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抗战改为14年,如何看待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
本文目录索引
- 1,如何看待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
- 2,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的现实意义
- 3,历史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有何深意
- 4,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到底多少年
- 5,中国的抗战到底是打了8年还是14年
- 6,文吧历史帝,这个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有哪些意义
- 7,历史题为什么将8年抗战变为14年抗战
- 8,抗战其实是14年,为什么说是8年呢?
1,如何看待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
“八年抗战”是从1937年“七七事变”开始,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无条件投降结束的八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
“十四年抗战”则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作为起点,从局部抵抗日军算起,至日本无条件投降结束。
八年到十四年绝不只是一个数字的变化,其实它是执政党基于现实对历史观念的再调整。八年抗战没有记录下“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期间,中国人民对日军侵略行为的抵抗过程,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是对历史事实的尊重,自“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就未曾停息。
2,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的现实意义
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不仅是一个史学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因为教材是面向学生的,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能让学生更全面、真实地认识抗战历史,更完整地了解日军侵略罪行和我国人民为抗战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从而能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读书、学习。1931年至1937这六年间,中国军民发起的东北抗联、一二八抗战、长城抗战等局部战争为抵抗日本侵略做出了巨大牺牲,这段历史不应忘记,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具有历史普及的意义,也是对先烈的缅怀和纪念。 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并不代表就否认“七七事变”的历史意义,它还是全面抗战的开始。所以,在教材修改之后,还需要在日常教学及宣传中厘清“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的关系:以“七七事变”为开始来标记的“八年抗战”是“全面抗战”,而“十四年抗战”是“全程抗战”,包含着“八年抗战”;而之前“九一八事变”就已开始了局部抗战,整个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 扩展资料: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光明网——“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具有现实意义
3,历史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有何深意
历史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能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8年到14年不是改变,而是还原历史原貌。1937年作为历史节点的意义,在于全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同样不会被否认。 在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中,8年抗战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的全面抗战;14年抗战则是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开始的抗战,包含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扩展资料: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小学教材为何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
4,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到底多少年
中国抗日战争(日语:日中戦争),或称中日战争,是指20世纪初期大日本帝国侵略中华民国之战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东亚战事的主要部分,抗日战场主要在中国境内,同时也包括缅甸北部等邻接地区。中国抗日战争一般以1931年9月18日发生的九一八事变为起始点(称为十四年抗战),狭义上也可将1937年7月7日发生的卢沟桥事变视为全面抗战的开始(称为八年抗战)。
5,中国的抗战到底是打了8年还是14年
14年。 中国抗战是从1931年9月18日开始的,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投降书,整整14年。 1931年9月18日,日军进攻沈阳,九一八事变爆发,由于当局的不抵抗,致使日本侵略军迅速占领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抗战爆发,中日军队第一次全面对抗和较量 。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扩展资料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战争史上的奇观。 第一,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它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耻辱,极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成为抗战的最强音和主旋律: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勤劳勇敢,不畏强暴、血战到底,自强不息,开拓创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日战争
6,文吧历史帝,这个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有哪些意义
1、八年抗战直接抹杀了从31年到37年英勇抗战的历史。所以改为十四年抗战。
2、八年抗战是指“七七”事变后全国范围内的抗日战争(也就是全面抗战),实际的抗日战争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就开始了。十四年抗战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实际历史史实。
3、日本叫这次战争为中日十五年战争;所以,我们为了表示跟日本侵略者势不两立,所以叫十四年抗战。
4、在国际上战争没有算周年这一说法,都是算虚年。
八年抗战是一直以来的习惯叫法。
7,历史题为什么将8年抗战变为14年抗战
8年抗战改为14年的原因 中国教育部10日表示,教材修改要求将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应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体现。 据悉,这一修改要求覆盖大中小所有学段、所有相关学科、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材。 在中国抗战历史中: 8年抗战,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的全面抗战; 14年抗战,则是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开始的抗战,包含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 “用14年抗战取代8年抗战的观点不仅是史学界的共识,也符合历史的真实。”中国近现代史料学会副会长王建学教授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
8,抗战其实是14年,为什么说是8年呢?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七七事变是中国人民的全面抗日战争开始。说的八年抗战是指1937年到1945年。 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 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 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扩展资料: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胜利而告结束。 8月15日蒋介石发对全国军民和世界人士发表广播演说。他激动地说:“我们的正义必然战胜过强权的真理,终于得到它最后的证明……”。 为庆祝抗战胜利,全国即日起放假三天,民众狂欢,恶梦结束;1945年8月15日,外交部长吴国桢收到华府电,后在(重庆夏季时间晨7时)四国首都同时发表声明,日本正式无条件投降。 日军停战命令手续完成后即发出,尼米兹所属部队停止进攻;1945年8月15日,蒋介石急电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指示日军六项投降原则。 1945年8月15日,朱德令冈村宁次,向中共投降,冈村宁次拒绝接受;1945年8月16日,苏军总参谋部发表声明指出:“日本天皇8月14日,所发表的投降声明。 仅仅无条件投降的一般宣言,并未向武装部队发布停止敌对行动的命令,而且日本军阀仍在继续抵抗,因此,日本尚未实际投降……”;远东苏军将继续对日攻势作战。 此段时间,由于日军敢死队出动,导致苏联伤亡颇为惨重;1945年8月17日下午三时,美国在记者会上说中国战区接受日军投降,美国决不参加。 1945年8月17日下午五时三十二分,冈村宁次复电蒋委员长,派员至杭州候命。接洽地点将改芷江;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再电毛泽东,朱德未明了受降程序,破坏我对盟军共同信守。 望即来渝共定建设大计;1945年8月21-23日,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奉冈村宁次之命,飞抵芷江洽降之地点。 1945年8月23日战事直到苏军占领旅顺港口才真正结束;1945年8月27日国民党派专机接毛泽东;1945年8月28日下午3点45分毛泽东等人抵达重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