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莫悲兮生别离,"悲莫悲兮生别离"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索引
- 1,"悲莫悲兮生别离"是什么意思?
- 2,“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出自那里?什么意思
- 3,"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出自哪?是什么意思
- 4,"悲莫悲兮生别离"是什么意思
- 5,“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是什么意思?出自何处?
- 6,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什么意思
- 7,"悲莫悲兮生别离"是什么意思?
- 8,“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心相知”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 9,悲莫悲兮生别离 乐莫乐兮心相知什么意思
1,"悲莫悲兮生别离"是什么意思?
《楚辞·九歌·少司命》
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 绿叶兮素枝,芳菲菲兮袭予。 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以兮愁苦?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至兮水扬波。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望泞美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孔盖兮翠旍,登九天兮抚彗星。怂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 绿叶兮素枝,芳菲菲兮袭予。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意思就是说:活着不要为别离而悲伤,相互了解也不必因此太高兴....
(这么别扭。。。)
2,“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出自那里?什么意思
悲莫愁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出自于战国末期楚国人屈原《九歌·少司命》。
这句话的意思是:悲伤莫过于活生生的离别,快乐莫过于新结了好相识。
【原文】:
《九歌·少司命》
秋兰兮麋芜,
罗生兮堂下。
绿叶兮素华,
芳菲菲兮袭予。
夫人自有兮美子,
荪何以兮愁苦?
秋兰兮青青,
绿叶兮紫茎。
满堂兮美人,
忽独与余兮目成。
入不言兮出不辞,
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悲兮生别离,
乐莫乐兮新相知。
荷衣兮蕙带,
儵而来兮忽而逝。
夕宿兮帝郊,
君谁须兮云之际?
与女沐兮咸池,
晞女发兮阳之阿。
望美人兮未来,
临风怳兮浩歌。
孔盖兮翠旍,
登九天兮抚彗星。
竦长剑兮拥幼艾,
荪独宜兮为民正.
【译文】:
《九歌·少司命》
秋天的兰草和细叶芎藭,
遍布在堂下的庭院之中。
嫩绿叶子夹着洁白小花,
喷喷的香气扑向面孔。
人们自有他们的好儿好女,
你为什么那样地忧心忡忡?
一片片秋兰青翠茂盛,
嫩绿叶片中伸出着花的紫茎。
满堂上都是迎神的美人,
忽然间都与我致意传情。
我来时无语出门也不告辞,
驾起旋风树起云霞的旗帜。
悲伤莫过于活生生的离别,
快乐莫过于新结了好相识。
穿起荷花衣系上蕙草带,
我忽然前来又忽然远离。
日暮时在天帝的郊野住宿,
你等待谁久久停留在云际?
同你到日浴之地咸池洗头,
到日出之处把头发晾干。
远望美人啊仍然没有来到,
我迎风高唱恍惚幽怨。
孔雀翎制车盖翠鸟羽饰旌旗,
你升上九天抚持彗星。
一手直握长剑一手横抱儿童,
只有你最适合为人作主持正!
3,"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出自哪?是什么意思
意思:再也没有比生别离更加令人悲伤,没有比新相知更加令人欢欣的了。 1.出处: 屈原《楚辞·九歌·少司命》 2.原文: 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 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 夫人自有兮美子,荪[sūn]何以兮愁苦;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荷衣兮蕙带,倏[shū]而来兮忽而逝; 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 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 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孔盖兮翠旍[jīng],登九天兮抚彗星; 竦长剑兮拥幼艾,荪[sūn]独宜兮为民正。 3.释义: 秋天的兰草和细叶芎藭,遍布在堂下的庭院之中。 嫩绿叶子夹着洁白小花,喷喷的香气扑向面孔。 人们自有他们的好儿好女,你为什么那样地忧心忡忡? 一片片秋兰青翠茂盛,嫩绿叶片中伸出着花的紫茎。 满堂上都是迎神的美人,忽然间都与我致意传情。 我来时无语出门也不告辞,驾起旋风树起云霞的旗帜。 悲伤莫过于活生生的离别,快乐莫过于新结了好相识。 穿起荷花衣系上蕙草带,我忽然前来又忽然远离。 日暮时在天帝的郊野住宿,你等待谁久久停留在云际? 同你到日浴之地咸池洗头,到日出之处把头发晾干。 远望美人啊仍然没有来到,我迎风高唱恍惚幽怨。 孔雀翎制车盖翠鸟羽饰旌旗,你升上九天抚持彗星。 一手直握长剑一手横抱儿童,只有你最适合为人作主持正! 4.《九歌·少司命》赏析 《九歌·少司命》是祭祀少司命神的歌舞辞。少司命是主管人间子嗣的神;她是一位年轻美貌的女神,因为是主管儿童的,所以称作“少司命”。宋罗愿说:“少司命主人子孙者也。”(《尔雅翼》)王夫之从其说。王夫之并说古代“弗(祓)无子者祀高禖。大司命、少司命皆楚俗为之名而祀之”。(《楚辞通释》)则少司命乃由高禖演变而来,是女神。《札记·月令》仲春之月:“玄鸟至。至之日,以太牢(牛羊猪三牲)祠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帅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韣,授以弓矢,干高禖之前。”郑玄注:“天子所御,谓今有娠者。……带以弓韣,授以弓矢,求男之祥也。”正义云:“祭高禖既毕,祝官乃礼接天子所御幸有娠之人,……乃属带此所御之人以弓韣,又授之以弓矢于高禖之前。”可见,古之高禖,即求子之神。实质上,高禖管生,司命管死,故在齐楚民间以司命为“大司命”,而以高禖为“少司命”。高禖的来源,郑玄注说是“玄鸟遗卵,娀简狄吞之而生契,后王以为媒官,嘉祥而立其祠焉。变媒言禖,神之也”。就中国而言,燕子春天由南来巢于人家,时天气已暖,便于洗浴,且春暖花开,人的兴致较高,故怀孕者多。则高禖本来就是司子嗣之神。 此篇是少司命(充作少司命的灵子)与男巫(以大司命的口吻)对唱。其末云:“荪独宜兮为民正”,则末一节为男巫之唱词。 5.作者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4,"悲莫悲兮生别离"是什么意思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战国·屈原《九歌·少司命》
〔今译〕在悲伤啊莫过于活生生的别离,再快乐啊莫过于新相交的知己.
〔赏析〕少司命本篇的篇名,又是一位司子嗣的女神,这首诗就是对这位女神的祭歌.篇中的这两句,是女神少司命的唱词.她来到了祭祀的厅堂,现在要离去,心中不胜感慨,觉得生离的痛苦超过了死别,因为死别的悲哀可以由时间去冲淡,天赐生离所引起的绵绵不绝的相思,格外煎熬人心;新相识有时比老朋友更加可贵,因为老朋友已十分熟悉,而新相识所带来的一种全新的友谊,能够引起极大的快乐.由于这两句诗概括了一种人生的经验和复杂的感情,富有哲理,加上对仗工稳,所以成为全篇的警策、千古之绝唱.
〔原作〕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结兰兮青青,绿叶兮此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倏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至兮水扬波.)与女沐兮咸池,唏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况兮浩歌.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5,“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是什么意思?出自何处?
“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的意思是快乐莫过于新结了好相识,悲伤莫过于活生生的离别。出自屈原的《九歌·少司命》。 1、《九歌·少司命》原文 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 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 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㠯兮愁苦?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 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 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 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孔盖兮翠旍,登九天兮抚彗星。 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2、白话译文 秋天的兰草和细叶芎藭(xiōng,qióng),遍布在堂下的庭院之中。 嫩绿叶子夹着洁白小花,喷喷的香气扑向面孔。 人们自有他们的好儿好女,你为什么那样地忧心忡忡? 一片片秋兰青翠茂盛,嫩绿叶片中伸出着花的紫茎。 满堂上都是迎神的美人,忽然间都与我致意传情。 我来时无语出门也不告辞,驾起旋风树起云霞的旗帜。 悲伤莫过于活生生的离别,快乐莫过于新结了好相识。 穿起荷花衣系上蕙草带,我忽然前来又忽然远离。 日暮时在天帝的郊野住宿,你等待谁久久停留在云际? 同你到日浴之地咸池洗头,到日出之处把头发晾干。 远望美人啊仍然没有来到,我迎风高唱恍惚幽怨。 孔雀翎制车盖翠鸟羽饰旌旗,你升上九天抚持彗星。 一手直握长剑一手横抱儿童,只有你最适合为人作主持正! 3、创作背景 过去楚国南方的沅江、湘江之间的风俗信奉鬼神,崇尚祭祀。其祭祀过程有歌舞鼓乐以祭神。屈原在这些地区徘徊游走,记载并对当时乡民祭祀之礼、歌舞之乐、所唱之辞加工创作。这篇就是当时男巫迎祭女神的祭祀之辞,和与姊妹篇《九歌·大司命》并列,表达了男女相慕之意。 4、作者简介 屈原(前340~约前278)战国楚臣、诗人。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史记·屈原列传》称其“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深得怀王信任,任左徒。主张对内修明法度,举贤任能,对外联齐制楚。后遭靳尚谗害,被免官。顷襄王时被放逐。及国都郢(湖北江陵)被秦攻破,他心怀忧愤,自投汨罗江而死。遗著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开创楚辞一派文体,在文学上取得巨大成就。《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屈原赋》二十五篇。今存《楚辞》为汉刘向编集。
6,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什么意思
译文:悲伤莫过于活生生的离别,快乐莫过于新结了好相识。 出自战国屈原所作组曲《九歌》中一首《九歌·少司命》。原句为: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九歌·少司命》是屈原所作组曲《九歌》中一首,是《九歌·大司命》的姊妹篇,是祭祀少司命神的歌舞辞。 全诗如下: 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㠯兮愁苦?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 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孔盖兮翠旍,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译文: 秋天的兰草和芬香的蘼芜啊,茂密地在堂前满布着。 绿油油的叶子,白色的花朵,沁心的幽香阵阵地偎近了我。凡是人都有他所喜爱的儿子:少司命之种哟,你为什么使我愁啊! 你瞧,一片繁盛的秋兰,紫茎上翠绿的叶子,葳蕤下垂。莺莺燕燕,满堂都是美人,你,闪耀的眸子,在暗暗地对我传情。你进来时,那么沉默,你走了,也没有和我招呼,你驾乘着旋风和云旗,飘然远行。 今天,我感受到人生最大的悲哀,是生生的别离:回忆她去最大的愉快,没有能超过我俩初恋的滋味。你便是这样穿着荷花的衣服,系着蕙草的飘带,陡然来了,又匆匆去了。 晚上,你寄宿在天国的郊外,你为谁老逗在那高高的云际啊!我想和你在天池沐浴,在初升的太阳里晒乾你的头发。戏瞻望着你,少司命之神,怎么还不见你来哟! 迎着风,我失意地发出悲壮的歌声。少司命之神,你以孔雀的翅膀作车盖,翡翠的羽毛作旌旗,你飞登于九天之上,清除着扫帚星。你手举长剑?保护着人类的小主人,芬香的少司命之神啊,你为万民主持着公正。 扩展资料: 作品鉴赏 此篇是少司命(充作少司命的灵子)与男巫(以大司命的口吻)对唱。其末云:“荪独宜兮为民正”,则末一节为男巫之唱词。那么,第一节(有“荪何以兮愁苦”句)也应为男巫所唱。由歌词内容看,二、三、四节为少司命唱词,五、六节也是男巫以大司命口吻所唱。 因为此篇演唱同前一篇是连接的,少司命、大司命已在场,故再没有下神、迎神的话,但此一篇的宾主关系与上一篇相反。上一篇后半是女巫以少司命口吻所唱,故此篇开头是男巫以大司命口吻唱出,来赞颂少司命。 从情绪的承接来说,前篇少司命反覆表现出愁苦的心情,故此篇开头大司命说:“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以兮愁苦?” “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一方面是对少司命这个爱护生命的女神的烘托,另一方面也暗示此祭祀为的是求子嗣。《尔雅翼》云:“兰为国香,人服媚之,古以为生子之祥。而蘼芜之根主妇人无子。故《少司命》引之。”《政和证类本草》也说芎藭根茎可以入药,治“妇女血闭无子”。所以说,这两句不仅更突出了诗的主题,也反映了一个古老的风俗。 少司命一开始就赞叹的也是兰草,同样暗示了生子的喜兆。“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是说来参加迎神祭祀的妇女很多,都希望有好儿好女,对她投出乞盼的目光,她也回以会意的一瞥。她愿意满足所有人的良好愿望。 她同这些人既已“目成”,也就没有愁苦了。她看了祭堂上人的虔诚和礼敬,心领神受,“入不言”而“出不辞”,满意而去。 她乘着旋风,上面插着云彩的旗帜。对于她又认识了很多相知,感到十分快活;而对于同这些人又将分离,感到悲伤。这是将人的感情与神相通,体现出女神的多情。下面一节则是女神说自己的服饰和离开祭堂的情形。 “荷衣兮蕙带”同大司命的“云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比起来,带有女性的特征。“夕宿兮帝郊”是说自己离开后将去的地方。《札记·月令》孔颖达正义引《郑志》,简狄被以为禖官嘉祥之后,“祀之以配帝,谓之高禖”。则由之转化而来的少司命宿于帝郊,也是有原因的。“君谁须兮云之际”是反过来回问大司命的话。 第五、六节都是男巫以大司命的口吻所唱,先是回答少司命的问话:“我等待你,要陪你到咸池去洗头,在阳阿之地晒发。因为一直等你不来,所以在云端恍然而立,临风高歌。” 第六节描述了少司命升上天空后的情况,描绘出一个保护儿童的光辉形象:她一手笔直地持着长剑,一手抱着儿童。她不仅是送子之神,也是保护儿童之神。“荪独宜兮为民正!”事实上唱出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少司命的崇敬与爱戴。
7,"悲莫悲兮生别离"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悲伤莫过于活生生的离别。 下一句:乐莫乐兮新相知。意思是:快乐莫过于新结了好相识。 出自战国屈原《九歌·少司命》,原文选段: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译文: 一片片秋兰青翠茂盛,嫩绿叶片中伸出着花的紫茎。满堂上都是迎神的美人,忽然间都与我致意传情。 我来时无语出门也不告辞,驾起旋风树起云霞的旗帜。悲伤莫过于活生生的离别,快乐莫过于新结了好相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过去楚国南方的沅江、湘江之间的风俗信奉鬼神,崇尚祭祀。其祭祀过程有歌舞鼓乐以祭神。屈原在这些地区徘徊游走,记载并对当时乡民祭祀之礼、歌舞之乐、所唱之辞加工创作。这篇就是当时男巫迎祭女神的祭祀之辞,和与姊妹篇《九歌·大司命》并列,表达了男女相慕之意。 主题赏析: 《九歌·少司命》是屈原所作组曲《九歌》中一首,是《九歌·大司命》的姊妹篇,是祭祀少司命神的歌舞辞。少司命是主管人间子嗣的神,是一位年轻美貌的女神,因为是主管儿童的,所以称作“少司命”。 这首诗和《九歌·大司命》都是一方面用人物自白、倾吐内心的方式展示其精神世界,另一方面用对方眼中所见来刻画形象,唱出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少司命的崇敬与爱戴。 全诗由对方的赞颂从旁表现的办法,内外结合,互相映衬,诗中的每一段唱词,都是既写“他”,又写“我”,采取了抒情与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如此篇开头就是男巫以大司命口吻唱出,来赞颂少司命。 作者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辞赋之祖”“中华诗祖”。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歌·少司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屈原
8,“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心相知”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再悲伤莫过于活生生的别离,再快乐莫过于新相交的知己。 具体原文如下: 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结兰兮青青,绿叶兮此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倏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至兮水扬波。)与女沐兮咸池,唏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况兮浩歌。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是这样的:过去楚国南方的沅江、湘江之间的风俗信奉鬼神,崇尚祭祀。祭祀过程有歌舞鼓乐以祭神。屈原曾在这些地方徘徊游走,记载并对当时乡民祭祀之礼、歌舞之乐、所唱之辞加工创作。这篇就是当时男巫迎祭女神的祭祀之辞,和与姊妹篇《九歌·大司命》并列,表达了男女相慕之意。 作者:Stagnant Pond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550042/answer/118636905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9,悲莫悲兮生别离 乐莫乐兮心相知什么意思
你好,这是屈原的诗,.
战国·屈原《九歌·少司命》
大致意思是:悲伤啊莫过于活生生的别离,
再快乐啊莫过于新相交的知己.
少司命本篇的篇名,又是一位司子嗣的女神,
这首诗就是对这位女神的祭歌.
篇中的这两句,是女神少司命的唱词
.她来到了祭祀的厅堂,现在要离去
,心中不胜感慨,觉得生离的痛苦超过了死别
,因为死别的悲哀可以由时间去冲淡,
天赐生离所引起的绵绵不绝的相思,格外煎熬人心;
新相识有时比老朋友更加可贵,
因为老朋友已十分熟悉,
而新相识所带来的一种全新的友谊,
能够引起极大的快乐.
由于这两句诗概括了一种人生的经验和复杂的感情,
富有哲理,加上对仗工稳,所以成为全篇的警策、千古之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