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言必信行必果的意思,言必信,行必果的意思和解释

本文目录索引

1,言必信,行必果的意思和解释

意思及解释:说了就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办到,不拖拉。 出处: 《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指这个人是个认死理的低档人物,算稍差一等的人才。 《墨子·兼爱下》:“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 指,出言必不让人怀疑,行为必定不弄虚作假,言行一致的,就如古代兵符相合一样。没有出言而不实行的。 扩展资料: 此句原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里子贡和孔子的对话。原文如下: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言必信,行必果的意思和解释

2,“言必信行必果“的意思是什么?

“言必信行必果“的意思是: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 1、出处:《论语·子路第十三》 2、原文: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3、译文: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 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党们称他尊敬兄长。” 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普通人也应该做到的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您看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哪里能数得上呢?”

3,言必信,行必果是什么意思

言必信,行必果,指说出的话一定足以信任;既然行动就一定要有结果。 【拼音】yán bì xìn,xíng bì guǒ 【出处】战国·孔子《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kēng)硁然小人哉。” 白话释义:说话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有结果,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啊! 【例句】 1、我们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从来是言必信,行必果。 2、一个领导干部要取得群众的信任,必须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扩展资料 一、言必信,行必果的近义词 1、言而有信 [ yán ér yǒu xìn ] 释义:说话算数,守信用。 出处:战国·孔子《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白话释义: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2、言行一致 [ yán xíng yī zhì ] 释义: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出处:宋·赵善璙《自警篇·诚实》:“自此言行一致;表里相应;遇事坦然;常有余裕。” 白话释义:从此以后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内外互相应合,遇到事情坦诚自然,态度从容、不慌不忙。 二、言必信,行必果的反义词 1、背信弃义 [ bèi xìn qì yì ] 释义:不守信用,不讲道义。 出处:唐·李延寿《北史·周本纪》:“背惠怨邻;弃信忘义。” 白话释义:颠倒五德之要,违背仁义之根。 2、违信背约 [ wéi xìn bèi yuē ] 释义:背弃约定,毫无信义可言。 出处:唐·令狐德棻《周书·武帝纪下》:“伪齐违信背约,恶稔祸盈。” 白话释义:伪装齐国背弃约定、毫无信义可言。罪恶积蓄成熟,像钱串已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言必信,行必果

4,言必信行必果是什么意思啊

说出的事一定足以信任,恩仇必报,快意江湖。 在《论语·子路》里,孔子与子贡讨论士的标准时已经说过: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这是从反面来否定“言必信, 行必果”的行为。孟子这里则是从正面来告诉我们“言不必信,行 不必果。”可见,孟子的学说在很多方面都的确是与孔子一脉相承 的。 以上是正统的说法。这里就成为,善意的谎言也是诚信的开头,也许孟子本人太热爱孔子了。所以为了神圣化自己心中完美的形象,就把孔子的缺点也当成了优点。后世介于孟子亚圣之权威,又有司马迁对一诺千金的季布的称赞,也就始终没有脱离这个怪圈。 把孔子的意思也好,理解也好,都是站在错误的角度观察。结果宋明理学,心学为了圆这个错误之上又加上错误的理解,系统性编织。编织不存在的东西就需要盖住真正的东西。 孔子的真意思是:不要勇敢,抄两段文字,作为佐证。

5,“言必行行必果”的意思是什么?

“言必行行必果”的意思是:说出的事一定可信,说了就一定守信用,一定办到。 言必行行必果,读音:yán bì xìn,xíng bì guǒ 1、出自《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意思:说话信用诚实,行为坚定果决,这是不问是非黑白只管自己贯彻言行的小人啊。) 2、示例: 我们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从来是言必信,行必果。 3、用法:作宾语、主语、分句;指言出必行。 扩展资料:近义词:言而有信[ yán ér yǒu xìn ] 1. 【解释】: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2. 【出自】:《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意思:同朋友交往,说话要诚实、恪守信用。) 3.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讲信用的人。 反义词:背信弃义[ bèi xìn qì yì ] 1. 【解释】: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2. 【出自】:曹禺《王昭君》第五幕:"背信弃义是插在我背上的一把尖刀! 3.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揭露、指责、谴责的场合

6,“言必行,行必果”是什么意思?

“言必信,行必果”作宾语、主语、分句;指言出必行。 拼音:言必信,行必果【yán bì xìn,xíng bì guǒ】 释义:信:守信用;果:有结果。说了就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办到。 出处:《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例句:我们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从来是言必信,行必果。 近义词:言而有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反义词:背信弃义 典故来源: 原文:《论语》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上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翻译: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党们称他尊敬兄长。”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您看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哪里能数得上呢?”

7,言必信行必果是什么意思啊

“言必信,行必果”意思是说话一定要算数,行动一定要坚决、果断。 出处:春秋孔子弟子《论语·子路》 原文节选: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译文: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 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党们称他尊敬兄长。” 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您看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哪里能数得上呢?” 扩展资料: “言必信,行必果。”的诗文赏析: 孔子观念中的“士”,首先是有知耻之心、不辱君命的人,能承担一定民族使命的人。其次是孝顺父母,服从哥哥的人。再次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至于当权者,孔子认为是器量狭小的人,根本算不得士。孔子所培养的就是具有前两种品德的“士”。 孔子在道德教育中,提倡身体力行,要求言行一致。墨子不仅强调言行一致,而且注重言行的功利效应。孔子认为,文字在实践中是有价值的,如果不能付诸实践,就不应该多说。说得多,说得漂亮,不付诸实施,是空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言必信行必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子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