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法门都有什么?
本文目录索引
- 1,八万四千法门都有什么?
- 2,八万四千法门是什么意思?
- 3,佛教的八万四千法门是什么意思?
- 4,什么叫八万四千法门
- 5,八万四千法门都有什么?
- 6,八万四千法门,只是比喻数字大?没有具体的佛理上的含义吗?
- 7,八万四千法门
- 8,八万四千法门哪八万
- 9,释迦牟尼佛讲法49年,为何言无一法可说?
1,八万四千法门都有什么?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圆满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是三十七菩提分法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圆满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三解脱门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圆满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静虑无量及无色定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圆满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解脱胜处等至遍处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圆满九想。谓膀胀想。脓烂想。异赤想。青瘀想。啄啖想。离散想。骸骨想。焚烧想。一切世间不可保想。如是诸想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圆满十随念。谓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天随念。入出息随念。厌随念。死随念。身随念。是诸随念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圆满十想。谓无常想。苦想。无我想。不净想。死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厌食想。断想。离想。灭想。如是诸想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圆满十一智。谓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尽智。无生智。法智。类智。世俗智。他心智。如说智。如是诸智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圆满有寻有伺三摩地。无寻唯伺三摩地。无寻无伺三摩地。是三等持不可得故。
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圆满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如是诸根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圆满不净处观。遍满处观。一切智智。及奢摩他。毗钵舍那。如是五种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圆满四摄事。四胜住。三明。五眼。六神通。六波罗蜜多。如是六种。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圆满七圣财。八大士觉。九有情居智。陀罗尼门。三摩地门。如是五种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圆满十地。十行。十忍。二十增上意乐。如是四种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圆满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十八佛不共法。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如是六种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圆满无忘失法。恒住舍性。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一切相微妙智。如是六法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圆满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及余无量无边佛法。如是诸法不可得故。
复次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欲疾证得一切智智。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疾圆满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疾圆满一切有情心行相智。一切相微妙智。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拔一切烦恼习气。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入菩萨正性离生。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超声闻及独觉地。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住菩萨不退转地。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得六种捷速神通。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知一切有情心行所趣差别。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胜一切声闻独觉智慧作用。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得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以一念随喜俱心。超过一切声闻独觉所有布施。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以一念随喜俱心。超过一切声闻独觉所有净戒。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以一念随喜俱心。超过一切声闻独觉定慧解脱解脱智见。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以一念随喜俱心。超过一切声闻独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及余善法。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以一念所修善法。超过一切异生声闻独觉善法。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行少分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为诸有情方便善巧。回向无上正等菩提。便得无量无边功德。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2,八万四千法门是什么意思?
八万四千法门,佛学术语,出《贤劫经》,八万四千法门者。昔佛告喜王菩萨。修习行法。自第一光耀。乃至分舍利。凡三百五十度无极法门。一一法门。各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六度。 史料记载 共成二千一百度无极。于诸贪淫嗔恚愚痴等分四种众生。各以此二千一百度无极。教化而开觉之。合成八千四百度无极。一变为十。总成八万四千度无极法门。此之法门。为三界无上良药。为百千种人除八万四千尘劳也。 度无极者。谓事理行满。度生死流。登涅盘岸。无有穷极也。三百五十度无极者。光耀度无极。世度无极。为众生故行度无极。住度无极。生死度无极。所著度无极。益他人度无极。处所度无极。 扩展资料: 《贤劫经》,又名《颰陀劫三昧经》,意译为《贤劫定意经》。本经讲述佛陀在祇园精舍时,答复喜王菩萨之问,先说诸种三昧及其功德,次说八万四千大乘德目及佛陀之殊胜功德,随后列举贤劫千佛名称及其所居城邑、族姓、父母、弟子、寿量、三会众数诸事,最后讲明持诵本经各种功德。 本经曾有不同汉文译本,据《开元释教录》记载,姚秦弘始四年三月五日,鸠摩罗什译出此经,是第二种译本,不过未能流传下来;西晋竺法护所译《贤劫经》为第一种译本,至今犹存于世。 鸠摩罗什,中国佛教史上四大翻译家之一,具名鸠摩罗什婆,意译童寿。罗什父原为天竺人,出家至龟兹国,婚于国王之妹,生什。什年七岁,随母出家,遍游西域,总贯群籍,善于大乘。时在龟兹,秦主苻坚建元十九年使吕光伐龟兹,获什而还。至凉州,闻苻坚败,吕光自立。 其后,后秦姚兴伐凉,罗什始入长安。姚兴待以国师之礼,使入西明阁及逍遥园,译出众经,前后译出三百八十余卷,弘始十一年示寂于长安,时为东晋熙宁五年。罗什大师临终有言:“吾所传无谬,则梵身之后,舌不焦烂。”在逍遥园依外国之法火化之,薪灭形碎,唯舌不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八万四千法门、百度百科--贤劫经
3,佛教的八万四千法门是什么意思?
[出自贤劫经] 八万四千法门者。昔佛告喜王菩萨。修习行法。自第一光耀。乃至分舍利。凡三百五十度无极法门。一一法门。各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六度。共成二千一百度无极。于诸贪淫嗔恚愚痴等分四种众生。各以此二千一百度无极。教化而开觉之。合成八千四百度无极。一变为十。总成八万四千度无极法门。此之法门。为三界无上良药。为百千种人除八万四千尘劳也。(度无极者。谓事理行满。度生死流。登涅盘岸。无有穷极也。三百五十度无极者。光耀度无极。世度无极。为众生故行度无极。住度无极。生死度无极。所著度无极。益他人度无极。处所度无极。
释迦牟尼佛灭度后,遗体火化结成舍利。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统一印度后,为弘扬佛法,将佛的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使诸鬼神于南阎浮提,分送世界各国建塔供奉。中国有十九处,法门寺为第五处。
4,什么叫八万四千法门
净空法师---“八万四千”不是个数字,代表圆满,全都包括了叫八万四千,实际上就是无量法门。 佛菩萨教化众生,因材施教,没有定法,无有一法不是佛法。“八万四千”是佛常说的,“八万四千”不是个数字,代表圆满,全都包括了叫八万四千,实际上就是无量法门。“无量法门”跟“八万四千”是同一个意思。这就是一切众生,人人都不一样、个个不同,所以佛说法也没有一样,完全是契机契理。“契理”是与自性决定相应,没有违背自性;“契机”正好适合这个人的程度,程度浅的说浅显的,程度深的谈深奥的,不一样,同一个问题、同一个法门,有各种不同的解释。 摘自《2014大经科注》第307集
5,八万四千法门都有什么?
实际上菩萨喜欢泛指,就像十方三界一样的,传下来就是十方三界指一切;八万四千法门,佛说人有八万四千种毛病,所以才产生八万四千个法门来治疗八万四千种毛病。
1)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代表着种种修行方法,要尊重任何一个法门。
2)法门宗派就像各类运动,比如高尔夫、芭蕾、游泳、瑜伽,太极等,各有千秋,它们之间其实不可以比较的。各种法门也一样,选择哪个法门取决于你的缘分、兴趣。
3)各个法门之所以产生不同的分歧,是分别心在作怪,你说你的法门好,我说我的法门好,其实创造宇宙天地人的菩萨是最高、无形无相的。八万四千法门,每个门派都有自己的长处,八万四千法门如同不一样的医生,哪个医生能够针对你的健康就症状做出改善的方案,那么哪个法门就是最适合你的。不要去说别人的法门不好,八万四千法门都有各自的长处。
很多法门还没有出来,是应时而出的,根据时机才会出来。现在为什么有电脑过去没有?过去为什么只有马车没有飞机?到了这个时间才会出现这些科技昌明的东西。
6,八万四千法门,只是比喻数字大?没有具体的佛理上的含义吗?
有,跟六根及五毒有关
楞严经
【由是引起尘劳烦恼】:由无明、三细、四粗,从迷入迷,妄上加妄,而引起诸业相,即第五粗,起业相。尘是染污不净,劳是扰动,尘劳即烦恼。八万四千尘劳,亦即八万四千烦恼。
贪淫怒痴等分四事。各二千一百。合八千四百。八千四百各别有十事。合八万四千。以能具足度无极。便已备悉八万四千众要上业。
佛告喜王菩萨。是二千一百诸度无极。说法教化诸贪淫种。二千一百诸度无极。说法开化诸嗔恚种。二千一百诸度无极。说法开觉诸愚痴种。二千一百诸度无极。说法训诲化等分种。是合八千四百诸度无极。一变为十。【合八万四千】诸度无极。
7,八万四千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楼主您好!
老实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佛门里最简单的法门,人人都可成就。动嘴念佛谁不会?只有不想念,没有不能念的。为什么万修万人去的法门往生人这么是少呢?原因就是一个——不老实。本来老实念佛就好了,但是太多人不相信这么简单的方法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加上其他修行才有把握,什么一定要行多少善念佛才能往生,一定要持戒念佛才能往生,一定要心清净念佛才能往生等等多加了无数条往生条件,偏偏忽略了念佛的重要性,这句佛号的尊贵。阿弥陀佛就告诉我们念佛就好了,人们非得自己把门槛抬得高高的,抬到高不可攀的程度。所以把最简单的法门弄的很复杂,很玄妙。结果反而是画蛇添足,主次不分,不能往生。您可以查下真正念佛走的好的都是那些不识大字的老太太,或者是最不起眼的那些人,最平凡的那些念佛人。因为这些人老实,没有那么多疑问和想法,就知道念佛,结果百分之百往生。阿弥陀佛本来是大慈大悲告诉了我们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是我们凡夫自己不信佛智而失往生。所以法然上人说:「净土门者,还愚痴,生极乐。」
问题补充:南无阿弥陀佛!楼主您好!您可以看这些往生实例,网址如下:http://www.hongyuansi.org/Article/List/List_6.html 还可以看《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里面都记载了往生实例,没有记载的就更多了。
那么用什么证明他们往生了呢?最明显的就是预知时至,就是提前几天知道自己哪天几点要往生了,而且更殊胜的是站着或者坐着念佛往生。您认为临终的人还有能力演戏吗?这个时候的表现还有值得怀疑的地方吗?只能相信是真的往生了。另外在场的人有的能亲眼看到阿弥陀佛来迎接,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等等无数菩萨来迎接念佛人。这种类似的肉眼可见的实证就是给那些对念佛往生信心不足的人增强信心。真正对阿弥陀佛有信心的人是按经典和祖师开示安心的,六方无数恒河沙佛都在《阿弥陀经》上诚证念佛往生,那就相信老实念佛决定往生,阿弥陀佛之化身善导和尚说了专复专念佛决定往生,那就相信专复专,毫不夹杂地念佛决定往生。对于有这样深厚坚固信心的人来说,就不需要有往生实例来证明了。
对于我们末法凡夫而言,念佛往生不需要有多么宏大的愿望,我们是凡夫,菩提心是发不起来的,就是知道了极乐世界太好了,非常想移民到那里就可以了,愿生极乐世界的心就是净土宗的菩提心,这个就心简单了,很容易发起来的。不是圣道法门的菩提心,那个太难了。念佛往生总的来说有两种缘,一种是平生遇缘,就是活蹦乱跳时候就遇到念佛法门了,就相信念佛往生了,那就是要老实念佛直到临终,有一口气念就要念一句佛,多数人都是这种缘分。另外一种就是临终遇缘,就是临终前遇善知识开示知道念佛往生,就念了一句佛就断气了,一样往生极乐,这是临终遇缘,这种人少之又少。平生遇缘比临终遇缘殊胜得多。我们都是平生遇缘,如果就想等临终念一声佛往生的话,那说明根本不想往生,没把往生当回事,真想往生人定会念念不舍念佛。而且无常到来不通知的,平时都不念佛临终想念佛更难了。念佛是佛法里面最简单的修学法门了,如果觉得念佛都麻烦那真没有更简单的修学法门了。人的一生有多少麻烦事呀?还都乐此不疲不想解脱呢?而念佛能成佛,是尽虚空遍法界第一大便宜事,明了的人高兴还来不呢?哪里会说麻烦呢?
问题补充:南无阿弥陀佛!楼主您好!
楼主不用道谢,能让更多人来知道和了解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是念佛人应该做的事情。末学只是举例说明最能证明往生的就是预知时至,但是并不是说每个往生人都可以预知时至。还有很多其他往生瑞相也不尽相同,如奇香,天乐,看到佛,菩萨,往生后同时托梦给几位活着的亲属等等瑞相都是举例说明,而不是每个人往生都有的。也有很多静默往生人没有瑞相的,那么往生依据就是经典和祖师开示了。如果那些往生实例您觉得牵强的话,您可以看《净土圣贤录》和《往生传》或者其他往生实例,这两本书是末学听法师讲经讲到过的,末学没看过。净土法门本是难信之法,楼主有疑问也是再正常不过了,希望楼主能从教理上更深入了解而能相信净土法门,如果舍此而学其他法门那更是难有成就。佛法里没有比净土法门更简便易行的法门了!
8,八万四千法门哪八万
八万四千法门,佛学术语,出《贤劫经》,八万四千法门者。昔佛告喜王菩萨。修习行法。自第一光耀。乃至分舍利。凡三百五十度无极法门。一一法门。各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六度。共成二千一百度无极。 于诸贪淫嗔恚愚痴等分四种众生。各以此二千一百度无极。教化而开觉之。合成八千四百度无极。一变为十。总成八万四千度无极法门。 众生的界性不同,相续中有八万四千烦恼,所以佛陀宣讲了八万四千法门。 侧重对治贪心烦恼,宣说了二万一千律藏;侧重对治嗔心烦恼,宣说了二万一千经藏;侧重对治痴心烦恼,宣说了二万一千论藏;平等对治所有烦恼,宣说了二万一千密法,加起来总共有八万四千法门。这八万四千法门能对治不同的烦恼。 释迦牟尼佛灭度后,遗体火化结成舍利。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统一印度后,为弘扬佛法,将佛的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使诸鬼神于南阎浮提,分送世界各国建塔供奉。中国有十九处,法门寺为第五处。 扩展资料: 宣化上人:在佛法里头没有第二,都是第一,不论哪一个法都是第一。 八万四千个法门是对治众生八万四千种的毛病,每一个众生皆有他自己的毛病;那么,对治他的毛病,把他的毛病治好了,这就是第一。 众生有八万四千种的习气毛病,佛就说八万四千法门,来对治八万四千种的毛病。所以能把毛病治好的,这就是第一;没有治好病,就谈不到第一。因此八万四千法门,就有八万四千个第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万四千法门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宣化上人:佛法八万四千法门 哪一个才是最好的?
9,释迦牟尼佛讲法49年,为何言无一法可说?
人是痴迷的佛,佛是过来的人。佛是大智大觉的老师,人是修行菩提波若的学生。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学生。老师涅??之际对着弟子们说,大众我讲经49年未说一法。在场大众都会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因为他们都是觉悟了的人,虽然还未证佛果,但是能够明了佛的心。包括佛涅??后的莲花生大士、中国的六祖慧能,他们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因为“不立文字,见性成佛”,就是这个道理。针对已经觉悟了的人,当然无法可说,因为大智慧、大境界、大自在是一样的。而我们仍未觉悟的人还需要学习,需要修行,需要上路。特别是今日的社会,运转速度快,压力大,节奏紧凑,在修行的过程中万万不要言之过早的去说,佛无一法可说。如果真的如此,佛当时的弟子们就无需记载佛的法了。智者大师也没必要拜了十八年,去希冀求得一见万经之王,王中王的《楞严经》了。 佛说八万四千法门,是教人觉悟的法船,觉悟了以后,法尚应舍,是这个道理。觉悟了的人,方可说,是的,佛未说一法。而在修行的过程中,一定要依法修行,也就是佛涅??时说的,后世学生们,依法不依人。所以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习《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里的核心思想,也就是:非己所安,不加与物。就是要为大众安心立命,不是让大众诚惶诚恐,佛法不是玄之又玄的大道,佛法就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佛法就在田间地头,佛法就在工作事业中,依教奉行,依老师的教育成果,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这个道理。在修行的过程中,体会生命的真谛,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亲朋,祖国处处有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