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国2021年gdp总量是多少?

本文目录索引

1,中国2021年gdp总量是多少?

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数据,2021年,中国2021年gdp总量是1143670亿元。 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这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是第一次;按美元计增加了3万亿美元,相当于G20排名第6、7位国家的经济总量水平,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也是第一次。 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劲很强,中国经济的韧性很强,市场主体的活力和抗风险能力很强。这也是我们实现今年GDP增长5.5%左右目标的信心所在、基础所在。 2021年全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看农业,粮食产量再创新高,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8285万吨,比上年增加1336万吨,增长2.0%。 2021年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 看工业,工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6%,两年平均增长6.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2%、12.9%,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8.6、3.3个百分点。 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 看消费,市场销售规模扩大,基本生活类和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比上年增长12.5%。其中,基本生活消费增势较好,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中国2021年gdp总量是多少?

2,2021中国gdp多少亿美元?

2021中国gdp是17.7万亿美元。2021年,我国GDP规模达到114.4万亿元,按照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6.45,折合17.7万亿美元,中国GDP是指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1985年之前,中国大陆对国民经济核算源于前苏联与计划经济相配套的物质平衡表体系。 1985~1992年逐步与联合国推荐的源于市场经济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接轨,1992年8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的通知,正式开始在中国实行SNA体系,GDP成了中国最为重要的经济指标。 gdp的意义 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总体规模和经济结构,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贫富状况和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处于繁荣还是处于衰退过程之中,是处于通货膨胀还是处于通货紧缩状态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承担的国际义务和享受的优惠待遇。 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所能发挥的作用,因此,GD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统计指标之一,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是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检验经济政策科学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3,2008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多少?

2008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五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1.1%,二季度增长11.9%,三季度增长11.5%,四季度增长11.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910亿元,增长3.7%,回落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21381亿元,增长13.4%,加快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96328亿元,增长11.4%,加快0.6个百分点。

4,中国去年国民生产总值多少?

2008年1月24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介绍2007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进行了现场直播!

2007年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2007年,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运行态势。

全国人均GNP为4610美元
上海 27664美元
北京 20543美元
天津 18965美元
浙江 10447美元
广东 9856美元
福建 9812美元
江苏 9033美元
辽宁 8611美元
海南 8144美元
河北 7853美元
山东 7229美元

黑龙江 7013美元
湖北 6426美元
吉林 5894美元
湖南 4624美元
山西 4188美元
内蒙古 4075美元
安徽 3822美元
江西 3808美元
河南 3755美元

新疆 7121美元
重庆 4587美元
广西 4106美元
四川 3717美元
西藏 3655美元

陕西 3619美元
云南 3427美元
青海 3399美元
宁夏 3180美元
甘肃 2952美元
贵州 2734美元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五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1.1%,二季度增长11.9%,三季度增长11.5%,四季度增长11.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910亿元,增长3.7%,回落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21381亿元,增长13.4%,加快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96328亿元,增长11.4%,加快0.6个百分点。


1、农业生产继续稳定发展,粮食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0150万吨,比上年增产350万吨,增长0.7%,成为历史上第4个高产年,这是1985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首次实现连续4年增产。其中,夏粮产量11534万吨,比上年增长1.3%;早稻3196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秋粮35420万吨,比上年增长0.6%。


2、工业生产增长加快,企业效益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5%(12月份增长17.4%),加快1.9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3.8%;集体企业增长11.5%;股份制企业增长20.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7.5%。重工业增长19.6%,轻工业增长16.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8.1%。


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29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7%,增幅同比上升6.0个百分点。39个工业行业全部实现盈利。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68.7%,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1.4%,化工行业增长51.5%,煤炭行业增长49.1%,钢铁行业增长47.2%,电力行业增长39.0%。


3、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明显加快。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239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加快0.9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7414亿元,增长25.8%,加快1.5个百分点(12月份16809亿元,增长19.6%);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9825亿元,增长19.2%。在城镇投资中,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466亿元,比上年增长31.1%;第二产业51020亿元,增长29.0%;第三产业64928亿元,增长23.2%。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比上年增长21.0%,中部地区增长34.0%,西部地区增长28.2%。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5280亿元,比上年增长30.2%,加快8.4个百分点。


4、市场销售增长较快,增速呈现逐步提高的态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210亿元,比上年增长16.8%,提高3.1个百分点(12月份9015亿元,增长20.2%)。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60411亿元,增长17.2%,加快2.9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8799亿元,增长15.8%,加快3.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6.7%,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9.4%。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大类商品零售中,石油及制品类、汽车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家具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化妆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均增长20%以上。


5、消费价格上涨较快,房屋销售价格上涨较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8%,涨幅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12月上涨6.5%),其中,城市上涨4.5%,农村上涨5.4%。食品、居住价格上涨是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原因。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12.3%,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4.0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4.5%,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0.6个百分点。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上涨6.3%,肉禽及其制品上涨31.7%,蛋上涨21.8%。其余商品价格有涨有落。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8%(12月份上涨5.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4%(12月份上涨8.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1%(12月上涨5.4%)。全年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上涨7.6%,涨幅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6、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继续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21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2180亿美元,增长25.7%,回落1.5个百分点;进口9558亿美元,增长20.8%,加快0.8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262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47亿美元。全年实际使用非金融机构外商直接投资7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6%。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53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3%。


7、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就业增加较多。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比上年增长17.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加快1.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比上年增长1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加快2.1个百分点。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253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967亿元。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4万人,比上年多增加2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比上年末回落0.1个百分点。


8、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贷款增加较多。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40.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7%,回落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15.3万亿元,增长21.0%,加快3.5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30334亿元,增长12.1%,回落0.6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比年初增加36323亿元,比上年多增4482亿元。各项存款比年初增加53878亿元,比上年多增4599亿元。全年投放现金3262亿元,比上年多投放221亿元。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风险依然存在,价格上涨压力加大,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等。新的一年,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指导思想,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促进结构调整,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力争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5,2021人均gdp

2021年我国人均GDP达到80976元。从年世界人均GDP来看,世界平均数为12517美元。超过世界人均GDP水平。 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经济规模突破110万亿元,达到114.4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突破8万元。2021年我国人均GDP达到80976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2551美元,超过世界人均GDP水平。 世界各国人均GDP,各国差距可谓巨大,世界第一的卢森堡人均GDP高达136701美元,而倒数第一的布隆迪仅为272美元。 中国人均GDP排世界第60位,位居俄罗斯、墨西哥、土耳其、巴西等人口大国之上,即将迈入准发达国家门槛。

6,2021中国人均gdp是多少?

2021年我国人均GDP为80976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2551美元。 2021年我国人均GDP水平已经超过世界人均水平,初步测算,2021年世界人均GDP为1.21万美元左右,我国是1.25万美元。就世界银行此前发布的标准来看,该数据虽尚未达到高收入国家人均水平的下限,但正在逐年接近。 人均GDP不等于人均收入 人均GDP并不等于人均收入,两者是有关系,但并不是对等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贩卖商品,一年卖了100万,这100万就是你一年内创造的GDP。去掉贩卖商品和其他的成本,你一年内赚了20万,这20人就是一年的收入。这样说的话你就知道,人均GDP减去人均成本才等于个人收入。当然,两者虽然不对等,但人均GDP越高,人均收入也会相对较高。它们之间还是有一定关系的。

7,中国2021年gdp

中国2021年gdp是114.3万亿人民币。2022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核算,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143670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202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2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2022年4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

8,202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多少?

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达1015986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划出了漂亮的V型反转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原所长汪同三在接受人民网强国论坛记者专访时表示,这份漂亮的答卷,与党中央的果断决策和中国经济强劲韧性是分不开的。 下一步我们要立足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在进一步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方面下功夫,尤其要处理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GDP之间的比例关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十三五”时期,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预计二0二0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一百万亿元。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中央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继续乘风破浪、坚毅前行。

9,中国2020年gdp总量是多少?

202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0159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6.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7754亿元,比上年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384255亿元,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553977亿元,增长2.1%。 制造业投资开始修复 在“内外双循环”的大背景下,内外需求带动工业企业利润率较快增长,制造业产能利用率重回高位,促使制造业投资触底反弹。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7445亿元,同比增长2.4%,增速比1-10月份加快1.7个百分点;其中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5.5%,连续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10,国内生产总值的历史数据

1978~2012国内生产总值(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单位:亿元)年份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工业建筑业19783645.23645.21027.51745.21607.0138.2872.538119794062.64062.61270.21913.51769.7143.8878.941919804545.64545.61371.62192.01996.5195.5982.0463         19814889.54891.61559.52255.52048.2207.11076.649219825330.55323.41777.42383.02162.3220.71163.052819835985.65962.71978.42646.22375.6270.61338.158319847243.87208.12316.13105.72789.0316.71786.369519859040.79016.02564.43866.63448.7417.92585.0858         198610274.410275.22788.74492.73967.0525.72993.8963198712050.612058.63233.05251.64585.8665.83574.01112198815036.815042.83865.46587.25777.2810.04590.31366198917000.916992.34265.97278.06484.0794.05448.41519199018718.318667.85062.07717.46858.0859.45888.41644         199121826.221781.55342.29102.28087.11015.17337.11893199226937.326923.55866.611699.510284.51415.09357.42311199335260.035333.96963.816454.414188.02266.511915.72998199448108.548197.99572.722445.419480.72964.716179.84044199559810.560793.712135.828679.524950.63728.819978.55046         199670142.571176.614015.433835.029447.64387.423326.25846199778060.978973.014441.937543.032921.44621.626988.16420199883024.384402.314817.639004.234018.44985.830580.56796199988479.289677.114770.041033.635861.55172.133873.47159200098000.599214.614944.745555.940033.65522.338714.07858         2001108068.2109655.215781.349512.343580.65931.744316.686222002119095.7120332.716537.053896.847431.36465.549898.993982003134977.0135822.817381.762436.354945.57490.856004.7105422004159453.6159878.321412.773904.365210.08694.364561.3123362005183617.4185895.822420.087598.177230.810367.374919.314185         2006215904.4217656.624040.0103719.591310.912408.688554.9165002007266422.0265810.328627.0125831.4110534.915296.5111351.9201692008316030.3314045.433702.0149003.4130260.218743.2131340.0237082009340320.0340902.835226.0157638.8135239.922398.8148038.0256082010399759.5401512.840533.6187383.2160722.226661.0173596.030015         2011468562.4473104.047486.2220412.8188470.231942.7205205.0351982012516282.1518942.152373.6235162.0199670.735491.3231406.538420注:1.1980年以后国民总收入(原称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差额为国外净要素收入2.2012年为初步核实数据(以下相关表同) 2015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 ,2015年GDP增速为25年新低。 截至2016年1月27日,全国31省区已全部公布2015年经济数据,盘踞“地区经济总盘”榜单前三名的依然是广东、江苏、山东,其中广东、江苏两省GDP总量首次迈入7万亿大关。2015年GDP总量迈入“万亿俱乐部”的共25地,31省区中GDP增速超7%的共23地。值得注意的是辽宁以增速3%垫底,且创下23年以来的最低值。 2016年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初步核算,2016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585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803亿元,同比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59510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90214亿元,增长7.6%。以2015年价格计算,今年一季度GDP增量为9851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2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