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终追远的意思,“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索引
1,“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是什么意思?
慎终追远,明德归厚
出自
《论语·学而》载曾语。
“慎终追远”是对先人一生行为的哀思与深情追忆;“明德归厚”则是了解先人事业功勋,并对其高风亮节、嘉言懿行的一种诚挚的缅怀。
【原文】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注释】
慎终:人死为终。这里指父母的去世。旧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
追远:远指祖先。旧注曰:追远者祭尽其敬。
【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南怀瑾有不同的解释:凡事追本溯源,找到事情的原始起因,才能把事情做好。
释义一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慎终:谨慎的思考人生于天地之间的意义。
追远:看看老祖宗们都留下了些什么,在自身与先贤之间做一个对比,应效法先古圣贤。每个人都这样的去思考,人民的道德就自然敦厚了。
释义二
宋儒的解释。终,人死;远,指祖先。慎终追远,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释义三
慎,害怕; 终,结果; 追远,指找当初的动机和原因。正所谓凡人怕果,圣人怕因。曾子的意思是:如果凡人都能在做事前想想此事的动机,和初衷,并且能想到这样做的后果。那么民风就能厚淳,就能少做错事。
释义四
慎,谨慎。《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2,慎终追远是什么意思?
慎终追远意思是如果凡人都能在做事前,想想此事的动机和初衷,并且能想到这样做的后果。 拼音:shèn zhōng zhuī yuǎn 出处:春秋孔子弟子《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 译文: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培育出忠厚老实的百姓。” 造句:五间正殿前,悬一块闹龙填青匾,上面写着“慎终追远”。 词性:褒义词 扩展资料: 慎终追远的近义词: 1、慎终思远 拼音:shèn zhōng sī yuǎn 意思: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 出处:唐·张说《太原王公神道碑》:“皆笃行纯孝,慎终思远。” 译文:全都笃行孝顺,慎重从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 2、追远慎终 拼音:zhuī yuǎn shèn zhōng 意思:犹言慎终追远。 出处:唐朝姚思廉《陈书·南康愍王昙郎传》:“夫追远慎终,抑闻前诰。” 译文:我在凡人都能在做事前,想想此事的动机和初衷,并且能想到这样做的后果,先听听前人的告诫。
3,”慎终追远“是什么意思?
慎终追远意思:如果凡人都能在做事前,想想此事的动机和初衷,并且能想到这样做的后果。那么民风就能厚淳,就能少做错事。
慎终追远出处《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
译文: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培育出忠厚老实的百姓。”
释义一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慎终:谨慎的思考人生于天地之间的意义。
追远:看看老祖宗们都留下了些什么,在自身与先贤之间做一个对比,应效法先古圣贤。每个人都这样的去思考,人民的道德就自然敦厚了。
释义二
宋儒的解释。终,人死;远,指祖先。慎终追远,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释义三
慎,害怕; 终,结果; 追远,指找当初的动机和原因。正所谓凡人怕果,圣人怕因。曾子的意思是:如果凡人都能在做事前想想此事的动机,和初衷,并且能想到这样做的后果。那么民风就能厚淳,就能少做错事。
《论语》都是宋儒的解释,不能代表全意,甚至有很多值得继续讨论。
释义四
慎,谨慎。《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人如果能谨慎一生,就几乎接近了‘道’。这样的人必将会受到后人的景仰。
4,“慎终追远”是什么意思
释义一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慎终:谨慎的思考人生于天地之间的意义。
追远:看看老祖宗们都留下了些什么,在自身与先贤之间做一个对比,应效法先古圣贤。每个人都这样的去思考,人民的道德就自然敦厚了。[1]
释义二
宋儒的解释。终,人死;远,指祖先。慎终追远,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1]
释义三
慎,害怕; 终,结果; 追远,指找当初的动机和原因。正所谓凡人怕果,圣人怕因。曾子的意思是:如果凡人都能在做事前想想此事的动机,和初衷,并且能想到这样做的后果。那么民风就能厚淳,就能少做错事。[3]
《论语》都是宋儒的解释,不能代表全意,甚至有很多值得继续讨论。
释义四
慎,谨慎。《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人如果能谨慎一生,就几乎接近了‘道’。这样的人必将会受到后人的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