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格式,研究报告的标准格式是什么?
本文目录索引
1,研究报告的标准格式是什么?
研究报告的标准格式如下: 一、标题。 可使用比正文大1-2号的字型与变化了的字体(黑体)来排列,上空2-3行,下空1-2行。 二、署名。 接标题下一行,一般写上"××单位课题组"。加注时要标明课题的级别、性质、归属、立题年份、负责人姓名、成员(顾问)姓名、研究报告的撰写者。也可单独列一页,或放置正文末尾括号中,将具体的工作与成员予以说明。 三、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内容摘要是对研究报告中所描述的背景、采用的主要方法、形成的结论与提出的新见解的简要说明,以100-300字为宜,接着"××单位课题组"空1-2行,其中"内容摘要"用中括号,变体字。 关键词除了帮助检索之外,还在于可提醒本研究报告的阅读者着意理解所列词语,以2-5个为宜,紧接着"内容摘要",其中"关键词"也用中括号,变体字。 四、正文。 正文是教育科研报告的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的提出。 ⑴揭示问题或困难。 ⑵是究的目的和意义。 ⑶研究现状的综述。 ⑷本课题关键概念的界定。 2、课题研究目标。 目标的确定与后文的研究效果分析的思路要一致,有一定的联系。 3、课题研究的思路。 这一部分需说明自己对本课题研究思路的角度和特色,还要将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工具、研究步骤等方面的问题交代清楚。 4、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这是研究成果的主体,是课题研究内容的全面展开。 5、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结果是根据研究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后展示的客观事实,它告诉我们最终得到什么,这些东西是什么。结果可用图直观表达,也可用文字简要说明。 五、结论。 这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它是在研究结果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判断、归纳而概括出更高一个层次的成果或观点。结论指出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今后应怎样办等。 六、存在的问题与后续的研究。 七、报告落笔的时间。 一般放在正文右下方。
2,研究报告的格式是怎么样的?
研究报告的标准格式如下: 一、标题。 可使用比正文大1-2号的字型与变化了的字体(黑体)来排列,上空2-3行,下空1-2行。 二、署名。 接标题下一行,一般写上"××单位课题组"。加注时要标明课题的级别、性质、归属、立题年份、负责人姓名、成员(顾问)姓名、研究报告的撰写者。也可单独列一页,或放置正文末尾括号中,将具体的工作与成员予以说明。 三、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内容摘要是对研究报告中所描述的背景、采用的主要方法、形成的结论与提出的新见解的简要说明,以100-300字为宜,接着"××单位课题组"空1-2行,其中"内容摘要"用中括号,变体字。 关键词除了帮助检索之外,还在于可提醒本研究报告的阅读者着意理解所列词语,以2-5个为宜,紧接着"内容摘要",其中"关键词"也用中括号,变体字。 报告范文: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践时间:20xx年x月1日----20xx年x月11日 工作:同学小组的团队合作完成项目 实践单位:xxx 目的:对自己这一年来的所学到计算机知识、所培养的能力以实践的方式来检验,培养自己主动学习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与人协调处理事物的能力。
3,研究报告格式
书面报告格式
.
原则上,书面报告格式应包含三大部份:篇首,正文及 考资 .这三大部份的
出现顺序在报告或 文写作中皆应严格遵守,但篇首,正文及 考资 所包括的项目
则可有所出入.
下面顺序及项目可供 考:
一,篇首
1. 封面(实务专题/ 文标题页)
2. 摘要(Abstract)或总结(Summary)
3. 目
4. 图目
5. 表目
二,正文
1. 绪 /前言
2. 报告本体
3. 结
三, 考性资 (顺序可 换)
1. 考书目
2. 附
3. 引(如有的话)
--------------------------------------------------------------------------------------------
一,篇首
1.封面
(1)专题名称
(2)报告名称(期初,期中或期末)
(3)专题分组学生姓名,学号
(4)指导教授名衔
(5)系,科,所名称
(6)院校名称
(7)缴交期限
第(5),(6)项亦可放於封面之最上端,专题名称则以较大号字 印.
2.摘要或总结
摘要系将整个报告或 文架构用最 简的方式表达出 ,帮助阅 者尚未翻阅全
文之前,就知道作者的全盘性慨 .
摘要主要内容应包括:
(1)问题之简要陈述
(2)问题解决所用研究方法的扼要 明
(3)问题解决过程
(4)所得结果
基本上,「摘要」包含前述项目,但其中文长 以300至500字为宜,英文 宜
超过300字.
:摘要
工作场所中 工会因意外或其他 况,导致上肢触及机械危险区域,造成伤害的
发生,因此机械安全中有关防止上肢伸及危险区域的标准订定有其必要性,欧洲标准
EN 294即 意於此.此 安全标准必须依据 工族群的人体计测资 且国人体型,肢
体尺寸 同於西方人,本研究目的即在於建 相关的本土化资 ,提供工作场所安全
设计时 考.
2
本研究 用动作分析系统,探讨国人身高在第95百分位 以上男性伸越防护结构
时上肢活动范围,受测者三十位,并 用1996 我国 工人体计测资 及受测者静态
测值探讨向上伸手,手部弧形摆动,及穿过开口部等安全距 据.结果显示,本
研究所得相关安全距 值较EN 294有些许差 ,但其趋势相同.工厂安全规划时,应
依机械危险程 及工作环境允许等情况判断,适当增加安全距 的比 ,以增进工作
场所安全性.
关键词:人体计测资 ,机械安全,活动范围
通讯作者: 正 ,(413)台中县雾峰乡吉峰东 168号,朝阳科技大学工业工程与管
系
3.目
目 包括有绪 ,章节名称,以及 考书目,附 及 引等项目,这些皆需与正
文中出现的各章节大小标题完全一致.
目 主要是提供报告中所包含的项目,内容及顺序做一概 性介绍.最终的目
要在整篇报告完成后,才编定页码,章节目 编排则可於每一章节完成后定案.
目 的编排系以各章标题顺序 出,每一章 有小节标题通常比主章节标题向右
退 格(英文为一个indent) ,以突显出报告的结构大纲. 在各节之后尚有 细的
节,亦依此方式处 .
目
摘 要.............................................................................................................i
Abstract...........................................................................................................ii
目 ...............................................................................................................iii
图目 ...........................................................................................................iv
表目 ............................................................................................................ v
第一章 言................................................................................................ 1
第一节 计画之背景与重要性.................................................................. 1
第二节 研究目的...................................................................................... 3
第二章 研究方法........................................................................................... 5
第一节 身体动作模拟.............................................................................. 5
第二节 上肢活动范围 测...................................................................... 8
第三节 机械安全标准本土化................................................................ 10
第三章 结果................................................................................................ 13
第四章 讨 ................................................................................................ 16
志谢.............................................................................................................. 20
考文献...................................................................................................... 21
附 机械安全标准之本土化建议........................................................... 25
4.图目 ,表目
主要在於方 查阅,是否应该 出,由作者自 决定.一般性原则为 图表很多,
以 出为宜,否则可以 .
前述为有关於「篇首」部份的 明.篇首部份的页码则以 马 字i,ii,iii…编
排.与正文开始页码之阿 伯 字 同.装订时,外封面与内封面页间应有一空白页
(底外封面亦同).
图目
图1 向上伸时之高 (REACHING UPWARDS).......................................... 1
图2 三 空间的人体动作分析系统................................................................... 6
表目
表1 危险区域所致的是低 危险时,伸过防护结构之欧洲标准安全准则.... 3
表2 危险区域所致的是高 危险时,伸过防护结构之欧洲标准安全准则.... 9
二,正文
3
正文系构成整个实务专题报告的最重要部份,有关的 与事实 据, 在这一
部份提出.专题/ 文所获得的结果与心得, 要经由此部份系统化与组织化以合 ,
简明,及 贯的方式发挥出 .
专题报告并 一定要像 文架式,但学习 文撰写方面,细心规划正文组织,适当编
排并表达每一章节重要而合 部分,则为一致的概 .
正文包括绪 ,报告本体及结 三部份.通常 者在阅 一篇完整报告时,会先
看绪 与结 ,认为值得看之后才继续阅 全文,否则就可能造成舍弃的结局.因此,
除 报告本体外,撰写绪 与结 时,应格外谨慎.
1.绪 /前言(Introduction)
绪 /前言的撰写,应该注意到 个重要目的:
(1)将问题以合适文字叙述系统性提出
(2)激发 者阅 兴趣
绪 主要包括下 部分:
(1)研究动机:阐述实务专题/ 文题目进 之缘由,藉著专题/ 文可以解决那些问题,
达到那些实务与 的目的.
(2)问题陈述:研究动机必然涉及研究所欲解决的问题,详细而明确的将问题陈述出
,为此处之重心.
(3)研究范围:界定出何者为专题所欲探讨的 域及范围,何者 是.
(4)文献探讨:依据专题设定范围,调查,寻阅与主题相关的文章及著作. 此部份资
甚多,亦可另 专章探讨.
(5)研究方法与过程:与专题/ 文主题相关的研究方法 明,资 源,资 取得方法
及程序,研究分组情形及工作进 表编拟.
2.报告本体
由於各专业学门题目差 甚大, 容 规定出报告本体的架构方式.但是,仍有
些原则可供 考:
(1)标题的选择要具有明确的 明作用.
(2)在图形解 优於表格,表格又优於文字的原则下,应尽 用图或表的方式阐述问
题,架构或结果
(3)较为次要的资 解 可移於报告后的「附 」上,避免本文太过於冗长.
(4)整个研究过程所涉及的 证或发现,应该以合 且有秩序的方式加以组织验证,与
绪 中所提及的研究目的建 辑性 系关系.
(5)研究过程重大发现应予以强调 明.
3.结 与建议
每一篇报告的后面, 应该要有一个结 ,其功能系将整篇报告作一简明扼要的
重新叙述与总结,以 给阅 者有一明确具体的印象. 研究过程中有重大发现,亦
须 予讨 .其次,在研究期间所碰到的一些 在研究涵概范围内但值得探讨的问题
应予 出. 有具体性解决此 问题的方法或指示方向,则可以做成建议事项提出,
提出方式则以条 式为宜.
三 , 考性资
1. 考书目
考资 的排放位置应 在正文后的一页,注明引用资 源.至於 考书目如
何引注的问题,由於 同的期刊常有 同的 考文献写作规定.下 为工业工程学刊
的中英文 考文献范 ,本文 多作解释.
(1)Lawless, J., Statistical Models and Methods for Lifetime Data, John Wiley and Sons,
New York, N.Y. (1982).
(2)唐明月,系统分析— 与程序,第138-164页,中兴管 顾问公司,台 (1985).
(3)谢长宏,杨元培,「软体专业人员属性之分析架构」,管 科学学报,第二卷,第
一期,第13-34页(1985).
2.附
4
许多专题制作过程中所搜集到的原始资 ,研究分析整 出 的图形或表格及其
他各种文件资 ,如果 入正文会过於冗长而有损於整篇正文结构时,可以 入附
部分.
3. 引
一般的专题报告并 需要有 引.
四,口头报告教具的内容
1. 在制作口头报告的内容前,应先了解:这次报告的对象(亦即观众)是谁 有多少
时间可用 口头报告的主题为何 口头报告的目的为何
2. 口头报告教具内容型式:(1)文字;(2)图表(以投影片或幻灯片为 ).
(1)文字:
•作为演讲者/报告人有关演讲内容的提示.
•投影片文字内容应 简扼要,点出演讲内容的核心重点.
•文字字型,图表应够大,让后排的听众也可看得到.
•每张投影片上的资 最多有五个项目的叙述,如果要表达 多(如 个以上)项目,
建议应分成二张投影片.每个资 项目最好 超过 ,最多 可超过三 .
•如可能的话,每张投影片应有一个副标题(包括前述B中所提的 况).
•文字 为英文字, 宜全部为大写或小写,应以大写字母起头即可.字型建议使用
"Arial", 要使用Times Roman,避免「光渗」作用(笔划粗细).
•演讲/报告时,避免将投影片文字直接向观众 ,应使用稍微 同的 法 明.
•每张投影片上应采用同一种字型,而且字型大小应大致相同.且每张投影片应具有
标准化的格式, 致让投影片的格式变化过多,模糊述求的重点,而且可让简报内
容看起 贯且又专业.
•每张投影片上可放上自己研究室或学校的校徽或其他,作为一个特色.
(2)图表:
•科技研究报告中,可概分为 大 (如附 ):折线图(line graphs),直条图(bar
graphs),圆形图(pie diagrams),表格(tables),照片(photographs),绘图(line
drawings).
•可能的话,应避免采用表格,而用图形表示. 必须使用表格,则应尽 简单且大
些,只要提供的资 足以支持自己的 点即可.
3. 报告的内容大纲主要可包括:为何做(简介,绪 ,前言) 如何做(方法) 做
麼(结果) 讨 ;结 (结语)与建议:
(1)封面页(包括题目,作者,单位);(2)大纲;(3)前言(或绪 ,目的);(4)
研究方法(或实验方法);(5)结果;(6)讨 ;(7)结 (与建议);(8)志谢.
4. 在传统的视觉显示中,下 原则与一般 者之认知具有较高的相容性:
1. 与时间及顺序(步骤)相关的东西由左至右呈现
2. 与顺序(步骤)相关的东西由上向下呈现
3. 位於图形中央的物件较周边外围物件重要
4. 位於图形前景的物件较背景物件重要
5. 较大的物件比较小的物件具有 高的重要性
6. 较粗的物件比较细的物件具有较高的重要性
7. 图形中较复杂且资讯较多的区域具有最重要的资讯
8. 具有相同大小 形 位置 颜色的物件之间有某种程 的关
9. 图形中比周围物件突出的东西最容 受到 者的注意
5. 某 的资讯惯 上几乎是以图形的方式 呈现, 如成本分析 预算计算 频谱
分析 电子电 建筑规画 地 资讯等.身为一位专业人员,你有责任了解该专业
域典型的视觉呈现方式,并适当地应用它们.
4,科学研究报告格式
课题研究报告格式
说明:课题研究报告没有固定模式,仅供参考。研究者根据实际情况撰写。
一、题目。要求明确、鲜明、简练、醒目。一般不用副标题,字数不宜过长。
二、摘要。要求准确、精练、简朴地概括全文内容。
三、引言(或前言、问题的提出)。引言不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因此要简明扼要。
内容包括:1、提出研究的问题;2、介绍研究的背景;3、指出研究的目的;4、阐明研究的假设;
5、说明研究的意义。
四、研究方法。不同的课题,有不同的研究方法。这是研究报告的重要部分,以实验研究法为例,其内容应包括: 1 、研究的对象及其取样;2、仪器设备的应用;3、相关因素和无关因素的控制;4、操作程序与方法;5、操作性概念的界定;6、研究结果的统计方法。
五、研究结果及其分析。这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要求现实与材料要统一、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结合、分析讨论要实事求是,切忌主观臆断。其内容:1、用不同形式表达研究结果(如图、表);2、描述统计的显著性水平差异;3、分析结果。
六、讨论(或小结)。这也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其内容:1、本课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2、本课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3、本研究成果的价值;4、本课题目前研究的局限性;5、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七、结论。这是研究报告的精髓部分。文字要简练、措词、慎重、严谨、逻辑性强。主要内容:1、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2、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是否实现了原来的假设;3、指出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八、参考文献。
九 、附录。如调查表、测量结果表等。
课题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
一、标题
可使用比正文大1—2号的字型与变化了的字体(黑体)来排列,上空2—3行,下空1—2行。
二、署名
接标题下一行,一般写上“××单位课题组”,在右上角打上一个“*”,然后在首页文末划一横线下面加注,也注上“*”号相呼应。加注时要标明课题的级别、性质、归属、立题年份、负责人姓名、成员(顾问)姓名、研究报告的撰写者以及一些谢辞。也可单独列一页,或放置正文末尾括号中,将具体的工作与成员予以说明。
三、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内容摘要是对研究报告中所描述的背景、采用的主要方法、形成的结论与提出的新见解的简要说明,以100—300字为宜,接着“××单位课题组”空1—2行,其中“内容摘要”用中括号,变体字。
关键词除了帮助检索之外,还在于可提醒本研究报告的阅读者着意理解所列词语,以2—5个为宜,紧接着“内容摘要”,其中“关键词”也用中括号,变体字。
四、正文
正文是教育科研报告的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的提出⑴是揭示问题或困难;⑵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⑶是研究现状的综述⑷是本课题关键概念的界定。
2、课题研究目标 目标的确定与后文的研究效果分析的思路要一致,有一定的联系。
3、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这一部分需说明自己对本课题研究思路的角度和特色,还要将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工具、研究步骤等方面的问题交代清楚。
4、课题已经的内容与方法 这是研究成果的主体,是课题研究内容的全面展开。
5、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结果是根据研究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后展示的客观事实,它告诉我们最终得到什么,这些东西是什么。结果可用图直观表达,也可用文字简要说明。
五、结论
这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它是在研究结果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判断、归纳而概括出更高一个层次的成果或观点。结论指出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今后应怎样办等。
六、存在的问题与后续的研究
七、报告落笔的时间:
一般放在正文右下方。
参考资料的基本格式
引用对象 基本格式
书籍类 作者名《书名》(出版社,×年×月版)
刊物类 作者名《文章题目》(《刊物名》,×年第×版)
报纸类 作者名《文章题目》(《报纸名》,×年×月×日)
成果汇编
一、封面
说明课题来源、立题编号、课题名、课题负责人和承担单位、立题时间和结题时间等二、目录
三、主报告
正文小四号,1.5倍间距;大标题(题目)三号,粗黑体;一级子标题四号,黑体;二、三级标题与正文同字号,字体变。附件如篇幅较多,正文可用五号,单倍间距,标题字号相应缩小。
四、附件
包括课题申报表、研究方案、立项通知、子课题研究报告、有较强阶段特征的阶段研究报告、相关的研究论文、设计的相关材料(如调查表),相关的个案研究报告、教学设计、活动设计、相关成果的获奖证明及其他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一般不纳入汇编,在附典型教案或课堂实录时,还应加上相关的点评,以说明该个案对主成果的联系)
5,研究报告格式怎么写?
研究报告格式要求: 一、题目。研究报告题目一般要明确、简练、醒目,不要使用副标题,字数不宜过多。 二、摘要。研究报告摘要要能够准确明了地概括全文的内容。 三、引言(或前言、问题的提出)。研究报告引言不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因此简明扼要。内容包括:1、提出研究的问题;2、介绍研究的背景;3、指出研究的目的;4、阐明研究的假设;5、说明研究的意义。 四、研究方法。不同的课题,有不同的研究方法。这是研究报告的重要部分,以实验研究法为例,其内容应包括: 1 、研究的对象及其取样;2、仪器设备的应用;3、相关因素和无关因素的控制;4、操作程序与方法;5、操作性概念的界定;6、研究结果的统计方法。 五、研究结果及其分析。这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要求现实与材料要统一、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结合、分析讨论要实事求是,切忌主观臆断。其内容:1、用不同形式表达研究结果(如图、表);2、描述统计的显著性水平差异;3、分析结果。 六、讨论(或小结)。这也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其内容:1、本课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2、本课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3、本研究成果的价值;4、本课题目前研究的局限性;5、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七、结论。这是研究报告的精髓部分。文字要简练、措词、慎重、严谨、逻辑性强。主要内容:1、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2、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是否实现了原来的假设;3、指出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八、参考文献。 九、附录。如调查表、测量结果表等。
6,研究报告的一般格式是什么?
文字报告以文字说明为主,包括封面、摘要、正文和附件。各项基本要求如下:①封面标明课题名称、研究时间、班级、指导老师、组长、小组成员。②摘要控制在250字以内。③正文字数控制在3000字左右,4000字以内,宋体小四号,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④采用Word文档,标题用小三号黑体; 内容正文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报告正文前的内容摘要、关键词请用五号楷体,并注明[内容摘要]、[关键词]字样;正文下方请标明页码(页码格式为阿拉伯数字,居中)。⑤附件是帮助评委了解研究过程真实性、科学性以及成果的一些原始文字材料,原始文字材料的形式以活动记录册为宜(或活动笔记本),附件以班级为单位集中上交。⑥报告不用打印,一律采用电子稿,即采用Word文档,每班集中在教室电脑上。
1、2010年研究性学习信息表
2、封面格式:课题名称 研究时间 班 级 指导老师 组长 小组成员:
3、正文格式 内容摘要 关 键 词 正 文 参考文献:
一、结题报告的一般格式
常见的研究报告大致有实验报告、读书报告、调查报告和设计报告四种形式。但基本格式大同小异,具体撰写时的一般格式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一)标题 标题是对研究报告的高度概括,是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常用一个动宾词组去表达,基本要求是确切、简洁、醒目和避免雷同。研究报告的题目可直接揭示论点,也可点明论述范围。标题可用判断句、陈述句,也可用疑问句。标题一般不要超过15个字,太长的标题可分出副标题来。标题的构思十分重要,好的标题能引人入胜,能使人抓住研究报告的中心议题。
(二)署名 署名的目的有三个:一是表明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代价;二是表示作者要对文章负责;三是便于同行或读者与作者联系。为文章署名,只有文章的实际作者才应该署名。是个人写作的,署个人的姓名;是集体的成果,署集体的名字,也可以在集体的名义下,分署参加者个人的名字。
(三)单位 单位包括作者的单位、作者的籍贯及作者单位所在地的邮政编码。在署名下一格打上括号,在括号里写上作者的单位,隔一个字写上作者的籍贯,再隔一个字写上作者单位所在地的邮编。
(四)摘要 摘要是研究报告基本思想的缩影,是研究报告的简单介绍,是浓缩了的情报信息,目的是使其他人对全文有—个大致的了解。
(五)关键词 关键词是指文章中最关键、起决定作用的词语。它是文章内容、观点、涉及的问题和类别等方面的标志和提示。一篇文章关键词的个数根据文章内容需要可多可少,一般3—8个为宜。
(六)前言 前言亦称引言、引论、绪论、序论或导论,是研究报告的开头部分即开场白。主要内容是提出问题、明确中心论点或阐明研究的原因、目的和方法,或介绍研究的背景、范围及意义,以使其他人对论述的内容先有个概括的了解。
(七)正文 正文又称本论,即研究报告的核心部分,它是展开论题,对论点进行分析论证,以表达你的见解和研究成果的中心部分,占研究报告的绝大篇幅。正文的内容一般包括实验方法、理论依据、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等。一篇报告只有想法、主张是不行的,必须经过科学严密的论证,才能确认观点的合理性和真实性,才能使别人信服。因此,报告主题部分的论证是极为重要的。
(八)结论 结论是研究报告的结束部分,即解决问题的部分,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整篇研究报告的归结。但不是实验结果的简单重复,而是经过综合分析,将各种数据材料连贯起来,思索判断,逻辑推理,形成总体论点。结论是去粗存精、由表及里、抽象出共同的、本质的规律,它与正文紧密衔接,与前言相呼应,使研究报告首尾呼应。它还要求结论写得措词严谨、准确、鲜明。
(九)参考文献 在报告最后列出重要的参考文献目录目的有三个:第一,表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第二,可加大报告的信息量,提高报告的学术价值;第三,他人可以以此为线索查阅资料原文。凡是在研究报告写作或研究过程中起到参考作用的文献资料,都属于参考文献之列。
(十)附录 各种调查表格、原始数据、研究记录等。就中学生的研究报告来说,必须具备题目、署名、前言、正文、结论、附录六个部分,其他不作统一要求。
二、结题报告的撰写
结题报告主要包括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和小论文等。下面就这三种类型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格式分别作介绍:
1.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指对课题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后,经过整理分析后的记录,是一种反映调查结果的文字材料。调查报告的结构一般由导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调查报告的表述没有固定形式,一般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A.题目
应以简练、概括、明确的词语反映所要调查的对象、领域、方向等问题,题目应能概括全篇。
B.引言
简短扼要地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任务、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等。要注意将调查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必要性交代清楚,使读者了解概况,初步掌握报告主旨,引起关注。
C.主体
这是调查报告的正文部分。这部分要把调查来的大量材料,经过分析整理,归纳出若干项目,分条叙述,做到数据确凿,事例典型,材料可靠,观点明确。尽可能用数据,如能用图表形式表示,可以增加直观性,一目了然。
写作安排应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大致有如下几种写法:①按调查顺序逐点来写;②按被调查单位的人和事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来写,以体现其规律性;③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以显示其是非、优劣,找出其差异;④按内容的特点分门别类逐一叙述。这种安排较为常见。最后,要写清楚调查的结果。
在观点和材料的处理上,可以先列出材料,然后进行分析和推论,引出观点。也可以先摆明观点,然后用调查得来的事实材料的分析来说明。
D.结论
归纳结论即交代调查研究了什么问题,获得了什么结论,说明了什么问题。
2.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对每项课题实验后,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全面总结,提出一个客观的、概括的、能反映全过程及其结果的书面材料。其报告的组成部分有:
A. 题目
除简练、明确外,还要反映出实验研究的特点。
B.问题的提出
揭示实验的背景、目的、意义。对实验的内容要具体明确,一语破的。
C.实验方法
应交代怎样选择实验对象,实验的组织类型是单组、等组或是轮组,测量标准,实验步骤。
D.实验措施
即自变量包括哪些内容。
E.无关因素的控制
用什么方法控制了哪些无关因素。
F.实验结果
这部分是实验报告的关键,最重要的是提出数据和典型事例。数据要核实准确,注意用图表的正确格式,用统计检验来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要有典型事例,使实验更有说服力。
G.分析与讨论
由实验结果回答篇首提出的问题。对结果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与论证,是否在理论上站得住脚,或对发展理论有何意义;把实验结果与同类研究相比较,找出得失成败,对实验中有争论的问题提出见解;提出本实验有待深人研究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H.结论
是对整个实验的总结,并回答实验提出的问题。下结论要谨慎,结论适用范围应同取样范围一致。
3.小论文
一篇小论文一般都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
A.题目
用一句话点明作者所要研究的问题。选题是小论文写作的重要一步。中学生小论文的选题应根据需要性、创造性、科学性、可行性和典型性的原则来确定。
B.引论
引论部分阐述内容应符合两个要求:①交代清楚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前人的研究状况以及本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②文字力求简明扼要,只要点明问题即行,不必多加铺叙。
C.主论
这是一篇论文的主体。在主论中,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特别是提出的新颖的、独创的东西,运用丰富的材料,展开充分严密的论述,证实或推翻某一观点。主论的写法常有两种思路:①议题—论点—论据。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D.结论
这是整个研究工作的小结,简要归纳所得出的结论或观点,也可以提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方向。如结论已提前揭示,这部分只作文章的收尾,但必须注意与开头相照应。
撰写结题报告的注意事项
1.要设计好表格。很多研究结果是以表格的形式呈现的,表格对总结结果非常有效,特别是报告中包括大量的统计资料时更是如此。但表格内容必须清楚易读,排列适当,组织要符合逻辑。构建一个相对清晰的表格应遵循以下规则:①表格的名称要专门针对表格内容;②行和列要包括适当的小标题;③表格空间要能清楚地分隔数字,不要拥挤;④一篇文章中的表格格式要一致。
2.课题组成员要齐心协力,撰写报告要精益求精。结题报告一般由一名同学具体执笔,但需要其他组员的密切配合。在书写报告前,执笔者最好先口头报告一次,征求意见,以使书面报告趋于完善;报告语言要准确、简洁、易懂;报告完成后,全体组员可以展开讨论,进一步核定、修改、完善。如果是写调查报告,最好由主持调查的同学亲自执笔,报告完成后还应征询一下被调查对象的意见,确定准确无误后才算定稿。
三、撰写结题报告的注意事项
撰写结题报告(即科学论文)是一项严肃、慎重的工作,必须要认真对待。除了上述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下列问题。
(一)论文撰写要注意科学性、真实性和新颖性 科学性是指题目与结论的合理程度,要做到书写规范、文理通顺、叙述明确、层次分明、逻辑严谨。真实性是指原始材料是否完整,论文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原始材料完整是指有原始记录(应由学生本人填写),并附有必要的实验数据、图表、照片、标本等。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意愿,任意修改数据或素材,为自己的观点报务。研究性学习论文切忌“成人化”,老师给予必要的指导是可以的,但不能越疽代疱。新颖性即独创性,论文中结果与有关数据是通过实验或调查获得,是他人所没有的。以往的学生论文存在“假大空”现象,关键是没有实验数据及其它原始材料,或从报刊杂志上抄袭。因此,我们必须从源头抓起,在研究过程中必须重视原始材料的积累。研究的成功经验要在实践中通过检验并加以推广,若发现问题可以进行下一轮的探究活动,进行滚动式研究。
(二) 要善于运用和图表来说明问题 研究结果完全用文字表述,不但比较繁琐,有时还不容易表达清楚。若在文中恰当运用图表,可以简捷明了地表述研究的主要结果。图表可以对研究过程中一些零乱的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加工整理,从而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某些规律和特征,显示事物发展规律、变化趋势及分布状况。常用表格有分类表、频数频率分布表、累积频率分布表等。使用表格一般都要进行显著性检验,如卡方检验。有时为了更直观地表达研究结果,可以用统计图像,如条形图、圆形图、线状图等。在论文中若运用量表和常模,必须标出名称,并简述使用方法。
(三) 论文的篇幅不宜过长 论文字数与学术价值不成正比,故要避免文章繁琐冗长。要做到行文流畅,不说空话、大话,对于一些谦虚和自夸之词、一般公式及推导、一般常规的实验方法等等都可省略。凡能用表格说明的问题,就不必用文字描述;能用图像表达的,就不必列表格。总之,要做到删繁就简,字无废言。但也不是越短越好,若无一定的篇幅,也不能将问题说明清楚。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一篇研究性的结题报告(不包括附件)以2000—3000字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