队首演,演出地点是维也纳的利赫夫诺斯基宫。 《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以其优雅、活泼、轻松的气质引人注目,其中充满了微妙的力量平衡。 4、《c小调第五交响曲》:《c小调第五交响曲》,又名命运交响曲,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创作的交响曲,作品67号,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 《c小调第五交响曲》以音乐中的短—短—短—长节奏动机开场。据说,贝多芬曾将四个音的动机解释为“命运之神在敲门”。它主导了第一乐章,并在整个交响曲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整首交响曲可以被看到是情感的发展,从c小调第一乐章的冲突与斗争,发展到c大调末乐章的胜利与喜悦。最末乐章是全曲的最高潮,它比第一乐章在篇幅上更长、在声音上更有力。 5、《F大调第六交响曲》:F大调第六交响曲,又名“田园交响曲”,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并亲自命名为《田园》。 该曲大约完成于1808年,是他少数的各乐章均有标题的作品之一,也是贝多芬九首交响乐作品中标题性最为明确的一部。此时的贝多芬双耳已经完全失聪,这部作品正表现了他在这种情况下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是一部体现回忆的作品。 这部作品1808年在维也纳首演,由贝多芬亲自指挥,在首演节目单上,他写到:“乡村生活的回忆,写情多于写景”。整部作品细腻动人,朴实无华,宁静而安逸,与贝多芬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同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交响曲之一。 6、《A大调第七交响曲》:A大调第七交响曲,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作品第92号。首次公演于1813年12月8日。 当贝多芬创作他的第七交响曲时,人们正注视着欧洲的版图被鲜血重新绘制。那是在1811~1812的秋、冬、春三季。这部作品在6月间完成,此时拿破仑战事已进入最后的高潮,大举侵犯俄国,旦夕之间溃不成军。当这部交响曲第一次上演时,拿破仑帝国已到达了分崩离析的最后阶段。 A大调第七交响曲虽然是无副标题的作品,但是人们通常喜欢把它称之为“舞蹈性的交响曲”、“舞蹈的颂赞”。在贝多芬所有没有副标题的交响曲当中,这部作品也是最受人欢迎的。它拥有贝多芬所写出的最著名的慢版乐章以及最著名的快板乐章,所以它的地位终究是九大交响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 7、《F大调第八交响曲》:F大调第八交响曲,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作品93号,完成于1812年的10月。于1814年2月17日在维也纳的舞会剧院首次演出,获得极大的成功,由于反应强烈,几天后又重演。 《F大调第八交响曲》,作品93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于1813年创作的四乐章交响曲。贝多芬此前创作的第六交响曲“田园”的调性也是F大调,但篇幅较长,故而作者亦将此交响曲爱称为“小的F大调”交响曲。 此作品也是贝多芬闻名于世的九部交响曲中最为短小的一部,有时受到忽视。但贝多芬自己对它十分喜爱,甚至称它比第七交响曲“强得多”。 虽然写作时贝多芬生活并不顺利,但该作品依然有着轻松愉快的风格。其规模虽然短小,但精悍紧凑,充分体现了贝多芬的作曲技艺。 与贝多芬的一些其它作品类似,该交响曲的末乐章分量最重。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乐章中,木管乐器演奏出固定的音型,被认为是模仿当时刚刚得到改进的节拍器的声音,并且在乐章最后还有一个玩笑般的“节拍器出故障”的乐段。除此之外,也有其它部分被认为是音乐玩笑。 8、《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由于这首乐曲是柴科夫斯基受到了拉罗作曲的《西班牙交响曲》的激发而作的,所以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出,两者之间有着共通的构想。 这部小提琴协奏曲是一部欢快、活泼、充满青春气息的作品,它歌唱生命,表现了俄罗斯人民的乐观主义精神。这首乐曲当初相当不受世人欢迎,然而历史最终证明这是一首绝无仅有的音乐杰作,在音乐舞台上久演不衰,成为许多著名小提琴家的保留曲目。 9、《D大调第二交响曲》:《D大调第二交响曲》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创作的交响曲,作于1802年,1803年4月5日首次公演。该曲充满着宁静幻想的诗情,歌唱般的情调,具有一种美感,是作者献给挚友李希诺夫斯基公爵的。全曲有四个乐章。 10、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本曲是贝多芬最早发挥其创作潜力的作品,与贝多芬以前的作品相比,此曲的管弦乐部分已逐渐具有交响曲的韵味,主奏钢琴也能发挥出钢琴本身独特的风格,这两者浑然融合,构成宏伟的协奏曲。

贝多芬的作品有哪些

2,贝多芬主要作品有哪些?

贝多芬主要作品有: 第一交响曲(C大调 Op.21)、第二交响曲(D大调 Op.36)、第三交响曲(降E大调 Op.55 “英雄”)、第四交响曲(降B大调 Op.60)、第五交响曲(c小调 Op.67 “命运”)、第六交响曲(F大调 Op.68 “田园”)、第七交响曲(A大调 Op.92)、第八交响曲(F大调 Op.93)。 第九交响曲(d小调 Op.125 “合唱”)、威灵顿的胜利(D大调 Op,91)、第一钢琴协奏曲(C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降B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c小调)、第四钢琴协奏曲(G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降E大调)、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重协奏曲(C大调)。 扩展资料: 贝多芬的一生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的激烈变革,他的作品是时代和个性结合的产物。他极大地扩展了交响音乐的思想内容,使之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体裁,钢琴的表现幅度也大大增强。 内容的扩展导致表现手法的创新他突破了传统的形式结构,动机型的主题运用和动力性的乐思发展,使音乐具有非凡的气势和力量;建立在功能体系上的变音体系,成为他的和声风格特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贝多芬

3,贝多芬的代表作有哪些?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1770-1827) 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 我认为贝多芬的成名之作是他的命运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 贝多芬的《c小调交响曲》(作品67号)开始的四个音符,刚劲沉重,仿佛命运敲门的声音。这部作品因此被称作《命运交响曲》。《命运交响曲》作于1805至1808年。贝多芬在1808年11月写给他的朋友韦格勒(1765-1848)的信中,就已经说出:“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命运敲门的声音”在1798年所作《c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0之1)第三乐章中就已经出现过,以后又出现于《D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8之3)第三乐章、《热情奏鸣曲》(作品57号)第一乐章、第三《列奥诺拉》序曲(作品72号)、《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74号)等一系列作品中。 可见,通过斗争战胜命运,是贝多芬一贯的创作思想。《命运交响曲》所表现的如火如荼的斗争热情,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西班牙女低音歌唱家马丽勃兰第一次听《命运交响曲》时,吓得心惊肉跳,不得不退席而去。拿破仑一个旧日的卫兵,听了第四乐章开头的主题,禁不住跳起来喊道:“这就是皇上!”柏辽兹把《命运交响曲》中惊心动魄的斗争场景,看作是“奥赛罗听信埃古的谗言,误认黛丝德蒙娜与人私通时的可怕的暴怒。” 舒曼认为:“尽管你时常听到这部交响曲,但它对你总是有一股不变的威力——正象自然界的现象虽然时时发生,却总教人感到惊恐一样。”歌德听了《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后大为激动,他说:“这是壮丽宏伟、 惊心动魄的,简直要把房子震坍了。如果许多人一起演奏,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1841年3月,恩格斯听了《命运交响曲》的演出。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赞美这部作品说:“如果你不知道这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他说,他在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三、第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人心。恩格斯用短短的几句话,揭示了《命运交响曲》的精髓。

4,贝多芬最经典的作品有哪些?

1、《第14号钢琴奏鸣曲:月光》 Love is a chord in life not a solo 爱是生命的和弦 而不是孤单的独奏曲 2、《第九号交响曲:合唱》 Music is a higher revelation than all Wisdom & Philosophy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 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 3、《升c小调弦乐四重奏》 Music should strike fire from the heart of man and bring tears from the eyes of woman 音乐的魔力 使男人激情燃烧 让女人潸然泪下 4、《春天奏鸣曲》 I have never thought of writing of writing for reputation and honour What I have in my heart must come out that is the reason why I compose 我未曾想过写谱,是为了名誉与荣耀 我一定要把内心深处的东西释放出来 这就是我作曲的原因 5、《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 There are and will be a thousand princes there is only one Beethoven 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不会少 而贝多芬却只有一个 6、《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To sing a wrong note is insignificant but to sing without passion is unforgivable 唱错了一个音符,是微不足道的 但唱歌没有激情,是不幸的 7、《致远方的爱人》 Never misjudge the most faithful heart of your beloved 永远不要误解你的爱人 最忠诚的心 8、《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 Music is like a dream One that I cannot hear 音乐就像一个梦 而我是一个听不见的人 9、《第六交响曲:田园》 Music is the mediator between the spiritual and the sensual life 音乐是 精神世界和感官世界之间的桥梁 10、《第五号交响曲:命运》 I will take Fate by the throat it will not bend me completely to its will 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 决不向它低头 拓展资料: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享年57岁),德国著名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代表作有: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A大调第七交响曲、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欢乐颂》主旋律)、序曲《爱格蒙特》、《莱奥诺拉》、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F大调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春天》、F大调第二浪漫曲。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月光曲》曾以传说的形式出现在小学语文课本上。 贝多芬在音乐史的地位是极其突出的,他不仅是古典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同时又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开创者。作为音乐大师,贝多芬对艺术歌曲同样予以相当程度的关注,他是德国艺术歌曲创造的先驱,毕生作有钢琴伴奏的艺术歌曲六十多首,他的艺术歌曲以极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形式来展现,表达属于全人类的情感。在艺术歌曲的领域里取得了非凡成就。 路德维希• 凡•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享年57岁),德国杰出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和「交响乐之王」。 贝多芬是德国艺术歌曲创造的先驱,他的音乐表达属于全人类的情感。在艺术歌曲的领域里取得了非凡成就。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1818一1827年贝多芬在耳朵失聪、健康情况恶化,五十六岁的贝多芬听觉已完全丧失。 贝多芬在音乐史的地位是极其突出的,他不仅是古典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同时又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开创者。征服我们的不止是音乐本身,更是他伟大的人格精神。 下面特别整理编辑,来自贝多芬的10首经典音乐作品和10句经典名言。愿你们能看护好自己最初的激情与信仰,不为生计、不为名利、不为迎合,仅为内心那纯粹的初心。

5,贝多芬的代表作是什么

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也是一位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热情歌颂者
代表作有《英雄交响曲》是最出名的 代表作非常多
1782-1783年 发表变奏进行曲、三首钢琴奏鸣曲、赋 格曲、两首钢琴回旋曲和一首钢琴协奏曲等。 1785年 拜李斯特为小提琴老师。创作三首钢琴四重奏。 1787至1789年 创作f小调前奏曲、两首前奏曲和两首钢琴三重奏等。 1790年 创作《骑士芭蕾》(献给华尔斯坦。1791年3 月6日上演) 1792年至1795年 创作作品第1,2 ,3,87,103,19,46,129等。(其中作品第2号为三首钢琴奏鸣 曲,作品第19号为钢琴协奏曲) 1795年 在维也纳第一次演奏自己的作品。三首钢琴三重奏( 作品第一号)出版。 1796年-1797年创作 《降E大调弦乐五重奏》(作品第4号)、两首钢琴和大提琴奏鸣曲( 作品第5号)以及作品第6,7,8,25,16,71,816,15,65,51(1 )。 1798年 听觉渐弱,至1799年,创作作 品第9,10,11,12,13(《悲怆钢琴奏鸣曲》),14,20和21号( 《第一交响曲》)。 1800至1801年 创作作品第17, 18,22,23,24,26,27,28,29,37(即《第三钢琴协奏曲》), 43,85,51(2),49号等作品。 1802年 创作作品第30,31,33,34,35,40(即G大调浪漫曲),50(即F大调浪漫曲)和36号(即《第二交响曲》)等 作品。 1803年 至1804年 创作《第三交响曲》,进入创作的成熟期。 1804年 改原来献给拿破仑的《第三交响曲》为《英雄交响曲》。1805年 4月7日首次公演《英雄交响曲》。 1804年-1805年 创作作品第32,53 ,54,57,56和72号等作品。 1806年 12月23日首次演奏《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创作《第四钢琴协奏曲 》、三首弦乐四重奏(作品第59号)和《田园交响曲》等作品。 1807-1808年 创作 《命运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第六交响曲》)以及作品第62,69,70,80 和86号等作品。 1809-1810年 创作《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埃格蒙特》以及作品第74、76、77、78、79、81(a),即《钢琴奏鸣曲》,75,83和95号等作品。 1811-1812年 创作《第七交响曲》、《第八交响曲》,以及作品第96,97,113和117号等作品。 1813年 12月8日写完《威灵顿的胜利》。 1813-1814年 创作作品第89,90,94,115,118,116,91,136号等作品。 1815-1816年 创作第98,101,102,112,108号等作品。 1817年 创作《五重奏赋格》(作品第137号)。 1818年 创作《B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第106号) 1819年 开始写《庄严弥撒》。 1821年 创作第110号钢琴奏鸣曲。 1820年至1822年,贝多芬创作第109,111,119,121(a),124,120号等作品。 1823年 《庄严弥撒》完成。 1824年 《第九交响曲》完成。创作《弦乐四重奏》(作品第127号)。 1825年 创作最后几首弦乐四重奏。四月在维也纳凯伦特纳托尔剧院首演《第九交响曲》5月8日正式演出。 1826年 计划写作《第十交响曲》,重病。 1827年 3月26日 去世。 此外还有作曲时间大约为1810年的著名钢琴曲:致爱丽丝(献给爱丽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