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涉密信息系统,什么是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

本文目录索引

1,什么是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

?有人至今还认识不清。他们误认为:涉密信息系统是一种安全等级比较高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确实,涉密信息系统是有一定的安全保密要求的,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涉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需要达到较高的安全等级的。但并非所有的涉密系统都是高安全等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也并非所有的高安全等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都是涉密信息系统。比如,一些企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为保护其商业秘密而采取了许多安全保密的技术和管理措施,达到了较高的安全等级,但由于其中没有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就不能算是涉密信息系统;而有一些党政机关的涉密网,范围很小,只在一间或几间房内的若干台计算机联网,采取了较封闭的物理安全措施,与外界物理隔离,虽然没有采用更多的安全保密技术,系统安全等级并不是很高,但由于管理严密、安全可控,系统中又运行了国家秘密信息,这些系统就属于涉密信息系统。 因此,我们认定一个计算机信息系统是否属于涉密信息系统,主要是看其系统里面的信息是否有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不论其中的涉密信息是多还是少,只要是有(即存储、处理或传输了涉密信息),这个信息系统就是涉密信息系统。

什么是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

2,国家规定的涉密内容有哪些

涉密信息包括国家政务、安全、科技、军事等领域的绝密文件及保密设施的信息及内容等,一般范围为对内涉密及对外涉密。另外一类为企业单位的商业保密文件的信息内容等。 涉密计算机局域网方便了网内用户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传播,但同时也给了计算机病毒潜入和大量传播的机会,计算机病毒一般是由两种情况引起: 一是黑客或网内用户的恶意攻击感染。 二是自我的疏忽大意导致计算机病毒感染, 扩展资料: 病毒侵害: 涉密计算机局域网方便了网内用户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传播,但同时也给了计算机病毒潜入和大量传播的机会,计算机病毒一般是由两种情况引起,一是黑客或网内用户的恶意攻击感染,二是自我的疏忽大意导致计算机病毒感染。 大量病毒不断复制,导致网络堵塞,终端计算机瘫痪,甚至发生失泄密事件,后果十分严重。常见的病毒有蠕虫病毒,木马病毒,在未来还会出现一系列的新型病毒,能否防患未然就需要现在把好计算机局域网安全性技术的重要一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涉密信息系统

3,新修订的《保密法》保密方针是什么?

截止2019年9月,是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年4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第四条: 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以下简称保密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 扩展资料: 违反保密法的惩罚: 第四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的; (二)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的; (三)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的; (四)邮寄、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或者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出境的; (五)非法复制、记录、存储国家秘密的; (六)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的; (七)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的; (八)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的; (九)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 (十)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 (十一)擅自卸载、修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的; (十二)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的。 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且不适用处分的人员,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督促其所在机关、单位予以处理。 参考资料来源:青岛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全文)新

4,涉密信息系统的保护措施

——将涉密系统按照涉密程度分为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实行分级保护。分级保护针对的是涉密信息系统,根据涉密信息的涉密等级,涉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遭到破坏后对国计民生造成的危害性,以及涉密信息系统必须达到的安全保护水平划分为秘密级、机密级和绝密级三个等级。国家保密局专门对涉密信息系统如何进行分级保护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和技术标准,目前,正在执行的两个分级保护的国家保密标准是BMB17《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技术要求》BMB20《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管理规范》。国家保密科技测评中心是我国唯一的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测评机构,山东省软件评测中心是其在山东省设立的唯一分中心。——对涉密信息系统采取技术保护。修订草案规定: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国家保密标准配备保密设施、设备。保密设施、设备应当与涉密信息系统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涉密信息系统投入使用前,应当经设区的市级以上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检查合格。——对涉密信息系统中应当遵守的保密行为做了严格规范,修订草案规定:不得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不得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不得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和处理国家秘密信息;不得擅自卸载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不得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不得在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中传递国家秘密。

5,机关单位应当根据涉密信息系统什么确定系统的密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对各机关、单位确定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规定如下: 第十三条确定国家秘密的密级,应当遵守定密权限。 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的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具体的定密权限、授权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 扩展资料: 上级国家机关、单位需要确定国家秘密的,以所要执行的国家秘密的密级为依据确定密级。下级机关、单位认为本机关、单位有权决定秘密的,应当先采取保密措施,并立即报告上级机关、单位决定。没有上级机关或者单位的,应当立即报送具有相应保密权限的业务主管部门或者保密管理部门。 公安、国家安全机关应当在工作范围内按照规定的权限确定国家秘密密级。 第十四条对由此产生的国家秘密,由国家机关、单位按照国家秘密的具体范围及其密级的规定,同时按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进行密级。

6,涉密信息系统建设单位应按照系统处理管家秘密信息的什么确定系统密级

成都清华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高科保密业务综合管理平台(BMP)》是保密管理部门实行信息化管理的重要里程碑。该系统使保密管理部门实现从保密管理到业务办公系统的全面现代化,信息化,实现与纵向,横向各保密单位的网上办公和信息流转,从而实现了保密管理部门和各涉密单位保密管理的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避免信息孤岛,提高了保密系统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

现在的产品都是软件与服务集成一体的。
希望以上信息可以帮助你。

7,处在脱密期的涉密人员是不是暂时没有单位负责管理?

不是的。 涉密人员离岗(离开涉密工作岗位,未离开本机关、本单位)的,脱密期管理由本机关、本单位负责。 涉密人员离开原涉密单位,调入其他国家机关和涉密单位的,脱密期管理由调入单位负责。 属于其他情况的,由原涉密单位、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公安机关负责。 扩展资料: 保密制度 国家秘密载体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维修和销毁,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 绝密级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设施、设备中保存,并指定专人管理;未经原定密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不得复制和摘抄;收发、传递和外出携带,应当指定人员负责,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属于国家秘密的设备、产品的研制、生产、运输、使用、保存、维修和销毁,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 存储、处理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涉密信息系统)按照涉密程度实行分级保护。 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国家保密标准配备保密设施、设备。保密设施、设备应当与涉密信息系统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 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规定,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机关、单位应当加强对涉密信息系统的管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 (二)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 (三)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 (四)擅自卸载、修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 (五)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 机关、单位应当加强对国家秘密载体的管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 (二)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 (三)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 (四)邮寄、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 (五)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出境。 禁止非法复制、记录、存储国家秘密。 禁止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 禁止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务员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