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是否享受一补是什么意思,学生调查表,享受一补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索引

1,学生调查表,享受一补是什么意思?

一补指的是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两免一补”政策是指2001年以来中国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就学实施的一项资助政策。主要内容是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杂费、免书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扩展资料 界定标准: 1、持有农村特困户救助证的家庭子女; 2、农村人均年收入低于882元的家庭子女; 3、父母重大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学生; 4、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5、因突发事件导致家庭贫困的学生; 6、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 7、因建设征地导致农村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大量减少且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8、当地政府规定的其他需要资助的学生。 申报程序: 1、组织希望获得“两免一补”资助的贫困生向学校提出申请。 2、组成由学校、学生家长、村(居)干部和教师代表参加的评审小组,对申请“两免一补”学生的家 庭贫困程度进行审核,根据分配的名额,拟定受助学生名单。 3、将拟受助学生名单及其家庭贫困程度向社会公布,公示期为7天。 4、学校公示无异后,将受助学生名单及评审公示情况上报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审核确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两免一补政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两免一补

学生调查表,享受一补是什么意思?

2,是否享受一补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 指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一补,是指对小学半寄宿制学生和初中困难学生生活给予补助。“两免一补”是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教科书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是中国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就学实施的一项资助政策。 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 “两免一补”政策体现 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农村困难群体的亲切关怀,认真落实好这项政策,对于促进农村税费改革。 减轻农民负担,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巩固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是否享受一补是什么意思

是否享受一补是指:是否享受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两免一补”是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教科书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是解决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够接受义务教育的客观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德政之举,也是公共财政的内在要求。 扩展资料: 补助标准: 1、 免费教科书:每生每期按实际书款减免; 2、 免杂费:小学每生每期70元,初中每生每期90元,特教每生每期70元; 3、 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每人每年750元。2011年秋季开始标准已调整为:小学每人每年1000元,初中每人每年1250元。 界定标准: 1、持有农村特困户救助证的家庭子女; 2、农村人均年收入低于882元的家庭子女; 3、父母重大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学生; 4、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5、因突发事件导致家庭贫困的学生; 6、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 7、因建设征地导致农村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大量减少且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8、当地政府规定的其他需要资助的学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两免一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农村义务教育

4,享受一补是什么意思?

“一补”是指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贴生活费。 拓展资料 近年来,我国从最困难的地区和条件最差的学校做起,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着力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大大缩小了城乡、校际差距。2016年,我国免除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普通高中学杂费。全年资助各类学校家庭困难学生8400多万人次。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可以说是最大的民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志勇认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着力破解“乡村弱”和“城镇挤”的两个难题。 报告提出,加快实现城镇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持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办学差距。继续扩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招生规模。 “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保障适龄儿童接受良好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确定的一项战略任务。”全国政协委员李东福认为,办好义务教育是各级政府必须履行的教育职责,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当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参考资料:中国经济网-我国将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

5,孩子填学籍表的时候什么叫是否享受一补?

“一补”指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是”或者“否”。 “两免一补”是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教科书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是中国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就学实施的一项资助政策。 “两免一补”对象的界定标准为: 1. 持有农村特困户救助证的家庭子女; 2. 农村人均年收入低于882元的家庭子女; 3. 父母重大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学生; 4. 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5. 因突发事件导致家庭贫困的子女; 6. 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 7. 因建设征地导致农村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大量减少且造成家庭经济严重困难的学生; 8. 当地政府规定的其他需要资助的学生。 扩展资料: 1. 两免一补申报程序 ⑴ 组织希望获得“两免一补”资助的贫困生向学校提出申请。 ⑵ 组成由学校、学生家长、村(居)干部和教师代表参加的评审小组,对申请“两免一补”学生的家庭贫困程度进行审核,根据分配的名额,拟定受助学生名单。 ⑶ 将拟受助学生名单及其家庭贫困程度向社会公布,公示期为7天。 ⑷ 学校公示无异后,将受助学生名单及评审公示情况上报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审核确定。 2. 两免一补补助标准 ⑴ 免费教科书:每生每期按实际书款减免; ⑵ 免杂费:小学每生每期70元,初中每生每期90元,特教每生每期70元; ⑶ 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每人每年750元。2011年秋季开始标准已调整为:小学每人每年1000元,初中每人每年1250元。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_两免一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