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7年,娘道电视剧一共有多少集
本文目录索引
- 1,娘道电视剧一共有多少集
- 2,《我的1997》是为了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而拍的吗?
- 3,《我的1997》携手《紫荆花开》共贺香港回归?
- 4,全国十大影视学院有哪些?
- 5,怎么评价电视《国民大生活》?
- 6,电视剧《我的1997》收视怎么样?
- 7,一九九七年是谁唱的是那些歌星呢?
- 8,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我的1997》播出时间?
- 9,怎么评价电视《我的1997》?
- 10,电视《我的1997》主要讲了什么?
1,娘道电视剧一共有多少集
《娘道》电视剧一共76集。 《娘道》是由郭靖宇担任总导演并编剧,巨兴茂执导,刘方担任武术导演,岳丽娜、于毅领衔主演,张少华、史可、刘智扬、肖茵、倪虹洁、杨昆、王绘春、张永刚、马赫等主演的年代传奇剧。 评价: 《娘道》中,隆继宗、隆延宗这一对性格天差地别的双胞胎兄弟,与女主人公瑛娘分别上演了两段刻骨铭心的情感纠葛。这样的两个角色,从男性视角出发,为这部以忠孝节义为核心的母爱传奇增添了一层厚重底色。 《娘道》充满着传奇的剧情,冲突激烈,高潮迭起,这是让观众不弃剧的重要因素。情感纠葛、家族恩怨、抗日救国等,可谓剧情丰富和人物命运曲折,这些元素深受传统电视观众的喜爱。他们往往喜欢看传奇故事,瑛娘的离奇命运让他们一直追剧。
2,《我的1997》是为了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而拍的吗?
首部献礼香港回归20周年的电视剧《我的1997》终于在千呼万唤中登陆CCTV-1综合频道。 这部充满诚意的作品,一经播出就吸引了广大观众的注意力,收获了满满的好口碑。在播出的前几集中,巫刚和印小天父子两代人都经历了因时代动荡而被割裂的情感,尤其是印小天瑛子这对热恋中的“苦命鸳鸯”的离奇遭遇更是牵动人心,引发观众热议。 究竟他们各自的命运将走向何方,而陈瑾、印小天母子二人又将怎样面对命运对他们开的“玩笑”,成为了之后剧情走向的最大悬念。 故事情节高潮迭起,观众追剧“根本停不下来”! 《我的1997》的故事开始于1976年,这是风云变幻的大时代,无论是香港,还是内地,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犹如风浪袭来,影响了每一个小人物的命运,或惊天动地,或悄声无息,在这场历史的洪流中扮演了自己的角色。 紧密的矛盾冲突,推动了整个故事的走向,使得观众在“一定是我打开方式不对”的感触中欲罢不能。 有观众评论说,“这样一部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的电视剧,节奏如此紧凑,剧情毫不拖沓,真可谓是献礼剧中的一股清流。 ”没错,作为一部有情怀的电视剧,《我的1997》始终立足于真实的历史背景,坚持对故事本身的精心打磨,希望终结电视剧的快餐时代,全力为观众献上一份米其林级的精品大餐。
3,《我的1997》携手《紫荆花开》共贺香港回归?
6月22日起,首部献礼香港回归20周年大剧《我的1997》在CCTV-1综合频道播出,首播当天即达到1.2的高收视,创下开门红的惊人成绩与高口碑。自本周起,《我的1997》将在央视一套每晚8:40播出,紧随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的大型纪录片《紫荆花开》之后登场,共同庆贺即将到来的7月1日香港回归纪念日,珍贵的历史资料与精彩的故事剧情每晚将连档播出。难得一见的珍贵影像资料真实再现了重要历史节点的方方面面,结合《我的1997》中小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相得益彰,通过史实记录和虚构故事,从大小两个层面,展现了香港回归祖国这一波澜壮阔的主题。 在《我的1997》的最近的剧情中,紧接前两集印小天饰演的高建国因失手伤人,情急之下惊险“逃港”的情节,母子二人流落香港艰难求生的情景牵动着剧内外众人的心,观众翘首以盼之后的剧情将如何发展,更有许多网友大呼每天一集的播出节奏实在是太不过瘾。近两集中,母子俩在人生地不熟的香港经历了种种波折,生活状况可谓是捉襟见肘、步履维艰;先是因为生活窘迫不得不在雨夜栖身大街,后又遭遇诬陷丢了工作。虽然碰见了如海叔这样的好心人助他们渡过难关,也遇到了如龙华一样贪财难缠的“地头蛇”暗中刁难。而高建国在寸土寸金的香港租房的场景,也令许多在北上广深打拼的青年们深有同感。高建国在码头扛包做苦力的情景,伴随着一首《浪子心声》,都令许多观众感叹,70年代的“港漂”艰难求生的生活状况与今天的“北漂”、”沪漂”、“深漂”们有着那么多相似的境况与共鸣,甚至令很多观众感叹起自己初到大城市的打拼经历! 在剧中虽然经历了人生重创,但主人公高建国并没有就此一蹶不振,而是努力赚钱养活母亲,颇有点打不死的“小强”精神,发了微薄薪水也仍要买只烧鹅慰劳母亲。而陈瑾饰演的母亲岳芳英,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也充分表现出了一位母亲的伟大与坚强,虽然在雨中发着高烧,也不忘鼓励儿子不要丧失信心,更鼓励儿子读书才能有出路。 整个剧情对于北京、香港的双线并行叙事有条不紊,节奏紧凑,一轮又一轮的高潮情节又即将在之后上演,更多颇具亮点的角色也将先后登场。《我的1997》以迥然不同的时代气质区别于暑期荧屏档,成为一股独特的清流。
4,全国十大影视学院有哪些?
中国十大影视院校: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京艺术学院、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浙江传媒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拓展资料: 中国十大影视院校是指在影视教育方面比较突出,教学成果以及社会知名度比较突出的高等院校。代表高校有: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 1、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Beijing Film Academy)是中国唯一、亚洲最大、世界知名的电影专业院校,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被誉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 2、中央戏剧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The Central Academy Of Drama)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总部、亚洲戏剧教育研究中心总部和世界戏剧院校联盟秘书处所在地,是世界戏剧院校联盟国际大学生戏剧节活动基地。中央戏剧学院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戏剧教育席位,是新中国第一所戏剧教育高等学校。 3、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简称”上戏“,是中国培养演艺专门人才的高等艺术院校,始建于1945年,由上海人民市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共建,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4、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简称“中传”,位于首都北京,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中国传媒大学充分发挥传媒领域学科特色和综合优势,形成了以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龙头,文学、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体系。 5、南京艺术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简称“南艺”,始建于1912年,是中国独立建制创办最早并延续至今、办学实力最雄厚的高等艺术学府,中国六大艺术院校之一,江苏省唯一的综合性艺术院校,国家文化部与江苏省政府省部共建大学,拥有艺术学学科门类全部五个一级学科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 6、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位于重庆大学A校区,是重庆大学和香港美视电力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及美视(美国)广播电视有限公司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共同投资,经教育部批准创建的影视艺术学院。重庆大学学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美视电影学院是重庆大学直属二级学院,重庆大学32个学院之一。 7、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艺术学科具有90余年的悠久历史。许多著名音乐家、美术家、戏剧家、电影家如萧友梅、李抱尘、贺绿汀、洪深、老志诚、焦菊隐、蒋风之、卫天霖、张肖虎、吴冠中等曾在此任教。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艺术学科培养了大量音乐、美术、戏剧、影视等领域杰出人才,享誉海内外。学院随时代发展,拓展建设了崭新的艺术与传媒教育体系,依托北京师范大学雄厚的综合性学科专业背景,形成多学科的艺术与传媒教育实力。 8、浙江传媒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素有“北有北广,南有浙广”之称,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目前全国培养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建校30多年来学校为中央和地方传媒行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13000余人,以传媒类和艺术类专业为主干,文经工管协调发展。 9、解放军艺术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创建于1960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唯一的一所多学科、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担负着为全军培养文学艺术人才、文化管理干部和开展军事文艺研究等任务,被誉为“军队作家、艺术家的摇篮”。学校隶属解放军总政治部,设有文学美术、戏剧、音乐、舞蹈、部队文化工作等5个系,12个专业。 10、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成立于2015年7月5日,前身是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成立于1995年,是中国最早在综合性大学开设的影视艺术教育专业学院。在2016年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其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并列全国第6名、上海第2名;其新闻传播学学科并列全国第9名、上海第3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十大影视院校
5,怎么评价电视《国民大生活》?
我认为适合现在这个时代,有感情有热情,是一部不错的作品 作为金牌编剧王丽萍的又一部现实题材力作,《国民大生活》不仅主题向上、调性积极,其演绎风格更春风化雨,极具温暖人心的主旋律质感。相比此前力作《双城生活》,以王舒望和陆露为代表的“85后”年轻人成为《国民大生活》的主人翁,创作者与时俱进地调整了男女主角的“人设”:执着于享受当下、过田园生活的王舒望与执着于事业有成、渴望成功的编剧陆露,这两种截然不同,但又相当典型的生活态度于当下很多85后年轻人的生活方向可谓不谋而合。同时,尽管王舒望与陆露的婚姻源自一次冲动的异国恋,但结婚容易相处难,在追求事业的时候如何兼顾爱情与家庭,双城生活是否会破坏婚姻基础,标榜个性的年轻人如何在婚姻中和谐相处,创作者通过诸多看似琐碎和平凡的小细节,不仅向当下年轻人提出问题,更尝试进行正向引导。比如对看着爱情童话成长起来的85后们来说,婚姻注定走向“一地鸡毛”令人难以接受,但创作者却建设性地给出“把节奏放慢,让鸡毛飞得慢一点”的建议。挖掘剧中平凡小事中的温情与美好,启示观众换个角度看待生活,就能发现生活小确幸。在离婚率不断攀升的当下,小而可期待的和谐,才是构筑社会大和谐的细胞和基础。《国民好生活》与王丽萍此前的诸多作品一样,以接地气、且全景式塑造生活群像的方式,呈现了当下都市人生活的日常。而剧中每个角色不仅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其喜怒哀乐也与大多数普通人一样,有着属于自己的美丽和哀愁。但不同的是,在全剧积极向上的底色下,男女主人公无论遭遇如何,总能鼓起勇气,以不忘初心的生活态度迎接挑战,在现实与理想的碰撞中传递正能量和主流价值观,呈现一股强劲的“美好力”!这部《国民大生活》不仅质量过硬,也是一部以小见大,经得起推敲的现实题材情感剧,堪称对2017国民生活的一次全透视。剧集不仅全面展现了当下大都市的日常生活,更呈现了北上广深等大都市年轻人的真实心理状态,更说透感情、职场、家庭那些事儿。这部戏不仅能让年轻人产生强烈共鸣感,更集结了多元看点,比如异国风情、闺蜜话题、婆媳关系、京沪双城生活、南北差异、文艺青年、御宅族、影视圈生态、相爱容易相守难等诸多爆款话题,与当下人的生活相当接近,也让这部戏成为展现当下中国人生存现状的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大戏。
6,电视剧《我的1997》收视怎么样?
6月22日,电视剧《我的1997》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当日收视率1.204%,市场份额为4.126%,同时段收视排名第三。 电视剧《我的1997》由四川新华发行集团荣誉出品,中央电视台、新华文轩、华影文轩、南方领航、浙江影视、蓝色星空等单位联合出品。该剧讲述了1976年至1997年香港回归前后陆港两地二十多年的岁月变迁,用高建国和安慧年轻时的一段扣人心弦的爱情,连接起了特殊时代坏境下,香港与大陆两地一群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年轻人的奋斗历程。 电视剧《我的1997》没有过多的铺垫,戏剧冲突强烈,仅用了一集,就直接将几位主人公推向了命运的风口浪尖,这样的剧情展开方式别出心裁,更是别开生面,能获得观众好评,源自《我的1997》的制作宗旨——始终立足于真实的历史背景,坚持对故事本身的精心打磨,改变电视剧的“快餐时代”,全力为观众献上一份精品大餐。 电视剧《我的1997》也因前期筹备工作严谨,播出2集后便赢得反响热烈。该剧剧本创作历时近3年,早在2013年,就启动了剧本创作。2015年,在二稿剧本创作完成后参加了由中央电视台组织的“全国电视剧合作交流会”,入选中央电视台2017年庆祝香港回归献礼筹备剧目,随后按照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的剧目要求,进行了剧本修改和拍摄调整。
7,一九九七年是谁唱的是那些歌星呢?
歌曲名称:一九九七 永恒的爱
演唱:刘欢、韦唯、那英、蔡国庆、解小东、毛宁、范琳琳、张伟进、林依轮、韩磊、林萍、江涛、陈红、屠洪刚、孙悦、孙浩、谢津、白雪、甘萍、何静、亚宁、施翌、管彤、廖忠、谢若琳、除樱、杨洋、张娟、刘玲、罗中旭等等
时间:1997年5月24日
地点:北京
总导演:孟欣
导演:王浩、崔亚楠、陈俊中
歌曲背景:香港回归中国,实行一国两制。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英国国旗和香港旗降下,英国在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
8,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我的1997》播出时间?
电视剧《我的1997》6月22日将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开始播出。 《我的1997》是由华影文轩影视、幸福蓝海影视、南方领航影视、浙江影视联合出品,王伟民执导,张强编剧,印小天、瑛子、巫刚、陈瑾、刘之冰、高可儿、邱林 等主演的电视剧。 该剧讲述了1976年至1997年香港回归前后陆港两地二十多年的岁月变迁,用高建国和安慧年轻时的一段扣人心弦的爱情,连接起了特殊的时代坏境下,香港与大陆两地一群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年轻人们的奋斗历程。 作为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的献礼大剧,电视剧《我的1997》6月22日将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开始播出。 《我的1997》由王伟民导演,张强编剧,印小天、巫刚、陈瑾等众多演员联合主演,讲述了内地与香港两地横跨二十年的岁月变迁与主要角色的情感转折。 《我的1997》辗转四地拍摄,倾情奉献“时代风情画卷” 《我的1997》重点展现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北京、香港两地的时代变化与人情悲欢。摄制组分别在北京、广东、深圳、香港四地取景拍摄,精心打造出一幅生动的“时代风情画卷”。导演王伟民坦言,接拍此剧的初衷是源自己对这段历史的特殊情怀所在。而诸如“改革开放”、“深圳特区建设”、“中英香港问题谈判”、“一国两制地提出”、“主权交接仪式”等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深刻在他的记忆之中,并最终在剧中以特别的形式分别呈现。王伟民导演强调,“通过在小人物的爱恨情仇中再现历史的变迁别有一番味道。” 印小天巫刚再演父子,展现两代人不同价值观 此次,实力派演员巫刚与印小天再度合作扮演“父子”,在《我的1997》中扮演男主角高建国的父亲高志远,因意外与妻儿失散,相隔数年;直到香港回归前夕,才得以与家人重聚。巫刚表示自己的角色是一个老式传统的父亲,有着那个时代独特的价值观,面对生活的挫折,仍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理念。而印小天也表示,父子两代人作为站在时代分叉路口上的两种人,经历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命运变迁,但在逆境中重新出发后的父子俩,都依然不轻易更改信念,在各自的坚守中迎来时代的转变,都很值得点赞。 大时代与小人物相互辉映,精彩故事6月22日起播出 电视剧《我的1997》描述了从1976年至1997年香港回归以前,内地与香港二十多年的岁月变迁中,以主角高建国为代表的一系列角色的小人物视角,折射出一代人在时代的沧桑巨变中,生活与情感的起伏沉淀,以及他们为改变命运而不屈奋斗的励志情怀。大时代影响着小人物生活的轨迹,小人物的生活也反衬出大时代的精彩。 电视剧《我的1997》中,无论是热血激扬的励志创业故事,还是在时代大潮中艰难跋涉的儿女情怀,都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了改革开放造就的时代新貌,以及“一国两制”为香港社会所带来的蓬勃气象。
9,怎么评价电视《我的1997》?
电视剧《我的1997》由四川新华发行荣誉出品,中央电视台、新华文轩、华影文轩、南方领航、浙江影视、蓝色星空、九州梦工厂、澄瀚影视、三新创业、福慧文化等单位联合出品,正在CCTV-1综合频道黄金时间热播中。 这部充满诚意的作品,一经播出就吸引了广大观众的注意力,收获了满满的好口碑。在播出的前几集中,巫刚和印小天父子两代人都经历了因时代动荡而被割裂的情感,尤其是印小天瑛子这对热恋中的“苦命鸳鸯”的离奇遭遇更是牵动人心,引发观众热议。究竟他们各自的命运将走向何方,而陈瑾、印小天母子二人又将怎样面对命运对他们开的“玩笑”,成为了之后剧情走向的最大悬念。 故事情节高潮迭起,观众追剧“根本停不下来”!紧密的矛盾冲突,推动了整个故事的走向,使得观众在“一定是我打开方式不对”的感触中欲罢不能。有观众评论说,“这样一部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的电视剧,节奏如此紧凑,剧情毫不拖沓,真可谓是献礼剧中的一股清流。”没错,作为一部有情怀的电视剧,《我的1997》始终立足于真实的历史背景,坚持对故事本身的精心打磨,希望终结电视剧的快餐时代,全力为观众献上一份米其林级的精品大餐。 提到小人物,很多人就产生一种悲情,瞬间联想到“屌丝”“草根”等词汇,但其实芸芸众生都是小人物,也正因为如此,小人物组成了当下社会最丰富的存在,而小人物的故事也往往是最动人的;陈瑾、印小天母子二人,代表的正是”小人物“群体,他们的“被逃港”离开的不仅仅是自己温暖的家,更是衣食无忧的安稳生活。在香港,初来乍到的二人,与当地环境有着明显的格格不入,碰壁、失败必不可少。然而每一次的艰难曲折,都无法阻挡他们想要努力前行、好好生活的决心。历史的车轮必将继续向前推进,而他们又将经历多少波折,才能在全新的时代烙下自己的印记,一切的答案都将在今后的故事中揭晓。 相信这样一部与众不同的大剧必将带领广大观众穿越回那段不会被遗忘的历史中,体味那个时代的酸甜与苦辣,感受那个时代的失去与获得。
10,电视《我的1997》主要讲了什么?
《我的1997》是由华影文轩影视、幸福蓝海影视、南方领航影视、浙江影视联合出品,王伟民执导,张强编剧,印小天、瑛子、巫刚、陈瑾、刘之冰、高可儿、邱林 等主演的电视剧 。 剧情简介 知青高建国失手重伤恋人安慧的哥哥安国庆,惶恐之下负罪逃港,身在异乡经历诸多磨难。这期间他与李氏集团千金李佳欣结缘,并在她的帮助下创办国盛电子厂,两人情定终身。安国庆身体恢复带着妹妹南下创业与高建国相遇,高建国愧疚弥补,但安国庆一心复仇,一场股市崩盘让两人怨念消除,握手言和。李佳欣车祸身亡,弥留之际恳求高建国保住父亲的李氏集团。改革开放也带动了香港的发展,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高建国率领李氏集团起死回生。高建国带着安慧来公墓献花,安慧请李佳欣放心,未来的日子里,她会继续照顾这个男人。97临近,香港出现大规模移民潮,高建国逆势而上影响了许多香港企业家打消了移民念头。7月1日,国歌奏响,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冉冉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东方之珠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整个剧情对于北京、香港的双线并行叙事有条不紊,节奏紧凑,一轮又一轮的高潮情节又即将在之后上演,更多颇具亮点的角色也将先后登场。《我的1997》以迥然不同的时代气质区别于暑期荧屏档,成为一股独特的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