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部队军衔等级,中国军队的军衔都有哪些 怎样认

本文目录索引

1,中国军队的军衔都有哪些 怎样认

士兵分为 列兵 一拐 上等兵 两拐 一级士官 中间两把枪 边上一细拐 二级士官 中间两把枪 边上一粗拐 三级士官 同上 边上一粗一细 四级 两粗 五级 两粗一细 六级 三粗 军官的分为 三颗星 中将两颗星 少将一颗星 大校两杠四星 上校两杠三星 中校两杠两星 少校两杠一星 大尉一杠四星 上尉一杠三星 中尉一杠两星 少尉一杠一星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衔 将官 校官 尉官 文职干部 学员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衔 将官 校官 尉官 文职干部 学员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衔 将官 校官 尉官 文职干部 学员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衔分为3等10级,即将官3级(上将、中将、少将)、校官4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3级(上尉、中尉、少尉)。 根据军官所属军种和技术特点,在海军空军和专业技术军官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专业技术”名称。 现行军官职务等级编制军衔: 1.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不授予军衔; 2.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委员为上将; 3.大军区正职为上将、中将,大军区副职为中将、少将; 4.正军职为少将、中将,副军职为少将大校; 5.正师职为大校、少将,副师职为上校、大校; 6.正团职为上校、中校,副团职为中校、少校; 7.正营职为少校、中校,副营职为上尉、少校; 8.正连职为上尉、中尉,副连职为中尉、上尉; 9.排职为少尉、中尉。 专业技术军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为中将至少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为大校至上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为中校至少尉。 志愿兵役制士兵按军衔等级分为:高级士官(六级土官、五级士官);中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初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义务兵役制士兵为最高军衔。海军、空军士兵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二字。 文职制度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文职干部是被任命为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办事员级以上职务,不授予军衔的现役军人,是国家干部队伍的组成部分。 文职干部按照工作性质分为专业技术文职干部和非专业技术文职干部。 文职干部编制范围:军队中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医疗卫生、教学、新闻、出版、图书、档案、文化艺术、体育等单位的部分专业技术干部职务,以及机关、院校、医院等单位部分从事行政事务、服务保障的干部职务。 文职干部的职务等级:专业技术文职干部的专业技术职务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等级分为1级至14级,1级为最高级;非专业技术文职干部的职务分为正局级、副局级、正处级、副处级正科级、副科级、一级科员、二级科员、办事员。文职干部的级别设置为特级、1级至9级,特级为最高级。文职干部的待遇基本与现役军官的待遇相同。 文职干部着制式服装,佩带帽徽、肩章、军种符号、领花。根据工作需要,文职干部可以改任军官,并按照有关规定评定授予军衔。

中国军队的军衔都有哪些 怎样认

2,军衔的等级

我军军官衔级的设置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共设三等十级:

将官三级: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四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三级:上尉、中尉、少尉。

我军新军衔制与其他几种军衔类型相比:
比"东方型"军衔少元帅、大将、大尉等衔,多大校,比前苏联少三级,比其他国家少一至二级;
比"西方型"军衔少元帅、准将,多大校,上将以下军衔等级一样多;比"东亚型"军衔多大校一级。
应该说,比较而言,我国新军衔制在军衔设置上,更接近传统的"西方型"军衔,至少军衔等级一样 多。所不同的是"西方型"军衔有元帅和准将,我军军衔制在相应的位置上是一级上将和大校(1994年取消了一级上将,而西方国家的元帅平时基本不用)。我军平时最高军衔为上将,这一点和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军的大校和朝鲜一样主要是为师职干部设的。由于我军师职干部数量太多,如果大部分授少将,将官数量过多;如大部分授上校,则显得偏低;如设准将军衔,将官数量更多,因此设置大校衔。这样,我军的编制军衔就比较特殊,尉官对应连、排军官,这一点与其他几种类型军衔制样;而将官对应军以上军官,校官对应师、团、营军官,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

·尉官(一杠)

一杠一星:少尉

一杠二星:中尉

一杠三星:上尉

·校官(两杠)

两杠一星是:少校

两杠二星是:中校

两杠三星是:上校

两杠四星是:大校

·将军

没有用杠,而是用金色的松叶,直接加上金星。

一颗金星:少将

二颗金星:中将

三颗金星:上将

一、士兵军衔肩章版面底色:陆军为棕绿色,海军为黑色,空军为天蓝色。

士兵有两级,列兵(现役第一年的义务兵)和上等兵(现役第二年的义务兵)。

二、士官分为一级士官、二级士官、三级士官、四级士官、五级士官、六级士官。其中一级、二级士官为初级士官,三级、四级士官为中级士官,五级、六级士官为高级士官。士官军衔在肩章版面上缀以象征符号和折杠。象征符号、折杠的繁简分别表示士官军衔高、中、初三等和级别。三道粗折杠为六级士官军衔;两道粗折杠加一道细折杠为五级士官军衔;两道粗折杠为四级士官军衔;一道粗折杠加一道细折杠为三级

士官军衔;一道粗折杠为二级士官军衔;一道细折杠为一级士官军衔。士官军衔肩

章分硬肩章和套式软肩章。

三、兵的军衔在肩章版面上缀以折杠,无象征符号。两道折杠为上等兵军衔;一道折杠为列兵军衔。兵的军衔肩章为套式软肩章。

3,上校的级别是多大?军衔有多少种?

上校是正团级或者副师级的干部。如果他是在作战部队,那他的管辖是一个团或者是一个师。如果是搞技术,那他只是享受这个级别而已。 军官军衔设下列三等十级: (一)将官(大星):上将(3个)、中将(2个)、少将(1个); (二)校官(两杠):大校(+4星)、上校(+3星)、中校(+2星)、少校(+1星); (三)尉官(1杠):上尉(+3星)、中尉(+2星)、少尉(+1星)。 扩展资料:上校,是一些国家军队中校级军官的军衔称号。世界各国的军衔体系中,一般都设有上校这一级军衔称号,除设有大校的少数国家外,上校是校官中的最高一级衔称。 上校一般为团长的编制军衔。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校军衔为副师职(正旅职)军官和正团职(副旅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中国军衔制历史中,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国民政府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有设立上校军衔。 参考资料:上校-百度百科

4,军人分多少个等级的?都有什么级别呀?

(2009年后)军官军衔设下列三等十级,分别是: 1、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 将官: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士官: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四级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 兵:上等兵、列兵。 2、军官军衔对应肩章从低到高是: 尉官:一杠一星,少尉;一杠二星,中尉;一杠三星,上尉。 校官:两杠一星,少校;两杠二星,中校;两杠三星,上校;两杠四星,大校。 将官:金色橄榄枝加一颗金星,少将;金色橄榄枝加二颗金星,中将;金色橄榄枝加三颗金星,上将。 扩展资料 建立军衔主导的等级制度,是军官职业化改革的基础。1988年实行新的军衔制,军委明确先按职务等级晋升,将来再过渡到军衔主导晋升。这次改革,将把军衔作为反映军官能力的主要标尺,基于军衔构建军官管理制度体系。 通俗地说,就是以军衔等级为基石,系统设计和安排军官的服役年限、培训交流、选拔任用、待遇保障以及退役和安置等各项制度。通过确立军衔在军官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切实把能力导向打仗导向立起来。 我军军官服役制度还有些不尽完善的地方,主要是军官更替速度过快,在基层一线历练不够扎实,有的刚培养成熟就退役了;重年龄轻年限,对自然增长的年龄卡得很严,致使不少军官“年龄恐慌”大于“本领恐慌”。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军官职业化将使军衔主导更鲜明 服役制度更科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军衔

5,当兵的军衔是怎么分的啊。

军官军衔对应肩章从小到大是: 尉官:一杠一星,少尉;一杠二星,中尉;一杠三星,上尉。 校官:两杠一星,少校;两杠二星,中校;两杠三星,上校;两杠四星,大校。 将官:金色橄榄枝加一颗金星,少将;金色橄榄枝加二颗金星,中将;金色橄榄枝加三颗金星,上将。 士官肩章:下士、中士、上士、四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 义务兵肩章:一拐,列兵;两拐,上等兵。 扩展资料:官员和军官的级别设定在以下三年级: (一)将官:上将、中将、少将; (二)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三)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士兵队伍的分类(根据兵役的性质) 士官:一级军士长,二级中士长,第三中士,中士,中士,中士,下士 义务兵:上等兵、列兵 士兵队伍分类(按等级划分) 高级士官: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 中级士官:第四中士中士,中士 初级士官:军士长 士兵:兵:上等兵、列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军衔

6,中国人民解放军都有什么军衔?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不授予军衔;
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职务等级编制军衔为上将。
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的职务等级编制军衔为上将。
第十一条军事、政治、后勤军官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军衔:
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上将;
正大军区职:上将、中将;
副大军区职:中将、少将;
正军职:少将、中将;
副军职:少将、大校;
正师职:大校、少将;
副师职(正旅职):上校、大校;
正团职(副旅职):上校、中校;
副团职:中校、少校;
正营职:少校、中校;
副营职:上尉、少校;
正连职:上尉、中尉;
副连职:中尉、上尉;
排职:少尉、中尉。
第十二条专业技术军官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军衔: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中将至少校;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大校至上尉;
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中校至少尉。
初任军官职务的人员依照下列规定首次授予军衔:
(一)军队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的,授予少尉军衔;
大学专科毕业的,授予少尉军衔,可以按照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有关规定授予中尉军衔;
大学本科毕业的,授予中尉军衔,可以按照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有关规定授予少尉军衔;
获得硕士学位的,授予上尉军衔,可以按照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有关规定授予中尉军衔;
研究生班毕业,未获得硕士学位的,授予中尉军衔;
获得博士学位的,授予少校军衔,可以按照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有关规定授予上尉军衔。
首次授予军官军衔,依照下列规定的权限予以批准:
(一)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批准授予;
(二)中校、少校,由人民解放军各总部、大军区、军兵种或者其他相当于大军区级单位的正职首长批准授予;
(三)上尉、中尉、少尉,由集团军或者其他有军官职务任免权的军级单位的正职首长批准授予。
军官军衔按照下列期限晋级:
(一)平时军官军衔晋级的期限:少尉晋升中尉,大学专科以上毕业的为二年,其他为三年;
中尉晋升上尉、上尉晋升少校、少校晋升中校、中校晋升上校、上校晋升大校各为四年;
大校以上军衔晋级为选升,以军官所任职务、德才表现和对国防建设的贡献为依据。
(二)战时军官军衔晋级的期限可以缩短,具体办法由中央军事委员会根据战时情况规定。
军官在院校学习的时间,计算在军衔晋级的期限内

7,军衔等级是怎样划分的?

  这个问题放在脑急里,晕


  我军目前实行的军衔制,不同于上述三种类型。我军军官衔级的设置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共设三等十级:
  将官三级: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四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三级:上尉、中尉、少尉。
  我军新军衔制与其他几种军衔类型相比:
  比"东方型"军衔少元帅、大将、大尉等衔,多大校,比前苏联少三级,比其他国家少一至二级;
  比"西方型"军衔少元帅、准将,多大校,上将以下军衔等级一样多;比"东亚型"军衔多大校一级。
  应该说,比较而言,我国新军衔制在军衔设置上,更接近传统的"西方型"军衔,至少军衔等级一样 多。所不同的是"西方型"军衔有元帅和准将,我军军衔制在相应的位置上是一级上将和大校(1994年取消了一级上将,而西方国家的元帅平时基本不用)。我军平时最高军衔为上将,这一点和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军的大校和朝鲜一样主要是为师职干部设的。由于我军师职干部数量太多,如果大部分授少将,将官数量过多;如大部分授上校,则显得偏低;如设准将军衔,将官数量更多,因此设置大校衔。这样,我军的编制军衔就比较特殊,尉官对应连、排军官,这一点与其他几种类型军衔制样;而将官对应军以上军官,校官对应师、团、营军官,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

  ·尉官(一杠)

  一杠一星:少尉

  一杠二星:中尉

  一杠三星:上尉

  ·校官(两杠)

  两杠一星是:少校

  两杠二星是:中校

  两杠三星是:上校

  两杠四星是:大校

  ·将军
  没有用杠,而是用金色的松叶,直接加上金星。

  一颗金星:少将

  二颗金星:中将

  三颗金星:上将

  一、士兵军衔肩章版面底色:陆军为棕绿色,海军为黑色,空军为天蓝色。
  士兵有两级,列兵(现役第一年的义务兵)和上等兵(现役第二年的义务兵)。

  二、士官分为一级士官、二级士官、三级士官、四级士官、五级士官、六级士官。其中一级、二级士官为初级士官,三级、四级士官为中级士官,五级、六级士官为高级士官。士官军衔在肩章版面上缀以象征符号和折杠。象征符号、折杠的繁简分别表示士官军衔高、中、初三等和级别。三道粗折杠为六级士官军衔;两道粗折杠加一道细折杠为五级士官军衔;两道粗折杠为四级士官军衔;一道粗折杠加一道细折杠为三级
  士官军衔;一道粗折杠为二级士官军衔;一道细折杠为一级士官军衔。士官军衔肩
  章分硬肩章和套式软肩章。

  三、兵的军衔在肩章版面上缀以折杠,无象征符号。两道折杠为上等兵军衔;一道折杠为列兵军衔。兵的军衔肩章为套式软肩章。

8,军人分多少个等级的?都有什么级别呀?

您好·军官: 上将:边花 三星 中将:边花 二星 少将:边花 一星 大校:二杠 四星 上校:二杠 三星 中校:二杠 二星 少校:二杠 一星 上尉:一杠 三星 中尉:一杠 二星 少尉:一杠 一星 士兵: 上士 中士 下士 列兵 陆军军衔——将官 校官 校官 尉官 文职干部 学员 士官 士兵 海军军衔——将官 校官 校官 尉官 文职干部 学员 士官 士兵 空军军衔——将官 校官 校官 尉官 文职干部 学员 士官 士兵 将官(上中少 终身) 校官(大上中少 大校终身) 尉官(上中少) 文职干部(终身) 学员(牌 无任何星杠) 士官(一二三四五六 一般五六级后终身不退役) 士兵(列兵 上等兵 士兵服役两年退役)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编制军衔,基本上实行一职编两衔的制度,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正的《军官军衔条例》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的职务编制军衔为上将,其他各职级的编制军衔为: 正大军区职:上将、中将 ; 副大军区职:中将、少将; 正军职,少将、中将 ; 副军职:少将、大校; 正师职:大校、少将; 副师职(正旅职);上校、大校; 正团职(副旅职):上校、中校; 副团职:中校、少校; 正营职:少校、中校; 副营职:上尉、少校; 正连职:上尉、中尉; 副连职:中尉、上尉; 排职:少尉、中尉。 出处: 区分军人等级、表明军人身份的称号、标志,国家给予军人的荣誉。 通常由将官、校官、尉官、准尉、士官、士兵构成其等级体系,有的国家还设有元帅。以置于肩、领或袖、帽等处的专门徽章符号,标志军人的军衔等级和所属军种、兵种及专业勤务。军衔的种类按其性质,可分为正式军衔、临时军衔和荣誉军衔;按兵役,可分为现役军衔、预备役军衔和退役军衔。许多国家的法律规定,军衔是军人的终身荣誉,非经法律判决不得剥夺,具有一定功绩的军人退役后,在规定的场所有权着佩带军衔符号的军服。实行军衔制度,有利于提高军人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加强军队的组织纪律性,方便军队的指挥和管理,促进军队正规化建设;对国际联盟作战和军队交往也具有重要意义。军衔等级的设置,同军队的规模和体制编制密切有关。欧洲早期的军队,最大编制是团,所以当时最高军衔只是上校,将军则是代表君主或元首指挥作战的首领。以后,随着军队组织编制扩大,将军遂划分为若干等级,以指挥不同规模的军队。各国军官军衔同军队职务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通常是上尉一连长,上校一团长,准将一旅长,少将一师长,中将一军长,上将一方面军(或战区)司令官。军衔授予的条件和程序,各国都以法律形式加以规定。授予军衔,一般以军人所任职务的编制军衔、政治品质、业务素质、服役经历及劳绩贡献为依据。军官军衔的授予,许多国家集中在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手中,也有的国家将中、下级军官军衔的授予权赋予国防部和高级军事机关。军衔晋升是军人的一种权利。各国对校级以下军官及士兵军衔的晋升期限,都有具体、严格的法律规定;将官军衔的晋升,通常实行择优选升,不规定具体期限。和平时期,军衔一般都是按期逐级晋升,因职务提升而军衔低于新任职务的编制军衔,或在工作中建有突出功绩的军官,军衔可提前晋升。为使军人原军衔与其所任职务相一致,有的国家实行临时军衔制度。如美国规定,下士以上军人正式军衔尚未期满,而被正式任命或临时任命为比其正式军衔高的职务时,则授予同新任职务相适应的临时军衔。临时军衔,一般都高于本人的正式军衔。被授予临时军衔的人员,其权力和服装式样与正式军衔相同。职务下降时,临时军衔亦随之下降,但不得低于原有的正式军衔。英国、印度等国,亦实行临时军衔制度。军衔是多数国家规定军官服役年龄和军人享受物质待遇的重要依据。军官服役年龄的大小,同军衔的高低成正比,不过这种比率逐步呈缩小趋势。如20世纪初,日本规定上将65岁,少尉45岁,而80年代末规定上将60岁,少尉53岁,上将与少尉的最高服役年龄之差,由20岁缩小到7岁。西方国家军官的薪金,大多以军长作为依据,东欧一些国家的军官,军衔则为薪金构成的一部分。中国古代有一套独特的武职官员等级制度。秦汉时期,官员的等级称“石”。魏晋以后,官员的等级称“品”,多数朝代的武职官员等级设9品18级(每品分正、从两级)。唐宋时期,武职官员等级设9品32级。隋唐以后,在品之外还设有“武阶”。阶数多少各朝不等,多者45阶,少则18阶,每阶均有等级称号,如骠骑大将军、昭武校尉、陪戎副尉等。以不同颜色和图案的冠服佩饰标志官员的品阶,是中国古代武阶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它表明中国封建社会武职官员的等级制度已趋完善。清朝末年,清政府参仿西方军事制度,实行营制改革。从1904年开始至1911年3月,历时6年多,逐步地在中国军队中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军衔制度,取代了传统的武阶制度。中国初次建立的军衔设6等18级:上等第一级包括大将军、将军、正都统,第二级为副都统,第三级为协都统;中等第一级为正参领,第二级为副参领,第三级为协参领;初等第一级为正军校,第二级为副军校,第三级为协军校;额外军官一级;军士分上士、中士、下士3级;兵分正兵、一等兵、二等兵3级。辛亥革命后,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改定军衔等级为6等16级:上等军官称将军,中等军官称都尉,初等军官称军校,每等分大、左、右3级;额外官佐1级;军士分上士、中士、下士3级; 兵分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3级

9,军衔的肩章怎样排名级别的大小?

中国军衔级别排行(由高到低): 上将(麦穗加三个星) 中将(麦穗加两个星) 少将(麦穗加一个星) 大校(两杠四星) 上校(两杠三星) 中校(两杠二星) 中校(两杠二星) 少校(两杠一星) 上尉(一杠三星) 上尉(一杠三星) 中尉 (一杠二星) 少尉(一杠一星) 六级士官(三粗折杠加一颗符号) 五级士官(一细二粗折杠加一颗符号) 四级士官(二粗折杠加一颗符号) 三级士官(一细一粗折杠加一颗符号) 二级士官(一粗折杠加一颗符号) 一级士官(一细折杠加一颗符号) 上等兵 (二折杠) 列兵 (一折杠) 按照军衔区别军人等级的制度。军衔制产生于15-16世纪的西欧国家,到17-18世纪,相继为世界许多国家所采用。在现代,军衔制成为世界上大多国家军队的重要制度之一。实行军衔制,有利于军队正规化建设,有利于诸兵种协同作战,也便于国际交往。 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55年第一次实行军衔制,1965年取消,1988年起,实行新的军衔制。2010年进行了修改,主要调整了士官军衔。 军衔制是按照军衔区别军人等级的制度。军衔制产生于15-16世纪的西欧国家,到17-18世纪,相继为世界许多国家所采用。在现代,军衔制成为世界上大多国家军队的重要制度之一。 实行军衔制,有利于军队正规化建设,有利于诸兵种协同作战,也便于国际交往。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55年第一次实行军衔制,1965年取消,1988年起,实行新的军衔制。2010年进行了修改,主要调整了士官军衔。 扩展资料: 军衔是可以晋级的,军衔晋级亦称军衔晋升,指提高军人军衔的等级。“晋”字在古汉语里是“进” 的意思,故升到较高层次称为晋级。 军衔的要求 各国对军衔晋级的内容规范,通常包括 三个方面: 一、晋级的期限规定 二、晋级的条件规定 三、晋级批准权限 晋级期限,将官一般不作具体要求,校官和尉官晋级各国都有衔龄 的要求,但期限长短很不一致。如少尉晋中尉的期限,短的规定 1年,长的 规定 3年,一年半、两年的都有;再如上尉晋少校,短的规定 4年,长的规 定 7年,5年、6年的都有。 晋升年限的含义也不完全相同,有的只是对衔龄 的“下限”要求,即不满规定的晋升年限不得晋升,当期满后因为其他条件 不具备而未能晋升的,仍可在原来的衔位上继续服役,如日本的少尉有的可 以服役至 53岁退休。 而有的国家规定的晋升年限,则既是对衔龄的“下限” 要求,同时也兼有“上限”的作用,如美军规定,军官的正式军衔必须是满 晋升期限后才能提请“晋升委员会”审议晋升,但经两次审议仍未能获得多 数票通过时,即应在 30天内强制退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军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