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装13是什么意思,装13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索引

1,装13是什么意思?

“装十三”是网络流行语,其意思是委婉的骂人用语,就是装B的意思。 装十三(13),装B的委婉拆分说法,因为B的形似“13”,故装B又被称为装十三,表现得自己很厉害,或者故意做出一种姿态。 简单地说,装13就是显得比别人有品位、比别人更酷、更有学识的意思。装就是表演的意思,有人看就要有舞台。装出自己没有的东西,比如不可爱的装可爱,不可怜的装可怜,没钱的装有钱,声音不细装细,知识甚少偏装作见多识广的那样。 13等于时尚,从发音来说,“13”是很接近“时尚”的。但是13当然不等于时尚,因此所谓13就是假的时尚,更具体地来说“装13”也就是“假装的时尚达人”。装13自然是为了把自己变成“13”。 为什么要装高素质呢?因为自己不是高素质。为什么要“装13”呢?因为自己还不是“13”,至少当事人自己觉着自己还不够“13”的资格,所以只能靠装才能达到效果。

装13是什么意思?

2,装十三是什么意思

“装十三”最近网络很流行,年纪大的人可能对这名字有点不解,简单地说,装十三就是显得比别人有品位、比别人更酷、更有学识的意思。再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爱用MSN不用QQ,爱看法国文艺片不看好莱坞大片,爱吃牛排不肯吃饭,爱CK不爱班尼路。装就是表演的意思,有人看就要有舞台。
  十三还有一个含义、就是十三点。是上海骂人的话、指人傻、呆、白痴。装十三的人一般都自以为自己有多品、实际在别人眼中就和十三点一样、傻里傻气。偏偏还有另一帮十三点去追捧和欣赏。

3,“装13”。。。13是什么意思?

13,是网络小说《狙击王》(狂笑 著)中的特勤7队狙击手,13(后取名为张洁)是他的身份代号,他天赋异能,表情冷酷,情感丰富,人称“单兵核武”小说中,常常以一抵万,完成各种挑战极限的任务,是个近乎神的人物,所以读者看过以后,常以装13形容装冷酷,装吊的各种行为。

装13,即:装B
1和3写起来像B
此外,——“十三点”是上海市井俚语,因为解放之后大量上海人南移,才变成趣怪广州话。“十三点”初时意谓“敲乱钟”,原来旧时的时钟,每逢一小时便报时一次,例如下午四时,钟摆便会敲响四下,五点敲五下,至多系十二点,也不过敲十二下,但居然敲出十三响,唔通有十三点不咩?当然系出咗问题,正如俗语所讲癫癫地!
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讲,装十三就是装疯卖傻的意思。

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详情可查看百度百科关于装13的解释http://baike.baidu.com/item/%E8%A3%8513?from_id=4207957&type=syn&fromtitle=%E8%A3%85%E5%8D%81%E4%B8%89&fr=aladdin

4,装13啥意思呀?

这是俗语“装B”的所谓文明写法,把字母“B”分开来就成“13”。
沪语中使用“十三点”这个俗语,词义等同于痴头怪脑,愚昧无知。用以形容那些傻里傻气或言行不合常理的人,有时也用来作为取笑、嗅怪或不伤感情的骂人话。
上海人常以“十三点”隐指“痴”,除了形容人做事没脑子或举止轻浮,也指口无遮拦、傻得可爱,像赵薇扮演的“还珠格格”恐怕是最标准的“十三点”了。但是,当这个词在异性间跳出来时,它的意思就变得暧昧起来,表面上是骂人痴头怪脑,实际上却不是真的怪罪,而是“嗔怪”,也就是说不是鲁智深打蒋门神的“杀博博”一拳头,而是王熙凤扇琏二爷的嗲溜溜一记耳光。所以,“十三点”多半出自女人之口,骂的时候往往女人脸上笑眯眯,眼里泛着“侬哪能个能介个啦”的挑逗光芒,被骂的男人也常常骨头更轻。比如有一位四十好几的彪形大汉,在大庭广众与老婆卿卿我我,并喜老婆唤自己为“囡囡”,这样的男人谁见了都忍不住在心里送他“十三点”,但是他老婆当面抛一句“十三点”就好像当众给他发一张奖状一样,顿时立刻他脸上有光。

5,13太保是什么意思

十三太保是武侠中护卫主子武艺非凡的厮杀于江湖中的侠士。

十三太保的来源,一种说法是从《说唐全传》中的杨林(杨素的弟弟)来的:他有十三个养子号称十三太保。

太保是一类人的称呼,本身是中性词.但后来带有贬义的色彩,主要是因为一个名词,它就是“盖世太保”。盖世太保是德国纳粹党的法西斯恐怖组织。国家秘密警察的简称。秘密警察有“预防性逮捕权”,在纳粹德国时期,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共产党人、左派人士、抵抗战士等都未经法律程序被盖世太保投入集中营。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盖世太保参加特别行动队,随正规部队进驻波兰和苏联,残酷杀害纳粹占领区人民和战俘,是 纳粹党 对被占领国家人民进行特务恐怖统治的工具。

汉语大词典对“太保”的解释有四种:

一是指太子太保——为辅导太子之官。

二是宋元时称庙祝——巫师为太保。

三是对绿林好汉的尊称。

四是对仆役的尊称。

相关链接——黄埔十三太保

1932年,蒋介石授意其心腹、黄埔毕业生贺衷寒、邓文仪、康泽、桂永清等人成立特务组织“中华民族复兴社”(仿照法西斯特务组织意大利黑衫党、德国褐衫党,又称“蓝衣社”),由蒋介石核定干事13人为该组织骨干,被称为“十三太保”。

人员有:刘健群、贺衷寒、邓文仪、康泽、桂永清、酆悌、郑介民、曾扩情、梁干乔、肖赞育、滕杰、戴笠、胡宗南

中国历史辞典中关于十三太保的辞条解释为后唐太祖李克用有十三个义子,称为十三太保
李克用有十三义子,皆获太保衔(按:太保是官名但无实职)。大太保李嗣源、二太保李嗣昭、三太保李存勖、四太保李存信、五太保李存进、六太保李嗣本、七太保李嗣恩、八太保李存璋、九太保李存审、十太保十太保李存贤、十一太保史敬思、十二太保康君利、十三太保李存孝,其中李存孝最厉害,百战百胜,有句话说:王不过霸王,武不过存孝。后来被谗言害死,受到五马分尸的极刑。关于李存孝的故事在元代也是热门,大戏曲家关汉卿写了《哭存孝》、还有无名氏的《存孝打虎》。关剧中写李存孝自报家门时说:“某本姓安名思敬……有阿妈李克用见某有有打虎之力,招安做作义儿家将,封我做十三太保飞虎将军李存孝。” 还有李存勖,就是后唐庄宗,即位之处,扫平了后梁,契丹,还有幽州的刘守光,多么不可一世。李嗣源就是后唐的明宗。 隋末年,靠山王杨林手下也有13太保,可惜武功都不怎么样,最好的秦琼才算是在隋唐中的第13名。 还有冯玉祥手下的韩芙蕖,石友三,傅作义,张自忠,宋哲员,冯治安等13人也号称13太保.