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虎踞龙盘今胜昔,龙踞虎盘描述的是我国什么城市

本文目录索引

1,龙踞虎盘描述的是我国什么城市

南京,“虎踞龙盘”,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三国时蜀国的丞相诸葛亮,同吴国的皇帝孙权论南京的地势时,曾经说过这样的话。
南京,古称金陵,又称建业和建康,是六朝的国都。所谓“六朝”就是三国时的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前后六个朝代。宋代张敦颐编的《六朝事迹编类》,对于金陵的胜迹、城阙、楼台等等,分门别类地作了详细的记载和考查,其中也引述了诸葛亮论金陵地势的两句原话:“钟阜龙蟠,石城虎踞。”
钟阜,即钟山,又名紫金山,在今南京市东郊。石城,又名石头,或石头城。金陵和石城,事实上早已合为一个南京城了。因此,南京除有金陵、建业等古称外,还有一个别名,叫石头城。晋代作家左思的《吴都赋》有一句道:“戎车盈于石城。”原注道:“石城,在建业西,临江。”又注:“石头城中置府库军储,故曰:戎车(军用车)盈于石城。”可见,当时的石城,同金陵虽然靠近,却是彼此分开的两个城。
金陵东边是冈峦绵延的钟山,象一条世巨龙似地盘伏着,西边是巍然屹立的石城,象一只猛虎似地踞坐着。这就是所谓“龙蟠虎踞”或“虎踞龙蟠”。虽然只有简单的四个字,却把南京的雄伟地势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为什么要用龙和虎来作比喻呢?除了形象的原因而外,还有所谓“左青龙”、“右白虎”这个形容好地势的说法,所以把东边的钟山比作龙,把西边的石城比作虎。
在诸葛亮之后,一般就把“虎踞龙盘”这句成语来代表南京。“蟠”字多写作“盘”字,例如,南北朝作家庾信的《哀江南》赋中,就写作“虎踞龙盘”。唐代诗人李白的《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中,有一首说:“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

龙踞虎盘描述的是我国什么城市

2,虎踞龙盘今胜昔的意思

意思是以雄奇险峻而著称的古都南京城回到了人民手中,她比任何时候都美丽。原句出自于近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原文: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白话译文: 革命的暴风雨震荡着蒋家王朝都城南京,解放军以百万雄师突破长江天险,直攻蒋军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南京城。以雄奇险峻而著称的古都南京城回到了人民手中,她比任何时候都美丽。这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的。 应该趁现在这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不可学那贪图虚名,放纵敌人而造成自己失败的楚霸王项羽。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不断地变异、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前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扩展资料: 首联写解放军渡江解放南京。颔联讴歌南京的解放。前四句着重叙述,写得有声有色,气势雄壮,凝聚着赞美歌颂的深情。颈联指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尾联揭示不断革命、不断改革、不断前进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规律。 这首诗风格豪放,笔意雄奇,在艺术上值得称道的有两点:一是叙事与议论、诗情与哲理的完美结合,是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与诗人的多方智慧相结合的艺术结晶;二是典故运用生动贴切、深刻到位,是历史典故和现实斗争结合得恰到好处。

3,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革命的暴风雨震荡着蒋家王朝都城南京,解放军以百万雄狮突破长江天险,直捣蒋军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根据地—南京城.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以雄奇险峻而著称的古都南京城回到了人民手中,她比任何时候都美丽.这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的.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应该趁现在这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不可学那贪图虚名,放纵敌人而造成自己失败的楚霸王项羽.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不断地变异、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前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4,天翻地覆慨而慷全诗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作品赏析:  全诗56字,毛泽东写于1949年.这是一首纪念南京解放、庆祝革命胜利的诗篇.诗人热情歌颂了人民解放军飞渡长江天堑,解放南京,改造黑暗旧社会的光辉史实.并以富有哲理意味的诗句,阐发了“追穷寇”的深刻军事哲理.   全诗风格豪放,笔意雄奇,饱含哲理,叙事与议论结合紧密,活用典故.  全诗前四句着重于叙事,后四句主要是议论   首联描绘了解放军解放南京战役的宏伟场面,总结全诗.  颔联进一步赞颂了南京解放取得的历史性胜利,抒发了南京解放的革命豪情.   颈联是全诗的主旨和灵魂.诗人以昔日西楚霸王项羽失败的典故为教训,不能像项羽那样,不能放松警惕,要善始善终.   尾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全诗的思想作了哲理性的总结.诗人引用唐代大诗人李贺的“天亦有情天亦老”的诗句,推陈出新,表明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的哲学道理.

5,历史与文学的区别与联系

历史与文学的区别与联系如下: 一、区别 1、定义不同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 2、表现形式不同 文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 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 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其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艺术的范畴。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历史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为“历史学”,或简称“史学”。隶属于历史学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年代学、编纂学、家谱学、古文字学、计量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和新闻学等,参见历史学。 记录和研究历史的人称为历史学家,简称“史学家”,中国古代称为史官。记录历史的书籍称为史书,如《史记》《汉书》等,粗分为“官修”与“民载”两类。 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等等。 狭义的历史则必须以文字记录为基础,即文字出现之后的历史才算历史,在此之前的历史被称为史前史。与人类社会相关的历史,又可以称为人类史或社会史,而脱离人类社会的过去事件称为自然史。 二、联系 历史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文学不同于历史,文学源于历史,同时又虚构部分,同时加入作者的自己的感情因素和作者的价值观的影响,会对历史作出不同程度的改变,使得文学又更多的感情色彩。经过文学的加工,历史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同时历史又给了文学创作更多的源泉的灵感。 扩展资料 历史本身就有很好的文学性,因为历史中隐藏着许多文学性的奥秘。历史是一种天工,其中包含的因果和哲学奥秘,绝不会因为作家个人的情绪和价值观而发生变化。人们常说:“生活比小说更精彩。”生活就是正在发生的历史。 文学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就是做梦,就是作家通过虚构来营造一种梦境。另一个作用则恰好相反,不做梦,而是在细致地观察和了解事实之后,用文学更深刻、更形象地表现这些事实。 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说的就是文学与历史的关系。这恰好也是《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关系,《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之间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并不存在价值观的彼此对立和历史事实的全然不同 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是《三国演义》使用了很多有意思的文学手法,来表现《三国志》里面所记载的历史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讲,《三国演义》其实就是一部历史书,它的历史学价值可以与《三国志》相得益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6,不可沽名学霸王中的“霸王”是指?诗句的寓意是什么?

“不可沽名学霸王”是指项羽,告诉我们应从项羽的失败得到教训,不可为了“和平”的虚名,给敌人以卷土重来的机会。 出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近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于1949年创作的一首七律。这首七律,是毛主席一组战争题材诗词中最后一篇,也是寓意十分深远、气象十分宏伟、格调十分崇高的珍贵的诗篇。是纪念南京解放、庆祝革命胜利的万古不磨的丰碑。 原文如下: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译文如下: 革命的暴风雨震荡着蒋家王朝都城南京,解放军以百万雄师突破长江天险,直攻蒋军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南京城。 以雄奇险峻而著称的古都南京城回到了人民手中,她比任何时候都美丽。这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的。 应该趁现在这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不可学那贪图虚名,放纵敌人而造成自己失败的楚霸王项羽。 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不断地变异、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前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词句注释如下: ①钟山:此处用作南京的代语。 ②苍黄:这里苍黄就是仓皇,即突然的意思。 ③虎踞(jù)龙盘:形容地势优异。 ④慨(kǎi)而慷:感慨而激昂。 ⑤宜将剩勇追穷寇: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把敌人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掉,不要留下后患。剩勇:形容人民解放军过剩的勇气。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 扩展资料:1949年4月20日,全面内战已进入尾声,国民党军队全线溃败,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号令全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 当夜,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的一千余里的战线上分三路强渡长江。23日晚,东路陈毅的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后欢欣鼓舞,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7,不可沽名学霸王出自哪里?

毛 泽 东诗: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04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霸王:指西楚霸王项羽。鸿门宴上,他听了项伯的话,“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没有杀刘邦。后来刘邦项羽血战连年,终于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 。双方士兵为和平连呼万岁。项羽守约退兵,刘邦却立即背信弃义地围攻项羽于垓下,他的部下更把楚霸王分尸为五。事迹见《史记·项羽本纪》。

这里使用典故,意思是要乘胜追击,“宜将胜勇追穷寇”,不能像项羽一样,贻误战机。

8,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南京突然遭受了革命风雨的袭击,数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地势优异的南京已改变了往日的模样,天地翻覆,感慨而激昂。应该从项羽的失败中得到教训,将革命进行到底,把敌人坚决,彻底,干净,全部的消灭掉,不可为了“和平”的虚名给敌人以卷土重来的机会。天若有情,见到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残酷,也要因痛苦而变衰老,身受反动派统治的人民,自然要彻底推翻反动派的统治,完成翻天覆地的革命事业。
这首诗从诗歌的角度看,对仗工整,气势不凡,严格按照律诗的章法,应用多种手法,使诗歌文句非常优美.

9,求《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尾联的赏析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一九六四年一月二十七日,毛泽东对“天若有情天亦老”作注说:“这是借用李贺的句子。与人间比,天是不老的。”“天是自然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一样有发生和灭亡的过程”。
是的,天是指自然界,也是指人类社会。自然界,人类社会,宇宙空间,万事万物永远处在发展变化的状态之中,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情而残酷的客观规律。
“天若有情天亦老”,毛泽东在这里是说天本无情天不老。是的,天是无情的,所以永远也不会衰老,永远也不会停止发展,停止运动,停止变化。
“人间正道是沧桑”这就是结论。
正为沧桑桑田的变化一般,人类社会永不停息地发展着,运动着,变化着,这就是“人生正道”,这就是人类社会永恒不变的定律。
因为“人间正道是沧桑”,所以革命的人民必须“宜将胜勇追穷寇”;所以革命人民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